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电影节|女导演李少红做客大师班 畅谈40年成长之路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3-02-01
手机版

  “影视圈对女导演似乎有先天的歧视,要如何克服这些挫折?”这是青年女导演的困惑。

  “咱们闯入了一个男性职业中,不能抱怨,‘莫斯科没有眼泪’。在我看来,女导演要吃苦耐劳、不怕挫折、比较皮实,相信坚持下来就会有成果。”这是华语影视导演李少红的答案。

  

  华语影视导演李少红。记者 刘丽萍 摄

  说起中国影视圈女性导演中的代表人物,大家都会想到李少红。12月23日,在第四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上,李少红亮相大师班,在舞台上与监制、导演、编剧、制片人王红卫对话交流,畅谈其四十年影视生涯的喜怒哀乐。于青年导演而言,这是一堂生动的电影课堂;于李少红导演本人而言,这是一次敞开心灵的交流。

  李少红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78届,同届的同学有张艺谋、陈凯歌和田壮壮。毕业后,她凭借敏锐的女性视角,先后执导了《血色清晨》《四十不惑》《红粉》等文艺佳片,其中《红粉》更让她获得了当年柏林电影节银熊奖,成了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中国女导演。

  

  中国电影监制、导演、编剧、制片人王红卫。记者 刘丽萍 摄

  阴差阳错 “准医生”竟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

  改革开放前,李少红在部队医院工作。1978年恢复高考,成了她命运的转折点。原本准备报考医科大学的她,误打误撞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学了导演专业,以致很多年以后她开玩笑说:“如果不当导演,我应该是一名医生。”

  她讲述,当时医院检验科一个同事递给她一张《人民日报》,报纸的文艺版上有一栏北京电影学院(简称“北电”)的招生广告。这位同事问她:“你妈妈不是学电影的吗?”这让她有了学电影的想法,但不管是她自己,还是从事拍电影工作的母亲,都认为她考上北电的可能性极小——几万名考生中仅招收百余人。

  然而,幸运女神很眷顾她——如愿考上了北电。

  就这样,李少红与陈凯歌、张艺谋等人成了同学,后来成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中坚力量。回望大学生涯,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李少红讲述,“我记得,那时候学习气氛特别浓,上电影分析课,老师跟同学在课堂上相互交流、又争又吵,感受非常深。当时学校有非常开放的教学方法,还请各大文艺院校的老师给我们上大课,美术课是影响我一生的课程,以至于我去巴黎,在美术馆看到那些雕塑和美术作品的时候,内心非常激动。”

  1978年恢复全国招生后,北电的老师是按照那个年代能给予的最明确、最系统的教学体系进行教学。李少红说,“1981年之后我们就开始系统地看电影,从意大利的新浪潮、法国的电影、德国的电影、亚洲的电影、日本的电影、苏联的电影等等,世界电影史贯穿了我们大学四年。北电的教学方法非常先进,加上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的蒙太奇理论,这些都保证了做电影的基本功。”

  提及自己形形色色的同学,李少红津津乐道,她说:“当时是计划经济,那个时候陈凯歌、张艺谋的片子在全国已经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开了一个非常好的头,才有了我们后来商业影片的兴起,才有了后面更加开放的题材、开放的市场,让电影行业整个能够发展起来。”

  

  大师班活动现场。记者 刘丽萍 摄

  遇到人生一大坎 第一部作品被分到“商业片”

  毕业那年,李少红身边不少同学都已经出类拔萃,田壮壮拍了《红象》、陈凯歌拍了《黄土地》、张艺谋号召一些同学去广西拍了《红高粱》。李少红走出北京电影学院大门,进了北京电影制片厂当副导演。

  1978年到1982年期间,北电从老师到学生,心中有一道迈不过去的坎,就是大师情结。不向世俗和票房妥协成为那时青年人的精神主流。换句话说,电影学院从来不会教商业片的招数。 彼时,“商业片”这个词刚被提出,所有人都不清楚。

  “当时,当导演对我来讲我自己觉得手还比较生,胆量不够,还是留下来做副导演。”李少红讲述,她的第一部片子是在1987年完成的,北影厂厂长专门抽调了几位年轻导演,尝试拍摄适合市场的影片,她是其中之一。

  “《银蛇谋杀案》是北影厂分配给我的,她第一反应是觉得自己特别倒霉,哭得稀里哗啦,同学们都拍了《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盗马贼》这样的文艺片,我的命运却不如他们。”李少红在台上讲述过往,她认为“拍摄商业片是人生一大坎。”

  “那一年电影工作会,我还以为我的片子是给大家观摩、推广的,最后厂里通知我‘你别去了’,原来我的片子是被批判的片子。”如今李少红早已释怀,面对过往“伤痛”她可以一笑而过。

  其实,那一年北影厂最赚钱的影片就是李少红拍摄的《银蛇谋杀案》,光拷贝就卖了二百多个。人们惊讶,一个女导演,竟能拍出这样的影片——当年《大众电影》杂志曾列举《银蛇谋杀案》的18处凶残血腥镜头。提起这,李少红很骄傲,“那时候没有什么特效,都是真刀真枪拍出来的。”就这样,她才有了拍摄第二部电影的机会。

  

  大师班对话的舞台。记者 刘丽萍 摄

  坚持就有成果 女性表达越来越被重视

  作为一名女导演,“性别”这个话题总会被反复提起。

  “有一年我带着影片去国外参加电影节,有记者问中国女导演多吗?我当时算了一下,各电影厂加起来有20多个女导演。记者们都特别惊讶,我还以为我说少了,他们说全世界加起来都没有20个!”李少红说,对于女性来讲,导演是艰难的一个职业。但是,近年来市场经济逐渐成熟了,女导演开始回潮,越来越多了,女性表达也越来越被重视了。

  “与其趋同男性视角,女性视角其实才是我创作的源泉,你应该正视它。”在与青年导演交流互动的过程中,李少红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予鼓励。她说,“导演本身是标定为男性的职业,你闯入到这里面来,选择了这个职业,就没有抱怨的权利。哭可以的,哭完后你要擦干眼泪,要面对所有可能对你不利的条件。”

  李少红的《红粉》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失足女被改造之后,重新开始选择自己生活的故事。这里面有大时代,也有女人的命运。通过多次修改后的剧本明显更偏向于一个更宏大的主题。当时,李少红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思考什么才是真正打动她的东西。她后来找到了症结所在。相比大时代,个体女性的悲剧写起来便是小事,但在李少红看来,最有价值的恰恰是时代中女人的个体存在,两个女人在社会变革中不同的选择才是她真正想讲的故事。最终,《红粉》获得了当年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我觉得大家对你的认可,恰恰是建立在你独特的女性视角的基础上的,它是世界不可或缺的一种声音。”这些年,李少红转而投身电视剧领域,试图用电影质感来拍摄电视剧集,执导了《大明宫词》和《橘子红了》等一系列经典剧集,是无数观众心目中的经典,让她成为中国最早的影视“双栖导演”。

  回望四十年导演生涯的辛酸苦辣,李少红始终保持着一份坦然和自信。面对青年导演的无数困惑,她更多的是期许和希冀,她说:“坚持下来就会有成果,这是最简单的定义。”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刘丽萍

上一篇:值得看?还是不值得看?阿凡达2的票房已经达到回本线
下一篇:【新春走基层】“暖男”家庭医生陶齐渊在门诊一天只喝3口水,盼居民健康过年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