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也会就业难?中山大学6年引才8000人引热议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3-02-06
手机版

  

  本文转载自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 俞杨

  一流大学建设,关键在人才强校。

  国内高校掀起“抢才大战”,中山大学建设“人才蓄水池”,6年引才8000多人,更有万名博士的大计划。

  中山大学如此大力度的招聘,似乎有些超出人们的常态认知,很快引发社会热议。

  人才蓄水池

  在中山大学的官网上,人民日报客户端一篇题为《6年引才8000多人,这些青年人为什么钟情于中山大学?》的报道引发关注。

  报道显示:在国内高校的“抢才大战”中,中山大学自2015年启动“人才强校”战略,已累计引进各类人才8000多人。

  6年引才8000多人,这个引才力度在国内大学中属于什么层次?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樊秀娣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属于最高层,“疯狂”的力度。

  中山大学官网显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中山大学全日制学生人数为56302人。

  中国新闻周刊翻阅中山大学官网历年来的报道,2018年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表示:未来五年,将建成10000名博士规模的高层次人才“蓄水池”。

  当时,中山大学经过三年发展,截至2017年12月底,引进各类人才已逾3000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40%的人才直接从海外引进。其中,新设立的专职科研人员队伍,加上博士后队伍的增量,已经达到1500人规模。

  再经过两年发展,截至2019年8月,中山大学新引进各类人才逾5000余人,共有专职科研人员、博士后共计2368人。

  人才聚集的效果很明显,刚经过三年时间发展,中山大学科研经费总额就从10亿元发展到近30亿元规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全国第二,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全国第一。

  在教育部直属高校预算经费排名中,中山大学2016年还位列第8,2017年便升至第5,自2018年至2021年,中山大学预算经费稳居第4。如今中山大学以198.55亿元的预算经费迫近200亿关口,仅次于清华、浙大、北大。

  2018年陈春声在接受《南方都市报》专访时还指出,“人才池”计划会产生溢出效应,实际上是在为广东省聚集优秀人才。

  2017年,由广东省委组织部牵头、联合13个厅级部门推出《广东关于加快新时期博士与博士后创新发展意见》。据悉,广东省各高校每年应届毕业的博士仅有2000余名,以此对应的广东省博士科研人才需求缺口总量超过5000人。

  随时再就业

  增加这么多人才,中山大学怎么用?

  据《羊城晚报》2018年报道,中山大学校长罗俊表示,有很大一部分人工作在科研工作第一线,专心做科研。另据《南方都市报》2018年报道,在3年合同期内,专职科研人员和博士后研究人员没有教学任务。

  所谓专职科研人员,根据《中山大学加快专职科研系列人员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中大人事〔2015〕12号),是指在学校院系、科研机构和团队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聘用制方式聘用为专职从事科学研究的非事业编制人员。专职科研系列人员主要包括“特聘研究员”、“特聘副研究员”岗位。

  近年来,我国高校开始了一场自上而下的人事制度改革。过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的晋升旧体制,转换成如今的“预聘-长聘”新体制。

  预聘可被看作一种长试用期,通常以3年为一个聘期。比如南京大学规定,特定岗位新进教师聘期3年,3年后未评上副高自动解聘。预聘-长聘制度目前在国内高校已较为普遍,特征是非升即走,高风险高回报。

  樊秀娣指出,中山大学的专职科研系列人员,与目前高校非升即走的人事制度改革不太一样。

  虽然都属于合同聘期制,但前一种即使在3年任职期内,也不属于学校事业编制人员;后一种在聘期内属于学校事业编制人员,只是一旦合同到期,不再续聘时,才不属于学校事业编制人员。

  理论上后一种是学校办学需要的教育科研人员,事实上大多数高校在进人时要求严格且相当慎重,大多数人是能够通过考核并被续聘,所以非升即走聘用者继续留在学校发展的可能性,相比中山大学的专职科研系列人员要大得多。

  3年之后,根据研究成果、工作情况和个人意愿,一部分人会受聘副教授职称,成为中山大学的正式教师。不过,一位985在读博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转正很难。

  樊秀娣指出,3年之后专职科研人员只有很小一部分人能够继续留在中山大学。当然,只要大学把专职科研人员的招聘、入职等条件如实告知应聘博士毕业生,这种聘用制方式是学校和个人双向自愿选择的结果,年轻博士对此有心理准备。

  对年轻博士而言,三年时间也给了他们择业的缓冲期,他们往往一边写论文、申报基金课题,一边寻找合适的“再就业”机会,所以大多数海内外博士毕业生是愿意或者希望有这样的专职科研人员的就业机会。

  后期的出路,他们会视机会而定,或本市或其他省市,可以到学校、机关、企业或创业等,只要条件基本满足,已做好随时再就业的打算。

  高学历消费

  对博士毕业生而言,在目前理想工作相对难找的就业形势下,以专职科研系列人员的聘用制方式进入高校,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权宜之计。

  自去年以来的疫情,对毕业生就业的冲击已经从本科生蔓延到了博士生。2020年3月21日,科技部官网公布文件,明确扩大博士后岗位规模,博士生群体得以整体推迟就业两到三年的时间。

  学历顶端的博士生大佬,也会就业难。一位985在读博士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现在每年全国10w+的博士,算什么大佬呢。

  2019年中国高校博士招生人数超过10万人,而在1997年全国授予博士学位的数量仅为7300人,20年间翻了十几倍。

  南京大学教授李江曾跟中国新闻周刊指出,突然大幅增加的博士毕业生数量远超过高校教职需求数量,成为博士生就业问题的第一重矛盾。

  权宜之计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李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非升即走的考核制度能够激发工作热情,但过高的淘汰率必然会让多数人选择短期行为,比如发表短平快文章,讨好领导与校内评委等等,而无力做职业上的长期规划;此外,被淘汰者必须接受失败给职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对于职业初期的青年学者而言,理想的工作环境应该为他们提供稳定的预期。

  李江认为,从科研系统的角度来看,科研人才合理有序流动能够促进知识创新,但频繁、大量的流动必然导致系统内耗。一般而言,流动后一两年内科研人员几乎没有产出。

  樊秀娣也认为,博士生毕业后的头几年,是深入原有研究方向的最佳时期,而这些海内外博士毕业生中的许多人限于现实考虑,工作重心可能已不是学术发展,而是生活利益如何最大化,这是国家的损失,也是个人的损失,可惜了。

  与此同时,近年来大城市的中小学教师招聘或有编制或有薪资,越发吸引名校生高学历群体。日前,广州市白云区教育局面向全国公开招聘50名中小学教师,学历要求为博士研究生,录用人员使用白云区事业编制。博士生争当中小学教师,已数度引发“大材小用”的社会争议。

  其实,博士过多,一方面导致质量下降,匹配就业岗位名不副实;另一方面博士没有充足的就业岗位,往往趋于高才低配。

上一篇:全国仅4人!济南历城二中学生将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化学竞赛
下一篇: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纪念陈岱孙先生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方案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