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打开围墙,让城市“生长”出更多惠及大众的公共空间

栏目:教育平台  时间:2022-11-26
手机版

  最近,媒体相继有介绍上海音乐学院、鲁迅公园、复兴公园、和平公园和中山公园拆除围墙、新辟出大片公共绿地的文章。为此,笔者专程实地体验了一番,感觉的确好极了。

  上海音乐学院拆围墙后新辟的公共空间,摄影:倪超英

  自汾阳路以西,沿淮海中路数百米长的上海音乐学院围墙不见了踪影,扑面而来的是3300平方米的宽敞绿地、点缀其中的小品小景和4幢风格迥异的历史建筑,市民有漫步的、有写生的、更有不少拍照留影的。如今,走在淮海中路上,人们与这座音乐殿堂的隔阂消失了,大学校园与街区融为一体,可阅读、可对话、可欣赏成为现实,校园内的艺术氛围弥漫而出,浸润着这个开放的街区。

  上海音乐学院拆围墙后新辟的公共空间,摄影:倪超英

  鲁迅公园、复兴公园、和平公园和中山公园本身就是城市的公共绿地,是周边市民休憩、健身、文化和社交的“生态会客厅”。而且这些公园历史悠久,长的已超百年,富有盛名,园内枝繁叶茂,景色宜人,人气很足。不过,对置身于公园围墙之外的人,以及行驶的车辆而言,这“一墙之隔”似与“恍如隔世”一般,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行走,与在绿意葱葱陪伴下经过的感觉是大不相同的。更重要的是,公园对周边环境具有极大的辐射性和渗透性,它能将生态功能与城市其它居住、商业、办公等功能融为一体,并裂变出更多的综合效应。而这道薄薄的围墙,虽然有不少已经“透绿”,但毕竟有物理上的隔断,使得城市各种功能之间原本能够产生的“化学反应”终止了。因此,这几年,市有关部门着手对公园的布局做更科学合理的优化,不仅拆除围墙,还将园内的部分绿地“释放”出来,形成完全开放、与街道连为一体、让市民不入园也能享受的绿色空间。从这些公园陆续开放后的社会反应看,此举深得民心、受到市民广泛赞誉。

  和平公园拆围墙后新辟的公共空间,摄影:倪超英

  要让这些城市公共空间“长出来”,有关部门和业主方是下了很大决心、花了不少心思、动了不少脑筋、创新了不少方法的。从城市本身看,绿地的总量似乎没有增加,但结构优化后,面向大众、服务市民的“共享性”绿色空间却是大大增加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更新就是要通过这种“盘活存量来扩大增量”的办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美化城市环境、增加城市功能。由此可见,作为在全国率先进入“存量时代”的上海,如何在更大范围通过优化结构、完善布局、盘活各种存量,来激发城市活力和生机,的确是大有文章可做的。怎样增加城市公共空间,并让它更加丰富多样,也是城市更新要关注、研究和突破的重点。总之,要通过各种方法创新、激活存量、“无中生有”,“生长”出更多的公共空间造福于社会和市民。

  上海音乐学院拆围墙后新辟的公共空间,摄影:倪超英

  当然,上述案例只是推动城市“生长”出更多公共空间的一些典型案例,作为超大城市的上海,应该还有许多的地方可以通过微更新、微改造、微调整、微美化,来拓展公共空间,使之与社会共享。比如,在偌大的衡复风貌保护区中间,还有多少单位、机构仍然享受着独门、独院、独乐的“待遇”?它们是否可以通过更新,把一些空间释放出来,与街区融为一体?有的甚至干脆可以功能重塑。

  风貌保护区固然十分重要,但如果仅仅是建筑外形的风貌保护,而缺乏内核功能和活力的焕新,这种静态保护似乎也是难以持久和吸引人的。可否在风貌保护和开放共享空间的同时,再做一些内核的更新和功能转型呢?如借鉴“硅巷”模式,通过城市更新,让一大批老洋房、老大楼、老住房、老院子、老街区,成为吸引创新企业、创新机构、创新平台和创新人群的新空间。并由此将这些新空间与老街区有机结合,形成更大范围的创新城区。也就是说,把保护与再利用有机结合起来,老建筑与新内容互动起来,使之更有活力、魅力和张力。这恐怕要比单纯保护一个落寞寂静、处处高墙深院的街区,更能赢得社会的认同和关注,更富有生命力和延续性,保护也自然会更持久。

  上海音乐学院拆围墙后新辟的公共空间,摄影:倪超英

  再比如,国际上大学校园基本上都是开放的,相比之下,国内高校几乎都有清一色的围墙。不过也有特例,笔者有次去长沙,发现湖南大学就是一个开放的校区,它与社区完全融为一体,跟国外那些名校的氛围相比毫不逊色。由此想到,位于上海市区的不少高校,既有一批优秀历史建筑,又有非常浓重的人文气息,何尝不能像湖南大学那样,打开围墙,让书香四溢,让高校融入社区,让烟火气与书卷气交相辉映呢?

  上海音乐学院拆围墙后新辟的公共空间,摄影:倪超英

  第三,上海有2900多处的“可阅读建筑”,今年在承接市文旅局“建筑可阅读”吸引力指数研究中发现,有相当数量有阅读价值的建筑,是被围墙所困的,“可阅读”有其名无其实。顾名思义,“建筑可阅读”首先要有阅读的条件或者环境,如果连这个都不具备,那么,再具有传奇色彩历史故事的建筑,也只能藏于深闺处,人们无缘去“阅读”。所以,让大家耳熟能详的“建筑是可以阅读的”真正成为现实,还需要破除各种有形和无形的隔离障碍,不然,许多优秀的历史建筑只能停留在“不可以阅读”的阶段。

  鲁迅公园拆围墙后新辟的公共空间,图源:鲁迅公园

  要让现有存量“生长”出更多公共空间的增量,首先需要冲破思想观念上的“围墙”,摒弃那种“各自为阵”、“闭院锁门”甚至“划地为牢”的陈规陋习;其次,转变原有的安全意识,应该讲,过去释放公共空间的确有安全上的难度,如今,安保技术、设施全球领先,智能化“天罗地网”的安保能力已远超物理围墙和人工设防;第三,科学看待开放后的管理问题。开放后管理难度和工作量增加这是事实,但与所带来的社会价值相比,尤其是对自身品牌和影响力的提升,这本账还是算得过来的。何况,办法总比困难多,由此带来管理水平的提高,也不是一种坏事。

  鲁迅公园拆围墙后新辟的公共空间,摄影:倪超英

  总之,“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合适漫步的、城市是有温度的”,它不仅描绘了一幅令人向往的美好前景,也是上海人孜孜以求的梦想,并正成为市民切身感受到的变化。而让城市更多地方的“私域空间”转化为“公共空间”,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去不断拆除各式各样的“围墙”。

  作者: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原标题《“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让城市“生长”出更多惠及大众的公共空间》

上一篇:90后高中生的特殊经历:哪怕考倒数第1也要选理,文科生玩物丧志
下一篇:师市网上教学有序开展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