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人口之争,全要素生产率为王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3-01-23
手机版

  

  

  来源?|?未尽研究

  2023年,印度人口超越中国,将成为颇具象征意义的历史时刻。这也是为什么西方国家长期以来一次次相信印度将复刻中国奇迹:印度有望在2027年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超过日本和德国;到2030年将拥有第三大股票市场。为分散过于集中的供应链,欧美企业正在寻找一个人口总量与中国相当的友岸市场。印度是一个,而且,在接下来的四十多年里,它的人口规模优势还将继续扩大。

  

  还有部分国家与地区,同样将迎来人口红利期,包括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部分国家、亚洲和拉美部分国家。到2050年,全球新增人口中超过一半将集中于印度、菲律宾等8个国家。在这些国家,处于工作年龄阶段的人口占比将有所上升。谁释放了人口活力,天平就将向谁倾斜。

  印度是人口大国,但不是劳动力大国。印度的劳动参与率尚不足55%,远低于全球水平的65%,更低于中国的70%。劳动参与率代表着处于工作年龄阶段的人口中,实际有多少人处于劳动力市场。由于较高的劳动参与率,持续一段时期内中国仍然是全球劳动力最强的国家,以全球18%的人口,承担了全球23%的劳动力供给,相当于印度、美国与印尼这三个人口大国的总和。

  中国仍是世界工厂,但中国无法一直安逸地躺在世界工厂的宝座上。全球的劳动参与率都在下降,适龄人口受教育时间越来越长,女性劳动人口越来越少,退休人员再就业不足,产业无法吸纳足够就业者。最近几年新冠疫情大流行,改变了很多人的工作观念与工作习惯。中国或多或少也面临同样问题,25岁以上人口的劳动参与率已经低于东盟。

  

  另一重压力来自人口结构,老龄化正给传统的简单代工为主的世界工厂模式带来挑战。五十年来,中国的65岁以上人口占比从4%上升至12%,15岁以下人口占比从40%降至18%。印度与美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则要平缓得多。

  中国老得更快,生得更少,将成为日本之后,又一个迅速走向重度老龄化的人口大国。这一天预计会发生在2035年前后。这也是中国从中高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关键时刻。人口红利的馈赠有多大,人口负债的压力就会有多大。中国要抓住转瞬即逝的人口转型窗口期,盘活即将老去的人力资源。

  部分深陷老龄化的发达经济体,通过虹吸国际移民“续命”。移民造就了美国科技强国地位,该国智囊团提议要在2025年前,招揽全球百万理工人才,对中国和印度的科技人才不设上限,立即向每位STEM留学博士授予永久居留权。特斯拉希望美国工厂能复制中国的成功,让工程师从上海超级工厂奔赴加利福尼亚传授经验;美国让台积电在美建厂,技术人才都要举家搬迁。

  中美的科技竞争,越来越集中于尖端和前沿的领域,也正越来越明显地表现为顶尖人才的竞争。顶尖大学培养与吸引人才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一个国家拥有的顶级大学越多,它可以挖掘的顶尖人才就越多。

  中国大学在全球排名中取得了显著进步。十年来,全球排名中进入前500名的中国大学数量增加了两倍多,从2012年的28所,上升到2022年的71所。越是顶级排位,中国进步越大。跻身前100名的中国大学已经达到了8所,而在10年前还未实现零的突破。

  

  在这些顶级大学里,中国培养了全球最多的理工科(STEM)学生,即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专业的研究者。部分研究者选择拥抱全球创新,去海外求学或就职;部分则选择留在国内深造。

  前者主要前往美国。美国大学授予的约50万STEM博士学位中,国际学生占了40%以上,他们当中有77%留在了美国。来自中国的博士毕业生,占了国际学生的1/3,他们留下来的可能性要比其他国际学生更高。他们成为美国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实验室里的研究骨干。在美国机构工作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出生于中国的占了30%。许多人最终也会选择创业,将毕生研究转化为创新成果。

  后者占了多数。从2015年开始,中国大学培养的STEM博士人数就稳定超过了美国,而且差距越来越大。中国的STEM博士,主要就是出自那些顶尖大学。目前,大约45%的中国博士毕业于双一流大学。

  

  他们是未来创新创业的中坚力量。在全球培养校友创始人最多的前100所大学中,中国大学的排名也在迅速提升,在亚洲仅次于以色列。

  除了培养和留住自己的人才,中国也应该从全世界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尤其是从美国吸引,至少要争取华人科学家回流。这个趋势已经开始。去年至少有1400名美国华裔科学家离开美国,回到中国。这比上一年多了22%,超过十年前的两倍。

  中国各城市已经掀起了抢人的高潮。国内一线城市对高学历人才的落户政策有所松动,尤其是对世界名校毕业生。更多有能力的创新合作者与助手,更快增长的科研经费投入与更有吸引力的机构职位,拉动海外人才回流。

  在这五年间,中国有越来越多的城市,科技创新活力跻身全球前100位。这些专利发明人与学术研究者集中的城市群就是科技集群。2022年,中国拥有的全球顶级科技集群数量,追平了美国,同为21个。中国的科技集群,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与京津冀地区。此外,美国与中国分别有23个与13个科技集群,处于观察名单之中。

  

  在许多前沿科技和新兴产业领域,中国短期内仍然面临人才短缺。中国的创新在收获了“低垂的果实”之后,正在向金字塔顶攀登,原本这些依赖全球化创新的领域,需要更多合适的人才,尤其是垂直细分以及交叉学科的人才。中国正在孵化更多高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与互联网企业集中于超级明星城市不同,它们分散在更多科技集群中,这也要求中国打破人才分布地理不平衡的状态。

  决定一个国家生活水平的,是劳动生产率而不是人口规模。从劳动力规模而不是从人口规模来看,中国依然是第一大国,但从长远看来,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更为关键。

上一篇:2020年高考作文热议,原来只有三人操碎了心
下一篇:【洞明书屋】汪卫华:这15位比较政治学大师你需要认识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