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职教合作南京项目40周年,“双元制”中国实践走向未来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陈育中 刘珺)2022 年,素有 " 职教清华 " 之称的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迎来近百年办学历程中的重要时刻——中德职教合作南京项目 40 周年。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 1924 年南京市玄武区将军巷钟南中学。学校历经南京市二十六中、挹江门中学、南京市建筑工程学校、南京建筑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南京职业教育中心等阶段,如今的南京高职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 " 高水平、高起点、现代化 " 的综合性重点职业院校。在南京高职校的发展史上,1982 年成为中德职教合作第一个项目学校,开展德国 " 双元制 " 职业教育的中国实践,是浓墨重彩的一笔,通过 40 年的努力,南京高职校探索出了德国 " 双元制 " 模式在中国本土化实践的成功路径,为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南京高职校样本。
精彩 40 年," 双元制 " 职业教育的中国实践
1982 年,教育部与联邦德国经济合作部牵头,由南京市教育局和慕尼黑汉斯 · 赛德尔基金会共同负责实施,成立南京建筑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前身),作为中德职教合作第一个项目学校,开展德国 " 双元制 " 职业教育的中国实践。四十年来,南京市教育局与德国汉斯 · 赛德尔基金会先后签署十三期合作协议,学校与基金会紧密合作,通过专业建设、教学改革、课程完善、师资培训和人才培养,探索了德国 " 双元制 " 模式在中国本土化实践的成功路径。
△ 1988 年 管工短期专家汉克先生(右二)、卡福特(右一)在校工作
2022 年是中德职教合作南京项目 40 周年,值此重要时刻,在南京市教育局指导和基金会倡议下,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将举行 " 中德职教合作南京项目 40 周年主题活动 ",回顾合作历程、增进中德友谊、总结改革经验、彰显办学成效、凝聚发展合力、谋划远景未来,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出更多的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
建立 " 政府支持,学校主体,校企双中心 " 培养模式
1982 年,当时南京市教委抓住曾经的 " 中国第一高楼 " ()建设,急需大量建筑类高技能技工时机,把 " 建筑项目 " 落户南京。教育部牵头,市教委与德国汉斯 · 赛德尔基金会合作,建设部、省市建工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参与,中建总公司、城乡建设单位与南京高职校共同按照德国模式进行教学实践,取得良好效果。此后,学校利用中德合作优势加强与德资或中德合资企业合作,把建筑类专业的 " 双元制 " 经验迁移到暖通等专业,如与德国威能公司的合作。与德国巴伐利亚州合作举办两届 " 中德职业教育经济接触论坛 ",邀请 130 多家德国企业到校与中方对口洽谈。
△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杨正民
中国企业由此看到学校 " 双元制 " 培养优势,感受到参与培养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从主动提供实习岗位、教学资料、兼职教师入手,逐步融入培养过程,最终形成了 " 政府支持,学校主体,校企双中心 " 本土化模式。
政府给予政策、经费、信息等支持,学校作为办学主体,牵头相关企业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负责审核人才培养定位、规划专业发展、促进产教融合。地方行业协会也参与其中。后为拓展科技服务又吸引部分科研单位参与,发展成南京职业教育产学研集团。校企双中心即在同一人才培养框架下,校企分别制订相互衔接的教学计划,共享资源,共组团队,阶段交替循环。
相比德国的 " 双元制 " 模式,本土化模式中,学校是办学主体,承担更多教学任务,更注重育人功能,不仅培养岗位人、职业人,更培养社会人、文化人。校方认为,围绕能力培养,按照岗位任务要求,工作与学习、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是贯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 双元 " 教育思想的重要思路。
校方解析 " 双元制 "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本质,形成 " 重企业、重实践、重技能、重能力 " 理念,即在校企合作基础上,贯彻职业教育职业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育人为目标,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此理念为指导,在实践中逐一破解教学问题,实现了 " 双元制 " 模式的本土化。
近 20 年来,借鉴学习领域模式助力实训实习
学校紧跟德国脚步,在其 2002 年全面实行学习领域模式时引进并循其开发方式,根据中国岗位需求构建了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每个领域有学习目标、内容及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时间,以基于工作任务的教学项目为载体。针对中国企业参与实践训练不足,开发了递进式实训课程。学生需参加德国工商行会考试(AHK)、基金会认证或职业技能鉴定等职业资格考核。注重德育,把职业教育从注重技能教育推向注重价值教育的轨道。如建筑施工专业与大地建设集团合作,从 " 了解一个施工现场 " 开始,师生成为师徒,同学成为同事,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工作过程完成 17 个学习领域的 51 个项目。
同时,根据企业施工进度,每学期安排 2 周到 1 个月工地见习。由于企业无法承担全部实训实习项目,学生在校内通过在技能实训室进行砌筑等单工种实训初步认识工程局部,在仿真的模拟实训中心进行多工种综合、模拟企业项目实训加深认知工程。把遵纪守法、职业道德、职业标准、团队合作、节能环保等教育贯穿于项目实施之中。最后进入企业顶岗实习。
打造双能型教学团队,建设综合性实训实习基地
在师资建设方面,学校借鉴德国同时增强教师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做法,按 " 科学规划、分类建设、阶梯发展、团队共进 " 思路,与博西华等企业合作培养适应双元制教学的师资。学校引进企业兼职教师与学校教师共组教学团队,互补能力短板,合作完成教学。同时以 " 校本技能培训 + 企业实践 " 提高学校教师实践能力,以校本教学能力培训提高兼职教师教学能力,使他们成为胜任双元制教学的教师。如建筑施工专业新教师需以学生身份独立完成所有项目,然后到企业实践。兼职教师上岗前要参加编制授课计划、教学设计等教学能力培训。
建设高质量的综合性实训实习基地,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按照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造、高效率使用原则,与中电集团 55 所等共建共用校内产学研训赛一体化实习实训基地。实训室、教学工场均规划了理论教学、实训操作、工具材料、企业产品及文化展示和教学资料区等开放式 " 五区 "。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鲁昕到校调研时,特别要求学校制作其中的博西华实训室模型,参加教育部中德合作 30 周年成果展。模拟实训中心提供了仿真工作环境。建筑综合实训中心获发明等 4 项国家级专利。学校通过自身影响力和政府行业力量牵头多家企业共同建设校内 Switch-Asia 建筑节能培训项目江苏中心等 " 跨企业公共培训中心 ",企业提供设备和技术,学校提供教师和场地,供多家企业员工和学校学生学习。学校能获取最新技术标准与企业需求信息。这种模式实现了优势教育资源作用最大化,形成多赢局面。
本土化路径源于创新," 行为导向 " 拓展更多专业
建校初始,学校开设木工、瓦工、钢筋工、管工和电工等 5 个专业,参照德国 " 双元制 ",引进 " 专业理论 "" 专业计算 "" 专业制图 "" 专业实训 " 等四大模块的课程理念。2002 年,学校在全国率先引进 " 行为导向 " 的项目教学法,开设 " 电气工程 " 和 " 管道工程 " 两个专业的实验班。2005 年,学校引进欧盟认可的德国手工业行会的 HWK 认证考试。2006 年,学校与博世西门子家用电器集团联合开展 " 操作技术电工 "" 工业机械工 " 两个专业的订单式办学,以德国原版 " 双元制 " 教学计划为蓝本,建立完整的 " 双元 " 培养体系,采用 " 技能为导向 " 的项目教学法授课,实施 " 校 ( 理论 ) - 企 ( 实践 ) - 校 ( 理论 ) - 企 ( 实践 ) " 工学交替的学习模式,组织学生参加德国工商业行会的 AWK 证书考核,进行 " 双元制 " 办学的本土化探索。
以建筑类专业为例,早期主要是原样 " 复制 " 德国模式,然后根据学校实际 " 转换 ",如改造德国瓦工专业的结构和内容成为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2002 年以后将转换成功的方式 " 迁移 " 应用于专业群建设,形成了建筑设备、楼宇智能化等建筑类专业群。建筑类专业学生不仅需要了解单一工种施工流程、工艺和质量标准,更需要了解建筑工程的全过程,特别是水、电等隐蔽工程的施工过程。而企业出于安全、质量、工期等因素,不能提供随时到工地实习的机会。为解决该问题,南京高职校于 2007 年自主设计并建造了建筑综合实训中心,其现场布置、功能分区完全模拟建筑施工现场,同时考虑了教学需要,主要由内廊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二层小楼和各施工现场的分区组成,小楼一侧为已完工建筑,另一侧为处在不同施工阶段的各种结构类型、结构构件,还建造了新型膜结构顶棚用于挡风遮雨。中心既能承担建筑类各专业模拟现场的综合实训,也成为推广欧盟商会认证的外墙保温等新技术、新工艺,开展企业员工培训的场所,因此获发明等 4 项国家级专利。
" 创新 " 即同时分析外来模式和本土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推广过程中的得失,总结出新的模式。学校在 " 重企业、重实践、重技能、重能力 " 理念指导下,健全校企合作组织机构,制定合作制度,建立定期沟通、共建共享平台。开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和递进式实训课程。双能型教学团队和综合型实训实习基地提供了 " 双元制 " 实施保障。这种本土化路径很好地解决了外来模式的水土不服问题。
40 年成效显著,师生双优成业界翘楚
40 年的探索与实践,南京高职校的师生们在各类大赛上成绩斐然,毕业生们成为大型企业的技术骨干。学校不仅在教育领域事业发展备受认可,在行业内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南京高职校的学生们参加各类大赛成绩骄人,2009 年以来,获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 2 个,技能大赛全国一等奖及省一等奖共 288 个,省创新大赛一等奖 5 个。两批 81 名学生参加五年制高职与普通本科衔接、72 名学生参加中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率 95% 以上,就业率 100%,对口就业率 95% 以上。多数人进入中建、中铁建等大型企业任职,很多成为技术骨干、管理者。
目前,南京高职校 " 双师型 " 教师占比 80% 以上,累计有南京市专业 ( 学科 ) 带头人 30 人,江苏联技院带头人 11 人,南京巿优青 29 人,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 5 人、入选江苏省 "333 工程 " 人才培养计划 4 人、入选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 7 人、入选市中青年拔尖人才 3 人。立项建设江苏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 3 个,江苏省职业教育 " 双师型 " 教师团队 4 个,南京市 " 四有 " 好教师团队 1 个,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 9 个,南京市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 11 个。2010 年以来,教师教学比赛国赛获奖 12 次,其中 10 次为一等奖,获奖教师 26 人。在全国技能大赛,24 人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2005 年,学校升格为五年制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通过改造升级、嫁接重组、新增开设等方式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建立了紧密对接产业链、服务创新链的专业体系。2011 年编写出版了建筑工程技术、楼宇智能化和建筑设备等三个专业的 " 学习领域 " 教学计划。近 10 年,学校先后建设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 4 个,江苏省示范专业 6 个,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 8 个,江苏省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 3 个及五年制高水平现代化专业群 1 个。
2006 年以来,获评省示范、品牌特色专业 12 个,省级精品课程 5 门,连续 6 年承办省建筑类技能大赛。学校先后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信息化教学大赛特别贡献奖及省文明单位、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学校、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等。
学校获住建部建设领域人才培养特别贡献奖,是第 42 届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中国集训基地。中建等国内大型企业以及江苏省域内知名企业每年主动到学校录用大批实习生、毕业生。
形成全国示范,经验向众多院校推广
南京高职校是国家首批中职示范校,教育部专家要求学校将经验全国推广。学校是全国中职校校长联系会副主席、江苏省土木工程类专业教科研中心组组长、电子类专业协作会理事长单位。1984 年起与基金会合作援建山东平度职教中心等项目。1993 年起,与中国建教协会合作面向全国建设系统培养双元制师资约 12 期,2006 年起主持楼宇智能化、建筑施工、建筑设备等专业学习领域课改和师资培训,向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推广。出版《五年制学习领域教学计划》。是东南大学、北师大等全国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定点参观学习学校。2001 年起帮助多所学校学习 " 双元制 ",培训师资、建设基地、接受干部挂职、联合培养学生。
作为中建总公司最大的培训基地,南京高职校每年举办 9000 人次工人培训,援建了四川、555电影网重庆等培训中心。2010 年起作为中欧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亚洲应用基地、中瑞绿色建筑综合评估中心,面向东北亚和国内企业推广新型技术,开展绿色建筑评估咨询。作为南京市城乡建设行业考试培训中心、南京市软件人才培养基地,开展施工员、软件技术等培训考试。
在国际合作方面,南京高职校与德国的合作从职教拓展到经济、文化领域。2001 年、2005 年与德国巴伐利亚州合作举办中德职业教育经济接触论坛,有 130 多家德国企业到校。德国前国务部长 Pieper 女士来校考察,并为歌德学院伙伴学校授牌,在德新社撰文赞扬学校在中德职教及文化合作领域的贡献。2007 年起与新加坡 CITI 学院、英国 OCVC 学院开展学生交流、教师培训。
" 不惑之年 " 再启新程,中德合作向未来再出发
汉斯 · 赛德尔基金会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施泰德说,2022 年,是中德职业教育合作南京项目走过的第 40 年。尽管面临着种种困难,但在中德两国政府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和积极推动下,在中德双方互信、负责、友好的态度下,南京项目从未中断,中德双方不断适应新形势,转变思路,创新合作发展之路,为其他职业院校学习实践符合中国学校实际的 " 双元制 " 提供了典型范例,为培养建设行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实现其人生价值做出了突出成绩,南京项目硕果累累 !
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潘东标是教育局分管局长,也曾经是南京项目的中方负责人。他说,基于多年的经验和专业能力,南京项目赢得很高的声誉。从上个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陆续向全国同类学校提供咨询。毫无疑问," 南京项目 " 在职业教育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是许多参与者长期同心协力的结果。他要感谢一代又一代为之奋斗的高职校人,以及一大批长、短期专家和所有为项目作出贡献的德国朋友。" 不惑之年 " 再启新程,潘东标说:" 有了 40 年坚实的基础,我们对南京项目的未来充满信心。本着‘质量、开放、融合’的价值追求,立足新发展阶段,服务新发展格局,壮大新发展动能,续写合作新故事,谱写发展新篇章。"
站在 40 年的新起点上,未来有哪些愿景?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杨正民这样描绘南京项目的未来:南京项目未来将在 40 年中德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继续发挥 " 双元制 " 模式的辐射作用,进一步创新校企合作机制,进一步与企业共研标准、共设课程、共建资源、共培学生,进一步提升学校的集约化办学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
据了解,南京市教育局将与汉斯 · 赛德尔基金会签订第十四期合作协议。在合作协议框架内,南京高职校将不断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不断完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建设;不断进行综合专业课程开发、阶梯式实训课程体系开发、校内外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不断推进 " 理实一体 "" 项目课程 "" 综合课程 " 为代表的课程改革;不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助力职业教育 " 提质培优 ",助力学生 " 人人出彩 "。
上一篇:2021年最受小学生欢迎歌曲榜:周深两首歌上榜,网络歌曲不甘示弱
下一篇:学生黑板报上画游戏人物,班主任很生气,美术老师:人才难得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
- 黄山屯溪区:秋风迎诗意 教研唤灵思
- 给您提个醒!社保待遇资格认证别忘了办,认证时间可以自己挑个好记的日子
- 雄安新区城市鸿蒙生态正式启动!
- 打破规模天花板:复杂科学怎样框定企业幂律增长路线图?
- 根植文化自信 福建师大少数民族学生与艺术名家面对面
- 兰大师生参加第18届锕系及裂片核素在地圈中的化学与迁移行为国际会议
- 祝贺!兰大校友吴照华夺得2023年世界武搏运动会男子刀棍全能金牌
- 以更强信心冲刺决战目标
- 原创突发!记者曝出争议猛料,球迷吐槽:中超联赛就是个天大的笑话
- 观烟台·观商务丨刚刚,烟台在这里温情亮相
-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校友已成为学校的一张亮丽名片,和一笔宝贵财富
- 66年血脉情缘历久弥深,“交大”回来了丨西南交通大学唐山园区正式启用
- 朱钰峰出席第十三届苏港澳青年发展论坛
- 新西兰留学申请
- 自主与合资企业频出招,海外出口成弱势车企“救心丸”
- 托福写作如何得高分
- 海南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沈义俊:培养海洋科技人才 助力海南海洋强省建设
- 综测推免双第一,保研上财,她用行动创造不凡
- @毕业生:收藏好这份秋招指南 让你“遥遥领先”
- 托福雅思哪个难考
- moto razr 斩获双 11 小折叠多项销量第一,还公布全新智变柔性屏新机
- 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
- 促进贸易畅通 推动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
- 双峰县教育系统:厚德仁爱尊老爱贤 凝心聚智共谋振兴
- 郝明金出席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第七次代表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