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评2012十大教育热点事件

栏目:教育平台  时间:2022-11-30
手机版

  (应春铭之邀,以资深记者的名义,和时评界大腕熊丙奇一道,对2012年十大热点新闻做了点评。因为版面的原因,有些已公开发表在去年最后一天的中国教育报上。这里是未删减版,其观点只代表本人,与本人供职的单位无关。)

  1异地高考政策:开口子也是实现公平

  盘点2012年的热点教育事件,异地高考可能是热度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这甚至不是一个孤立的教育事件,而像一个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从年初媒体的呼吁,到9月国务院有关意见的颁布,到年底各地方案的陆续出台,再到最近上海的占海特事件,贯穿整整一年。

  家长和考生要求异地高考的实质,是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争夺。因此,北京、上海等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集中的地区,这种矛盾也更加凸显。基于同样的原因,在这些地区放开高等职业教育甚至二本、三本的入学门槛,也很难满足人们的胃口。在上“好大学”面前,其实每个家长和考生都是自私的,都希望门槛不要拦住自己,而很少顾及其他人。这也是问题的复杂性所在。

  在报道异地高考事件中,媒体应该更理性。很多报道把异地高考等同于农民工子女入学,其实呼声最高的往往也是城市中的白领阶层,真正的农民工是很难承受城市高昂的教育成本的。很多媒体不屑于本地居民的意见,但在北京、上海这样的移民城市,许多考生的户口也是上一辈付出很多努力争取过来的,游戏规则的突然改变,对这些本地居民也许并不公平。因此,在异地高考这样复杂的问题面前,媒体应该大力宣扬解决矛盾的每一点进步,而不是站在道德高地苛求绝对公平,更不能突出个别事件来激化矛盾。

  2湖北吊瓶班:考上就是硬道理?

  在“吊瓶班”的照片面前,所有关于素质教育、全面教育的说教都显得苍白无力。媒体需要提醒社会检讨的是,为什么这样看似荒唐的事件会在个别农村中学出现?

  深层的原因,在于城乡之间、行业之间人员薪资、福利待遇方面的差距太大。我们总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如果甲状元与乙状元的含金量大不相同,待遇相差十万八千里,这样的说理方式就显得十分滑稽。因此,在许多农村贫困地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仍然是许多学生心中的梦想。在这些地方,考上就是硬道理,至于通过什么方式、需要付出多少,都在其次。

  同时,“吊瓶班”也在提醒人们,重复的做题训练或许真能大大提高考试成绩,拼体力仍然是许多学校应对高考的不二法宝。对于媒体,我们或许更应该反思,这些年广为宣传的一些名校、牛校,有多少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典型?

  3国旗下演讲换稿:民主意识该如何培养

  对于高二学生江某国旗下讲话临时换稿,媒体上多的是赞同之声,特别是该同学说出了许多人对于目前教育现状的不满。作为一个教育行业媒体人,笔者的感受却有些不同。

  国旗下讲话该讲些什么内容,讲话者是代表班集体发言还是纯个人观点,这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可以肯定的是,目前有不少学校的国旗下讲话形式大于内容,做作的演讲形式,“假大空”的内容,早已与当代学生形成“代沟”。这估计也是社会赞同该同学临时换稿的原因所在。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培养学生民主意识首先必须遵循民主的程序,否则只会事与愿违。笔者赞同在国旗下讲学生自己的话,但并不赞同其临时换稿的做法。讲话稿先让班主任审核,演讲时却另说他话,这种近乎阳奉阴违的做法本身不值得称道。

  此外,仔细阅读该同学的演讲,其实也没有发现更多的新话。给人的感觉,似乎是以批判的“假大空”代替了赞美的“假大空”。这也是值得关注的大问题。

  4北京封杀奥数: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先是媒体的死缠烂打,后是教委的严令封杀,北京市此次对奥数培训班的整治不可谓不严厉、不彻底。但许多家长对此却心存疑虑,更有人翻出过去多年的旧账,以示其死灰可以复燃。这也提示我们要认清“奥数热”的实质。

  笔者认为,造成“奥数热”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初中入学不用考试,奥数成为一些学校特别是名校鉴别学生能力的主要方式;二是因为名校与普通校差距过大,客观上形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之势。奥数只不过是小升初的敲门砖而已。也就是说,有其他途径入学的,不需要学奥数;升入初中之后,也不需要学奥数了。

  因此,此次针对奥数的整治,老百姓对其效果的担心并非多余。奥数培训乱象当然需要整治,但没了奥数这块敲门砖,还有其他的砖出现。其治本之策,还在于真正落实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5南方科大转正:建设一流大学需要耐心

  教育部批准南方科大正式成立之后,朱清时校长刻意远离了媒体,这所寄托了许多人希望的高校也逐渐安静下来。这或许正是梳理媒体与大学改革的好时候。

  南方科大一直不缺乏媒体的高度关注。从2009年高调亮相,到2010年12月教育部同意筹建,再到2012年4月获批成立,媒体或寄以厚望,认为这才是实现“钱之问”的正确道路;或打抱不平,对有关部门迟迟不给“准生证”颇有微词;《南方周末》更指出其内忧,对其教师队伍、课程规划、实验室建设等提出质疑。在公众眼里,南方科大的形象也如坐过山车。正所谓“成也媒体,败也媒体”。其实,放眼海内外,一所正规大学的筹建,都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过程,更不用说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了。由此也可看出,对于一所好大学的成长,媒体和社会都缺乏足够的耐心。

  南方科大高调宣传其“去行政化”,许多媒体对国内许多高校“行政化”管理深恶痛绝,因而对南方科大满怀信心。笔者对此并不乐观,因为别人的药方未必对自己有用。如何吸引一流的教师和一流的学生,才是南方科大需要真正解决的难题。

  6北大军训累倒三千:运动应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学生体质在下降,诸如小学生近视率、肥胖率持续上升等,近几年一直是社会热议的话题。这一次因为发生在北大,并且数字夸张,社会关注度也就更高些,正所谓“名校出新闻”。热议归热议,能引发多大改变很难说。

  这些年国家针对中小学生体质下降采取了许多措施,诸如体育成绩进入中考总分、实行“阳光体育”、强调“每天锻炼一小时”等等,尽管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总体来说效果并不太明显。与此同时,中小学取消单杠跳马等运动项目、大学取消长跑项目的新闻,从另一方面说明了情况的严重性。学生们花在课业上、电视上、电脑上的时间越来越多,用在户外玩耍、劳动、运动的时间越来越少了,体质不下降才怪呢。

  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全社会急需形成“运动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共识。这不仅要求运动场馆、学校、机关单位的运动场地对社会免费或低价开放,更需要各级领导、家长的率先垂范。“年轻时拿命换钱,年老时拿钱换命”的生活方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7最年轻正教授:给予职位奖励应慎重

  中南大学聘用大四学生刘路为“正教授级研究员”,对习惯于论资排辈的高校人员聘用、职称评定制度来说,确实是石破天惊之举。但相对于三十多岁的省部级领导、二十多岁的集团老总来说,22岁的“正教授级研究员”似乎也算正常。毕竟这是一个追求创新的年代。

  就事论事,对于刘路的破格提拔,媒体似乎应提供更多的解释性报道,以回应公众的质疑。首先,“西塔潘猜想”到底是什么级别的难题,解决它值得给予这样的奖励吗?毕竟数学上的猜想千千万,解决的意义也大不相同,需要更为专业性的判断。其次,聘为“正教授级研究员”,符合学校的有关规定吗?笔者丝毫不怀疑刘路的聪明和能力,但对于一所985高校来说,高级职称的评聘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学术规范,否则对其他的学者就不够公平。也就是说,对于做出突出贡献者,高校可以实行物质上的奖励(一部车或一套房),但给予一个高级职位就必须慎重。

  中南大学破格提拔刘路,具有很强的广告效应,其本意估计也是想能吸引更多的千里马。因为刘路,如果青年才俊们都拿着什么“猜想”来要求重用,就有些戏剧性了。说句题外话,“正教授级研究员”的提法,本身就显得外行。

  8教授造假频出:别让利益之徒钻了空子

  10天之内两教授造假曝光,引发了不少人对于国内引进人才质量的担忧。笔者倒不这么认为,相反,从厦门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的快速处理中,笔者更看到了相关政策措施的成熟。

  从教育部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到中科院的“百人计划”,再到中组部的“千人计划”,我们大规模从国外引进高水平人才的历史其实并不长。其中出现一两个“冒牌货”,也属于正常现象。并且,即使是哈佛这样的老牌学校,即使是《科学》这样的权威杂志,也有上当受骗的时候,也难以一时识别学术造假行为。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出现了“造假教授”就否定实施人才引进计划的成绩,更不能因噎废食。出了错不可怕,关键是要有一套完善的纠错机制。

  但其中暴露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特别是一些高校热衷于把引进“学者”“计划”人才当作一项政绩,引进前缺乏严谨的考察,引进后缺少科学的考核,客观上让一些利益之徒钻了空子。成语“滥竽充数”的故事里,就教给了我们如何鉴别人才的方法,关键还是落实。

  9温岭虐童事件:警惕“萝卜快了不洗泥”

  只要形象好、性格活泼,就可以当幼儿教师吗?理论上说当然不可以,但在一些幼儿园举办者的心底,答案却是肯定的。发生在浙江温岭的虐童事件,就是这种认识带来的恶果。这也提醒我们,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大背景下,不仅要重视幼儿园的规模发展,更要重视其质量提升。

  (应春铭之邀,以资深记者的名义,和时评界大腕熊丙奇一道,对2012年十大热点新闻做了点评。因为版面的原因,有些已公开发表在去年最后一天的中国教育报上。这里是未删减版,其观点只代表本人,与本人供职的单位无关。)

  教书育人,说到底是一个良心活儿,讲究的是要慢工细火,“萝卜快了不洗泥”,得到的只会是事与愿违。至于虐童事件中的颜某,笔者认为其行为侵犯的是儿童的尊严,反映的已不是教师素质低下问题。这种侵犯儿童权利的行为,理应受到法律的严惩。

  10贵溪校车事件:农村学校发展更应因地制宜

  江西贵溪的校车事故,反映的仍是我国农村地区的交通顽症:路况不好、车况不佳、超载严重、司机操作不当等等。只不过校车里都是年幼的孩子,出事后缺乏自救能力,伤亡更为惨重些。当务之急,需要加大农村地区交通整治力度,增强交通安全意识,保障校车优先路权,加大投入,配齐合格的校车和司机。

  同时我们应看到,目前校车事故频发,也反映了前些年一些地方撤点并校的盲目性。特别是在短时间内难以大为改善交通的前提下,我们更应该因地制宜,寻找发展农村教育的适当方式。以发达国家或城市的模式来加快发展我国农村教育,水土不服是肯定的,校车安全问题只是其中之一。

  

上一篇:高中第一次月考,面对那些学习“还好”的孩子,家长一定要留心了
下一篇:孩子学习小学奥数的四大优势,学好了,真的是可以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