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开生面的主题教育 ——重庆通信学院着眼“五化”构建育人体系的探索 井明科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3-02-03
手机版

  初秋9月,山城重庆仍是骄阳似火。位于歌乐山下的红岩魂广场上,重庆通信学院1500多名新学员在烈士墓前举行了庄严的宣誓仪式,这是该院50多年来每届新学员入学教育的第一课,也是他们着眼“五化”立体培育,科学构建育人体系,深入开展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的真实写照。

  教育常态化——

  激活常抓常新的教育活力

  院党委在深入分析当前学员思想行为特点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教育常态化发展模式,采取“狠抓课堂灌输、注重随机教育、反复巩固提高”的方法,把主题教育融入学员入学、常训、毕业等阶段,初步形成了教育常态化格局。学院紧密联系学员思想实际,突出学用结合这个中心环节,合理制订计划,量化考查指标,通过参观见学、邀请理论骨干授课、体会交流、核心价值观大家谈、一事一议等形式,解答学员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疑惑,使理论认知内化为自我要求,坚定了他们献身国防的理想信念。在野外驻训、综合演练和完成重大任务等实践活动中,学院充分发挥“实践磨砺,任务牵引”的导向作用,通过现场鼓动、呼喊口号、张贴标语、军民共建等形式,引导学员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形成了常态化培育、多角度锤炼、实践中检验的良好局面。

  内容生活化——

  扩展结合渗透的教育外延

  军校学员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普遍具有追求进步、喜欢时尚、兴趣广泛、张扬个性等性格特点。学院党委提出要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引导学员端正价值取向,扩展结合渗透的教育外延,占领他们的思想“主阵地”,把核心价值观蕴含的“精气神”外化为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近年来,学院广泛开展“唱军歌、读经典、讲传统、写箴言”系列活动,利用主题教育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歌咏比赛和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等形式,把广大学员的兴趣爱好引导到主流文化生活上来,使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促进学习,陶冶情操。每逢周末、节假日和课余时间,歌咏比赛、体育竞赛和各种文化活动活跃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形式载体化——

  营造真实贴近的教育氛围

  学院党委充分挖掘教育潜力,形成了以“雷锋精神、红岩精神、战斗精神”为载体,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的思路,营造“时时受教育、处处是课堂”的浓厚氛围。近年来,学院先后组织了“雷锋精神永放光芒”大型宣传图片巡展、祭扫红岩烈士墓等活动,在军内外引起较大反响。重庆市第三社会福利院的老人饱含深情地说:“都说雷锋没户口,3月来了4月走,而重庆通信学院的学员是周周来探望、月月来帮忙,这届毕业了交给下一届,真是我们的贴心人啊!”前不久,学院在校园建设规划中,新建了占地上千平米的雷锋苑、红岩文化墙和战斗精神宣传长廊,使学员时刻深受“三种精神”的熏陶。

  制度规范化——

  确保有序开展的教育实效

  学院党委在教育实践中认识到,主题教育活动重在实践,贵在坚持,必须有制度机制做保障。近年来,学院各级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大纲》,制定了多项关于主题教育的相关制度,形成了“党委统筹抓、机关合力促、基层全力育”的良好局面,使培育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政治机关从教育的组织领导、方案计划、制度落实等方面制定具体的考评细则,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五句话”细化为理论学习、爱军精武、遵章守纪等具体可行的标准,纳入学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考评体系。学员队将其细化为“20条”对照检查标准,并制成卡片让学员随身携带。在每周班务会上,每名学员都要对照“20条”标准进行自我剖析,并认真听取其他同志的意见建议,制定整改措施,自觉做到用核心价值观规范自身言行。

  途径社会化——

  拓宽合力育人的教育渠道

  学院在主题教育活动实践中,还充分利用学员家庭、亲友和部队等社会教育资源,不断拓宽教育渠道。每年寒暑假,学院广泛开展社会实践调查活动,设置“看家乡巨变,话伟大成就”、“我看科学发展观”等实践课题,学员采取走访、座谈、问卷、考察的形式,深入农村、社区、厂矿、企业、机关、学校、部队等单位调研,写出很多事实充分、分析透彻的社会实践报告,发挥社会教育大平台作用,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学员队还与学员家庭、当地政府、武装部建立互动反馈机制,定期向家长通报学员在校学习和思想情况,形成了院校、家庭、部队“三位一体”的育人合力。广大学员牢记军人宗旨,模范践行,先后涌现出了勇救落水学生、英勇牺牲的学员蔡昌成,突遇特大雨雪冰冻灾害、组织上千名列车旅客展开自救的学员群体,25年如一日,积极与重庆西藏中学开展军民共建活动,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的学员十三队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上一篇:上海消失的211,曾是医学领域顶尖院校,并入985后,实力依旧强劲
下一篇:今日头条:教你一招如何正确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学历提升方式?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