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秩芳华 百年新篇·我与厦大经济学科(二)】单明:八十年代初厦大经济系学习生活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3-01-26
手机版

  原标题:【四秩芳华 百年新篇·我与厦大经济学科(二)】单明:八十年代初厦大经济系学习生活的记忆

  【四秩芳华 百年新篇】

  我与厦大经济学科(二)

  

  厦大经济学科新百年暨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成立40周年专栏【四秩芳华 百年新篇】今日推出 第二篇——单明:八十年代初厦大经济系学习生活的记忆

  八十年代初厦大经济系学习生活的记忆

  单明

  

  单明,男,厦门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1980级本科生,澳洲梅铎大学经济管理硕士,曾任厦门大学校友总会常务理事、广东校友会理事长。

  

  1980年8月,作为厦门大学八十年代的第一届新生,我带着对美好校园生活的憧憬和对未来的希望走进厦门大学。就是从那一年开始,在中国大地唱响着一首《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的歌曲。我们仿佛就是相会在欢歌笑语、天也新、地也新、春光更明媚的厦大经济学科殿堂,为祖国、为“四个现代化”拼搏学习,觉得十分荣耀与自豪。

  歌中与时代紧贴的歌词和明快的乐曲,唱出了我们那一代青年学生怀抱的远大理想与抱负,展现了八十年代新青年奋发图强的精神面貌,伴随着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紧张、美好、深奥、丰富多彩、启迪人生、激励人们观念碰撞的经济系学生的学习生活,也留下了许多难忘的记忆。

  一、班级第一次集体校外活动

  八十年代初的厦大经济系共分有政治经济、财政金融、计划统计、财务会计、国际贸易和企业管理6个专业,其中企业管理是1980年秋设立的。经济系80级新生按6个专业设6个班,我被录取在政治经济学专业。我们班简称80政经,有40位同学,来自福建、山东和江苏各地,基本都是各地文科高考的尖子,其中来自漳州的连鹏同学是福建省1980年高考的文科状元,地、市、县的文科状元则比比皆是,79政经还有两位同学先后到我们班续读。

  厦大地处边防,那时厦门与金门两岸还隔海互打宣传战,海风时时飘来金门的广播声,晚上七点后不允许到海边,有军队布岗警戒。开学后我们立即就进入了军训,经济系80级6个班300多人的新生组成一个民兵营,由附近的31军驻军部队带领我们军训,系里指定我任副营长配合部队组织训练,摸爬滚打、队列操练、实弹射击、投掷手榴弹,许多同学都是第一次。

  军训结束后,我们全班同学组织了入学后的第一次集体活动,翻过南普陀后的五老峰,到万石植物园秋游,并留下了班级同学的第一张合影。那时候,班级同学之间相互还不怎么认识,名字也叫不全,男女同学相处还十分拘束。就这第一次的班级集体合影,有的女生还不敢直视镜头。

  

  1980年秋天经济系政经专业1980级第一次合影

  42年过去了,当年带着一张张幼稚的面容、身穿朴素衣着,体现八十年代初青年学生朴实精神风貌的同学们,今天有的是党政机关公务员,有的是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教授,有的是企业家,有的已退休安度晚年,最小年龄的今年也57岁了。那一年中国出了第一张生肖庚申年猴票,现在已十分珍贵。我们班的这张第一次大合照,也成为了我们班级同学的珍贵留影。直至今天,当年因种种原因没有参加第一次集体活动的同学,看着这张珍贵照片中没有留下自己当年的身影,倍感懊悔和遗憾。

  二、名师传经授业与学长传经送宝

  为了让我们尽快进入学习环境,掌握学习要点,在进入学习阶段的第一周,系里便安排77、78、79级的学长与我们班的同学开展座谈,由77政经的陈桦、刘平、蓝益江与78政经的高洁光、79政经的李朝阳等学长与我们分享如何学习经济学、学好《资本论》,如何分配好主要专业学科与副科、学习与参与社会活动时间的心得。这次座谈交流,使我们对政治经济学科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初步了解了四年学习课程的安排轮廓,经济系各专业著名教授的风采与教学风格,王亚南老校长与《资本论》、厦大经济学科的渊源,受益匪浅。两小时座谈交流的时光在我们四年“映雪”、“囊萤”生活中只是瞬间,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我们入学时的经济系系主任是袁镇岳教授,他也是当时福建省经济学会会长,是著名经济学家、《资本论》翻译者王亚南老校长在中山大学经济系的学生。系里著名教授云集,在政治经济学专业有袁镇岳、吴宣恭、罗郁聪、蒋绍进、王洛林等,财政金融专业有邓子基、张亦春等,财务会计有葛家澍、余绪缨、常勋等,计划统计有钱伯海、黄良文等,国际贸易有魏嵩寿,经济研究所有张来仪、胡培兆,人口研究所有黄志贤、周元良等一大批教书育人的名家。

  那时候改革开放处起步阶段,“真理检验标准”的大讨论刚刚解脱人们的思想禁锢,社会各领域开始拨乱反正,社会科学领域也弥漫着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氛围。中国社会开展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打破单一的全民与集体所有制,引入外资发展“三资”企业,发展个体与民营经济,国企实行政企分离,设立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农村人民公社解体,实行“联产承包制”,发展乡镇企业等等,改革思潮风起云涌,社会发展日新月异。

  站在理论前沿阵地的经济系师生更离不开思想碰撞、观念更新、理论交锋的热潮,深入探讨价值规律、市场经济、按劳分配、产权制度、剩余价值、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雇工与剥削等问题,吴宣恭、王洛林、蒋绍进、罗郁聪、李秉濬、周元良、林克明、石景云、陈永山、张来仪、陈谋箴、陈仁栋、陈振羽、李圭璋、王锦涛、许经勇、林开展、陈克俭、廖少廉、林光祖、林嗣明、陈炳瑞、陈燕南等老师激情满怀地给我们授课,课余时间还经常到学生宿舍悉心辅导,为我们学好古典经济学理论,读懂广博精深的理论巨著《资本论》,探索宏观微观经济,涉猎古今中外各经济学科知识,正确分析和认识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事物答疑解难。老师们为国家和省市地方经济建设建言献策,为理论观点引经据典,为教育事业教书育人的情景,如今依然历历在目。

  在经济系四年的学习生活中,在老师们的谆谆教导下,使我们由衷体会到开卷有益、学贵知疑,人类的知识浩如烟海,要掌握经济学的精髓,就要全心投入书山学海,结合实际探求验证。班上约四分之一的同学本科毕业后继续考入研究生进行深造。

  三、六十周年校庆的志愿者

  1981年4月6日我还是大一年级学生的时候,我们迎来了厦大六十周年校庆。学校为举办校庆活动做了周密准备,吴亮平、许涤新、方生等著名理论家、经济学家应邀参加校庆活动。系里安排我为中国人民大学的方生教授服务,有点像如今的志愿者,但工作任务没有现在的校庆志愿者那么细致。方生教授在厦大的时间安排的很紧,我陪他到建南大礼堂、上弦场,介绍厦大建筑。他是福州人,四十年代在台湾大学学习农业经济,对厦大的历史人文比我熟悉得多。他想了解学生的住宿情况,我便带他到芙蓉2参观经济系男生宿舍。他告诉我陈嘉庚的女婿李光前家乡是南安芙蓉乡,因他出资支持陈嘉庚建设厦大,陈嘉庚将他出资建设的学生宿舍取名芙蓉楼。

  四、欢送经济系77、78级学生干部

  改革开放初期的厦大校园,学生们在完成紧张学业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学校和系里组织的各项文娱、体育活动和竞赛。那时候的经济系有一千多名学生,是学校数一数二的大系。77~80级的学生,许多都有在社会工作的经历,吹拉弹唱、体育竞赛都有许多能人高手,还有一支像模像样的学生乐。辅导员黄定基老师希望经济系在全校各类竞赛中都能取得好成绩。学生干部在学习之余从事学生社会工作,执着坚守、激情专注、锐意开拓、锲而不舍、严谨细致、热心奉献、精心组织、分工协作,使经济系在全校的歌咏、舞蹈、体育、灯谜等各类竞赛中都能取得冠亚军的成绩,在组织、参与学生活动中结下了深厚情谊。

  

  1981年9月经济系团总支、学生会主要学生干部新老交接在南普陀留影留念

  1981年初秋,77、78级的学长们面临次年春、秋季毕业,系团总支、学生会进行了新老交接,由79财金徐谦任新一届系团总支副书记兼学生会主席,79外贸陈碧月和我任系团总支副书记,79级政经黄海杨、计统李初环、会计李振华任系学生会副主席。在芙蓉二4楼召开交接分工会议后,新上任的系团总支、学生会干部与77财金蒋淮,77会计朱之文、石建兴、王建国,77政经林金锭,78级会计黄常鍔、外贸郑艳艳、计统李烃帮等在美丽校园内留下了原经济系团总支、学生会主要骨干的合影,记录了团结协作开展学生工作的美好年华。

  五、见证厦大经济学院的诞生

  1982年5月24日,厦大经济系全体师生一千多人在建南大礼堂召开经济学院成立大会,原厦大经济系升格为厦大经济学院,这是中国大陆重点综合性大学建立的第一所经济学院,也是厦门大学在改革开放后建立的第一所学院,而国家教育部在1981年9月15日就批准厦大成立经济学院了。新成立的经济学院由李维山任院分党委书记,葛家澍教授任院长。原政治经济学专业升格为经济学系,陈文沛任系党总支书记,吴宣恭教授任系主任。财政金融专业升格为财金系,计划统计专业升格为计统系,国际贸易专业升格为国贸系,会计专业与企业管理专业合为会企系。经济系升格为经济学院后,促进了经济各学科的发展,国际交流也丰富了。

  

  1982年5月24日,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举行成立大会

  有一次学院召开大会,葛家澍院长说,现在经济学院青年教师与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较低,学院到欧美出国留学的指标因外语原因完不成任务,要求大家强化外语学习,如果本院教师和学生外语水平达不到出国留学的要求,学院的出国留学名额就向外语系和理科生开放,推动了大家学习外语的积极性。

  六、调查实习与发表论文

  1983年上大三的时候,周元良老师带领我们班到晋江开展“人口与经济”的实习调查,住在县委招待所,并让我带一个小组到省计委、省统计局、省经委和省人口办调研。这次调研活动使我们接触了福建省直经济机关和闽南侨乡基层组织与社会,初步掌握了调查研究与分析论证的方式和方法,受益良多。在周元良老师的指导下,我写的《福建省的人口、耕地与粮食》发表在《福建人口》1983年第一期,另一篇文章发表在福建省人口办的刊物。这一年夏天,我又利用暑假到福州的工厂开展调查,撰写的《福建电子计算机厂走产品国产化道路的调查》被校团委、学生会编辑的《厦门大学学生社会调查报告选编》录用,并在许经勇老师的指导下,在《福建论坛》1984年第8期发表。

  七、小平同志接见厦大师生

  1984年2月9日小平同志到厦大视察,学校那时还在放寒假。2月8日我在福州家中突然接到系办公室的电话,要求当日立即返校,参加领导接见活动。那时候我是经济系的团总支副书记、学生会主席兼班长。在计划经济时代,福厦交通不便车次不多,当天的车票已买不到了,因此没有成行。第二天小平同志视察厦大,我们班的胡怀福同学春节留在学校,有幸参与了小平同志的接见。小平同志一到会场,就与离他很近的胡怀福同学亲切握手,怀福同学紧张、兴奋、激动的话也说不出来,成为了他一生的荣耀,也留下了珍贵的照片。第二天我知道是小平同志到厦大视察并接见厦大师生代表,而我错过了这次接见,也留下了一生遗憾与懊悔。

  四年厦大经济系的学习生活在一生中只是短暂的瞬间,却留下了魂牵梦萦的难忘记忆,博学多才的老师们谆谆教诲、循循善诱的情景,如今仍历历在目、犹如昨日!

  责任编辑:

上一篇:中国女子高等院校联盟理事会第八次会议顺利召开
下一篇:2016年芜湖高考文科第一名张淼:志愿选择较“另类”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