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3-01-04
手机版

  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影响人才供给的性质、类型和质量。2022年4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祝贺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上强调,“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适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时代呼唤新作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实践中回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一、新思想指引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正方向

  1、坚定职业教育党建引领。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党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全方位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办学治校、立德树人全过程。始终坚持党建工作引领业务工作,积极开展党组织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推行“党建+职教改革”“党建+队伍建设”“党建+专业群建设”等,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引领示范作用。

  2、明确职业教育办学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批示中强调:职业学校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在新时代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推发展促就业”的办学要求有了更丰富的内容:“服务发展”要求服务国民经济和地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顺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需求而衍生的全产业链的转型升级和国际产能合作;“促进就业”要求职业教育构建面向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完善结构性就业,促进创新就业和自主就业,满足各产业链上的技术技能人才以及 “高精尖缺” 领域具有大国匠人精神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需求。

  3、达成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主题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要紧扣这一理论主题和自身教育类型及特征,努力达成培养数以亿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培养目标。

  二、新思想赋予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使命

  1、提升劳动价值,推进共同富裕。全国职业院校覆盖1300多个专业和10万多个专业点,基本涉及国民经济各行业领域,影响全部工业门类产业链。十八大以来,年均向社会输送1000余万毕业生,就业率90%以上,直接影响家庭收入。据不完全统计,2021届高职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年收入显著高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及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对职业教育的包容性、开放性和溢价性提出了更高诉求,尤其是要求职业教育提供面向各类人群、各年龄阶层且满足各种需求和个性化的技术技能教育,通过技术技能提升劳动价值进而实现劳动增值收益增长;要求职业教育加大技术人才培养力度,减少低收入群体,加快技术工人的培育,将技术工人作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主要内容,扩展壮大中等收入群体,改善社会收入分配结构,促进共同富裕。

  2、对接国家产业,实现产业振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和跨界化基本特征和发展要求,急需复合型、创新性、国际性的高素质、高技能、高层次人才。然而,“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都存在人才供应不足,尤其是高素质技能人才缺乏的问题。职业教育要瞄准“九大新兴战略性产业”、制造业等重大战略岗位,聚焦紧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调整专业设置与产业、岗位、职业的对接,推动专业结构和质量、人才结构和规模与国家产业结构、需求结构相匹配,为产业振兴和转型升级提供高质量的人才保障。

  3、调节人才结构,强化社会治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社会治理体系完善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基础也是瓶颈,突破瓶颈的关键在于提供农村治理人才支撑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要通过增加农村治理人才,完善人才知识结构,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职业教育要回应“自治、法治和德治”的现实要求。通过培训广泛传播工匠精神、道德意识和法治思想,树立正确的法治意识和劳动观,规范自治行为,奠定农村治理现代化的 “人心”基础;二是职业教育要多路径、多模式培育覆盖农村全领域的高素质治理主体。包括涉及各行业领域的乡村合格医生和教师、农技特岗生等;涉及农业全产业链的新型经营主体、新型职业农民、农林科技员、网红电商直播带货员、技术经纪人等。

  三、新思想开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方法

  1、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融合统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技能型社会基本建成”。从学历型社会向技能型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存在“普职横向不融通、职教纵向不畅通、职教生就业及晋升不通畅”等系列壁垒,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融合统一,要求直面问题,勇推破壁工程,实现“技能型社会基本建成”的目标:一是打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壁垒,畅通中职教育与高中教育学分互认、身份互转的通道,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二是打通技术技能人才与干部的壁垒。注重从技术技能人才中选拔提拔干部,注重特定领域干部的技术技能含量。三是打通职业教育纵向贯通的壁垒。建立“中职-高职-职业本科-职业硕士研究生-职业博士研究生”的升学通道;构建“(技术)技能人次—技术工人-技师(技术员)—高级技师(技术师)”技术人才层次,匹配相对应的工资、晋升机制。四是打通职教生社会就业发展的壁垒。职业教育毕业生在公务员考试、就业、落户、晋升、劳动保障等方面享有和普通学院毕业生同等待遇。

  2、坚持战略思维与底线思维的融合统一。战略和底线思维要求职业教育不能孤立、狭隘地谈教育,要站在时代前沿和战略全局的高度,长远谋划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确保职业教育的高度和广度;同时,以问题为导向着力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踩实职业教育的底线和红线:一是坚持职业教育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度匹配,供给结构与国家重大战略、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相适应。二是坚持职业教育的发展是“职业学院+政府+企业+社会+产业开发”多种资源有效整合的发展,也是一种全息性、跨界性与共生性相融合的发展。三是踏实意识形态的底线,教育学生践行正确的“三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崇尚“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培养实现“中国梦”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四是踏实类型教育的底线,注重市场的对接。职业教育要坚持从小学阶段启蒙职业教育和职业规划,强化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学生的培养和专业的设置切忌“闭门造车”,坚持市场的无缝对接、彰显就业广、前景好的基本特征。五是踏实工作管理的底线,筑牢安全防线。高度重视舆情防控、校园安全、食品安全等与广大师生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的工作。

  3、坚持守正与创新的融合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深改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强调:“要加强改革前瞻性研究,把握矛盾运动规律,守正创新、开拓创新。”守正,就是指要在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守好思想之正、方向之正、原则之正;创新,就是有“破”有“立”,勇于打破旧思想旧观念,善于洞察时代发展,懂得与时俱进,旨在推陈出新。职业教育要坚持专业理论知识、操作原理教导和职业技能技巧训练与提升的紧密结合,既要掌握实训实操的技能技巧又能领悟隐匿在技能背后的科学原理,达到“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的技艺融通之境。坚持企业在职培训与职业学校培养的紧密结合,职业学院需契合企业、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关联配套企业等主体的人力资源需求,在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模式的设定上,强化企业主体参与,强化学生实操技能的培养。坚持职业道德在认知和践行上的紧密结合,不仅要注重学生对“精益求精、道技合一”工匠精神的文字理解,更要培养学生在职业岗位上保持“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作状态,让工匠精神内化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作者为博士研究生,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周峻)

  举报/反馈

上一篇:水利部等10部门召开《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会,山西省水利厅等单
下一篇:应该让孩子从6岁前开始上学吗?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