学生课堂沉默的背后

栏目:教育平台  时间:2023-07-31
手机版

  学生课堂沉默的背后

  上课能积极发言、大胆表达自己观点的学生,学习成绩大都比较优秀,可见,上课发言的积极性会直接影响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通常,低年级的课堂小手如林,气氛活跃,而高年级的课堂上课发言的学生是寥寥无几,基本是老师和几个优等生在唱独角戏,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课堂沉默”。沉默往往被视为阻碍师生对话与教学开展的障碍,也成为教师极力消除的对象。课堂的沉默是复杂多样的,每一种沉默类型都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倾听沉默、趋利避害是一种教学智慧。作为课堂对话的发起者、调控者,教师要修炼倾听沉默的智慧,敏锐观察不同类型的沉默,理解沉默的发生机制并科学应对,才能真正建立高效的课堂。每个教师在课堂对话中都会遭遇沉默,但我们或许很少甚至从来没有深思过这种“沉默”背后的真相。本期,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学生课堂沉默”,希望通过透视和讨论,能够发现沉默背后更深层次的意蕴,以引起诸位教师们用心去感受、去反思、去实践。

  

  一、学生课堂沉默类型

  一般来说,课堂主要存在“发展型沉默”“抑制型沉默”“障碍型沉默”“逃避型沉默”“对立型沉默”等5种类型的沉默,对沉默现象进行深刻理解和把握,是教师正确、合理开展课堂教学的关键。

  1.不必说——需要创造、维持的发展型沉默

  不必说,即学生被深度卷入课堂对话之中认真倾听、整合他人观点而表现出的沉思、不作声状态,学生暂时作为沉默者建构自己的观点,为随时加入课堂对话做好准备。这种沉默被理解为没有说的必要,即“必要的沉默”,它往往被视作学生深度介入课堂对话的前提。这种类型的沉默多发生在课堂教学的“重难点解析”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往往因为面对新问题、新情境产生认知冲突,需要“沉默”思考以达到新的认知平衡。由于“不必说”是积极思考、建构、拓展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称之为发展型沉默。

  教师不要试图打破这种沉默,而需要有意识去引导、创造、维持发展型沉默。倘若掌控课堂对话的教师没有为学生留下足够的沉默时间,或者没有意识到“不必说”潜在的教育深意,而催促学生放弃沉默投入对话,便会打断学生的思考。此时学生带着未经消化的观念进入课堂,也会让课堂陷于低效对话之中。

  

  发展型沉默是学生思考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的权利。教师需要小心呵护学生思考的火苗,维护学生沉默的权利。例如,可以用引导性语言为学生的沉默搭建“脚手架”:“多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作者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倘若换个词,你觉得用什么合适呢”;也可以设定一些规则,比如有经验的教师常用的策略是:“请大家思考一分钟”“请大家先把观点写在纸上”等。“不必说”的沉默是课堂积极思考的“语言”,是积极的沉默。

  2.不可说——需要反思、转化的抑制型沉默

  不可说,即在对话情境中学生认知冲突唤起又被压抑而难以言说的状况。具体而言,在课堂对话情境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材认知产生冲突,忌惮于知识权威(教师、教材)而压抑自己的观点、抑制自己对话欲望的过程。认知冲突与道德压力是“不可说”产生的必要条件。由于学生在认知冲突与道德压力的博弈下抑制了自己言说的欲望,我们可以把这种沉默称为抑制性沉默。抑制性沉默压制学生的思维创造、发散,是需要反思和转化的沉默。

  抑制性沉默往往发生在师生问答情境中,尤其是封闭性问题对话中,即对或错、好或坏、优或劣等非此即彼的问答。封闭性问题意味着知识的客观性与答案的唯一性,学生在对话中小心试探作为客观知识权威“代言人”——教师的暗示,并寻求唯一正确的答案。而现实中,许多问题处于模糊地带,这些模糊地带往往成为创造、创新的生长点。

  对于此类沉默,一方面教师需要创设开放的对话环境,尽量减少封闭性话题和唯一的答案,让学生有话可说;另一方面,要创设轻松、舒适的对话环境,消除知识权威,激发学生对话的主动性。此外,对于封闭或半封闭性对话,教师可以采取相应的补偿措施让“沉默”发声,如“有不同观点的同学请举手”,鼓励批判、质疑的声音。

  3.不会说——需要自省、补偿的障碍型沉默

  不会说,即对话超过学生的认知难度或偏离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而难以领会、表达的现象。这是课堂对话中较为常见的沉默,也是教师最为熟悉和最易将之泛化的沉默。只要学生不说话,教师很容易就认为学生遇到认知困难了,应降低难度、掰开揉碎、想方设法让学生参与对话。殊不知,有些对话是不必说也不可说的,说多了反而适得其反。这种沉默往往是由认知障碍造成的,可以称作障碍型沉默。

  造成障碍型沉默的根本原因是认知难度过大。一方面可能是教师呈现的教学目标、教学材料、教学方法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另一方面可能是由学生个别化认知发展差异造成的。前者表现为大范围的噤声,后者则是个别化失语。对于大范围“不会说”,教师需要系统反思教学中哪个步骤、环节出了问题,从而将学生拉回最近发展区;对于个别化“不会说”,教师也不能忽视,应设置个性化对话和作业积极干预、补偿。

  4.不敢说——需要减压、诱导的逃避型沉默

  不敢说,即学生惮于教师的评价压力会说、能说、想说而不敢说。为了扫清课堂沉默的阴影,许多教师通过设计各种各样的激励措施,鼓励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一旦这些评价过多地涉及利害关系,就会对学生造成心理负担,为维持“好孩子”“优等生”的形象,消除评价压力,一些学生就会抑制说话的冲动。我会说,但我不想说,因为我怕说。不敢说很大程度上是学生逃避评价压力造成的,因此可以称作逃避型沉默。

  对于逃避型沉默,教师要把握好激励学生参与对话的尺度,设计低利害或无利害激励制度,降低学生对话的参与成本,减轻学生的参与压力。为学生参与对话创设舒适的心理环境比建立庞杂的制度环境更重要。

  5.不屑说——需要疏通、化解的对立型沉默

  不屑说,即学生对认知范围内或超出认知范围的问题一概不予理睬,始终作为局外人游离于课堂对话之外的表现。几乎每个教 师都会遇到这种排斥对话的沉默,这种沉默往往发生在班级几个特定的学生身上。一方面,不屑说是一种逃避行为,为获得安全感而拒绝一切对话;另一方面,不屑说是一种对教师的反抗行为。由于不屑说很大程度上是对立、紧张师生关系的反映,我们可以称之为对立型沉默。

  紧张、对立的师生关系是长期得不到沟通、排解造成的,这种关系辐射到课堂对话中,导致了不屑说这种现象的出现。“不屑”绝不仅是一种狂躁和对抗情绪的宣泄,而是渴望理解和沟通的冲动,不屑的背后其实是内心的柔软和脆弱。真诚的对话和关怀是根治、消除对立型沉默的基本路径。

  

  二、打破课堂沉默,营造“小手如林”的课堂

  在上课的时候老师都喜欢有更多的孩子举手,所以总想方设法鼓励同学们:“要大胆举手,说错了也没关系……”其实孩子那幼小的心灵哪里经得起错误的挫折,即使是一年级的孩子,他们也懂得“要面子”,所以孩子们宁愿不举手,也不要让自己出丑。也有的孩子虽然已经掌握了答案,但还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去“横眉冷对”。那么,教师如何营造“小手如林“的课堂呢?

  营造和谐课堂氛围,让孩子敢说

  著名作家冰心说过,“我只觉得师和生应当是互相尊重相爱的朋友”。要想让学生对你所教学科有浓厚的兴趣,首先就应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用微笑来消除学生的“惧师”性,并明确告诉学生:老师不仅是你们的老师,更是你们的好朋友,是和你们一道学习的伙伴。这番真情告白,能缩短师生之间心理上的距离,从而让学生觉得老师就像他们的大朋友而倍感亲切。

  在课堂上教师要大力宣扬发言的好处,并让他们明确:真正好学生的标准是能够在课堂上做学习的主人,大胆表现自己,踊跃举手发言。只有大胆说出来,课堂上大家共同判断纠正,发言者才知道自己思考答案的对错,这样印象深刻,更有利于学习。课堂本就是允许学生说错的地方,说错是很正常的事,如果学生全部能说对,那么还要老师干什么呢?为了更好地提醒激励学生,教师还可以自编了一条口诀对联:“不要怕说错,就怕你不说。”有时遇到气氛沉闷时,教师就说上联,学生自然对出下联,气氛一下子又活跃了。

  只要教师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就会促进学生积极思维、驰聘想象,一段时间下来,班上敢于发言的学生一定会如雨后春笋般逐渐多起来。

  改变传统发言方式,让孩子想说

  1.改变“师问生答”的传统发言局面

  传统的教学形式是老师问学生答,学生问老师答的情况较少。这也是学生越来越不爱发言的重要原因。问是主动的,答是被动的,问可能是我想探究什么,而答则是我要按老师的要求说话。哪个更能提起学生兴趣,是显而易见的。所以课堂上教师可以采取灵活的问答方式,提高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比如课前教师布置学生预习,上课时可以通过“预习时,你遇到哪些不懂的问题”这种学生质疑的方式进行教学,如此既能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同时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让其他学生来回答,更好地激发全班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2.改变“一问一答”的单一发言方式

  现在仍然有很多教师采用的是“一问一答”的串讲教学,老师没有关注到全体学生,只是为了完成自己预设的教学任务。被叫起来发言的学生也是几个优等生,唱唱独角戏。现代教学观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所以我们应倡导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全体学生参与研讨发言,让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都有发言的机会。

  

  3.尝试允许学生坐着发言

  由于某些年龄段的学生心理已经开始进入半成熟期,遇到人多、生人等时,内心会产生紧张、害羞、扭捏、拘束、胆怯等,而站着发言、回答问题会加重这些心理的变化,甚至产生不良影响;坐着发言、回答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这些情绪变化,使他们心理更平静,更自信。所以平时上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言习惯,选择站或坐着发言,让学生做到想说就说。

  创设发言有利情境,让孩子会说

  1.设计有价值的问题

  实践课堂教学中,课堂上设计的很多问题其实含金量都很低,甚至比较“小儿科”,有些问题只要在课文中找找就行,许多学生会很不耐烦回答这种问题;还有些教师的问题提得不适当,缺乏明确的指向性,学生无法回答、不知怎么回答,也会挫伤其发言的积极性。

  2.留足思考交流的时间

  课堂40分钟对教学活动来说是宝贵的,其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里,如何将时间分配给学生?有些教师一抛出问题,就让学生回答,只顾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走马观花,或者小组还没讨论多久,就击掌示意学生停下来进行全班交流,使得学生因没考虑成熟而吞吞吐吐,答非所问。所以,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甚至适时把讲台让给学生,让学生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形成个人的见解,再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个人见解,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交流表达能力。

  3.教给学生发言方法

  教师首先培养学生自信大方的发言品质。要求学生发言时态度大方,充满自信,声音响亮。其次重视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课堂上经常会发生这样的现象:第一个同学刚刚说过的答案、观点,请第二个同学回答不同意见时却是与前面的同学差不多。有些学生在课堂上都会努力表现很专心,但如果让他回答问题,他却连老师说什么问题都不知道。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多强调:“注意听清老师的要求。”“你觉得刚才王某某同学讲得对吗?你还有补充吗?”“谁还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同时告诉学生:喜欢听别人问题的人往往就是善于思考的好学生。要养成倾听的好习惯,只有养成倾听的好习惯,才能对同学进行纠正或补充发言,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学习才能进步。最后要发挥榜样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发言。比如:“某某同学说得真好,就照着他的样子说。”“请你学着老师的样子也来说一遍。”在老师、同学的榜样引领下,学生也就慢慢变得会说了。

  采取有效激励措施,让孩子常说

  1.积极理答,分层评价

  所谓“理答”即为“搭理”,意即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及时、积极的回应。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要积极理答,针对不同性格、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进行分层评价,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使其爱上发言。

  2.抓住契机,积极鼓励

  教师要及时利用公开课等各种有利契机,激发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例如一些班级经常上公开课,每次上完,教师都要及时表扬那些课堂上积极发言的学生,既强化了那些学生发言的行为,又激发了其他学生发言的欲望。

  3.家校配合,家长鼓励

  教师可利用家访机会,发挥家长的作用。不论是开学报名还是平时的电访,对于那些发言积极学生的家长,都要求家长多表扬孩子;而不够积极的学生的家长,则希望他们在家多鼓励孩子多发言,大胆表现,增强自信。

  4.墙报宣传,增强自信

  利用墙报布置提高学生对发言重要性的认识,设立专门的“发言星”栏目,平时表扬,学期末总结表彰。如此种种措施,能让学生得到更多的赏识、激励和引导,增强学习自信心,强化发言意识,培养良好的发言习惯。

  新课程是为学生服务的课程,强调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把合作、参与与探究列为重要的培养内容。教师需要明确的是,课堂教学不是让学生“配合”老师,而是要老师“配合”学生。实际上,不是学生不肯说,更多的时候是学生不知说什么、怎么说。所以,许多“课堂沉默”的问题其实是出在老师的引导上。因为,同样的内容,同样的问题,不同教师的不同引导方法,会让学生从“不知从何说”到“抢着说”。因此,面对课堂的沉默,作为教师应具有高尚的师德,创设全员积极参与的课堂气氛和环境。要让“不愿说话者”或“一言不发者”打破沉默,只有让学生“抢着说”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延伸阅读

  一、关注课堂上沉默的学生

  课堂教学中,有些学生从来不愿主动发言,即使被点名发言,通常也是“点”而不说或支支吾吾。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就可能被教师或同学贴上不发言的标签,成为课堂或其他场合中被话语权遗忘的角落。这种现象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参与意识与批判思维,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公众演说技能,不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还会影响师生之间以及同学之间的交流,使得教师很难掌握教学的进展,也很难保证课堂整体效果。所以,教师要明确几个观念,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

  01有想法就直接发言

  由学生沉默而引起的教师的“一言堂”,是一种普遍的课堂疾病。对症治疗就要改变传统的单一讲解方式,实现师生间平等对话。教师要留意课堂上学生的表现细节,让学生“有想法就直接发言”,为了让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教师提问后,首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和自己周围的同伴互相交流答案,最后向全班同学表达答案内容。

  02“讲错比不讲好”

  “讲错比不讲好”,剔除的是陈旧观念,强调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体现了新课程对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视而不是对结果的重视。学生正是在不断的“磕磕绊绊”中才学会走路,在错误中得到认识,要比教师单纯讲授来得更深刻,教师不应当单纯的否定学生的结果,应当肯定他思考的过程,引导其发现答案,那么,他们肯定会勇于尝试,不怕失败。

  03用眼睛、笑容与每个学生说话

  课堂上,学生是很在意老师的一举一动的,渴望老师注视自己,能和自己说话,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鼓励,教师的一个眼神都能让学生兴奋很久。因此,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多元理解和独特感受。尽可能满足学生情感上的需要。要以激励性的评价语言,营造宽松、和谐、富于人文气息的课堂氛围。课堂上教师要学会用笑容,用目光和学生说话。教师的笑容应洒遍每一个角落,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暖暖爱意

  二、两个案例的启示

  案例1:

  有一位孩子在课堂里很少举手发言,原因是因为的确自己不懂而不敢举手,但是更主要的原因还是缺乏自信。老师为了帮助这位缺乏信心的孩子在课堂里找回自信,就与这样孩子达成默契。当孩子能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就举起左手,老师就让他起来回答,而当他对问题没有把握的时候就举起右手,老师就没必要叫他。以后在每节课里,这位孩子都能够堂堂正正地大胆举手,逐渐他举起左手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启示:很佩服这位老师的工作方法,他能设身处地去理解这位孩子,正确认识这位孩子的实际情况,既巧妙地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又很好地帮助孩子找回了自信心。

  案例2: 课堂上,一位老师发现还是只有那几位举手“专业户”在举手,便停顿下来说:“同学们都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你们想不想让自己的个子长高一些,想不想让自己的手脚长长一些呢?”全班同学异口同声:“想”。然后,这位教师郑重其事地说:“像某某某等几位同学,他们经常举手,而且把手伸得长长的,将来他们的手肯定也会长得长长的,个子也会长的高高的。”“啊!是真的吗?”有些孩子信以为真,有些孩子也明白了老师的弦外之音。从此以后,教室里的小手,如雨后春笋!

  启示:教师要努力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创建民主、平等、亲和的适于学生主体发展的心理环境,从而开启学生的心智之门,使学生有话就讲。教师在课堂上更多地是对孩子加以鼓励与帮助,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还要加上机智的诱导。

  举报/反馈

上一篇:小学怎样提高语文成绩?经验人士分享心得!
下一篇:河北人注意!8月1日起施行……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