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共享“云课堂”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2-12-27
手机版

  本报青岛5月29日电(记者 宋学春)通过平板电脑接收学习任务单,利用电子书包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并提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学习小组内互相解决问题,课堂上教师解决学生共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想方法总结并进行拓展应用。5月25日,青岛第二中学高一(2)班的一堂别开生面的“云课堂”,让前来青岛参加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大会的各国嘉宾频频点头。

  青岛第二中学的“数字化变迁”,得益于青岛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这一耗资10亿多元的巨大工程,坚持扶弱扩优原则,以信息化手段推动优质资源优先向农村地区薄弱学校覆盖,努力缩小城乡差距。目前,青岛已初步建立起“数据支撑、智慧互联、优质均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

  “我们将以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进为抓手,加快由‘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转型。与此同时,用好信息化平台,全力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说。

  目前,青岛已全面建成涵盖市、区(市)、校三级的青岛教育城域网;全市1089所中小学校全部实现光纤接入城域网,比国家要求提前4年实现“网络宽带校校通”。“微课知识树助学系统”教学模式、“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系统和自适应作业测评系统陆续投入运行,信息化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常规手段,百万名中小学生从中受益。2014年9月,青岛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开通,今年将有50万学生、5万教师“入住”其中。到2016年,青岛市中小学将全面实现“网络空间人人通”。

  信息化还为铲除阻碍教育公平的“藩篱”提供了利剑。135对专递课堂结对学校,采取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农村学校一对一、一对多形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上一篇:多些这样的活动,孩子都能成为小小科学家
下一篇:观小校长陪餐日记 记录“春天”里的故事:有爱的班级 懂事的孩子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