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名人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3-01-02
手机版

  原创 韦 泱 上海滩杂志公众号

  

  抗战胜利后,上海小报业曾一度十分繁荣。18岁的吴承惠,开始为之写稿,并在《世界晨报》《大报》《亦报》做编辑记者,后进入公私合营后的《新民报》(《新民晚报》前身),直到68岁退休,整整半个世纪。2019年12月,吴承惠以93岁高龄谢世。他是上海滩最后一个从小报生涯开始迈入新闻界的老报人。

  一只脚在证券界 一只脚在新闻界

  

  吴承惠24岁摄于锦江饭店花园

  1926年出生的吴承惠,不太愿意讲自己早年的金融经历。当他得知我曾在银行工作,就破例谈开了。他说,他最早做的是股票。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内环境愈来愈艰难,吴父的生意颇多不顺,他希望儿子能早点工作,以减轻些家中的负担。那时,刚读高中的吴承惠也没有心思读书,经亲戚介绍,不满17岁的他,进入一家信托公司证券部当练习生。每天就做两件事:上午做传票、报表;下午收市后,把客户买进卖出的股票,拿到交易所窗口办理交割手续。

  个头小小的吴承惠,因是练习生而常被窗口工作人员欺负,拖延到很晚才办结手续,无法准时下班。因此,那时的他厌恶自己低人一等的“练习生”身份。然而,尽管如此,练习生收入毕竟不低,每月父亲代领工资后,他还能拿到一些零花钱。

  吴承惠此时也懂了些股票,就和朋友吴毅堂一起,开始写股票行情新闻,投给各家报馆。吴承惠有个盛姓邻居,在《世界晨报》做会计,因报纸销路不好,报社正在想法改进版面。他把吴承惠和吴毅堂介绍给报社老板冯亦代,几人商谈后决定,每期拿出半个版面,刊登股市新闻。吴毅堂表示只管写稿,采编之事就落到了吴承惠身上,报社还给他印了记者名片,可以外出采访。这样一种合作形式,虽非报社正式编制,但18岁的吴承惠已经一只脚踏在证券界,另一只脚跨进新闻界了。

  吴承惠的父母不太支持儿子,认为这并不是正当职业。此时,《世界晨报》在办了不到两年后,终因经营惨淡而停办。吴承惠失业了。家里两位在银行做事的父执之辈,做他的担保人,让他进了上海市银行,管理本市资金进出。吴承惠先被派往大世界第三办事处实习,后到提篮桥第五办事处工作,也是成日与报表、账簿打交道。他不喜欢这个工作,但为了吃饭,也为了不违父命,只能在岗位上好好待着,业余时间才写写稿子。

  加盟《新民报》却被指责“为娼妓唱赞歌”

  上海解放后不久,银行界实行公私合营继而合并。吴承惠一边做着清理工作,一边无所事事地想着今后的出路。

  有一天,吴承惠巧遇文友董乐山。董告诉他,上海有一张新报纸,是陈蝶衣办的,虽是小报,名字却叫《大报》。《大报》邀请董乐山去做记者,但他刚辞去上海美国新闻处工作,正准备到北京的新华通讯社工作。董乐山问吴承惠,是否愿意去《大报》工作,若愿意,他可帮忙推荐。吴承惠一听,高兴地说“好呀”。陈蝶衣听说吴承惠是冯亦代《世界晨报》的人,便一口允诺。1949年夏天,吴承惠来到新办的《大报》报社,正式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不久后,上海又批准出版另一张小报《亦报》,由龚之方、唐大郎主持。《亦报》的作者实力雄厚,有周作人、张爱玲、陶亢德、金性尧、许姬传、沈苇窗等,影响很快超过《大报》。不过,两份报纸的总趋势都不太景气,于是开始商量合并之事。

  吴承惠作为《大报》代表,参加了商谈。后来在上海市委新闻处的协调下,1952年实行两报合并,《大报》停办,吴承惠与一部分人去了《亦报》。接着,在报业公私合营中,《亦报》又并入了《新民报》。冯亦代去了北京,陈蝶衣去了香港,龚之方去了《新观察》杂志,吴承惠与唐大郎等则进了《新民报》。

  上世纪50年代中期,在赵超构的主持下,《新民报》开始调整新闻版面,加强了对社会新闻的报道力度。吴承惠调至该部,写了不少有影响力的专题报道。如一篇《她在转变中》,内容是写周佛海的小老婆在妇女教养所的帮助下,改造思想,脱胎换骨,取得了显著进步。此文的立意当然是想表达在新社会,旧人也能变新人。但是,由于所写的人物身份特殊,报道一经面世,就在社会上引发了各种声音。有人指责吴承惠是在“为娼妓唱赞歌”,这篇报道是“黄色新闻”。

  就为此,吴承惠被错划“右派”,遭受了20多年的不公待遇,审查批斗,下放劳动,从梅山工地到金山石化,从事着与新闻写作毫不相干的苦役。

  

  吴承惠编辑小报时留影

  参与创办《艺术世界》 北上赴京组稿

  我在收集老期刊的史料时,得知吴承惠即为《艺术世界》的创刊人之一,便专门请他回顾了那段历史,然后整理成文,请他指正。当他看到文章的题目是《吴承惠与〈艺术世界〉》时,拿起笔就把自己的名字圈掉,说太突出个人了,其实是大家一起弄的,又加上“回首当年”四个字。他一边改一边说:“是武璀先提出办刊建议的。”还加上了江曾培的名字。

  那时,吴承惠已调到上海金山石化厂。在报社老同事的帮助下,他被借调到上海文艺出版社戏曲编辑室。当年,《文化与生活》及《青年一代》这两本刚创办的刊物销路非常好。于是武璀提议戏曲编辑室是否也办一本艺术类刊物,得到了室主任江曾培和其他编辑的一致赞同。大家推举京剧票友吴承惠担纲主创牵头人。没有主编、副主编,甚至不挂编辑名字,一本名为《艺术世界》的刊物开始筹备了。

  编刊物,首先要有稿件来源。创刊伊始,除了向本地作者约稿,吴承惠和武璀还北上求援,一起坐硬卧火车赴京组稿。在北京,他俩见到许多刚从“文革”劫后余生的文艺界老朋友,如侯宝林、梅绍武、冯亦代、吴祖光、袁鹰、丁聪等。他们听说上海要办这样一本刊物,都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也承诺一定拿出自己满意的文章来支持《艺术世界》。

  有了稿源,吴承惠心里就踏实多了。不过,刊名题写让他颇费了一番心思。他先请了几位书法家来写,写成后看来比去,总觉得过于中规中矩。后来,请了广西画家李骆公试写,结果令人耳目一新。李骆公写的“艺术世界”四个字,新颖别致,富有艺术情趣。接着,吴承惠又请老艺术家穆一龙进行版式装帧设计。1979年7月,《艺术世界》第一辑正式问世,十七八万册的印量一销而空,这可是编辑们始料未及的大好事。刊物没有创刊词,吴承惠以“席边”署名的《在“艺海”中更好地“神游”》,作为打头文章。文末写道:“祝愿《艺术世界》的创刊,促进大家在艺术的大千世界中更好地‘神游’,汲取思想教益和美的享受。”在《编后记》中他又写道:“这个丛刊,试图在艺术领域内,与读者们共同学习、鉴赏,做一点传播知识、扩大眼界、丰富社会主义文化艺术生活、提高艺术素养和欣赏水平的工作。”谦逊、平实、低调的文辞,道出了刊物的办刊宗旨。

  《艺术世界》第一辑设“艺术欣赏”“艺坛访问录”“艺林今昔”“戏曲史话”“艺海漫游”等十多个栏目,作者更是名家荟萃,如曹禺、徐铸成、常书鸿、梅绍武、马国亮、俞振飞、华君武、黄永玉等。无论是名家还是普通作者,稿件面前一律平等,《艺术世界》所刊载的艺术题材类文章,其文字本身就具有艺术性。

  

  吴承惠主编《艺术世界》(1979年创刊号)

  由于内容丰富,文章可读性强,刊物很快赢得了读者的认可,第二辑《艺术世界》的印量激增到39万份。一本纯艺术的专业刊物,能在短期内获得广大读者的喜爱,说明当时的艺术园地荒芜已久,人们太需要艺术知识的普及了。许多老艺术家、作家纷纷把“文革”后复出的第一篇文章,投寄给了《艺术世界》;不少年轻作者在这本刊物上多次发表文章后,不久就走上了记者或编辑岗位,有人还成为了某个艺术领域的专家。

  当然,办刊难免留下遗憾。如第一辑中有高唐(唐大郎)的一组诗词《看戏杂咏》,诗句中排错了一个字,没能及时校对出来,令吴承惠一直耿耿于怀。

  1981年6月《新民晚报》复刊,报社领导盼望吴承惠尽早“归队”,但他却因在《艺术世界》“编”出了感情,且已年过五十,不太愿意挪动了。然而,经不住报社领导的一再邀请,吴承惠最终还是惜别了已出至第八期的《艺术世界》,来到九江路上的《新民晚报》,开始《夜光杯》副刊的筹备工作。这一干,他干到了68岁。那一年,他辞谢报社的挽留,把部主任的接力棒交到了严建平的手中,“扶上马、带一程”,看着年轻人干得出色,颇感欣慰。

  之后,吴承惠过起了悠闲自在的日子,看书、写作、听戏、会友……同时,他笔耕不辍,先后出版了《戏迷说戏》《人生看戏》《保持真实的我》《海派商人黄楚九》等著作。

  

  吴承惠最后一本专著《师友追梦》

  豁达面对生死的报界名人“秦绿枝”

  10年前4月的一天,适逢老作家欧阳文彬90大寿,一众人在北京西路上的一家酒店小聚。席间,欧阳为我一一介绍她的老朋友、老同事,有张林岚、王建平、林伟平、蒋丽萍等人。那天,吴承惠也在座,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他。我还知道,“秦绿枝”是吴承惠鼎鼎有名的笔名。

  第一次聊天,除了谈报业生涯,吴承惠还告诉了我什么是“老来五部曲”,即让、退、休、止、亡,豁达的人生观令我既惊讶又佩服。怕我听不明白,他将这五个字写在了小纸片上,至今仍留在我身边。

  前年,上海新闻出版博物馆有“文化人书房”的拍摄项目,我建议主事者上官消波把吴承惠列入拍摄名单。约好时间上门,吴老十分配合,风趣地对我们说:“我如何拗造型,一切听你们摆布。”谁想,这次拍摄竟成为他生命中最后一次在镜头前“亮相”。不久,吴承惠因突患中风不省人事,昏迷半年后终因施救无效,走完了一生。

  

  吴承惠手迹

  END

  制作:冯 晔

  原标题:《【海上名人】吴承惠:小报出身的老报人》

上一篇:中学语文,素材来源于生活没错,但作文必须精心选择苦心经营
下一篇:支持暴乱的“法轮功”邪教香港印刷厂反遭暴徒纵火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