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名!川大卢奥军+谢婧荣,好样的!

栏目:教育平台  时间:2023-11-06
手机版

  原创 大川 四川大学

  

  近日,在IEEE / CVF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Conference (CVPR)会议上举办了神经架构搜索(Neural Architecture Search,NAS)竞赛。

  众所周知,该会议是世界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视觉领域顶级会议。在这场竞赛中,我校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2023级研究生卢奥军、谢婧荣在导师孙亚楠的指导下,获得了全球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不仅如此,两人还受邀在CVPR23会议举办地加拿大温哥华做了口头汇报。

  作为今年刚直博的“研究新生”,卢奥军和谢婧荣以实力为自己的研究生生涯赢得了一场“开门红”!

  #扎实基础 勇于试错#

  在亮眼的成绩背后,是不懈拼搏的决心和敢于“试错”的勇气。

  “未知”是团队在比赛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未知的图片数据集,运行代码时可能出现的未知bug……

  比赛时,修改bug的难度相较于平时也会更大。卢奥军说,“有时候测试时代码是能运行的,到了举办方平台那里又会因为各种差异运行出现问题。”虽然在最终结果提交之前有5次在举办方平台运行测试的机会,但每次测试只会返回一份日志文件,并不能在举办方平台进行调试。

  为解决这一问题,卢奥军、谢婧荣团队在研究方法上狠下了功夫,经过多次试验,最终选择了课题组具有深厚基础的演化神经架构搜索作为方法基础。

  “这种方法适应能力更强,稳定性更好,也更适合解决数据未知的神经架构搜索问题。”卢奥军和谢婧荣说。

  

  谢婧荣(左一)和卢奥军(左二)共同研究

  “尽力尝试,勇于试错。”这是谢婧荣总结的此次比赛取得良好的关键。

  在她看来,提升性能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并不是每个方法都适用于自己的实验,所以一定要多看多尝试,不断调整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就像这次比赛,虽然在决赛前团队的得分并不是第一,但得益于比赛前期打下的坚实基础和不断试错与修改的认真态度,团队最终得分成功反超。”卢奥军和谢婧荣感叹道:“最后的结果真的很让我们高兴,没有枉费导师的指导和大家的帮助。”

  #多方尝试 探索未知#

  卢奥军和谢婧荣都是今年本校的直博生。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在卢奥军看来,川大自由和包容的校风给予了他探索未知的勇气和机会。

  “我个人对经济学和历史学比较感兴趣,本科选修了关于古代碑文的课程。”卢奥军说,无论是学院的培养方案还是作为综合性大学的整体课程,学校都鼓励学生去自由探索,全面发展。

  “多去尝试各种活动,接触多种方向的学识。正因为有这样的机会,最终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向。”谢婧荣这样谈道。

  在孙老师的指导下,她在本科阶段就以第一作者身份在AJCAI2023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一篇(Oral),带领的团队也获得了2023年四川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在博士阶段,卢奥军和谢婧荣师从国家级青年人才孙亚楠,分别研究神经网络架构视角的演化持续学习方法、以及演化神经架构搜索的加速方法。

  科研之路并不轻松,往往早上八点多到课题组,很晚才能回到寝室。“做实验时系统出错是常态。”谢婧荣说。

  但系统的花式报错也磨练了两人的心性。“程序运行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当下没问题,但当把它放在其他场景中时,问题便会出现。”卢奥军说, 在一步一步寻找程序上的bug时,他们对待科研的态度变得更加严谨,思维更为缜密。

  本科阶段,卢奥军和谢婧荣就积极参加过电子设计竞赛、光电设计竞赛、数模竞赛、船模比赛等各项竞赛。“只有付出过努力,才会有收获。”正是以往各种经历的堆叠,为如今的成功垫平了道路。

  “当你全情投入一个项目时,会发现其实很多东西并没有看上去那么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也感受到了能力提升的喜悦。

  在亲身实践中发掘课本之外的知识,在探索细节中享受认知的提升。这是读博之后卢奥军与谢婧荣的最真切感受。正是这种对科研的赤诚与坚守,推动着他们从本科学习到博士科研,从小型竞赛到如今的国际大赛一直向前,并勇敢地去迎接未知的各种挑战。

  #团队支持 大胆前行#

  如果说好的学习环境为卢奥军和谢婧荣提供了机会与平台,那么好的团队则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

  两人所在的课题组隶属四川大学数据智能与计算艺术实验室,神经架构搜索(Neural Architecture Search,NAS)是课题组一直研究的方向。

  而指导老师孙亚楠先后入选四川省天府峨眉人才计划、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担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组织工委委员,IEEE Transactions 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期刊副主编。

  “这次比赛团队所用方法的灵感也来源于孙老师过去发表的论文,我们俩在此基础上做出了一些改变。也算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谢婧荣说。

  孙亚楠老师带领的课题组是两人在选择读博方向时就心向往之的团队。在多次和孙老师沟通交流之后,卢奥军与谢婧荣顺利加入了这个大家庭。

  这个由硕士生和博士生组成的团队,一同做项目、做科研,相互协助,共克难题。

  “一周不论哪天过来,你都能在课题组遇到正在奋斗同门。”在这样积极奋进的集体氛围下,卢奥军与谢婧荣向前探索的情绪也自然而然被带动起来了。

  这次的比赛,两人也曾多次咨询学长学姐的意见,并不断完善方案。“学长学姐毫无怨言地帮助我们,让我们感激又感动。”谢婧荣说。

  

  课题组日常工作

  团队为卢奥军和谢婧荣带来的不仅仅是科研,还有日常生活的乐趣与家庭的温暖。“我们课题组会定期团建,在科研之外的生活中,大家也会开开玩笑聊聊天,更像是一家人,很温暖。”卢奥军说。

  在一次次组会交流、一次次合作进步之中,卢奥军和谢婧荣日渐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与方向。脚踏实地、厚积薄发,一步一步向着他们的目标稳步前行。

  

  卢奥军和谢婧荣所在课题组合照

  在采访过程中,“感谢”是卢奥军和谢婧荣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感谢学校提供的平台和机会,感谢团队提供的帮助与温暖。

  科研之路必然不会一帆风顺,但保持赤诚纯粹的求索之心,怀揣理想且风雨兼程,就总会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惊喜。

  祝贺卢奥军和谢婧荣!

  

  原标题:《全球第一名!川大卢奥军+谢婧荣,好样的!》

上一篇:本科到澳洲读社工专业 澳洲社工专业留学院校推荐
下一篇:我省有关安全专家在全国交通运输安监处长培训班授课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