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考研|2本3跨河南大学:越努力,越幸福!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3-02-06
手机版

  英语:62分 政治:66分 313历史学基础:226分 总分:354分

  本专业是生物科学,二本院校,其实跨考历史学的原因是兴趣,感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喜欢,所以动力会比较强一些。针对考研其实最重要的是择校,选对学校考研其实已经成功了一半。接下来就系统说一下初试和复试的具体情况。

  初试:

  英语:英语是从三月份开始正式复习,每天会花2h左右背单词,英语一定要背单词(对于阅读的单词不要求会写,但是一定要看见这个单词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主要的意思都要记住,而对于写作的单词就一定要背下来了),单词是英语分数高的基础。随着考试时间的接近,单词每天都要背,但是时间可以不用花的太多,其次是做题方法的掌握。英语单词我在八月份之前大概背了两遍,但是到后续做题的时候很不理想,直到八月份报了考虫的英语全程班,才逐渐的对做题进入状态,比如阅读的题型分为细节题、因果题、全文题等等,每种题都有自己的做题方法和技巧,但是方法和技巧一定是建立在认识单词的基础之上。开始做真题以后,我背单词的时间逐渐减少,但是每天还是会保证有时间背单词,比如走在路上刷百词斩、墨墨等软件。我是根据我的课程调节自己英语学习的内容,前期我会花很多时间在阅读和作文,我每天只做一篇阅读(17min内做完,再花1.5-2小时对于整篇文章进行边听课边分析和改错),考研英语最重要的就是榨干真题,我自认为重点不是速度刷题和刷了几遍,而是有没有真正的理解和记住真题的逻辑和方法以及单词。从刚开始每次阅读只能对一两个到后续能对四五个,记住单词,掌握方法真的很重要。单词忘记是正常的,可能在这套试卷上认识,在另外一套试卷又不认识了,其实你要庆幸,因为你还有时间可以弥补。大概到九月份,我开始进行其他模块的学习,当然这时候我的重心放在作文,考试之前我大概背了三十多篇作文(主要是历年真题,背了比较多的万能句,每种作文都可以适用的,大作文可以用到小作文,小作文可以用到大作文,做到事半功倍最好),每篇都背了两遍,所以对于作文我是很有信心的。如果作文题目中有不认识的单词就把所有的作文题目不认识的单词总结,基本上就没有问题了。如果作文没有思路,就要背中文思路,然后进行中英文的翻译。基础差的同学很推荐考虫的课程哦!!!有时候英语阅读可能对的多,可能对的少,因为难度不易,也可能跟自己的心态有关,对的少的时候不要灰心,因为题目确实可能有难度,一定要总结为什么会做错,在考研前一星期我就重新把方法课(每种题型怎么做、定位怎么找、长难句用三脱法等等的知识点又回顾,不回顾真的会忘)。不管对的多对的少都要知道自己为什么对了为什么错了!!!

  政治:

  复习初期看肖秀荣的书,大概每天一小时的复习量;暑假开始会做一千题,大概每天两小时复习量,一小时背知识点,一小时做题巩固,其实我觉得政治就是要熟悉知识点,千万不能等到后期抱佛脚,因为政治高分在基础扎实的情况下还是提升很快的,并且后期多数时间给专业课会轻松不少。由于政治我考的不是很好,所以我就不多做说明,大家按照自己的节奏走就行,但是最后强调一点就是要把基础知识打牢,必考考点背了!我室友有看课,听说腿姐的课挺不错的。

  专业课:

  资料:11本书(都懂吧)+长孙博大纲解析、名词解释、论述题。

  313历史学基础的题目分为选择(主要是看书积累,当然在背知识点的过程中也会慢慢积累,比较难的题目不多,主要是积累就可以,选择题的地位不要放得比名词和论述重)、名词解释、材料分析(感觉比较简单,只要语文功底不是很差以及会提炼材料结合史实进行总结一般不会翻车)、论述。

  我是在暑假前把书看了两遍(第一遍是大致浏览,第二遍要有针对性的浏览和记忆,看一遍也是可以的),主要是大致知道历史发展的脉络和一些重要的史实。我的复习模式是以大纲解析为基础,我每天会有45min的时间读大纲解析的内容(如果一章的内容较多,可以分两天读),这样能加深记忆,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考研之前。其次,在复习初期,每天大概有三小时的时间背名词解释,1.5小时中国史,1.5小时世界史,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背的比较慢,其实没有关系,慢慢的来,扎扎实实的记住就可以,在不断重复中会把知识点记住的。如果是基础比较好的,一天尽量中国史和世界史各背一章,名词解释就是需要多背几遍,在背名词解释的时候希望大家不要偷懒哦,我就是因为偷懒导致今年的两个名词解释:莫内计划和计量史学不会,其实资料书上都有,切记不要偷懒!!!

  复习后期,由于大纲解析、论述题和名词解释一章中大多数知识点是重复的,所以在复习知识点的时候我是将三者结合进行背诵,尽量不要单独一本一本的背,会浪费较多时间。结合在一起背会比较轻松,掌握的内容也比单独背一本相对更多、更扎实。统考的题目其实具有很强的方向性,如果大家仔细研究一下统考的题目,可以看出来他所考察的题目基本上属于重点内容,很少有偏题、难题,所以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把重点的史实记住,比如20年论述题考的三省六部、第三次科技革命等等。第二道论述题是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6世纪佛教的传播与形成,其实这道题我没有系统背到过,但是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对佛教的传播和形成已经在脑袋里形成了映像,通过大纲解析中分散的知识点组合成这道题的答案。所以统考的同学一定要把基础打好。最重要的就是把名词解释和论述拿下。比如前几年都会考国际关系史的题目:基本上知识点都在中、英、法、美、俄、日等几个国家,所以统考考过的时间段可以自行忽略,但是不代表考过的不考,还是得知道,那就可以将重点放在没有考过的时间段。基础复习的越扎实,你就有可能跟出题老师一体同心。加油!!!

  复试:

  在我没有查成绩之前,对自己初试成绩没有什么自信,但是查成绩之后确实给我了一个惊喜。考研的过程真正的体现了“越努力,越幸运”。

  考试分为两个部分(英语和专业课);河南大学的英语是抽题(大概有80-100词吧),先读一遍再进行翻译。这个就是记得背单词就行,不会很难。今年的专业课由于疫情的原因,可能也是时间比较紧迫,中国史(古代史方向)复试相对来说比较轻松,复试考察的知识点也较为基础,原先是有笔试,但是今年我们改成了口述,刚开始我进入视频会议中,一位老师说这个人是学生物的,其实当时听到这句话我有点慌了,在此提醒各位复试过程中不管老师提出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什么,一定要保持冷静,有助于答题思路的稳定,也不会因为慌张发挥的不太好。我感觉运气比较好,抽到的题分别是有关于门阀政治、明朝内阁和岳飞的知识点。相对来说考察的比较基础,所以在复试环节也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复习。其次,由于我报考的是宋史方向,所以看了一些有关于宋史的专著和论文(这是复试必须要做的)。最后,自我感觉在面试过程中表现不是太好,不过老师们是真的好,复试完成绩由初试第20名变成第13名。所以复试也要注重基础,而且要阅读专著和论文。

  最后,希望大家能考上自己心仪的学校,考研难,自认为就是考心态。最后说一些大家在复习中可能会踩的雷,考研最重要的是效率,不要想着自己能过几遍,每一遍都踏实复习,不要想着考研之前能背几遍,其实自认为能够踏踏实实、稳稳当当的过一遍比起背完前面忘后面,背完后面忘前面这种效率高得多。最后附上后期的作息表以供参考,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更改,复习方法可以借鉴,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作息表

  举报/反馈

上一篇:关于中秋节的四个传说
下一篇:关于改进新高考选考科目赋分方案的若干思考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