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辜鸿铭讲论语》是难能可贵的佳作!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3-02-09
手机版

  

  第十章 子罕第九

  9-1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孔子在谈话中几乎不谈利益、宗教和道德。

  一日,晤幕僚汪某,谓余曰:“君言皆从是非上著论,故不能耸听。襄帅为人是知利害不知是非,君欲其动听,必从利害上讲,始能入。”后有人将此语传文襄耳,文襄大怒,立召余入,谓余曰:“是何人言余知利害不知是非?如谓余知利害,试问余今日有偌大家事否?所谓利者安在?我所讲究者乃公利,并非私利。私利不可讲,而公利却不可不讲。”余对曰:“当日孔子罕言利,然则孔子亦讲私利乎?”文襄又多方辩难,执定公利私利之分。谓公利断不可不讲。末后余曰:“《大学》言:‘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然则小人为长国家而务财用,岂非亦系言公利乎?”于是文襄默默然让茶,余即退出。

  有一天,我前去拜访同为张之洞幕僚的汪某,他对我说:“你所说的话都是从是非上出发,所以不能打动张之洞大人。张大人的为人只知道趋利避害而不知道大是大非,你想让自己的话有效,必须从利害上分析,才能打动他。”后来有人把这句话传到张之洞耳中,张之洞大怒,立刻把我叫过去,说:“是谁对你说我只知利害不知是非呢?假如我只知道趋利避害,试问我能开创这么大的事业吗?所谓利体现在哪里呢?我所讲追求的是公利,并非私利。私利当然不能追求,但是公利却不能不追求啊。”我回答说:“从前孔子很少说利,但是孔子仅仅说的是私利的利吗?”张之洞又多方争辩,非要按实公利私利的分别,说公利必须得讲。最后我说:“《大学》中说:‘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虽然小人能够发展国家而增长财物,难道指的就不是公利吗?”于是张之洞默然不说话,我当时就离开了。

  9-2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某地有一个人说:“孔子当然是个伟人,他知识特别渊博,但是他在任何事情上都不会凸显自己,以便为自己博得名声。”

  当孔子听到这样的评论,他对学生说:“我又怎么去凸显自己呢?我是去骑马呢,还是去射箭呢?我想我会去射箭。”

  9-3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孔子说:“戴亚麻布帽子曾被视为认为品位很高,但现在大家都戴丝绸帽子。丝绸帽子不贵,所以我跟随大家的习惯。在进屋的时候,以前是在进屋前行礼,这个曾经被认为正确的礼仪,但是现在的习惯却是进屋后再行礼,而且后一种习惯越来越多了。但是我仍然坚持在进屋前行礼。”

  9-4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有四件事情孔子是根本不做的:绝不自私自利、绝不先入为主、绝不固执己见、绝不损人利己。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有一次,孔子到了一个地方死后,周代的礼乐文化不一直都体现在我身上吗?假如上帝要毁掉世界上的所有文明,就不会给后世的凡人任何机会去理解这种文明;但是假如上帝不想毁掉世界的所有文明,这里的人们对我又能做什么呢?”

  9-6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有一个国家的部长问孔子的学生,说:“你们的老师,他是一个圣人,对不对?他好像懂得的特别多。”学生回答:“上天对他慷慨大方,使他成为一位圣人。而且他自己也在各方面去吸收知识。”

  后来孔子听到这个谈话,他说:“这个部长知道吗?我年轻的时候,出身卑微,因此不得不学习各种各样的技艺;但是这些东西仅仅是日常生活中很普通的琐事而已。你认为一个聪明而高尚的人需要很多技艺来充实自己么?不,他不需要。”

  有一次有位学生也说:“我听老师说过,‘没有人召唤我在社会生活中去有所作为,因此我有时间去熟悉更多的技艺。’”

  9-7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孔子有一次对别人说:“你以为我的领悟力很高吗?我根本没有什么极高的领悟能力,当一个普通人问我对某件事的看法时,我自己甚至都不知道这个东西是什么;但是如果问我利弊的问题,我可以分析得很透彻。”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有一次,有人听到孔子大声喊:“啊,我真悲哀呀,不管是天上地上,我看不到现在这种无政府无秩序的状态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呀。我们将要创造出社会的新秩序来。”

  辜鸿铭没有对这一节逐字解释,因为西方人根本无法了解凤凰来仪和河图洛书的含义。这句话按字面意思就是:没有出现凤凰,我不会有所期待了。

  9-9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当孔子遇到身披重孝的人﹑身着正服的官员或盲人迎面过来,尽管这些人可能比自己年轻,孔子一般会站起来,并且如果是路过,他会很礼貌地加快步伐。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回,满怀钦佩地谈到孔子的教学方式,他说:“我越是仰视它,它越显得深奥莫测。我越是想探索其中奥秘,它似乎越坚不可摧。当我认为自己掌握了一些,那么,我就真掌握其中的一部分。但是老师知道如何一步一步、情绪高昂地做出引导。老师在各种技艺上渊博的知识扩展了我的思维模式,引导并纠正了我的判断和审美观点。这样只要我能做到,就会不断进步。但是当我感到筋疲力尽并自认为已经掌握,而目标却仍然很明确地在我的前方,是那么遥不可及。为了达到目标,我想尽了办法,只要能努力做到,便尽力去做。”

  在孔子的直系门徒中,他们对孔子有一种类似于宗教狂热的情感,无限敬仰和崇拜。在孔子死后,研究并理解孔子的那些伟人也同样有这种无限敬仰、狂热的爱的情感。但是历史告诉我们,孔子生前和死后的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和别的伟大宗教的创立者那样,有意识地激发普通大众对他的崇拜、赞美和狂热的爱。而且中国的普通大众,也并不像阿拉伯人民赞美崇拜穆罕默德那样,或者像西欧百姓赞美崇拜耶稣那样,来狂热地崇拜赞美孔子。在这个意义上,孔子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宗教创立者。

  事实上,孔子是商朝——那是孔子生活时代之前统治中国的朝代——贵族的后裔,商是一个和西伯来人一样具有强烈情感天性的民族。不过孔子生活的周王朝时代里,周王室都和希腊人一样天性理智,周公就是周王室的领导人物,他类似于旧约时代的摩西,创立了周礼。如果做一个比较,孔子出身于希伯来,具有强烈的情感天性,接受过最好的理智教育,同时一直按照希腊哲人的要求修身养性,事实上,这些伟大之处和德国的诗人歌德一样。总有一天,人们会认识到歌德身上的完美人性,也总有一天会意识到孔子身上同样具有的完美人性。孔子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体现了中国文明的成就。和伟大的康德一样,良好教育和自我修养下的孔子并不是一个宗教的创立者。反而在孔子生活的年代里,除了他最亲密的朋友和学生,他的伟大并不被外界所认同。

  9-11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有一次,孔子病得很重,孔子的学生——勇猛的仲由来安排病人的后事。仲由让每个学生都模仿大贵族的家臣去做孔子的家臣。后来孔子病情缓和,当知道这位学生所做的事情后,说道:“我早就注意到仲由在日常会做些自欺欺人的事情。我没有家臣,却假说我有家臣:我要家臣去做什么呢?难倒我要欺骗上天?而且,是不是我死在你们怀中,我的朋友们,会比死在那些毫无同情心的家臣手中要好呢?另外,尽管我绝不会被按照大夫之礼来埋葬,难倒我会被抛尸荒野吗?”

  9-12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有一次,孔子的一位学生对孔子说:“这里有一颗美丽的宝石,我应该把它放在盒子里置之不理呢,还是要个好价钱,把它卖掉呢?”“一定要卖掉,”孔子回答,“一定要卖掉,但是如果我是你,我会等人出个好价钱再卖掉。”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有一次孔子说,他想到东方去和野蛮部落一起居住。有人对他说:“你到那里去,会感到那里很缺乏文化氛围的。”

  “在聪明而高尚的人居住的地方,”孔子回答,“是不缺少文化的。”

  9-14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孔子说:“当我完成周游,最后回到自己的国家,我完成了国乐的改编工作,并整理了《风》《雅》《颂》里面的歌曲和诗篇,将每一篇都放在书中适当的地方。”

  9-15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温馨提示:全文小说可点击文末卡片阅读)

  孔子说:“在为贵族及国君服务的时候尽职尽责;在为家族成员服务的个人生活上尽职尽责;在最近的职位上至死不渝;不辞劳苦,唯恐任何事情有所忽略;在喝酒的时候,能够抵挡诱惑而不过多饮酒——对于这些事情,我能说自己能做到了哪一件呢?”

  9-16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有一次孔子站在湍急的河流边说:“自然的一切都这样匆匆消逝——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都不会停息!”

  9-17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有一次孔子说:“现在我还没有看到有人像男人喜欢女人的美貌那样,去热爱男人身上所体现出的道德价值。”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孔子说:“假如有人想承建一座堤坝,而如果仅差一篮子土就可以完工,假如他突然停止,但工作的进展也完全取决于他自己。”

  9-19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孔子评价他最喜欢的学生颜回,说:“当我和他谈话的时候,他是唯一能保持聚精会神、不觉倦怠的状态的。”

  9-20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孔子评价同一位学生,说:“哎,他死了!我亲眼看见他不断进步,但从来没看到他在前进的中途退却过。”

  9-21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有一次,孔子谈到很多学生所从事的职业,他说:“有的人只是冒出小芽,但却不会开花;有的人只是开花,但却不会结果成熟。”

  9-22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孔子说:“年轻人应该受到尊重,我们怎么能知道他们在将来不会像我们一样优秀呢?只有一个人到四五十岁的时候,还没有做出任何让自己很出众的事情,那么他才不会令人肃然起敬。”

  9-23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孔子说:“假如用法律一样严谨的方式同一个人说话,他可能会附和,但是重点是通过同你说话,他能否受益并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假如用寓言的形式同人说话,对方可能很高兴听你讲故事,但是重点是对方是否会将其中的道德寓意用在自己身上。我发现有人附和我说话,但却不能从我的谈话中受益而改变其行为,或者很高兴听我讲寓言,却不能将其中的道德寓意使用在自己身上。对付这样的人,真是无能为力呀!”

  9-24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说:“将尽职尽责和真诚作为自己的第一准则,不同品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一旦发现坏习惯,应毫不犹豫地去改正。”

  9-25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说:“一支部队可以没有将军,但是一个普通人却不可以被夺去自由意志。”

  9-26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孔子评价他的学生,勇猛的仲由。‘没有嫉妒,没有贪婪,所作所为,品行良端。’”

  之后,当勇猛的仲由不断重复这两行诗,孔子说:“只是这么重复,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9-27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说:“当寒冬来临的时候,这时候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失去绿意的。”

  9-28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说:“聪明的人不会疑神疑鬼,道德高尚的人不会焦躁不安,勇敢的人不会担惊受怕。”

  9-29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孔子说:“有些人你可以同他分享你所知道的事情,但是不会像你一样理解其中的规律。有些人可以跟着你理解特定的原则,但是不能同你一样理解基本原则。有些人可以随着你懂得基本原则,但却不能将基本原则适用到特定的环境中。”

  9-30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唐棣的花瓣争奇斗艳。

  婀娜多姿,摇摇摆摆;

  难倒我不想你吗?我的爱人。

  你的家门却是那么遥远!”

  在反复吟诵这几句诗的时候,孔子说:“那是因为男人没有在真正地想那个女人,不然为什么还会觉得遥远呢?”

  (点击上方卡片可阅读全文哦↑↑↑)

  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感觉小编推荐的书符合你的口味,欢迎给我们评论留言哦!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关注小编为你持续推荐!

  举报/反馈

上一篇:多所高中提前开学!开学前要做核酸吗?浙江多地中小学明确,此类情况延迟返校
下一篇:为何不建议大专生直接考研?这些“拦路虎”会断送你的读研之路!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