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支教:乡村快乐公益行

栏目:教育平台  时间:2023-09-28
手机版

  □文/摄本报记者董盈

  “老师好!老师好……”近日,当“快乐公益行”乡村艺术支教志愿者们抵达阿城区金龙山于店小学,整个学校一下沸腾起来。

  走廊里,孩子们雀跃着从志愿者身边经过,拿着做泥塑的刷子和瓶子,高兴地奔向教室。泥塑课上,支教老师示范捏泥塑,孩子们围得里外三层;剪纸课上,老师问哪位同学还需要纸,满教室都是举高的小手;“慢慢吹……”吹糖人体验课上,师生合作,孩子们吹,老师捏,各种生肖糖人让孩子们爱不释手……

  这已经是“快乐公益行”的第85期活动了,支教成就了许多乡村孩子的“人生第一次”艺术体验。“这些孩子们单纯可爱,动手能力强,每次支教也是对我自己心灵的一次洗礼,感谢丁敏安老师为我们搭建这样一个爱心公益平台。”支教老师于萍说。

  于萍口中的丁敏安是我省民间文艺家,“快乐公益行”的发起人。

  近日,记者随“快乐公益行”乡村艺术支教的志愿者们,搭乘上了开往阿城区的首班公交车。在阿城高速收费出口处下车,见到了在此等候的丁敏安。

  接上刚下车的几位志愿者,丁敏安开车直奔家中。在丁敏安家,记者见到了此行的十余位志愿者,他们多数是清早从哈尔滨赶来的,其中有支教老师,也有人是负责车辆和摄影的,不少都是常来支教的老朋友,也有几位是初次参与。丁敏安介绍说,目前“快乐公益群”已有全国各地的爱心志愿者400多人,其中支教老师约百人,大家都有着一颗乐于付出的心,自费参与支教,自掏腰包买教学材料。

  早在多年前,丁敏安便常常一个人去乡村小学,为那里的孩子上泥塑课,这一举动渐渐感染了他身边很多人,越来越多的民间文艺家、非遗传承人、能工巧匠加入进来。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为了便于支教,2015年10月,丁敏安发起了“快乐公益行”,主要开展乡村艺术支教,为乡村孩子送去丰富多彩的艺术课,得到社会爱心人士、团体的支持和自发参与。

  志愿者们分乘三辆车前往距城区近20公里的于店小学,这是“快乐公益行”第三次走进于店小学。丁敏安说,于店小学是距离阿城城区比较近的一所乡村小学,有90多个孩子,此前他们去过最远的学校,从阿城开车去需要一个多小时,孩子最少的学校只有3个学生,还有只有6个学生的。曾有市里的学校邀请“快乐公益行”志愿者们去上课,丁敏安拒绝了,他还是坚持到乡村学校去支教,“乡村孩子上艺术课的机会不多,通过我们的支教,或许孩子们学到的东西不多,但希望能让孩子们开拓眼界。”丁敏安解释道。

  支教老师们未作休息,马上投入教学。此次的课程内容十分丰富,包括书法、剪纸、拓染、礼仪、泥塑、吹糖人、中国结、绘本故事8种课,两个相邻年级合并上课,保证每个年级的孩子至少能上到两门艺术课。

  同学们专注地听,认真地动手做,拿着千变万化的团花、中国结手绳、泥塑小猪、色彩斑斓的拓染手绢,“老师,你看我做得好不好看?”孩子们仰着小脸,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的成果。一个小男孩开心地说:“老师,这是我编的第一个中国结,我要拿回家送给我姥姥。”

  孩子们的笑脸背后,是丁敏安周到细致的精心准备。每次活动,丁敏安都要提前一个星期做准备工作:联络学校,沟通支教老师,落实车辆,安排课程,尽量做到课程差异化,活动结束联系人帮忙推送微信公众号,耗时又费心。但丁敏安乐在其中,“我现在就职业干这个,不图别的,就是喜欢。”丁敏安乐呵呵的说。

  送艺术到乡村校园,志愿者们一坚持就是四年多。丁敏安告诉记者,“快乐公益行”不仅走进乡村学校,还到儿童医院、特殊儿童家庭、敬老院等,目前涉及支教课程达五六十种,直接捐赠财物30多万元。“快乐公益行”已举办了四届乡村校园艺术展,每次艺术展,省内外民间艺术家、能工巧匠、爱心人士等齐聚校园,刻瓷、木雕重彩、布艺、拉坯演示、葫芦烙画……操场俨然变成欢乐的艺术海洋。

  不知不觉,3个多小时的艺术课程就要结束了,“老师,你能天天来吗?”于店小学的孩子们意犹未尽。

  “传递爱心与温暖,‘快乐公益行’会一直坚持走下去。”丁敏安说。

上一篇:出“实招”聚英才 成都高新区优化提升人才发展生态
下一篇:河源龙川庆丰收:秋茶飘香迎新机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