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暑假预习,老师分享:关于数轴上的动点问题的知识点解析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3-02-03
手机版

  点击右上角关注“良师益友谈育儿”分享学习经验,一起畅游快乐的学习生活。

  数轴和代数式是七年级数学的重要知识点,数轴上两点间距离跟两点所表示数的关系是解决数轴问题的关键,代数式中变量的取值范围是解决代数式问题的关键。当数轴中出现动点问题时,就需要运用代数式的方法进行求解。本文就例题详细解析如何运用数轴与代数式的知识点解决动点问题,希望能给新初一学生的暑假预习带来帮助。

  例题

  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8,B是数轴上的一点,且AB=14,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

  (1)写出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点P表示的数(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2)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P、Q同时出发,为点P运动多少秒时追上点Q?

  (3)若M为AP的中点,N为PB的中点,点P在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求出线段MN的长。

  1、点B表示的数,点P表示的数

  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点A表示的数为8,AB=14,则点B表示的数为8-14=-6,点P表示的数为8-5t。

  2、求点P运动多少秒时追上点Q

  根据题目中条件: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则运动t秒后点P运动的距离PA=5t;

  根据题目中条件: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则运动t秒后点Q运动的距离QB=3t;

  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结论:AB=14,点P运动的距离为5t,点Q运动的距离为3t,则点P追上点Q时,PA=QB+AB,即5t=3t+14,可解得t=7秒。

  3、求线段MN的长度

  (1)当P在线段AB上时

  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结论:M为AP的中点,运动t秒后点P运动的距离PA=5t,则MP=PA/2=5t/2;

  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结论:AB=14,运动t秒后点P运动的距离PA=5t,则点P到点B的距离PB=14-5t;

  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结论:N为PB的中点,运动t秒后点P到点B的距离PB=14-5t,则NP=PB/2=(14-5t)/2;

  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结论:MP=5t/2,NP=(14-5t)/2,MN=MP+NP,则MN=7。

  (2)当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

  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结论:AB=14,运动t秒后点P运动的距离PA=5t,则点P到点B的距离PB=5t-14;

  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结论:N为PB的中点,运动t秒后点P到点B的距离PB=5t-14,则NP=PB/2=(5t-14)/2;

  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结论:MP=5t/2,NP=(5t-14)/2,MN=MP-NP,则MN=7。

  所以,点P在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不变,值为7。

  结语

  解决数轴上的动点问题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数轴上两点A、B所表示的数为a、b,则两点间的距离AB=|a-b|;

  当动点在数轴上运动时,利用速度、路程、时间的计算公式进行求解;

  当动点所处的位置不同,计算方式不同,根据题意分多种情况进行讨论。

  举报/反馈

上一篇:北京汤泉墅售楼处电话—售楼中心电话—400-079-6766转6666【官方】
下一篇:为什么三本的同学,不去考研提升学历呢,答案很现实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