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门诊就诊人数目前仍在高位运行,宁波有9家医院支持医保结算的互联网医院|“阳康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3-02-16
手机版

  这里有关于宁波的一切

  ————

  刚刚,宁波通报近期疫情防控重点工作情况

  今天下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宁波市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市卫健委、市民政局负责人及有关医院专家参加发布会,介绍我市疫情防控重点工作最新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一起来看↓

  

  发布会现场

  

  现场发布

  市卫健委副主任夏冠斌通报近期我市疫情防控重点工作情况↓

  过去的一周,按照国家、省“保健康、防重症”的防控要求,全市上下齐心协力,积极应对新冠感染疫情新形势,医疗救治能力建设持续强化。现在我向大家通报一下我市疫情防控医疗救治工作的总体情况:

  受社会面药品供应缓解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市发热门诊就诊量近日逐步下降。从监测数据看,发热门诊就诊人次的高峰在12月22日达到了58815人次,是12月10日的18倍。自12月23日起,发热门诊就诊人数有所回落,但仍旧保持在高位运行。冬季本是呼吸、心脑血管等疾病高发的季节,今年叠加了新冠疫情因素后,全市急诊医疗需求快速上升。

  随着感染人数的持续增加,接下来,有住院需求的病人也将进一步增加,为有效应对急诊救治和住院高峰的到来,医疗救治将全力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提高发热门诊服务便利性。全市55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继续实行24小时开诊,143家基层医疗机构继续开设发热诊室,发热诊间根据就诊病人需求及时调整,确保日均开设数在900间以上。鼓励村卫生室、个体诊所、核酸检测点、便捷发热医疗站等开设发热诊疗服务站点,以分流发热病人就诊需求。增加发热门诊医护力量,简化发热门诊就诊流程,实现快速配药,缩短门诊候诊时间,进一步方便市民就医。

  二是实现120急救转运能力扩容。通过市防控办协调,在市交通、市经信等部门大力支持下,目前全市院前急救机构已经启动120扩容工作。其中市级部门已经安排车辆46台,驾驶员、担架员290名,话务员47名支援院前急救工作,本周起已经到位,有效缓解了院前急救压力。全市各院前急救机构将继续做好接警线路、调度席位、人员储备和抢救设备等扩容工作。同步强化120和医疗机构的衔接协调,确保快速转运、快速收治。

  三是着力提升急诊和住院病人救治能力。各医疗机构工作重心已经转向急诊服务和住院病人的救治工作,市和各区(县、市)医疗机构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方面,扩展急诊室区域,增加急诊医疗力量,建立急诊患者医院内快速分流机制,缩短急诊室滞留时间,有效识别并快速将急诊室重症患者收入病房;另一方面,调整病房设置,压缩外科病房和部分内科病房,扩增呼吸内科收治床位,最大程度满足患者救治需求,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第三要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三级查房和会诊等医疗质量核心制度,对重症病例每日进行院内会诊,对危重症每日由医疗救治市级核心专家组进行会诊,提高救治成功率。

  四是着力强化重点人群医疗救治。持续高度关注老年患者就诊情况,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力量做好健康管理和健康监测。畅通服务渠道、提升服务水平,依据老年人基础疾病状况实施分级分类健康管理,对高风险人员及时评估,落实分级分类医疗救治。加强孕产妇、儿童专科服务能力,全市所有设置儿科、产科的医院将全部参与到儿童和孕产妇医疗服务中来,统筹全市产科、儿科力量全力保障孕产妇、儿童医疗服务需求。

  五是关心关爱广大医务人员。各医疗机构出台一系列关心关爱措施。如统筹优化人力资源,科学排班,合理调整人员岗位机动轮岗,尽力避免疲劳上岗;做好防护物资的供应保障,确保口罩、手套、隔离衣、防护面屏等防护用品供应充足;做好医务人员健康监测,向医务人员发放“健康礼包”;密切关注医务人员健康状况和感染情况,并根据医务人员健康状况和身体条件,合理安排休息或适宜工作;成立心理关爱团队,为职工提供心理疏导等。目前,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已经持续超负荷工作,加班加点、连轴工作已经成为常态,带阳带烧上岗也已是普遍情况。随着急诊和医疗救治高峰的到来,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将进一步增加。希望全社会一起支持、关心、爱护这支始终坚守阵地的队伍;也恳请市民们在就医过程中,能够多多包容和理解我们的医务人员。

  同时,为了让急危重症患者有更通畅的生命通道,我们继续倡导广大市民“非必要不前往医疗机构”、“非必要不拨打120‘生命热线’”。请大家继续坚持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做好个人防护,保持乐观平和积极心态。我们将时刻同全体市民一起与病毒战斗,以平稳渡过疫情流行高峰。

  答记者问

  一、近期,不少群众担心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传播风险较高,不敢到医院看病,请问我市目前有哪些通过网上咨询就诊的渠道?对相关药物,医保能否报销?

  夏冠斌答:近年来,我市全力提升互联网医疗服务水平,助力新冠疫情防控。目前,全市建设了39家互联网医院,为群众提供网上诊疗、检查预约等服务,方便了群众就医问药,累计服务750万人次。

  12月13日,市医保局和市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医保”发展的通知》,允许高血压、糖尿病等26种慢性病及发热、咳嗽等发生的诊查费和药品费纳入“互联网+医保支付范围”,其中高血压等12种慢性病的一次处方医保用药量最长可达12周。

  近期,全市有9家医疗机构,上线了支持医保结算的互联网医院,分别是宁波云医院、宁波市李惠利医院、宁波市第一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宁波市中医院、宁波市康宁医院、北仑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互联网医院,市民可以通过支付宝,找到目标医疗机构互联网医院小程序,实现“足不出户、网上就诊”。

  同时,全市34家二级以上医院开通了网上咨询问诊通道,市民可以通过医疗机构的支付宝小程序、微信小程序和微信公众号,实现网上咨询问诊。

  另外,为防止在发热门诊排长队,市卫生健康委在健康宁波上线了发热门诊排队实况查询功能,建议市民在就诊前查询附近医院发热门诊候诊人数,避免长时间排队,耽误病情。

  二、老年人是重点群体,请问我市的养老院、福利院在做好老年人健康管理方面有哪些措施?

  丁导民答:国家“二十条”和“新十条”发布后,养老服务机构的疫情防控进入了新阶段。截至目前,我市在运营的养老服务机构269家,住养老人21694人,其中80周岁以上占比达到61.4%。在院住养老人基础性疾病多、防护能力弱,是新冠疫情防控高风险人群中最需要重点保护的人群。为切实保障转段后养老服务机构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市民政局第一时间成立了养老机构防疫工作专班,在市防控办的指导下,强化与卫健、经信等部门的统筹协调,市县两级民政部门联动,全面落实推进养老服务机构防疫过程中的医疗救治、物资储备、疫苗接种、应急处置等各项工作。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方面措施:

  一是第一时间实施封闭管理。为应对社会面放开后的感染风险,全市养老服务机构立即启动临时性封闭管理措施,后续严格落实省市关于养老院、福利院等重点场所继续实施封闭管理的工作要求,切实筑牢养老服务机构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以最大限度减缓疫情输入的速度和规模。同时,为保障封闭管理期间机构入住老人外出就医的刚性需求,市卫生健康委还会同市民政局发布了养老机构休养人员外出就医防疫指引,涵盖了外出就医老年人分类管理、点对点闭环转运等7项规范要求。

  二是积极协调储备防疫和应急物资。在前期要求各养老服务机构加强防疫物资及药品储备的基础上,市县两级民政部门在两级党委政府和防控办的支持下,积极协调卫健、经信等部门调配抗原试剂、退热药品等防疫物资,并及时发放到各养老机构。截至目前,市县两级共向各养老服务机构调配抗原试剂11.77万份、N95口罩5.04万只、防护服3.4万套、隔离衣7800件、退热药品5340份等。当前我们还通过向国家民政部争取调拨防疫医疗物资支持、鼓励各养老服务机构上云医院解决部分紧张用药、鼓励社会爱心企业人士捐赠等相关渠道继续加大对各养老服务机构的物资保障力度。

  三是实施老年人分级分类健康服务。市民政局会同市卫生健康委印发《宁波市养老机构新冠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实施方案》,建立了医疗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1+N”对口保障机制,为老年人提供分级分类的健康服务。目前,全市269家养老机构均已与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家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和定点救治医院建立“1+N”对口保障机制。这个机制重点推进落实三方面工作:第一,与对口保障医疗机构共同开展机构内老年人分类分级登记标识、健康监测和专业医疗指导,医疗需求多的机构,对口保障医疗机构派医生驻院进行全方位指导。经筛查,养老服务机构内住养老人中一般人群(低风险)5297人,次重点人群(中风险)7201人,重点人群(高风险)8670人。第二,与对口保障医疗机构建立能随时对接、处理、转诊、急救的绿色救治通道,形成重点高危人群优先救治机制。第三,通过对口保障医疗机构对于养老机构急需的解热镇痛、止咳药等抗疫药品给予优先保障供应,形成优先保供绿色通道,解决养老机构老年急需用药。

  四是强化机构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养老服务机构均制定有机构出现感染情况的应急处置预案,一旦出现异常病例,立即启动新冠疫情防控应急响应,进行分区、分类管理,全力防止疫情扩散,并按照属地疾控要求做好精准化应急处置,通过1+N对口医疗保障机构全面做好病例的救治工作。

  五是加快推进在院老人疫苗接种。我们一直全力动员在院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截至目前,共有15642名在院老人完成新冠疫苗接种,3625名老年人因禁忌症无法接种,排除禁忌症后接种率达到89.16%。在这也呼吁没有禁忌症的老年人和家属,包括全大市尚未接种的老年人和家属,充分认识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应接尽接,我们与卫健部门将全力做好服务工作。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根据国家、省市疫情防控总体部署及优化调整的新形势新要求,把养老机构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养老服务机构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继续严格落实工作人员闭环作业,进一步完善“1+N”医疗机构对口保障机制,守护好在院老年人健康。

  最后我想说,养老机构作为老年人集中养老的服务场所,是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单位,一直采取最严格的封闭管理措施,以确保2万多名老年人的健康安全。一直以来,全市269个机构6000多名工作人员以院为家、以老为亲,克服各种艰难困苦,默默无闻,真情付出,舍小家为大家。借此机会,我要向每一位奋战在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及家属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在此,我也恳请社会各界尤其是机构入住老人的家属们对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给予更多的理解、关爱和支持!我相信,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最终的胜利。

  三、如果儿童感染了新冠病毒,需要注意哪些?什么情况下需要送医院治疗?

  陈亚萍答:根据目前儿童新冠病毒感染的临床总结资料,总体上讲,儿童新冠病毒感染比成人要轻一些,大多数孩子新冠呈无症状或者轻症的表现,出现临床症状表现最多的是发热,除此之外,还有咳嗽、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和普通的流感症状是非常相像的,部分可能有肌肉酸痛、乏力、呕吐、腹泻以及声音嘶哑等喉炎的表现,当然也有一小部分孩子可能会发展为肺炎,少数孩子还可能发生热性惊厥。

  由于绝大多数都是自限性的病程,因此治疗上主要进行对症处理,以缓解症状、增加孩子的舒适度。孩子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后,如果精神状态较好、饮食没有影响、咳嗽不剧、没有气急等,可暂不去医院,在家观察,多喝水、多休息,根据病情可以用一些治疗感冒或者止咳化痰的中药,当然最重要的是退烧药。

  实际上儿童用退烧药最主要目的是为了减轻患儿因发烧引起的烦躁和不适感,同时也减轻家长的紧张情绪,因此并非所有发烧孩子都需要使用退烧药物。原则上,2月龄以上儿童体温≥38.5℃伴明显不适时,可采用药物退烧治疗。如孩子体温低于38.5℃,且精神状态良好,没有烦躁、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等症状,一般不需要吃退烧药;但在临床的实践过程中,有的孩子可能没有达到这个温度,已发生抽搐,或者体温上升很快,即使体温还不到38.5℃,也可以考虑使用退烧药,因此需要根据孩子的情况综合判断。退烧药一般推荐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2月龄-6月龄婴儿发烧推荐对乙酰氨基酚,6个月以上儿童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2个月以下孩子原则上是不用退烧药,临床上主要通过解衣、打开包被进行散热,不推荐用酒精擦浴或冰水灌肠等方法。此外,在退烧药应用当中需要特别强调,很多感冒药里面都有退烧药的成分,如果用了两种、三种,会有药物成分的重复,叠加使用可能会增加副作用风险。除了用药,应该定期测体温、注意观察孩子日常活动情况和生命体征及其他症状也很重要。

  如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家长应尽早前往医院就诊:

  持续高热或反复发烧超过3天;精神状态差或烦躁不安、甚至出现嗜睡、抽搐、意识障碍者;出现呼吸频率加快、明显呼吸困难,呼吸时伴有锁骨上窝或者胸骨下、肋间凹陷,面色苍灰或口唇发绀;大孩子诉说有胸闷或者心慌;原因不明的阵发性哭闹等;胃口很差或频繁呕吐无法进食、腹痛、严重腹泻导致尿量减少、哭时泪少、口唇干燥、皮肤弹性差等脱水表现。

  还有一种情况需要注意,若孩子本身有其他基础疾病,比如糖尿病、肥胖症、心脏病或者慢性肺部发育问题,癫痫、精神问题、免疫缺陷等,这些也会加重新冠儿童的严重程度;新生儿和3个月以内的婴儿及1岁以内的早产儿也容易发生重症,需要额外的关注。

  另外因新冠病毒感染也会引起热性惊厥,热性惊厥好发于6岁以内的儿童,且年龄越小,发作次数越多,症状越严重,留下严重后遗症的可能性越大。因此,一旦发生抽搐,首要任务是要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家长应快速将患儿转移至开阔的平地上,立即松解衣领,让患儿侧卧,头偏向一侧,并用手指轻轻抠出呼吸道中的呕吐物和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免呕吐物及分泌物等堵塞气道,使患儿窒息、死亡。千万不要摇晃孩子,不要往口中放入任何东西,不要按压人中。若抽搐剧烈,不可强行扳动或按压肢体,否则很可能导致骨折。其次是降温,降温措施包括西药、中药以及物理降温,如果抽搐发作超过30分钟,连续发作或频繁发作,应及时拨打“120”,以最快的速度得到医务人员的救助。

  四、第一波新冠病毒感染者正在逐步康复中,请问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的?

  袁刚答:新冠病毒感染者康复后要加强营养,摄入足够的蛋白质,保持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保证体力的恢复,切忌大吃大喝。同时,生活、工作节奏要适当放缓一点,不要熬夜。

  没有基础疾病的康复者可在康复一周以后恢复锻炼,锻炼过程中如果出现咳嗽、气促、心悸等症状则需要立即停止运动。刚开始恢复时,可以先进行一周左右的低强度运动,包括散步、瑜伽等。当身体逐步适应后再进行力量训练、平衡训练等复杂运动。也可以根据自身运动习惯选择运动项目,不超过平时运动量的三分之一,逐渐增量即可。

  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要重点关注呼吸道症状,比如咳嗽、胸闷、气促等症状是否加重。一周左右核酸或者抗原转阴后,这些呼吸道症状可能还会持续,等病情明显缓解以后,再恢复到正常的锻炼,更有利于健康。

  有心脏疾病的人,在康复后,要注意休息,冬季注意保暖并戒烟限酒,同时限制运动三至六个月。

  退烧以后,如果体力有明显改善,就可以返岗工作。呼吸道症状由于恢复得慢一些,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大家需要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做好评估,既要顾全大局,也要量力而行。可以在身体没有过多不适、能够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下,回到岗位。如果患者仍有发烧、全身肌肉酸痛、体力不支等症状,这种情况下不鼓励急于恢复工作。此外,年龄较大、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更不可掉以轻心,应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态。

  虽然感染一次新冠病毒后,人体形成的免疫力会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奥密克戎可能快速变异出新的亚分支,康复者不能完全避免二次感染。疫情期间最好的防护还是戴口罩、接种疫苗和避免聚集。所以,无论是曾感染还是未曾感染者,都要做好防护,让下次感染的可能晚一点发生。

  五、元旦临近,人员流动性增加,请问对市民加强自身防护有什么具体建议?

  夏冠斌答:当前我市正处于新冠病毒感染的高峰时期,同时也是流感等其他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期,随着元旦临近,人员流动频繁,市民朋友更要加强个人防护,当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一是继续坚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正确、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安全社交距离、遵守咳嗽礼仪,不随地吐痰。

  二是家庭及办公环境做到勤通风消毒,及时清理生活垃圾,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三是保持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合理膳食,保证充足睡眠,及时调整心态,主动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新变化。

  四是尚未接种疫苗且符合接种条件的市民应尽快接种新冠疫苗。

  五是老人、孩子、孕产妇及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群,节假日期间还是要尽量减少外出和聚会,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如确需外出的,请做好个人防护。

  六是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选择居家观察治疗,非必要不外出,避免或减少与同住人员接触,不接待亲友、不走亲访友。注意关注自身病情变化,病情加重时要及时就医。

  七是市民朋友在节日期间如需外出,建议尽量乘坐私家车,如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要全程佩戴口罩,并注意做好手卫生等个人防护工作。

  “阳康“后十大热点问题,宁波疾控权威解答!

  最近,越来越多的“阳康”解除隔离、返岗复工。那么,“阳康”后如何避免再次感染?可以继续照顾还阳着的家人吗?宁波疾控对大家关心的十个问题,进行了权威解答。一起来看↓

  Q

  1.阳性感染者何时可解除隔离、返岗复工?

  A

  根据12月24日宁波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优化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隔离康复后解除隔离和返岗复工的措施:

  1.?阳性感染者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可结束居家隔离,恢复正常生活和外出:

  ①居家隔离满7天(自出现症状或核酸、抗原检测结果阳性之日起计);

  ②居家隔离满7天时,未使用退烧药情况下,发热症状消退超过24小时,且症状明显好转或无明显症状。

  2.?如阳性感染者居家隔离第7天仍有发热等症状,继续落实居家隔离,待满足上述条件后予以解离。

  3.?特殊行业、特殊岗位人员居家隔离解离和返岗要求,按照行业主管部门规定执行。

  4.?解除隔离后可返岗复工,无需进行核酸和抗原检测。

  Q

  2.“阳康”后两周内容易再次感染?

  A

  这个说法不准确。从病毒进入人体的这一刻,身体的免疫系统立即开始工作。后续产生的保护性抗体会在两三周时间达到高峰,但这并不意味着抗体达到峰值前的这段时间我们没有保护力,事实上这个时期如果有病毒再次进入体内,免疫系统能够很快将其清除,反而相对不容易感染。

  Q

  3.“阳康”后如何避免再次感染?

  A

  阳性患者转阴后也要加强健康管理,尤其是在转阴初期,身体状态尚未完全恢复,应避免剧烈运动或高强度工作,建议循序渐进,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及维生素等,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

  同时要继续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注意社交距离、保持咳嗽礼仪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特别目前处于呼吸道疾病高发期,口罩除了能够防护新冠病毒外,对于其他呼吸道传染病也有良好的保护效果。

  Q

  4.“阳康”后仍觉得胸闷气短是怎么回事?

  A

  很多人在阳性期间会出现高烧、全身肌肉酸痛、乏力,出汗多,头痛咽痛等一系列症状, 转阴后如仍有乏力虚弱,甚至胸闷气短等不适症状,通常会在两到三周逐渐缓解。

  仍应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注意充足的休息和睡眠,短时期内应尽量避免剧烈运动或高强度工作,循序渐进,给身体足够的恢复时间。

  Q

  5.“阳康”后可以照顾还阳着的家人吗?

  A

  “阳康”们由于刚刚经历过病毒感染,体内已经产生保护性抗体,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再次感染,可以照顾其他家人,同时也要注意个人防护。

  Q

  6.“阳康”后还需要接种新冠疫苗吗?需间隔多久?

  A

  “阳康”后,由于近期感染过新冠,身体对病毒会有一定的免疫力,并可持续3-6个月,大部分人短期内不会遭受二次感染。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阳康”体内的保护性抗体水平将会逐渐降低或失去保护效力,按照《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的规定,如果确诊感染了新冠病毒,感染时间和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时间要间隔6个月以上。

  Q

  7.“阳康”后可以运动吗?

  A

  新冠康复之后,很多人的身体状态回到以前还需要一段时间,建议先不要开展剧烈运动,循序渐进,一旦累了就要赶紧休息。

  建议开展一些适度的、相对温和的运动,可以做一些广播操、健身操、八段锦等,康复早期的运动不能剧烈,而且要控制时间。

  Q

  8.“阳康”后有必要进行家庭消毒吗?

  A

  如果短时期内全家都“阳”了,大概率是同一个毒株,那么不存在短期内重复感染的问题,家庭主要做好居室通风和日常清洁,不需要终末消毒。

  如果说还有家庭成员未被感染,或家中常有客人,可对重点区域进行消毒,为其他人安全提供保障。

  

  Q

  9.“阳康”后床褥、衣物要怎么处理呢?

  A

  病毒在低温下存活时间长,高温下存活时间短,在56℃或者以上存活时间非常短。

  衣物正常清洗或用热水浸泡就可以解决。

  被子首选在阳光下晾晒。

  Q

  10.“阳康”后回办公室还需要戴口罩吗?

  A

  目前处于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期,所以建议您继续坚持佩戴口罩等科学防护方式。

  在人多密闭的公共场所坚持戴口罩,注意手卫生,以及咳嗽、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掩,尽量避免食堂内面对面就餐。

  编???辑:徐方平

上一篇:内江师范学院报考点2023年研招考试网报公告
下一篇:发热门诊医护力量翻倍、预检窗口前移…同仁医院多措并举保障居民就医需求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