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为陆游62时所作,主要抒发他衰老之年壮志难酬的苦闷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3-01-21
手机版

  本文乃“我太识趣了”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陆游以《书愤》为题的诗有好几首,这一首写在宋孝宗十三年(1186)他闲居故乡山阴之际。已经六十二岁的诗人在诗中结合自己亲身的经历,追叙了早岁的壮举。表达的是壮年北伐的理想,而主要抒发的还是衰老之年壮志难酬的苦闷。同时对当时南宋王朝的苟安现状也作了深刻的揭露。陆游的七律体诗大致分作两类。一类写日常闲居生活,诗风清新流转,如《临安春雨初霁》。一类抒发忧国之愤,格调悲凉雄壮,这首诗可以说是其中的代表作。

   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早岁”指青年时期,那时哪里晓得世上的事情,会有这么多艰难。辛弃疾词中曾说:“少年不识愁滋味,”都是一种情怀。由抒情脉络看,句中的“艰”字,是统领全诗的枢纽。因为接下的三句是具体写“早岁”之事。后四句则转而抒写已经体验到艰难的现在,诗人空有的一番感慨。不知艰难的一层表现作者在北伐理想激励下,勇于献身国家的高贵品格,已知艰难的一层则说出:理想虽未实现,但爱国精神犹在。同时也含蓄地对“艰难”的制造者们予以谴责。

  青年时的陆游及原配唐婉“中原北望气如山”这一句写出了“早岁”的壮怀。“气”是指奔涌的激情。那时每当北望中原,立志恢复的激情就奔涌而出。“如山”又形容出志向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坚定不移的。“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二句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写出“早岁”的壮举。它承接“中原北望气如山”句将当年的壮怀具体化。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十月金兵曾攻占扬州,进逼瓜州。十一月金兵又临江筑坛,准备渡江。据史载:这年冬天,始终风雪不断,宋军苦战直到次年春季。

  瓜州渡口这时的诗人正在临近前线的镇江任通判。这场苦斗是他耳闻目睹的。“铁马秋风大散关”,描写南宋王朝的军队在西北地区陆路抗金。绍兴三十一年九月,金兵曾进犯大散关,但被击败。十一年以后诗人到达了这一带,体验了一段火热的军中生活。这二句综合时事,以“瓜州渡”与“大散关”两处军事重镇分别代表东南和西北战区,以“楼船”与“铁马”分别代表水军和陆军。又将这两次战争活动依地域时令特点放在“夜雪”“秋风”的背景之下,这就使诗句更显出豪放气势,同时又带有悲壮色彩。

  南宋军队抗金“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费已先斑。”这二句表明:诗人已从“早岁”热烈的回顾中醒来,开始倾吐现在对“世事艰难”的愤慨,声情转成悲凉。“塞上长城”比喻保卫祖国的英雄。南朝刘宋时,名将檀道济北伐有功,却受到诬陷,当宋文帝要处死他时,他愤怒地说:“乃坏汝万里长城!”诗人在此借用典故更深厚地表示出自己空怀收复中原,杀敌报国的壮志。从镜中,他又看见自己衰老的容颜,花白的双翼,心情真是激动不已。陆游有一首词《诉衷情》说:“胡未灭,鬓已秋,泪空流。”也是一样的沉痛!

  名将檀道济而这一代志士所以遭难遇阻,只能归结为南宋王朝奉行的妥协投降的对外政策。《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诗人在结束句里,借用诸葛亮上《出师表》北伐曹魏事,委婉地批评了南宋统治集团对金国入侵者的妥协屈服。《出师表》中说:“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些话不能不激动处于金人侵略时期的陆游。句中通过对诸葛亮这位忠贞老臣的称颂,表示自己虽“早岁”理想不能实现,但报国壮怀将是百折不挠,死而后已!

  诸葛亮上《出师表》这首诗在写作上不是在具体铺叙和细致刻画生活内容中表达思想感情,而主要是运用高度概括的写法,抒写出个人对现实生活的主观感受。现实生活的内容被高度浓缩在诗句中。这种高度概括,有时也借助于用典。这使诗的意思更显得深厚和浑成。

  举报/反馈

上一篇:2022年度六安市卫生系列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通过人员公示
下一篇:《红警OL》制作人研发复盘:我们是如何做IP+SLG游戏生态建设的?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