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育怎么教?东莞这样为百万学子“云”学习护航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3-01-05
手机版

  

  3月12日,南方+东莞在线课堂点击量超过2000万人次大关。这是东莞市教育局自3月2日起正式开展全市中小学校线上教育的一个数据缩影。  

  此次线上教育,东莞明确纳入正常学时,除小学一二年级以外,中小学其他学段可以上新课,并且明确幼儿园严禁线上教育。  

  黄江中学,老师们讨论网络课程的授课方案。南方日报记者 孙俊杰 通讯员 邓浩凡 摄

  根据东莞市教育局评估,近半个月来,全市同时在线学习人数最多达到124.5万。其中,小学84万、初中26.4万、高中(含中职)14.1万。百万学生在“云”上学习,如何提供高质量的学习资源,如何保障云课堂平台顺畅,如何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温暖托底:全市2344名困难学子顺利参加线上学习

  学校特写:“两手抓”开发适合校情、教情、学情资源  

  对话专家|资源统筹保障学习,线上教育带来理念变革

  线上教育,教什么,用什么教,优质的教育资源是最关键的托底保障。  

  东莞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说,将线上教学纳入正常学时,是教学质量的一次大考验。为保证春季新学期教育教学总体进度,东莞按照“省级托底、区域统筹、学校实施”的模式和原则,做好线上教育平台和资源的托底准备。并且明确小学各年级返校后必须零起点教学。  

  

  从全市各学段教育资源供给看,为了保障小学三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共87万学子的线上学习,东莞市教育局组织了小学、初中、高中共1200余名优秀骨干教师进行定制课程开发,并通过“东莞慕课平台”“东莞教学资源应用平台”“南方+”等平台及电视媒介向全市学校免费推送共享。  

  

  以小学3—6年级课程为例,共有300名教师参与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体育等10门学科课程开发,每周为每个学段学生推送近20节网络课。  

  初中学校线上教育统筹则突出“资源包”的作用,线上教育开始前夕不仅摸底各校线上教学的基本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制定《东莞市初中线上教育工作指引》,为初中学校提供线上教育指引。  

  与此同时,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牵头组织初中各学科教研员、骨干教师团队共千余名教师研发线上托底课程资源包。以第一周为例,共向全市初中师生推送395节课,课程资源包超七成由市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制作。  

  “针对初中阶段学生学习层次不同、学校教学各有特点,资源包除了微课,还有课件、导学案和教学设计。”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初中部部长范传东介绍,有了资源包托底,教师们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采用,更好地开展线上教学。  

  优质的课程受到学生欢迎,便捷的操作也获得学校、家长的青睐。以南方+平台为例,不少教师直接将南方+观看渠道写进了教案。东莞市莞城实验小学学生家长钟新悦说:“在微信上打开链接就能使用,操作简洁方便,免去不少麻烦。”  

  平台保障

  发放百万份问卷做好前期准备  

  “以小学阶段为例,两周合计165门线上教育课程分批上线,学生可以通过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途径进行学习。”东莞市教育信息中心有关负责人说,“总体进展顺利,网络运行总体顺畅,没有出现宕机情况。”  

  为了解师生的学习体验,东莞市教育局通过“东莞慧教育”微信公众号开展了学习体验的抽样调研,55.4%学生主要使用手机进行学习,其后分别是平板电脑17.1%、台式电脑14.6%、电视12.9%。  

  

  事实上,早在3月2日全面展开线上教育之前,东莞市教育局就面向全市公办、民办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各学段师生开展疫情期间网络教学情况调查,根据超120万份调查问卷反馈的情况,提前谋划。  

  记者观察到,此次“停课不停学”中,东莞市教育局是全省唯一采用自有平台承载全市中小学教学内容、提供流畅教学资源的地市教育局。这个市级层面的线上教育平台保障体系分为三个方面:“东莞慕课平台”主要保障高中阶段线上教育;“东莞教学资源应用平台”保障初中阶段线上教育,“探究学习平台”保障小学阶段(主要是3—6年级)线上教育。  

  其中“探究学习平台”需要承载的学习人数最多,市教育局与政数局、电信、移动、华为、腾讯等单位通力合作,迅速组成了500多名技术人员的服务团队,通过扩容、分流、分区等措施,全力确保网络顺畅运行,将“探究学习平台”的承载能力由原来的10万人提升至100万人。  

  “同时,我们还加大网络安全防护力度,在市教育局常态化防护的基础上,联合网信办、政数局、公安、华为等部门和单位,及时对上线的系统进行漏洞扫描和渗透测试,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电影盒子整改,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东莞市教育信息中心有关负责人说。  

  3月2日至今,面向小学阶段的线上教育学习平台总点击量5330万次,总学习时长251033小时,同时在线观看人数最高为22万人;2月17日至今,面向初中阶段的“东莞教学资源应用平台”,浏览量达到34435万次,教师备课总数达到78957次,学生线上答题量超过1200万。  

  

  此外,2月10日至今,面向高中阶段的“东莞慕课平台”共新增课程800多门,选课人数超过18万。同时,地理学科还尝试共享优质资源,面向学生单次直播的最高学习人数为1.5万。

  一所小学19位名师参与市级定制课程开发

  戴着口罩去公园拍摄植物照片,只为录制语文课《我的植物朋友》时呈现更好的效果。这是东莞市莞城中心小学语文老师刘艳的经历,在东莞开启线上教育之际,她加入了小学组语文组教研团队,并负责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我的植物朋友》课例录制。  

  刘艳老师的经历,犹如莞城中心小学的老师群像代表。为了能让网课更丰富、有趣,老师们变着花样增加课程心意,又精益求精确保能完美呈现给学生。  

  五年级语文课《梅花魂》,负责老师周奇为了带动学生的兴趣,从近百个谜语中挑选适合的选用;冯惠扬老师录制的四年级语文第3课《天窗》已经通过了审核,事后却发现PPT中多了一个字,她直言“为了这一个字,我折腾了几小时终于修改好了。”  

  数据显示,在东莞线上教育小学定制课程开发中,莞城中心小学共有19位老师参与了语文、英语、科学、道德与法治、综合实践活动共五门学科课程开发、录制,一共带来了25节课例。老师参与人数、录制课例数量为东莞小学之最。  

  其中,道德与法治学科7节,语文学科6节,综合实践活动学科8节,英语、科学学科各2节。目前,这些线上网课陆续通过各平台上线,供全市师生观看,获得了广泛好评。  

  名师云集,短时间出精品,这离不开该校师资培育的积累、沉淀。来自校方的数据显示,该校现有4位特级教师,4位广东省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9位东莞市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20位市级学科带头人、34位市级教学能手。  

  

  数据的背后,是学校十年来专注教师品牌打造释放的化学效应,创办于1906年的莞城中心小学,至今已经走过了百余年。围绕激发老师的内驱力,让教师成长变成一种自觉心态,莞城中心小学在2009年时初步确定了师资培育的实践方向:以教师成长为切入点,打造个人师资品牌。其中,45岁以下的教师都要参与探索自己的品牌。  

  由此,学校率先在东莞市成立了首个校内名师工作室——至正名师工作室,为老师搭建成长平台,并提出了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教师品牌—品牌教师—名师,让“品牌”与“成长”挂钩,成为教师实现自我耕耘的土壤。  

  经过四五年的沉淀,至2012年、2013年,莞城中心小学教师品牌建设有了初步成效,一批叫得上名头的教师品牌开始打响。如彭才华老师的“如歌课堂”、易志军老师的“陌生化”教学、周奇老师的“聊天课堂”、邹官民老师的“创造力美术”……  

  氛围的营造让学校教师成长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十年前莞城中心小学有约120名老师,其中有60多位45岁以下老师参与品牌打造。如今,学校有170多位老师,已经形成的教师品牌达115个。  

  不仅如此,学校还鼓励老师们出书,更加系统地思考品牌、推广成果,教师出书也成为学校的一大传统,至去年底该校已公开出版6本书推广品牌成果。

  【撰文】王慧 黄婷 毛敏  

上一篇:皮皮鲁成音乐剧 郑渊洁:编个故事给孩子讲安全
下一篇:雨天开车注意事项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