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职业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栏目:教育平台  时间:2022-11-27
手机版

  

  中国职业教育经过这些年的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以及技术革新加快,中国劳动力供求不匹配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其高质量、多样性人才的需求,职业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

  (一)办学条件整体上没有达到设置标准的基本要求,优质资源稀缺

  一是总体办学条件薄弱。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基本建设陈旧、教学设备简陋等情况,不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一些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的中职办学条件达不到国家基本办学标准要求。与此同时,区域间和学校间差距较大。

  二是优质资源不足。全国200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仅占高职院校总数的16%,1000所国家示范中职学校仅占中职院校总数的8%左右。全国相当一部分职业院校办学条件十分简陋,缺乏举办职业教育的必要条件。

  (二)教师队伍区域性结构性不平衡,“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

  师资问题是职业教育领域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教师数量总体不足。从中职的师生比来看,按国家《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要求,师生比应该是1∶20,直到2015年才达到1∶20.47,尚未达标。中西部地区教师缺口尤为严重。其中,安徽是1∶28,江西是1∶29,重庆是1∶22,四川是1∶25,贵州是1∶34,云南是1∶23,青海、宁夏是1∶32,新疆是1∶22,均低于标准。其中,连片特困地区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缺口约达2万,少数民族地区缺口约达3万。东部沿海地区部分省份同样存在教师总量不足问题,福建是1∶23,广东、海南是1∶26

  

  二是“双师型”教师短缺,教师专业实践和教学能力不足。2015年,全国有一半的中职学校专任教师总数未达到《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规定的专任教师一般不少于60人的标准;2015年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28.71%,低于《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规定的最低标准30%,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的有实践经验的专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60%以上这一标准差距很大。2016年,在对全国中职学校校长联席会议代表及参加“西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研讨会”的中等职业学校校长的调研中发现,专业教师中无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所占比例达42%,有一年以下的占28%,有3~5年的仅占11%,有5年以上的仅占11%。在对2016年江苏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研修班成员的调研中发现,仅有15.3%的专业教师具有3年以上企业实际工作经验。根据对全国9个省市1000名教师的调研,有1年及以上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仅占13.54%。

  

  (三)学校和专业结构布局不合理,面向“三农”等艰苦行业的专业发展困难

  一是由于部门分割等多种原因,职业院校存在重复办学、办学资源分散等情况。以河北省为例,多数地方职业教育机构及专业重复设置,如一个二三十万人口的县(市)既办职业中学,也办技工学校、农广校等,致使有限的、本已不足的职教资源分散甚至浪费。

  

  二是专业结构布局不合理,专业设置不能很好对接区域产业发展,专业的重复和低水平建设现象仍然比较严重,职业教育的品牌专业明显缺乏。陕西省部分企业反映,很少有职业院校愿意与之联合培养企业急需的有色冶金、现代农业等相关专业技术技能人才。

  

  三是农民素质提高和现代农业后继乏人的问题突出,为“三农”服务的职业教育十分薄弱。2015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类专业招生数为22.28万,不到中职招生总数的4%。辽宁省开设涉农专业的县级职教中心少,部分涉农专业点已经不招生或者隔年招生。一些涉农类专业设置与区域农业产业脱离,没有及时引进适应农村新形势的高科技成果。

  

  (四)教育质量与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需求吻合度不强、吸引力较弱

  一是职业教育生源基础教育水平不合格。许多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录取分数线很低,特别是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就业创业能力特别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教学组织难度很大。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实现注册入学制,没有参加中考的初中毕业生、没有拿到初中毕业证书的初中肄业生等都可以通过注册免试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就读。河北等省的一些地方通过春季招生把初中未毕业、成绩较差的学生录入中职。在对2016年江苏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研修班的调查中显示,近几年学校招收的新生中有16.22%的学生实际上未达到初中毕业水平。

  

  职业教育承担了既要为基础教育补课同时还要培养合格的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给职业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带来困难。

  一些地方大幅降低高职高专的高考录取分,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具备接受高职教育所要求的基础教育水平。职业院校教学组织和教学活动开展相当困难,文化基础课程、课程标准无法实施。很多学生毕业时实际达不到国家专业教学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在难以做到“宽进严出”的情况下,职业院校不得不进行质量上的“放水”。在对2016年江苏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研修班的调查中显示,有33.6%的毕业生实际上达不到专业教学标准的基本要求。这种状况反过来又对职业教育的声誉带来消极影响。

  

  二是教育教学不能适应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产教融合不深,专业课程标准等与职业及岗位及相关技术标准对接不紧密,工学结合缺乏制度化保障。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不适应职业教育和学生特点,教育教学模式不能充分体现时代特征和职业教育特点。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不广泛、不充分。教材选用不规范,有些地方和学校不能严格落实职业教育教材管理的相关规定,随意选用教材,由于利益的驱动和地方保护主义,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以“教改实验区”“课程改革”等名义自编、自用德育和文化基础课教材;由于监管不严,部分职业院校未按规定建立教材选用机构和教材选用制度,不能开齐开足课程,任意删减规定必修课程。

  

  三是部分职业院校在办学中弱化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原则,过度强调升学。在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大背景下,一些地方和院校出现升学导向,有的还出现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有些中等职业学校甚至办成了普通高中,举办普高升学班,偏离了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在对2016年全国中职学校校长联席会议代表及参加“西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研讨会”的中等职业学校校长的调研中发现,未来3年有54.1%的中职学校有升格或并入高职高专等高等院校的意向。此外,相当一部分骨干示范高职院校想方设法升格为本科。

  

  (五)职业教育规模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

  在缺少有效调控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机制的背景下,普通高中规模虽然略有下降,但总体稳定,在高中阶段教育中的比例显著上升。与之相对应的是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和在校生规模快速下降。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困难增大,尤其在中西部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规模呈现下滑趋势,占高中阶段教育的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高中阶段招生职普比从2010年的50.9∶49.1下降到2015年的43.0∶57.0。2015年,全国17个省份中职招生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3.1%,12个省份低于40%。同样,中等职业学校的在校生数也呈现下降趋势,从2010年的2238.50万下降到2015年的1656.70万,比例由2010年的47.9%下降到2015年的41.0%。

  

  普通高等教育保持强劲发展势头,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快速上升。对照2010年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对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目标的规定可以发现,2014年全国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359万、毛入学率37.5%,已经提前1年超额实现了2010年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2015年高等教育总规模3350万、毛入学率36%的指标要求;2015年,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647万、毛入学率达到40.0%,提前5年实现了2020年的目标。高等职业院校规模虽然一直保持增长,但与高等教育整体规模增长不同步,招生规模增幅小于同期普通本科招生增幅,在校生规模占普通高等教育的比例逐年减少。2015年全国高职院校招生348.43万,在校生数为1048.61万,占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的39.94%,比2010年的43.29%下降3.35个百分点,全国各地都出现部分高职院校完不成招生计划的情况。

  

  与此同时,劳动力市场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却很旺盛。全国劳动力市场监测结果显示,近年来,中国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出现双重转变。一方面,劳动力市场的用工需求总体上已经比较稳定地超过了求职需求,出现劳动力短缺。2010年1季度以来,人社部统计的全国部分省市人才市场求人倍率呈现逐步上升趋势,从2010年3季度开始始终保持在1以上。另一方面,市场对具有较高技术技能等级的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长,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等的中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短缺尤为突出。面对这种社会现实,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主渠道的职业教育规模近年来不但没有增长,反而逐渐缩小,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考虑,这一趋势值得重视。

  举报/反馈

上一篇:分享8个免费电子书网站,刷书党必备
下一篇:赣县区白鹭小学各村小及教学点运用智慧作业助力课堂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