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东北往事:雪白血红(1)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3-02-18
手机版

  原标题:东北往事:雪白血红(1)

  挺进山海关

  1945年为大争之年,东北则是争夺的焦点。

  壹

  一九四五年八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接近了尾声。八月九日,前苏联红军根据美英苏三国签定的《波茨坦协定》,沿中苏、中蒙、中朝边境三千五百公里的战线,从东、北、西三面,向日本关东军和伪军发动了进攻。

  同一天,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在延安发表了《对日寇最后一战》的声明。在猛烈炮火的打击下,已是强弩之末的日军全线败退,溃不成军。八月十五日,日本天皇终于下诏宣布无条件投降。

  从此,高悬在中国东北大地上五十年之久的太阳旗,就像暴雨前晾在窗外的尿布一样,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我国东北是世界上著名的三大黑土地之一。它北靠苏联,西接蒙古,东南与朝鲜接壤,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这里不仅沃野千里,盛产高粱和大豆,更有着雄厚的工业基础。到日本投降的时候,东北的钢铁、煤炭、电力等重工业已经占到了全国的百分之九十。

  沈阳

  早在抗战即将胜利的前夕,毛泽东主席就在中共“七大”上,反复强调了夺取东北的重要意义。他说:“从我们党、从中国革命的最近和将来的前途看,如果我们把现在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

  苏联对日宣战的第四天,朱德总司令就向驻晋冀鲁的所属部队发出了命令:“为了配合苏联红军进入中国境内作战,并准备接受日满伪军投降,我命令:一、原东北军吕正操所部由山西、绥远现地,向察哈尔、热河进发。二、原东北军张学思所部由河北、察哈尔现地,向热河、辽宁进发。三、原东北军万毅所部由山东、河北现地,向辽宁进发。四、现在河北、热河、辽宁边境之李运昌所部,即日向辽宁、吉林进发。”。

  根据朱德总司令的命令,中共冀热辽区委决定:抽调八个团约一万三千多人和二千五百多名地方干部,由冀热辽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李运昌负责,组成“东进工作委员会”和指挥部,迅速向东北挺进。

  说干就干,冀热辽军区的十六军分区两个团,在司令员曾克林和副政委唐凯的率领下,星夜兼程向辽宁开进。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先头部队已经绕过山海关,出九门口长城到达了辽宁省绥中县的前所镇。

  一路长途行军,部队显得有些疲惫。到达前所后还没来得及休整,前方的侦察员就传来了情报,说有一队苏联士兵正朝这里开来。

  对于苏联,战士们知道得并不多,只是在出发前的动员大会上,他们才听说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列宁的故乡,那里已经消灭了剥削制度,种地使用“铁牛”,住房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苏联红军是支援我们抗日的“老大哥”,这次部队奉命到东北,就是去和“老大哥”会师的。

  时任冀热辽军区第十六军分区侦察参谋的董占林回忆说:“配合苏联红军解放东北呀,赶快夺取大城市啊,这个知道,这个开会都给我们说了,都动员了,大家伙儿都高兴,也没有打算打仗,哪打算打仗啊,日本都投降了嘛。”

  为了和苏军的那次会师,董占林他们在路边排起了整齐的队伍,并抽调了二十多名司号员组成军乐队,吹吹打打地站在了最前面。

  董占林说:“8月29日早晨8点左右 苏联红军从绥中开来5辆汽车,4辆汽车拉着一个连,还有1辆汽车拉着一门战防炮,还有一个吉普车,是这个副营长和这个连长坐的一个吉普车,一共6辆汽车 5个大的1个小的。”

  过去只是听说过苏联红军,可谁也没有真得见过。现在,红军就到了眼前,大家都觉得很好奇,原来“老大哥”都是大鼻子、蓝眼睛。

  当然,最让人眼热的还是他们手里那泛着烤蓝光泽的家伙,当兵的就喜欢这个。队伍里响起了“苏联红军万岁”、“斯大林万岁”的口号声,可喊着喊着,却发现不对劲了。

  这时,“老大哥”已经展开了战斗队形,枪口齐刷刷地瞄准了这群身穿土布军服、肩背五花八门武器的部队。原来,苏联红军把他们当成了土匪,双方差点就闹出一场冲突。

  董占林和战友们前去赶紧说,我们是共产党毛泽东朱德领导的部队,是抗日的部队,他们就相信了,然后给他做饭,蒸的包子烙的饼炖的肉,人家不吃,要吃什么呢,要吃山药蛋,也就是土豆,要吃煮鸡蛋,因为人家带着有饭,带着黑面包,赶快给他各家买鸡蛋,找土豆,在地里现挖。

  土八路的热乎劲儿很快就煽乎起了“老大哥”的情绪。这时山海关还在日本军队的控制之下。曾克林司令员和唐凯副政委趁机向苏联红军提出了联手攻打山海关的建议。

  但是,“老大哥”对于这个建议却不感兴趣。他们的理由是,按照《波茨坦协定》,苏联红军只能进入中国的东北地区,而山海关则属于华北的行政管辖,苏军不方便采取行动。

  好说歹说,苏联红军总算是同意合作了,但同时又说他们只能是敲敲边鼓,主攻还得是八路军的事儿。

  在山海关城下,中、苏军队的代表向日本军队递交了一份文书,限令驻山海关的日军和伪满洲国军于当日下午二点,在山海关火车站无条件地向中、苏军队投降。

  此时的日军代表已然没有了过去的骄横,他一口一个贵军的叫着,可苏军代表却是个有点儿“二杆子”气的副连长,没说几句话就骂一声“混蛋”。他限令日军半个小时之内给予答复,否则就不再客气了。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可日军仍以山海关归国军接收为由,不肯缴械投降。于是,两国军队在炮火掩护下,分三路向山海关发起了进攻,这是中苏两国军队的第一次联合作战。

  打了三枚炮弹就把城门就给它打开了,打开部队就冲进去,这个时候 天已经开始擦黑了。

  十六军分区所属的十八团首先攻进了城内,接着,十二团又拿下了火车站和桥梁厂。守城的日军已经无心恋战,伪军更是逃命要紧,实在跑不了的就扯起了白旗。

  在向东北挺进的途中,十六军分区虽然也捎带脚地拔掉了几个日军据点儿。但真正算得上战斗的就是攻打山海关。攻下了山海关,就把东北和华北解放区连成了一片,同时,也为后续部队挥师出关开启了一扇大门。

  貮

  抗战胜利了,蒋介石当然也不会忘了关外那片丰腴的黑土地。这时的蒋委员长胆气壮得很,但是他的四百万大军却窝在西南,几十万精锐部队还摆在中缅、中越的边境上。此时要打内战,还需要点时间来排兵布阵。因此,蒋介石不得不向延安伸出了橄榄枝。

  八月二十八日,当毛泽东主席离开延安窑洞的时候,特意换上了一身新做的蓝咔叽布制服,头戴盔形帽,平生第一次坐上了飞机,到重庆去和蒋介石谈谈中国的和平。

  在与蒋介石唇枪舌战的时候,毛泽东的心情并不轻松。他知道共产党的军队不仅在数量上与国民党军队不成比例,武器装备更有着天壤之别。按理说赶走了日本人,本应该关心关心国计民生了,但这一美好的愿望,却由不得共产党的一厢情愿。就在宴会上杯光觚影的背后,蒋介石已经开始调兵遣将了。国产剧

  八月三十一日,蒋介石任命三星上将熊式辉为东北行营主任,前往东北接受日军投降,接着他又委任杜聿明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

  在随后的几个月里,蒋介石在美国人的帮助下,又把八个正规军约三十万人,陆续运送到了东北。

  远在黄土高原的共产党人密切的注视着黑土地上发生的一切。在认真分析了东北的形势以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做出了两项决定:第一、成立以彭真为书记的东北局,第二、迅速配备一百个团的干部进入东北。中央强调:“目前我党在东北的任务就是要迅速的、坚决地争取东北,在东北发展我党强大的力量。”

  九月十七日,主持中央工作的刘少奇致电在重庆谈判的毛泽东,提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设想。毛泽东接到电报后立即回电表示赞同。随后,刘少奇代表中央起草了《关于目前任务和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和部署的指示》。

  八月末到十二月初,驻山东部队根据延安的命令,快速地向黄县龙口港和蓬莱县栾家口集结。毛泽东主席在发给中共胶东区党委的电报中强调说:“千万要多要快,不得片刻迟误,将此当作第一位工作,派大批干部准备渡海,其他工作均属次等。”胶东海边的渔村里一下子挤满了军人,大量的渔船也被征集到岸边待命。

  时任胶东军区第四团通讯员的马兴田回忆当时的情况时说:

  “我是43年入伍的,我就知道打走日本鬼子建设家园,回家建设去,小日本打倒了,怎么不让回家呢?说东北去开荒,东北是大片土地,地有的是,到那去开荒种, 这么说走了,但没说到那是去打仗。”

  叁

  龙口和栾家口是胶东半岛到辽东半岛最近的一条航线,直线距离只有五十多海里。如果顺风顺水,即使是渔船一昼夜也可以到达彼岸。当然,这一切不仅要看老天爷的脸色,有时还要防着美国运送国民党兵的军舰。

  时任胶东军区第四团通讯员马兴田说:“就是摇橹的那个船,风大了不能走,没有风了这船老大得用力也不能走,到那小山上,小坨子小岛上到那上待上半天,然后有点儿风了起来又走。美国那个兵舰在海上检查了,好家伙来了,如果挨他近的时候它不用撞你,那个水浪就把你摇翻了,坐那个小船更闷了,吐得有的是苦胆都破了吐出来了,可是船上有没有东西吃呢,有一筐那个火勺一筐梨,胶东弄的那个,谁也不吃谁也吃不了,一下船了都倒在那个沙滩上去了。”

  当日本在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签署投降文书的时候,第十六军分区部队已经乘坐一列客货混编火车,从山海关进入了锦州。接着,十二团和朝鲜支队又向东北最大的城市沈阳前进。

  列车在关东大地上风驰电掣的奔驰着,车厢外秋高气爽,风光无限。

  (本文人物采写为口述历史部分)

  责任编辑:

上一篇:北大经济史学名家系列讲座 | 邓钢教授讲座纪要(上篇)
下一篇:厦门大学哪些专业最值得读?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