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最好的高中读书,出国和高考我都要!”牛娃逆袭宾大的时间管理大法

栏目:教育平台  时间:2022-11-30
手机版

  

  

  文 | 阿驼

  From 真棒之选

  “真棒之选”跟70、80和90后高知爸妈一起

  优选海内外独家资源

  专业测评教育机构

  Peter来自体制内“神仙学校”杭州外国语学校(简称杭外),是去年从该校本部拿下藤校录取的三名学生之一,而今年在拿到哈佛大学录取的7位国内学生中,就有1名来自杭外。

  

  目前,Peter就读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专业是Political Science(政治学),

  

  更加小众且强悍的是,他在学习高考课程的同时,走了双轨路线同时准备出国,绝非易事。

  一路走来,Peter对于留学规划有着独到(犀利)的个人见解:

  Q:体制内申请英美大学,是否要脱产准备?

  Peter:不要轻易脱产,脱产反而效率低。不如跟着学校上课,然后利用晚自习和周末来准备其他材料。

  Q:托福、SAT要不要报机构?

  Peter:这年代,机构是非常有必要的,但依赖机构是万万不能的。如今,市面上的免费资源太水了,不如报个机构拿点真题自己刷,这才是低投入,高收益。

  

  Q:是不是要做一些个性化,和别人不一样的活动?

  Peter:活动一共就那么几种,比如文科只能打辩论、写论文和做Research,哪有那么多花样可以耍。先做了再说!

  Q:如何选校?是看综合排名还是专业排名?

  Peter:很多人选校看最强学科,但我建议大家可以看看大学的最弱学科是什么?这关乎你未来不可以做的选择有哪些。

  

  在海外疫情持续蔓延的今天,许多人对于出国留学处于迷茫,也有高考党希望将出国作为Plan B。作为已经在宾大就读第二年的过来人,以及高考与出国双轨作战的亲历者,或许Peter的经历和经验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为方便阅读,下文以第一人称展开。

  

  我也曾是一个“学渣”

  初中的时候,出国对我来说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

  因为当时的我成绩并不是特别好,侥幸才考上了我的高中——杭州外国语学校。我记得我刚进去的时候,年级总共250人左右,我大概考试只能排到200名到180名。但到了最后,我成了年级第11名。

  或许有人会称之为“逆袭”,但在我看来,学习这件事,最重要的还是你的心态。如果你是为了分数而学习,到最后肯定会毁了你,但如果你只是感兴趣学科、知识,心态是“学着玩儿”的话,就会一路向前越走越好、“越玩越溜”。

  当然,我也有自信说自己是一个“很会学”的人,有很多学习方法。

  比如,我用错题本就比别人效率高很多。很多人只抄错题,但你未来未必会遇到一模一样的问题,因此如果你能再把错题背后的原理抄上去,就已经超过50%了。

  今天,我会把我的学习方法,以及如何同时走好“高考”和“出国”两条路的经历分享给大家。

  

  高考和出国

  并非"水火不容"两条路

  还记得高一的时候,身边的同学们都早早开始做起大学规划,有人准备保送,有人准备高考,有人准备出国,虽然是公立高中,我们出国的氛围还是比较浓厚的,大概每年会有30-40人选择出国留学。

  于是,我才认真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应该要做一个抉择了。

  每个人都有“哈佛梦”,我当然也只想去最好的学校。记得高二的时候,我申请了UWC世界联合学院,并被该校的荷兰校区录取,但我最后没有去。

  虽然UWC给了我奖学金,但对我来说还是太贵了,没有必要为了“爬藤”而给家庭更多经济负担。

  因此,在高三正式准备文书之前,我一直是保持高考和出国双线作战。主要原因有两个:

  给自己留条后路。如果出国不顺利,我还可以回来继续参加高考。当然,到了高二下学期,我的托福、SAT、活动等都搞得差不多了,我才坚定走出国路。

  脱产效率低。在高二准备AP考试的时候,受同学们的影响,我也脱产过两个星期。可以说,那是我高二效率最低的一段时间。不管是读会儿书看会儿手机,还是干点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情,除非你自控力超强,脱产在家都不是最好的选择。

  与其在家里浪费时间,不如回到学校跟着体制内的课程走下去。你可以在课间,或者是晚自习有空的时候做一些AP、SAT的题目,做一些学术相关的阅读等等。

  相信我,这样做可以最大化利用你的时间和资源。

  

  从我的个人经验来看,体制内学校的学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你增加对AP、SAT2等考试的理解。比如我的在SAT2考试中,特别是物理、化学,只要有做不懂的题目,我都会去主动问学校里的任课老师,他们都可以给我非常好的解答,甚至顺带讲解了更深更难的知识点。

  学习氛围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当大家都在努力学习的时候,当同学们都在讨论各种奇诡的题目的时候,也更加督促我去努力学习。

  很多人会说,体制内高中的活动不够丰富,资源比较少。

  确实,很多国际化学校会提供一些个性化的活动,社团等也更丰富一些。但对于体制内的留学党,高中的资源依旧可以利用。因为,到了高二之后,很多同学会专攻高考,很多学校社团会被空出来。

  这时候,出国党们就可以主动“接管“学校社团,甚至拥有一些领导性的职位。这也算是一个小bonus吧。

  

  

  爬藤

  从“省钱”开始

  说完了体制内学习和出国准备的双轨并行,下面我们来谈谈如何更加“高效”、“省钱”的准备出国留学。

  首先,我们要从最费钱的标化考试(托福、SAT、SAT2等)培训说起。

  很多人觉得留学申请的大头在留学顾问,这绝对是个误会。其实,标化培训才是深坑,毕竟课时无上限,高分无上限,甚至有家庭花费百万培训托福的,吓死个人。

  

  这么说并非反对标化培训班。相反,我是非常支持大家报班的。

  如果完全靠自学,效率太低了(大神除外)。市面上可以复习的资料太多,比如巴朗、可汗等等,虽然打着真题的旗号,但做起来和真正考试的难度以及出题的角度还是不太一样。

  因此,如果能通过培训班,帮助你尽快适应SAT、托福等考试,拿到一些更精准的复习资料,确实还是一个节约时间成本的好方法。

  我个人是在初三升高一的暑假学习托福,并在高一考到了107分,就停下来了。接下来,就在高一暑假学习SAT,并在高三的12月份考到了理想的分数。最后,我的托福是117分,SAT是1580分。此外,我还有6门SAT2和4门AP,也算是安排的比较满满当当的吧。

  

  我虽然报了标化考试培训班,但真正在上课的时间并不多,自然没也花太多钱。因为我筛选机构有两个原则:极度精简或极度全面,两者选其一。

  如果你是一个自控能力超强的人,毫不犹豫,选择极度精简的机构。你可以在培训班完成最少课时的学习,然后把自主练习的时间放到课外。这可以让你在了解考试框架、技巧和精准复习资料的同时,省去额外的,昂贵的报考课时的钱。

  如果你平时不太管得住自己,那么还是直接选择极度全面的机构。这些机构会有高密度、高强度的课程,并且布置大量的作业。除了帮助学生获得考试知识之外,还可以督促你去练习。不过,这个钱肯定要比上一种贵一些。

  最不建议的,就是在“极度精简”和“极度全面”中间的课程,或者不停更换,这既不能达到督促你练习,又无法给你足够的空间去自由学习。

  

  

  想要大学申得好

  自学能力少不了

  不论你是否出国,自学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

  还是拿标准化考试来说,利用碎片时间进行自学,会让你在考试中更自信应对。

  首先是阅读。你可以去看一些英文杂志和社论,比如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纽约客(The New Yorker)、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等等。至少可以不用一直读那些老掉牙的复习材料要有趣很多。

  

  两个阅读小窍门,分享给大家。首先一定要限制时间快速阅读,而不是自己想看多久就看多久。其次,要对阅读的段落进行逻辑概括。比如文章提出了某个观点,那你可以去寻找作者是如何进行论证的,他的逻辑脉络是什么?

  

  △经济学人

  

  △纽约客

  

  △纽约时报

  其次,是日常语境的塑造。不知道大家平时考托福,或者说英语的时候有没有一种感觉,就是先在脑子里形成中文段落,然后用英语翻译出来。这样讲英文是很累的。你要习惯用英语来思考。

  

  同样,这也是有小方法的。比如我在高二准备考试那段时间,洗澡的时候会对自己发表演讲;跑步的时候,脑袋里还念念有词,想一些很文艺矫情的自白;甚至听着歌,就开始拿起笔来写小说……

  最后,也是大家觉得最枯燥的——背单词。我相信也会有很多培训机构督促大家背单词,但我认为很重要一点,就是累进式背单词。比如我今天背了1-5单元,明天就要背1-10单元(而不是从6单元开始背)。多次反复记忆,才能真正内化一个词的意思。

  

  内化逻辑,内化单词,内化表达方式,绝对会让你在标在化考试中游刃有余。

  此外,一些免费的网课资源也是非常适合自学的,比如Coursera、Khan Academy、MOOC、网易公开课、MIT Open Course等等。我自己就是在Coursera中自学了一些哲学课。

  那么,对于自学的我们来说,该选择什么样的网课资源呢?除了从自己的兴趣出发之外,我不建议选择难度太高的课程。如果课程太难,听不懂的话,一般人很难靠自学坚持下去。

  

  3个赴美留学的

  灵魂拷问

  最后,聊一下申请美国大学的两个灵魂拷问:

  选择文科还是理科?

  选择好就业的专业还是感兴趣的专业?

  刚好,我选择了一个听上去特别不赚钱的文科专业——政治哲学。

  我的高中选课是生物、化学和政治(浙江高考是在语数外3门必选的基础上,再从物化生政史地和技术7门科目中挑3门选修),算是文理兼修吧。

  记得在选择专业之前,几乎所有人都劝我千万不要学哲学,尤其是我妈。学哲学干嘛呢?继续读研究生吗?怎么找工作?在大家一通打击之后,我也有点慌。

  但当我正式以“政治哲学”专业学生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并且和学长姐以及就业指导老师深入探讨之后,我更了解了美国大学本科阶段对于专业的不限制。

  

  在学校里,我可以自由选课。比如选择一些计算机课程,我可以去做互联网、咨询等,如果选数学和经济课程,未来也可以去投行。

  专业不等于就业。不要把未来很多年的就业和赚钱规划,放在大学四年本科里解决,这是非常不现实的。

  既然美国大学本科阶段不限制专业,那么,在我看来,选择一所各科都很强的学校就很重要了。这也是我自己的择校原则:挑学校要看大学最弱的学科是什么。

  就拿我就读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来说。众所周知,沃顿商学院非常强,但其实,宾大几乎所有的学科都不弱。比如经济、教育、文学等专业都是全美前10的。

  

  但如果说,一个想要学哲学与政治的学生选择加州理工,我个人就不那么建议。因为他理科太强,文科太弱,达到了一个并不平衡的状态。当然你可以在加州理工学习科学哲学等比较硬核的专业,但未来势必不能从事非常偏人文类型的研究。

  因此,我建议大家在选校时可以看看学校最弱的学科是什么,这意味着一所学校的局限在哪里,你的局限在哪里。

  △宾大图书馆

  如今,Peter已经在宾大开始第二年的学业。

  尽管专业选择了政治哲学,他对生物、化学的热爱也从未间断,也会去选修这方面的课程。

  “我不希望自己被限死在某个特定的专业,我更希望自己体现出来的形象是一个喜欢思考稀奇古怪的东西,然后喜欢去多做一些探索,然后再这样子的前提之下,我在大学也会去进行更自由的学术探索,从而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

  而社团以及高年级学长姐所营造的家庭氛围,也时时刻刻感染着Peter,也让他更深入去感受,除了学术之外,更加鲜活的美国大学。

  本文系授权发布,By 阿驼,From 爸爸真棒,微信号:babazhenbang。,INSIGHT视界 诚意推荐

  记得【星标】或【置顶】INSIGHT视界

  

上一篇:八年级语文上册十八课《中国石拱桥》课文笔记,自主预习的好帮手
下一篇:小学数学最全知识点总结!暑期看一遍,开学考第一!(可打印)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