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2,今夜是三年疫情的最后一集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3-01-11
手机版

  

  明年,一定是个好年。

  

  这句话,这张图,我每年都发朋友圈。

  今年这一次,才总算多了一份笃定。

  12月13日0时,行程码正式下线,算是为三年新冠画上了句点。

  城市相继放开,人们走进商场、走进餐厅、走进游乐园……生活的秩序一步步恢复如常。

  

  2022年末,绝大多数人都是在高烧中度过的。

  直到这一刻,我们才猛地意识到,原来过去这三年,我们竟被保护的这么好。

  毫无疑问,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三年新冠的亲历者、见证者。

  这三年也必将会成为历史书中的一页,将来常常被人们想起,谈论。

  这篇文章,仅作记录——

  我们,该如何讲述这三年?

  哨声

  2019年12月30日下午,一张微信群聊天截图开始刷屏——

  华南水果海鲜市场确诊了7例SARS,在我们医院后湖院区急诊科隔离。

  最新消息是,冠状病毒感染确定了,正在进行病毒分型。

  请大家不要外传,让家人亲人注意防范。

  这是预警新冠的第一声哨响。

  吹哨人,是医生李文亮。

  

  2月1日,在经历咳嗽、高烧、肺部感染后,李文亮等到了自己核酸检测结果,阳性。

  他发微博说:尘埃落定,终于确诊了。

  为不让大家担心,他还特意配上了一个emoji。

  

  短短六天后,武汉中心医院官微发出消息:

  我院眼科医生李文亮,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工作中不幸感染,经全力抢救无效,于2020年2月7日凌晨2点58分去世。

  李文亮医生,倒在了抗击新冠的一线。

  记得最后他还说,等他好了就要上一线,他不想做逃兵。

  

  往后三年,他的微博都是大家的树洞。

  100万+的评论,是所有人一同写下的新冠日记,记录着这三年里的点滴。

  遗忘是人类的通病,但是你看——

  三年过去了,我们都没有忘记这位吹哨人。

  暂停

  2020年1月22日,春节前夕,湖北省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级应急响应。

  听说那天的武汉很冷,一直下着小雨。人们在寒风里缩着身子,排在医院门口,等一张床位。医生们忙得连轴转,一连十几个小时在岗,没人替班。

  73岁的李兰娟院士,同样一刻未停的守在一线。她知道,疫情如果蔓延至其他城市,防控工作只会更加艰难。

  她顶着压力,向上报告:

  基于疫情状况,武汉必须马上封城,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而且封城时间绝不能拖到1月24号大年三十,否则疫情会更大规模向全国扩散。

  

  凌晨两点,武汉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宣布:

  从23日上午10点起,全市的城市公交、地铁、轮渡以及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无特殊原因,市民不要离开武汉。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武汉,按下暂停键。

  喧嚣热闹的城市突然静下来,显得很不真实。

  这是我们第一次静默,长达76天。

  

  后来,我们开始试着习惯不出门,不下楼,不远行……生活总在播放和暂停间不断切换。

  这三年,时间仿佛被拉得很长。

  告别

  2020年2月1日晚上10点,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门口。女孩一边追着殡仪馆的车,一边撕心裂肺的哭喊着:“妈妈!妈妈!”

  几小时前,女孩的妈妈因感染新冠被送到医院,经抢救无效去世。

  正值疫情爆发,所有因新冠过世的患者,都只能立即拉走火化。

  女孩没能跟妈妈好好告别,甚至都没能见到妈妈最后一面。

  

  另一家医院门口,女孩穿着羽绒服站在路边,眼看着殡仪馆的车接走了爸爸。

  她哭得手足无措:“我怎么办呀?我没有爸爸了,怎么办呀?”

  这三年我们总是在告别,包括这个冬天。

  演员王劲松,再也拨不通妈妈的电话了。

  

  很多人,甚至都没能好好跟家人说一声再见。

  这三年,连告别都是仓促的。

  新增

  x月x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xx例,新增死亡病例xx例,新增疑似病例xx例。

  

  这三年,我们从来都知道——

  新增从来不是一串串数字,而是一条条生命。

  方舱

  2020年1月22日,中建三局接到任务:

  要在10天内,赶赴武汉建成「火神山」医院。

  三天后,大年初一。他们再次接到任务,还要在12天内,同时建成「雷神山」医院。

  不能耽误一分钟,这是和新冠赛跑。

  

  线下,约四万名建设者从八方赶来。他们24小时轮岗,日夜鏖战,十天左右两所医院拔地而起。

  线上,6000万人同时在线,透过屏幕眼看着奇迹建成。

  

  直到2020年4月15日,这里累计治愈患者4879人。它们是最初的方舱医院,是当时武汉所有患者的希望。

  抗疫期间,武汉一共建造了16所方舱医院,后来三年全国各地的方舱医院也陆续拔地而起。

  ……

  再回过头去看,这是希望被搭建起来的三年。

  同舟

  2020年1月31日,一位头戴环卫工人帽的老人走进山东日照某派出所。

  他丢下一个纸包便匆匆离开。

  

  警察打开纸包,里面是12000元和一张纸条,纸条上面写着:急转武汉,为白衣天使加油。

  大爷只出现了17秒,却将自己省吃俭用后的积蓄尽数捐出。他不知道该怎么把钱汇至武汉,但他知道,警察总有办法。

  

  2020年1月27日,菜农秦师傅得知援鄂医疗队抵达武汉后,决定将自家菜悉数送给他们。数量不够就去买,硬是筹集了24箱新鲜蔬菜。

  他不会导航,就骑着三轮车一路问,辗转40公里才将菜送到。工作人员见到他时,他的整张脸和双手被冷风吹得通红。

  

  疫情当前,太多人最先想到的不是自己。反而是竭尽所能、倾其所有、想方设法地去帮助别人。

  这是我们所有人同舟共济的三年。

  赢

  2020年4月8日零时,武汉正式解封,离汉通道恢复通行。

  

  恰好赶上春末,武汉重启。

  滞留在武汉77天的人们,买好了回家的车票;街边的门面陆续开业;长江大桥上车来车往;人们在樱花树下相见……

  这是我们第一次阶段性胜利。

  其实直到今天,我们也没有赢过新冠。但我们有过很多次阶段性胜利:比如武汉,比如疫苗,比如方舱,比如当下我们正在重启的生活……

  这三年,我们都知道——

  我们总会赢的,因为我们从没想过输。

  家

  就地过年,是这三年春节的关键词。

  2020年12月25日,北京提倡市民在京过年;

  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同样提醒市民,元旦春节期间非必要不出行;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继而发布通知,鼓励留深过年。

  ……

  不只是一线城市,安徽、四川、湖南等劳动力输出大省也在同一时间发布通知,要求“非必要不返乡”。

  

  疫情让我们腾挪出了更多时间呆在自己的小家里,却让回家团聚变得很难。视频拜年,微信红包,我们隔着网线祝福彼此……

  这是我们离「家」最近的三年。

  也是我们离「家」最远的三年。

  归家路

  2022年5月16日,宣布逐步解封的上海迎来了第一波“离沪潮”。

  60岁的黄先生徒步7小时前往虹桥火车站;

  

  某男子加价500元只为抢到一张返乡票;

  

  妈妈抱着孩子靠坐在火车站外通宵候车。

  

  面对疫情的步步紧逼,我们第一个想到的“避难所”往往都是家。

  只要有家,就有安全感。

  无论这条归家路多长,回去了,心也就安定了。

  烟花

  2021年10月31日,杭州发现一例新冠确诊病例。

  一天前,他曾在上海迪士尼游玩近十一个小时。正值万圣节,迪士尼迎来人流高峰,31日当天客流量超三万人。

  接到协查通报后,迪士尼紧急闭园。园外游客停止入园;园内游客必须排队等待核酸检测后,才可以离开园区。

  

  园区门口上千名医护人员、警察、志愿者纷纷就位展开核酸检测工作。

  三万多人的核酸结果,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当晚21:20,迪士尼的烟花在夜空中准时绽放。

  

  当晚23点,游客的核酸检测全部完成,结果均为阴性。

  悬着的心终于落地,张文宏医生发微博说:感谢今天不灭的烟火,让我们看到人类在灾难前面的从容淡定与对未来的信心。

  “孕妇先走,门票全退。”

  这是温度与速度并存的三年。

  遗忘

  烟花照不到的地方,是很多人的默默坚守。

  三年前期间,瑞丽市民经历九次封城,时间超过160天。

  有时是封控管理,有时是居家隔离……守在边境的小城瑞丽,没有迪士尼的烟火。

  

  黑龙江绥芬河也同样,三年时间里,这里的生活总是断断续续的。

  几度封城,快递发不出去也收不到。这座边境小城好像从没上过热搜,几乎已经被遗忘了。

  2022年8月起,新疆伊宁市便静了下来。

  往后整整100余天里,人们每天除了按时做核酸,就是守在家里,从盛夏一直到寒冬。

  

  这里不该被遗忘,我们要看见并知道——

  这是我们所有人一同坚守的三年。

  窗

  三年来,你还记得自己居家隔离过多少天吗?

  武汉封城期间,王先生窗外的窗帘用飘荡在空中的舞姿,记录着这座城市的跌宕起伏。

  

  2年后,上海某男子窗外树叶的枯萎与生长,同步着这座城市的沉睡与复苏。

  

  居家隔离的日子里,窗承载着更多的情绪和功能,我们透过窗,看着静止的街道、感受四季地轮转、抒发悲喜的情绪。

  如今再看窗外,霓虹点亮、车水马龙。

  一座座城市,重新运转起来。

  流调

  2022年1月19日,北京公布了一名新增无症状患者的流调。

  这份流调,简单记录着他过去18天内的行程。

  从1月1号开始,他先后去了28个地方。行程轨迹横跨整个北京,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甚至连续数天深夜也没消停。

  

  可上下滑动查看

  后经记者采访,我们才看懂这份流调。

  44岁的新冠感染者岳某,每处行程都是工作。他不分昼夜地扛着上百斤的沙子水泥,走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

  他对记者说,我不觉得自己可怜,我只是好好干活,我不偷不抢,靠自己的力气和双手,挣点钱找孩子。我就是为了生活,为了照顾这个家。

  记者说,这是流调中最辛苦的中国人。

  这三年我们看过很多份流调,我们原本都不会相遇。

  这是我们看见别处生活的三年。

  堂食

  2020年12月5日,上海华城小区零点解封,居民们披着睡衣跑向街边。

  记者问他们要做什么,有人回答——

  我现在只想坐在店里来一碗牛肉粉丝汤。

  

  2020年2月19日,杭州宣布禁止堂食;

  2021年6月4日,广州多地宣布禁止堂食;

  2022年4月30日,北京宣布禁止堂食。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的北京至少有50天无法堂食,上海则有将近100天。

  人们被迫走进厨房、点开外卖软件,饭还是那碗饭,但「味道」好像变了。

  我们怀念和三五好友沿街边吃边聊,怀念火锅升腾的氤氲,怀念露天大排档下的推杯换盏。

  这三年,我们变得更需要堂食。

  似乎只有堂食,能找回真实的烟火气。

  偷

  没有疫情的大学生活是什么样的?

  算算时间,19级大学生,只享受了3个月没有疫情的大学生活。20-22级的学生,则至今仍未体验过完整的大学生活。

  

  这三年,他们和同学总是在线上见面,考试、答辩也都在课堂之外,他们甚至没能好好拍一张毕业照……

  

  这三年,是大学生活被偷走的三年。

  延期

  三年来,我们对延期习以为常。

  音乐节延期举行、快递延期发货、电影延期上映、比赛延期举办……

  

  我们总是和所爱擦肩而过,每一次延期,都意味着我们的期待落空。

  这是我们不得不延迟满足的三年,

  缺席

  5月10日,河南一位爷爷的好友与世长辞。

  爷爷骑着单车前往好友葬礼,却被拦下。

  因疫情不能走动,他无法亲致葬礼现场。爷爷难过极了,眼含泪水,面向北边喃喃道——对不起,对不起。

  

  5月3日,唐女士决定与丈夫举办线上婚礼。

  唐女士说,自己与老公都在北京工作,本定于5月3日在老家河南新乡举办婚礼,却因为疫情延期了,商议之下他们决定举办线上婚礼,双方亲朋都在镜头对面送上了祝福。

  

  父母缺席儿女的婚礼,丈夫缺席妻子的生育,老人缺席挚友的葬礼……

  这是我们都无法准时赴约的三年。

  淘汰

  2020年初,黑龙江黑河的马大爷回不去家了。

  由于他用的是老人机,没法扫健康码,被工作人员强行拦下,要求必须扫码才能走。

  老人不知道什么是健康码,焦急地问:“到底要扫啥?”

  

  同一时间,许多城市的老人因不会刷微博、手机购物,没能第一时间买到口罩。他们将橘子皮、柚子皮、方便面桶扣在脸上……

  

  疫情对孱弱的老人们向来不友好,当我们拿着手机抢菜买药时,老人则捧着它不知所措。

  扫码、网购、点外卖、网上买药、抢车票……

  这三年,一个个难题就像一座座大山,横在老人面前。

  跨不过去,就要被淘汰。

  口罩

  2020年1月末,D5319次列车上,一位阿姨不停地用衣服捂脸,眼神充满忐忑和不安。

  

  乘警上前问她为什么不戴口罩。

  阿姨像犯了错的孩子般,哭出了声,她买不到口罩,这让她委屈又担心。

  

  现如今,这样的新闻再难重现。

  但这三年,口罩似乎已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我们会忘记下雨天带伞,忘记下班打卡,但一定忘不了出门要戴口罩。

  囤

  数据显示,这三年冰箱、冰柜的销售量直线上升。

  打开社交平台,能看见大家细心总结了很多囤货指南:主食要囤够一个月的量、肉要切开分小包装冷冻、要记得买放得久的干菜、家里要常备各类罐头……

  

  因为生活的不确定性,我们囤满一个又一个冰箱;我们还总是要买很多药,很多口罩以备不时之需;我们知道了可乐是硬通货,柜子里也总塞满根本用不完的日用品……

  这是我们靠物质寻求安全感的三年。

  保质期

  2020年2月7日,全国首个健康码「深i您-健康码」推出。

  核酸结果和行程牢牢绑定,这是我们后疫情时代的「身份证」。

  健康码弹出的核酸天数,是我们的“保质期”。

  我们将做核酸融入了自己的肌肉记忆。小孩看见形如咽拭子棉签的物体,会习惯性张嘴。

  

  成人看见路边人少的核酸亭,会不自觉上前排队。

  习惯戴口罩、习惯做核酸、习惯进门扫码……

  这三年,我们养成了太多习惯。

  光

  这三年,普通人是彼此的光。

  2020年1月起,快递员王晓溪的忙碌便一刻未停,独自担负着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快递收派工作。

  随着疫情暴发,他一天送的快递数从100多件激增至400至500件。

  每一天,他都穿着厚厚的防护服,穿梭在快递站点和医院之间,从早上6点一直忙到晚上十一二点。

  

  很长一段时间里,王晓溪们都是街上最忙碌的人之一。

  2022年11月,我们曾看过一份外卖员的流调。

  他早晨6:20出门接单,一直忙到深夜22:53才送完最后一单。一天时间,他跑了整整65单,只在9:10吃了一顿早餐。

  

  快递员、外卖员……他们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着无穷的能量。

  这些最平凡普通的人,是阴霾中的一束光。

  医护

  疫情刚刚爆发时,2003年赶赴非典一线的医疗队队员,第一时间表明态度: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这封按满手印的请战书,我看再多遍,也仍会热泪盈眶。

  

  1月24日晚,上海首批医疗队136人驰援武汉;广东医疗队128人奔赴一线;三所军医大学450人空降疫区。

  1月25日,江苏首批医疗队147人奔赴武汉;四川、山东医疗队共计276人相继启程;浙江医疗队141人抵达一线。

  ……

  湖北86岁的老医生照常出诊,他说:我这一辈子是为了什么?不就是救人吗?

  

  84岁的钟南山院士,同样不辞辛劳地亲赴一线。

  你看,武汉不是孤岛。正值新年,却有太多医护人员放弃团聚,不顾一切地奔赴。

  你看,武汉没有奇迹。这是太多太多的医护人员挺身而出。

  2020年2月28日,河南36岁的袁洋洋医生连续抗疫39天,因突发心脏骤停去世;

  2020年3月1日,武汉中心医院江学庆医生在抗疫工作中因感染新冠肺炎,不幸去世;

  2020年4月6日,山东援鄂医疗队员张静静在工作中,因病去世;

  ……

  

  他们也怕,他们也没有钢铁之躯,却硬要凭肉身护我们周全。

  医护,是一份英雄的职业。

  直到今天,他们仍守在岗位上一刻未歇。

  这是医护挺身而出的三年。

  这是我们被护周全的三年。

  定格

  三年来,我们经历了太多,也见证了太多。

  这些记忆定格在一张张照片中,承载着我们的悲伤和希望。

  

  高铁上逆行的钟南山院士

  

  被口罩勒出血痕的最美护士

  

  跨越17年的“战袍”

  

  教堂的消杀

  

  阳光下推着患者的医生

  

  最高礼仪“过水门”欢迎援鄂医疗队回归

  

  志愿者为大连海洋大学师生运送物资

  

  “全剧终”

  普通人

  记得疫情刚开始时,大家都在发这张图片——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确实如此。

  这三年里,从没有过超级英雄的故事。而是普通人的前赴后继、相互扶持、彼此关怀……

  

  1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

  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新十条”;

  12月26日,国务院宣布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冠感染实施“乙类乙管”。

  这艰难的三年已然过去,但回首记忆,有渡海之艰,有攀山之险,有闯关之危。但我们未曾怯弱,而是在泥泞中爬行,在火焰中重生。

  这三年,是平凡英雄发光发热的三年,也是我们所有人凝心聚力的三年。

  这三年,我们看到了医务人员的勇敢逆行,看到了快递小哥的无惧风雨,看到了左右邻里的携手互助……正因此,我们始终坚信凛冬将逝,皓月长明,疫情终有消散时。

  文章里的一幕幕,不过是过去三年的缩影。

  我们仅以此记录。

  权当是你我共同书写的一本日记。

  

  

上一篇:2013西安中考成绩查询入口
下一篇:2022高考热门专业排行榜,临床医学榜上有名,电子商务热度不减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