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22年第5期要目

栏目:教育平台  时间:2022-12-01
手机版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已加入“北大法宝”法学期刊数据库,请登录www.pkulaw.com查看全文并订阅后续更新。“北大法宝”法学期刊库已收录270家期刊,其中核心期刊(含CLSCI、CSSCI及扩展版、北大中文核心、AMI综合)117家,非核心期刊61家,集刊83家,英文期刊9家。截止2022年11月30日“北大法宝”法学期刊库共收录了96861位作者的287805篇文章,总期数16937期,总字数25.25亿,诚挚邀请您的期刊入驻“北大法宝”,扩大影响,增进传播,服务法治。

  联系邮箱:journal@chinalawinfo.com。信息请点击“阅读原文”。

  采购热线: 010-82668266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22年第5期要目

  【刑事政策与刑事法律】

  1.低龄未成年人案件中核准追诉的体系化解说

  夏永全、谢浪(5)

  2.商谈罪责视域下刑事归责模式的并和论转向

  韦春发(18)

  3.“二人以上轮奸”的规范构造与裁判规则

  ——一起未成年人轮奸未成年人案件引发的思考

  王刚、李涛(29)

  4.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体系的合宪性调控

  刘金松(39)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

  5.基于扎根分析的电信网络诈骗治理政策影响因素与运行机理

  杨兆青、张晶、闫绍玉(48)

  6.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困境与回应

  ——以《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为视角

  林慧青、邓志源(56)

  7.“刷单”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脚本分析及其防控

  李康(66)

  【犯罪学与犯罪侦查】

  8.审讯范式转型:基于亲和关系的调查性询问模式

  方斌(75)

  【公安学与公安管理】

  9.警察执法过程中使用武力标准的检视与正当性考量

  ——以国际规则与域外警务实践为视角

  曾磊、王旭东(88)

  【刑事科学技术与法医】

  10.碘熏及固定一体化手印显现技术

  刘丽、于博宇、丁远、顾文世(97)

  11.LC-MS/MS结合红外光谱法快速检验常见有机炸药

  罗芳、卢玉梅、赵瑞斌、熊根、范贤谋、朱恩槿、苏少明、陈敏、付旭宪(106)

  【网络安全与信息技术】

  12.网络媒体语音的法庭说话人识别

  张翠玲、刘奔航(115)

  13.事理图谱型视频侦查案例库的构建及应用

  樊舒(122)

  【刑事政策与刑事法律】

  1.低龄未成年人案件中核准追诉的体系化解说

  作者:夏永全、谢浪(西华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政策法规处)

  内容提要:为妥善处理刑法修正案(十一)施行后的低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通过全面分析现行法的相关规定可以发现,在该类案件中,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并非犯罪成立条件,只是单纯的程序规定;并且核准追诉宜定位为起诉条件之一,不影响公安机关对案件立案侦查和移送审查起诉。接受移送的检察机关需层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取得核准后,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对经核准追诉的案件,受诉法院应依法独立审判;同时,检察机关并非一定要提起公诉,而是可以根据情况对涉案未成年人分别适用附条件不起诉或特别不起诉。最高人民检察院不予核准追诉,意味着行为人不具有相应刑事责任能力,检察机关应停止追诉程序,并对其依法定不起诉处理。

  关键词: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能力;核准追诉;程序定位;衔接适用

  2.商谈罪责视域下刑事归责模式的并和论转向

  作者:韦春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内容提要:商谈罪责理论系将主体间性的商谈伦理观内化为刑法学知识形态的新尝试。其不再以结果、心理事实或者附随情状的正常与否等作为责任的判断依据,而将重心置于行为人以拒绝商谈的态度,通过非建制的手段破坏了社会共识性理解,因而承担实质罪责。商谈罪责理论试图以社会契约论为政治根基打通罪责与规范有效性的关联,当代契约思想、中国学术话语与预防刑法转向分别消解了其前提虚幻、混淆体系和超越立法等潜在风险。商谈罪责理论虽不足以成为说明刑法中可谴责性的独立学说,但可将商谈理念融入功能责任论中,使其成为沟通规范和功能责任的中间环节。该说为并和论立场的归责模式提供了理论工具。

  关键词:商谈罪责;主体间性;社会契约;功能责任

  3.“二人以上轮奸”的规范构造与裁判规则

  ——一起未成年人轮奸未成年人案件引发的思考

  作者:王刚、李涛(南京审计大学法学院,郯城县人民检察院)

  内容提要:刑法第236条第3款第(4)项规定的“二人以上轮奸”不是结果加重犯和必要的强奸共犯,而是普通强奸罪的情节加重犯,其不法实质是轮流奸淫女性。基于此,“二人以上轮奸”的客观要件是二人以上轮流实施奸淫行为,主观要件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轮流奸淫行为,或者明知其奸淫行为与他人的奸淫行为叠加并使被害人遭受轮奸的而故意为之。在行为人创造了刑法规范不允许的被害人遭受轮奸风险的场合,不阻止他人奸淫行为的可能构成不作为轮奸或默许型轮奸。“二人以上轮奸”与强奸共犯之间既非重合又非排斥关系,而是交叉竞合关系。二人以上具有轮奸故意和强奸行为的构成强奸共犯,二人以上完成奸淫行为的构成轮奸,只有一人完成奸淫行为的不构成轮奸。二人以上虽有客观轮奸行为但无共同故意的不构成强奸共犯,无轮奸故意者构成普通强奸罪;有轮奸故意者构成“二人以上轮奸”,包括片面轮奸和强奸同时犯两种情形。

  关键词:二人以上轮奸;情节加重犯;轮奸行为;轮奸故意;强奸共犯

  4.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体系的合宪性调控

  作者:刘金松(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内容提要:瑕疵证据和非法证据纠缠不清的症结在于合宪性视角的缺乏。在排除根据方面,“程序性制裁理论”无法为非法取证行为的被侵权人在权利补偿和救济方面提供融贯的解释,引入“公民宪法性权利”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在排除范围方面,只有侵害公民宪法性权利的非法证据才应当予以排除,一般程序违法不应适用“非法证据排除”制度来规制,瑕疵证据并未侵犯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应当作为“非法证据”排除。在排除标准方面,针对言词证据适用“难以忍受的痛苦”之标准,以及针对实物证据适用“严重影响司法公正”之标准,有必要从“公民宪法性权利”的角度进行判断。未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也应当向保护公民宪法性权利的方向进行体系化建构。

  关键词:非法证据排除;瑕疵证据;程序性制裁理论;合宪性解释;重复供述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

  5.基于扎根分析的电信网络诈骗治理政策影响因素与运行机理

  作者:杨兆青、张晶、闫绍玉(山东警察学院侦查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德州市公安局天衢新区分局、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学院)

  内容提要:政府是全社会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治理链的核心主体,所颁布的相关政策文本具有重要的指向意义,透过政策文本研究治理政策的影响因素与运行机理是探析政府履职与各部门协同配合发展进程的较佳视角。针对2007-2021年各级政府颁布的可用于分析电信网络诈骗的179份政策文本进行扎根理论分析,并构建“现实情境—动力因素—中介条件—行动策略”的实现路径模型,即国家治理转型属于现实情境,政府高度重视、犯罪形势严峻、社会危害性大是驱动因素,资源优势互补是中介条件,打防管控体系、法律制度建设、落实主体责任是行动策略,折射出新时代中国政府协同治理理念的演进与治理模式的转型。

  关键词:法治政府;四个全面;主体工程;成效显著;未来方向

  6.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困境与回应

  ——以《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为视角

  作者:林慧青、邓志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内容提要:面对经年肆虐的电信网络诈骗,有关犯罪治理工作历经以公安为主体的常态治理、专项治理,再到政府统筹,公安主导,金融、电信、互联网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综合治理形态的转变。在犯罪治理过程中面临诈骗手法迭代、犯罪渠道多样、信息多方泄露、技术对抗被动、黑灰产链条深化及产业化嬗变等治理困境。《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在立法思路、处断原则、机制构建等方面的规定,明晰地回应了当前犯罪治理实践中的困境,对推动立体化犯罪治理格局的建立与完善意义重大。

  关键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法律回应

  7.“刷单”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脚本分析及其防控

  作者:李康(云南省第二监狱十一监区)

  内容提要:将犯罪脚本分析应用于“刷单”电信网络诈骗行为,以概念化“刷单”电信网络诈骗行为的程序要素,为电信网络诈骗安全风险防控确定预防犯罪的机会。对102份“刷单”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判决书进行主题分析,通过犯罪脚本分析确定“刷单”电信网络诈骗行为的3条主线为受害人主线、虚假链接主线、赃款主线,其中虚假链接主线又可分为工具准备、虚假链接制作、寻找目标、首次诈骗、后续诈骗5个步骤。依据犯罪各阶段特点提出防控策略,即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防骗意识、强化对电信金融行业的监管、完善网络空间经济活动的管理机制、加强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法制宣传,以有效减少罪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机会。

  关键词:电信网络诈骗;刷单诈骗;犯罪脚本分析;犯罪机会框架

  【犯罪学与犯罪侦查】

  8.审讯范式转型:基于亲和关系的调查性询问模式

  作者:方斌(河南警察学院侦查系)

  内容提要:基于亲和关系的调查性询问模式是一种以无罪推定为前提,以收集信息为目标,以证据检验为核心,以亲和关系为基础的非强制性的审讯技术体系。它以“讯问询问化”为实现路径,旨在强调审讯的最终目标是验证无罪推定的假设。系统准备、与犯罪嫌疑人建立亲和关系、提问开放式问题、反射性倾听、策略探查并出示潜在的证据等审讯技术,可以帮助审讯人员提出各种侦查假设,并以一种系统的方式加以验证。当前科技的进步和法治体系的健全,特别是间接证据证明效力的充分发挥,以及运用间接证据定案规则的明晰,为这种新型审讯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刑事审讯;询问模式;信息收集;证据运用;亲和关系

  【公安学与公安管理】

  9.警察执法过程中使用武力标准的检视与正当性考量

  ——以国际规则与域外警务实践为视角

  作者:曾磊、王旭东(甘肃政法大学法学院,甘肃政法大学团委)

  内容提要:警察是维护国家社会治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核心力量。西方国家在赋予警察广泛执法权的同时,借鉴国际人权法中的必要性原则和比例原则制定了警察使用武力标准,同时规定了相对成熟合理的警察使用武器标准,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警察执法权力监督制约体系,对我国制定完善警察执法使用武力的标准与必要限度的界限划分具有借鉴意义。综合西方国家的执法经验与我国警察执法实践,可从立法和执法实践两个层面构建完善我国警察武力使用标准的相关原则与制度,提升我国警察队伍执法的合法性、科学性与规范性,实现形式包括修订整合相关法律法、加强对警察的实战化训练、完善警察执法监督管理机制、创新公民权利救济等途径。

  关键词:警务执法;武力标准;非暴力手段;国际规则

  【刑事科学技术与法医】

  10.碘熏及固定一体化手印显现技术

  作者:刘丽、于博宇、丁远、顾文世(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刑事科学技术学院[法庭科学学院],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刑事科学技术学院[法庭科学学院],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刑事科学技术学院[法庭科学学院],郑州市公安局郑东新区分局)

  内容提要:为了提高现场潜在手印的提取率和利用率,充分发挥碘熏法在现场勘查中对后续显现处理程序无影响的优势,实现迅速发现并充分提取各类潜在手印痕迹的目的,研究并优化了碘水喷雾显现试剂,设计了碘熏显现及其固定转印一体化流程,并与传统碘熏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0.50M的碘水喷雾显现试剂适用于常见承痕客体表面的潜在皮脂、油脂及蛋白手印;与烷基、醇基等试剂相比,显现环境更为友好;显现效果优于传统碘熏法;将其与PVA转印固定技术相结合,可以显著延长手印保存时间,更利于手印提取和检验。碘熏显现固定一体化技术能够同时满足犯罪现场和实验室的碘熏操作,提供了便捷、快速、高效提取潜在手印痕迹的新途径,在公安实践中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手印;显现;碘;一体化

  11.LC-MS/MS结合红外光谱法快速检验常见有机炸药

  作者:罗芳、卢玉梅、赵瑞斌、熊根、范贤谋、朱恩槿、苏少明、陈敏、付旭宪(昆明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昆明医科大学法医学院,昆明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昆明医科大学法医学院,昆明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昆明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 昆明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昆明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昆明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 )

  内容提要:建立硝化甘油、太安、梯恩梯、黑索金、奥克托金、特屈儿6种常见有机炸药的LC-MS/MS检测方法,联合红外光谱法分析爆炸现场各类不同检材,为爆炸案件侦破提供关键线索。采用LC-MS/MS法检测经甲醇提取的爆炸残留物;红外光谱法检测研磨均匀的炸药颗粒。经LC-MS/MS联合红外光谱法分析爆炸现场提取的爆炸残留物及炸药颗粒均检测出梯恩梯成分。方法检出限浓度为0.1~0.75ng/mL;在1~100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0.999;日内及日间精密度在1.4%~13.4%之间,相对误差在-9.99%~9.53%之间;基质效应在91.47%~114.59%之间;提取回收率在82.9%~99.83%之间。结果表明,利用LC-MS/MS结合红外光谱法分析炸药残留物及炸药颗粒,两种检验方法相互补充,具有快速、准确、简便、高效等优点,已经成功应用于案侦实践。

  关键词:有机炸药;LC-MS/MS;红外光谱法

  【网络安全与信息技术】

  12.网络媒体语音的法庭说话人识别

  作者:张翠玲、刘奔航(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重庆高校刑事科学技术重点实验室)

  内容提要:司法实践中,案件语音数据的来源场景丰富多样,而不同场景的语音数据对法庭说话人识别的影响程度也有所差别。为了量化评估网络媒体场景下语音对法庭说话人识别的影响,验证该场景下法庭说话人自动识别系统的性能,采集了150名男性的网络媒体语音音频,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法庭说话人自动识别系统和似然比框架方法,进行了系列说话人识别测试和系统性能验证实验。通过对不同采样率、不同规模校准集、不同音频数量及不同音频时长条件下识别结果的分析与比较,测试验证了法庭说话人识别系统在该类场景下的良好识别性能,并量化评估了上述因素对系统识别性能的影响程度,进而为法庭说话人识别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网络媒体语音;法庭说话人自动识别;似然比;系统验证

  13.事理图谱型视频侦查案例库的构建及应用

  作者:樊舒(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公安信息技术与情报学院)

  内容提要:现有视频侦查案例库以视频资料存储为主,缺乏对案例的结构化解析和组织,针对这一不足,对视频侦查案例库的构建和应用方法开展研究。设计基于知识元网络的事件表示模型,及基于事件网络的案例表示模型,实现对案例信息的结构化组织;采用事理图谱表征案例蕴含的统计型知识,并设计泛化事件节点及节点间关系的构建方法。在基于Neo4j图数据库构建样品案例库的基础上,验证案例库的信息查询及知识应用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构建案例库支持对案例信息及其演化模式的存储和查询。研究成果可辅助公安业务实训教学并支持视频侦查办案过程中的辅助决策,为构建视频侦查知识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视频侦查;案例库;事件网络;事理图谱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双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21-1310/N;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7939)1983年创刊,是我国公安高等院校的第一本学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主管,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主办,以反映和介绍公安学、公安技术和刑事法律研究成果为主要理论特色,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现任编委会主任为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郝宏奎教授,副主任为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陈济鹏教授,主编为刘冲教授。

  自创刊以来,《中国刑警学院学报》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为政法机关特别是公安机关打击犯罪服务、为公安教育和科研服务的办刊宗旨,秉承中国刑事警察学院鲜明的犯罪侦查与治理的学科专业特色,设有“刑事政策与刑事法律”“犯罪学与犯罪侦查”“公安学与公安管理”“刑事科学技术与法医”“网络安全与信息技术”等固定栏目。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20年度综合影响因子为0.698,在全国公安院校学报中居于前列。入选清华大学《法学一级学科最重要学术期刊、重要学术期刊和集刊名录》,并被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列为“C类重要期刊”。一些公安本科院校也把本学报列为“重要期刊”。

  责任编辑 | 张馨予

  审核人员 | 张文硕 韩爽

  本文声明 | 本文章仅限学习交流使用,如遇侵权,我们会及时删除。本文章不代表北大法律信息网(北大法宝)和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律意见或对相关法规/案件/事件等的解读。

上一篇:对啊网重磅:626节office办公软件课程+450节平面设计课程免费领
下一篇:2018学科竞赛大数据:谁才是当之无愧的“竞赛强省”?

最近更新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