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3-02-05
手机版

  常德市外国语学校 刘少成

  《窦娥冤》: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常德市外国语学校 刘少成

  2021年11月20日

  教学目标:

  1.分析和理解窦娥的悲剧形象及其抗争精神的意义。

  2.理解悲剧净化灵魂、反思社会的美学意义。

  3.理解作者心怀悲悯和坚守良知的情怀。

  教学方法:诵读法、分析探究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PPT展示: 1.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首(《窦娥冤》《赵氏孤儿》《《长生殿》《桃花扇》……)

  2.“最有悲剧意识者,则如关汉卿之《窦娥冤》……则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王国维)

  《窦娥冤》是悲剧,它通过窦娥的冤屈来极力展示它的悲剧意识,那么“窦娥冤”到底“冤”在何处?

  学生活动:自读注解①,用最精简的词语概括“冤”的具体内容。

  教师把问题设置成几个小问题:窦娥因为什么受冤?她是如何表达冤屈的?

  明确:被张驴儿诬陷药死其父并送官府,审判官胡乱判案致使窦娥蒙冤入狱、屈打成招并被判斩刑。临刑前发三桩誓愿以示冤屈。

  1.被诬送官 2.蒙冤入狱 3.被判斩刑 (PPT展示)

  二、探究文本

  探究活动一:窦娥的悲剧形象

  讨论:阅读全文,请说说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窦娥形象?(请用一个词语概括并用原文论证)

  窦娥是一个 的女子 (PPT展示)

  学生活动:全班分组自由讨论、交流,每组派代表发言。

  1.“端正好” “滚绣球”中的窦娥:满腹的冤屈和怨恨,能看清自己身处一个黑白颠倒、是非不分的黑暗腐朽的社会,并愤怒指斥代表当时统治阶级的“天地”。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窦娥有着不满现实、反抗现实的强烈的抗争精神。

  学生活动:重点朗读“端正好”和“滚绣球”。先自由朗读,再由男生代表读,另外的学生代表点评,教师做朗读指导,最后全班齐读。 (要求:要读出窦娥的悲愤。)

  2.“叨叨令”中的请求不走前街走后街的窦娥:因忧心自己的婆婆看到自己被押赴法场而伤痛,所以请求走后街,足见其心思细腻、心地善良柔软。而临行前说与婆婆的遗愿则让人悲痛落泪的同时又深感官府无心正法的腐败。

  学生活动:重点朗读“快活三”和“鲍老儿”。先自由朗读,再由女生代表读,教师做朗读指导,最后全班齐读。(要求:要读出窦娥的悲惨、可怜。)

  3.“三桩誓愿”中的窦娥:满腔冤屈无处发泄,最后只得在法场上发誓愿来控诉这黑暗的非人间。窦娥的抗争精神由此可见一斑。

  学生活动:重点朗读“耍孩儿”“二煞”和“三煞”。学生代表读,最后全班齐读。(要求:要读出窦娥的愤恨。)

  小结:窦娥,一个心地善良、心思细腻、孝顺纯良、勤劳持家、为顾惜婆婆而甘愿牺牲自己的弱小女子;同时,又是一个能看清自己所处的黑暗现实而不愿与黑暗妥协的刚强女子。可是这样有着美好品质的女子偏偏被黑暗社会无情地斩杀了,这实在令人悲愤不已。

  教师板书:善良、孝顺、勤劳、刚强、有反抗精神

  探究活动二:悲剧产生的原因

  引用鲁迅对悲剧的名言:“悲剧就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进而追问:是谁让善良流浪?是谁让高尚流血? (PPT展示)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后派代表回答。

  明确:豺狼当道,流氓横行。从官府到民间,从上层到下层,到处都是邪恶的势力,这些邪恶的黑暗势力勾结在一起,无情地碾压了活在底层的弱小善良本分的无辜者窦娥。这是腐朽的封建时代之悲,也是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之悲,更是万恶的人性之悲。

  PPT展示: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北岛

  板书:制度之恶 官民之恶 人性之恶

  探究活动三:窦娥的抗争精神

  讨论:面对黑暗现实,弱小的窦娥是如何反抗的?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后派代表回答。

  解读“指斥天地”

  设问:窦娥在“滚绣球”中指斥天地,但最后却又依赖天地来惩治邪恶(“六月飞雪”、“大旱三年”),这是为什么?

  明确:对维护封建秩序的象征“天地”进行了质问和叱骂,这是因为窦娥的冤屈实在太深太重,却又无处可伸,愤怒无奈至极,已经到了常人不可理喻和无法接受的程度;但同时,她又想借助于天地来申明自己的冤屈,这实在是窦娥的命运之悲,也是封建王朝百姓呼告无门的时代之痛。

  邪恶的力量太过强大并最终无情地吞噬正义的力量,好人最终没有好报,这有悖于“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和中国人喜欢大团圆结局的传统审美,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悲剧。它让人倍感压抑、难受和痛苦却又无可奈何。但为什么《窦娥冤》依然能成为经典戏剧?其实,这正是悲剧所独有的强大艺术震撼力。

  解读“三桩誓愿”

  设问一:窦娥许下的三桩誓愿分别表现了她什么样的愿望?这三桩誓愿依次呈现了怎样的特点?

  ①血溅白练——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

  ②六月飞雪——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天得到反应;

  ③亢旱三年——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

  特点:瞬间兑现到时间越来越长,影响的范围越来越广,惩罚的力度也越来越大。

  设问二:“三桩誓愿”是不符合常理的,作者这样设置用意何在?并请谈谈窦娥的抗争有哪些意义?

  明确:1、通过浪漫主义手法,借助想象和夸张,来表达美好的愿望,是传统文学的习惯。2、它着力表现主人公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甚至产生了感动天地的力量。3、三桩誓愿违背常理,但合乎人情,充分体现了作者希望能伸张人间正义、洗雪冤屈的良好意志与愿望。

  板书:浪漫主义手法 伸张正义

  窦娥的抗争意义:当每一个普通而弱小的个体在面对强大的黑暗邪恶势力的迫害时,都可以、都应该去强烈抗争,即使这抗争的代价很大甚至是生命的代价,但也绝不与黑暗邪恶势力妥协、退让。我们要让正义得到伸张、让邪恶得到惩治,窦娥就是这样,她的反抗鼓舞了所有被压迫、被损害、被侮辱的弱小者:人是尊严的,是不应该苟活于世的,遇到不公,就应该起来反抗,至少要让世人看到、听到。同时,作者让我们懂得,很多时候文学作品本身就是反抗黑暗现实强有力的武器:它揭露黑暗,引人关注和反思,也引人猛醒和反抗。窦娥的抗争即如此。

  探究四:悲剧的美学意义

  结合以下材料,和同学讨论下面的问题:

  善良的窦娥被无情地摧毁、斩杀,她的死唤起了你对人性的哪些积极思考?在社会制度建设方面又引起了你哪些理性思考?

  PPT展示:

  材料一:悲剧就像死亡的阴影一样,把人的生存最苦痛、最残酷的一面凸显出来。悲剧就是让人们正视死亡,正视人生痛苦,但是悲剧又不是让人沉沦,它坚信宇宙是坚固的、永恒的、无止境的。

  材料二:悲剧最能表现矛盾斗争的内在生命运动,从有限的个人窥见那无限的光辉的宇宙苍穹,以个人渺小之力体现出人类的无坚不摧的伟大。

  材料三:悲剧的作用是激发怜悯与恐惧,使人的感情得到“陶冶”,具有净化灵魂的作用。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

  明确:窦娥的美好品质令人赞美,但她极其惨烈的遭遇在引人同情的同时又引人悲愤。她是善良的、正义的,也是弱小的,但她的强烈反抗又引人肃然起敬。她的悲惨遭遇代表了美好的东西被活生生地无情摧毁,令人无限痛惜。这是悲剧相比于一般文艺作品所具有的独特美学意义:它在引人怜悯和同情的同时唤起人们对正义、崇高、良善的心理认同,并让人知晓坚守良知对一个人健全人格的重要性,从而起到净化灵魂的作用。同时,它又让人去深刻反思社会制度的不公、不合理,进而引发人们反抗旧制度、建设新制度的追求,这对社会进步是一个巨大的促进作用。

  板书: 悲剧——净化灵魂 反思社会

  五、知人论世:“铜豌豆”关汉卿

  PPT展示: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一枝花.不伏老》

  关汉卿:作为知识分子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始终关注民生,对被压迫者的不幸遭遇感同身受,能勇敢地为受苦受难的人民发声、代言,是心怀悲悯、坚守良知的伟大剧作家。

  教师板书:心怀悲悯 坚守良知

  六、教师总结:

  为时代发声,为人民发声,关注社会问题,关心民生疾苦,是一个优秀的知识分子应有的良知和担当,也是应有的责任和坚守。关汉卿就是如此,他身处黑暗腐朽的元王朝,目睹阶层压迫和官府黑暗,以手中的笔为武器,无情揭露社会的黑暗,刺破这非人间的帘幕,让被压迫的人得以反抗和伸冤,让丑恶和无耻得到暴露和惩罚。关汉卿是人民的喉舌,是人民的代言人,他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他的作品是不朽的,是中国戏剧的瑰宝,也是世界戏剧的瑰宝。

  希望大家课后阅读他的《窦娥冤》全剧!

  七、课后作业:阅读《窦娥冤》全剧。

  板书设计:

  窦娥冤

  善良、孝顺、勤劳、刚强、有反抗精神

  制度之恶 官民之恶 人性之恶

  浪漫主义手法 伸张正义

  悲剧——净化灵魂 反思社会

  心怀悲悯 坚守良知

  整个看来是符合本次课堂教学展示的主题要求的。灯片的制作可以更讲究点,要规范养眼。比方说,引用性文字最好用楷体,课题下面要有单位和署名,等等。

  举报/反馈

上一篇: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可以进去参观吗?
下一篇:中国国际中医药论坛暨广东省第三届南药产业大会在云浮举行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