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让幼小衔接变成“有效衔接”

栏目:教育平台  时间:2022-11-16
手机版

  小学和幼儿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核心时期,为保证大班孩子进入小学后能更好更快地适应小学教育的环境,幼小和小幼双向衔接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对孩子的成长也尤为重要。2021年教育部公布《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小衔接工作的指导意见》,尤其强调幼小衔接工作的双向衔接,实质就是促进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融合,小学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匹配,保证孩子进行小学后的平稳过渡。那如何使“双向衔接”能做到完美无缝对接呢,笔者从以下几点进行浅析。

  一、加强学习,改变观念,提高业务能力

  加强学习,改变教师观念,提高幼儿的“硬件设施”。幼儿园教师要加强学习,注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开展“循序式”的全面教育,不能“拔节”促成。要明白幼儿发展的内在联系,时刻关注和明白幼儿的生理成长状况,身心发展规律,为幼儿终生学习建立良好基础,为幼儿顺利实现有效衔接做好前期基础准备工作。

  加强学习,提升业务能力,巩固幼儿的“软件设备”。这里所指的幼儿“软件”,即为幼儿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及学习习惯的培养。为此幼儿园教师就要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示业务能力。在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的过程中更侧重于幼儿学习兴趣培养,“投其所好”,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习,让幼儿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加强学习,提升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幼儿和小学一、二、三年级的低年级幼儿社会适应能力还在萌芽发展阶段,他们要获得社会化技能和社会适应性方面的能力,需要通过教师和同伴产生积极的影响,得到应有的发展。因而,幼儿园教师要通过规则意识、任务意识、担当意识等方面来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等社会化技能。

  二、建立好与幼儿的小幼衔接的对接工作

  加强“小幼”交流,共谋小幼衔接之策。在小幼衔接中,小学应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并邀请幼儿园专家或幼儿园保育教育业务骨干参与活动的开展,听取幼儿园方面的可行性意见和建议。小学与幼儿园方面共同交流双方意见。

  加强学习,避免教育教学跨越过大。小幼衔接过程中,小学低年级的教师应加强对幼儿园大班教育教学活动的观摩学习,并结合小学教育教学的内容,对刚进入小学的幼儿教育教学寻找“双向衔接”的切合点,避免幼儿进入小学后教育教学跨度过大,幼儿难以适应,而产生惧学、厌学的心理。观摩学习大班教师的教育活动,做到幼儿进入小学的学习循序渐进,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加强关怀,给予幼儿与在幼儿园一样的呵护。在刚进入小学后,幼儿接触新的环境和同学,对新环境会有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很多幼儿就会出现哭闹,不愿进入学校,不喜欢上学,在这期间部分幼儿或许还停留在幼儿园教师的关心氛围里。因此小学的教师在这段时间可以多观察和多关注此类幼儿的行为表现、身心状况等是否有异常,必要时给予此类幼儿更多一点的关怀,帮助他们建立信心,熟悉环境、最后喜欢上学。

  三、家校协同,帮助幼儿平稳度过衔接期

  重视家庭的影响,给孩子多一点时间。每一个家庭都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家庭教育重在生活场景、亲子关系、三观熏染、风俗传承,儿童可能是家长要面对的唯一或唯二的教育对象,家长要拿出全副精力面对儿童。给孩子多一些时间陪伴,珍视自己对儿童的熟悉和洞察力,重视自己对儿童的影响力,给孩子的学习多一些成长空间,切忌在孩子进入小学后偶尔不想上学而家长恼羞成怒,家长要一贯地支持和了解孩子成长的过程性。让孩子心中存有对小学生活的向往,激发孩子上学的动力和兴趣。

  重视孩子能力的培养,为孩子提供空间。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应创造条件指导儿童自己穿脱衣物,以应对天气变化,调整体温;指导孩子独自盛饭夹菜、独立用餐、餐后收拾并清洁餐具等;指导孩子整理自己的物品,取放有处,条理不乱;指导孩子及时补水,知道身体不适要报告成年人,能够描述自己的感受与状态等等。以此来提高孩子独立的生活能力。同时家长还要指导和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让孩子知道在幼儿园或是进入小学后会完整的表达自己想法,遇到问题会主动与同伴或是老师交流,会自我处理在学校遇到的问题。

  总之,幼小衔接是孩子成长的一个过程,它不是幼儿园与小学双方面的事务,只有幼小和小幼双向衔接,家校协同参与,三方共同配合,双向衔接才可能会慢慢变得无缝衔接。

  作者:兴义市云南路中心幼儿园 张福昌

上一篇:在线教育未来能否成为教育的主要形式?
下一篇:重磅!教育部发布2020年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中小学国家课程必须使用这些教材!|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