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理工学院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3-02-20
手机版

  一、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考生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高职高专2008年9月1日前毕业,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5)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即1970年8月31日后出生),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年龄不限。

  二、报名

  报名分为网上报名和报考点现场确认两个阶段,具体时间及要求请在2009年9月关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

  考生自行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考生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报考点以及我校的网上公告要求进行报名,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复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三、资格审查

  1.对考生的资格审查将在复试中进行,参加复试的考生需按复试通知的要求携带本人身份证和本科毕业证(应届本科毕业生携带学生证)原件等材料。

  2.入学报到时,学校将检查应届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证书原件。对未获得毕业证书的应届本科考生,学校将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取消其入学资格。

  3.对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学校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复试、录取资格或学籍。

  四、考试(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

  1.初试

  (1)初试科目参见《专业目录》,其中政治理论和外国语成绩满分均为100分,两门业务课成绩满分均为150分。统考政治、统考英语一、数学一、二均采用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的全国统一考卷,专业基础课由我院自行命题,参考书目附后。

  (2)初试科目考试时间为3小时/科。

  2.复试

  (1)复试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外语听力测试、口语测试成绩满分各为10分,专业综合笔试、面试成绩满分各为40分,复试科目及参考书见《专业目录》。

  (2)复试时间一般在4月中旬前后,一志愿上线考生直接进入复试名额。

  (3)对以同等学力身份(以报名时为准)报考的考生,须加试报考专业两门大学本科主干基础课程。

  五、体检

  考生复试时应按照教育部有关要求进行体格检查,凡不符合教育部规定体检标准的考生不予录取。

  六、录取

  1.入学考试成绩成绩按照“总成绩=(初试成绩/5)×60%+复试成绩×40%”计算。

  2.录取原则

  (1)按初试、复试综合考核成绩排序录取。

  (2)考生按招生专业录取,入学后再分研究方向。

  3.我校录取的新生类别包括非定向、定向、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4种类型,自筹经费学生收费标准为6000.00元/年,可享受普通奖学金2000.00元/年。

  七、毕业生就业

  定向和委托培养的硕士生毕业后回定向或委托单位就业。

  非定向和自筹经费硕士生毕业时采取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

  八、优惠政策:

  1、凡第一志愿报考我院上线并通过复试被录取的考生,100%享受计划内指标(公费),本校教职工及线下破格考生除外。

  2、我校设立新生奖学金。凡高于所报考门类B类地区最低控制分数线30分的考生,奖励500.00元/生,高于60分的考生,奖励1000.00元/生(本校教职工及线下破格考生除外)。

  3、我校设有高额优秀奖学金。一等奖学金:5000.00元/年,二等奖学金2000.00元/年。

  九、其它

  1、国家尚未下达2010年招收硕士研究生的文件,本说明如有出入,按照教育部政策执行。

  2、涉及录取和调剂方面的政策以教育部当年录取工作文件为准;若有硕士生培养经费的改革,按国家有关文件的规定执行。

  十、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兴路学苑街180号四川理工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行政楼411室)

  邮 编:643000

  联系 人:李老师彭老师

  联系电话:(0813)5505850、5505679传 真:(0813) 5505679

  网 址: http://yjs.suse.edu.cn电子邮箱:yjs@suse.edu.cn

  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机械设计及理论(080203)

  本学科现有教授9人,副教授16人,硕博士16人,是四川省机械类本科人才培养基地,设有化工设备设计研究所、机械工程研究所。经过多年的发展,该学科在现代机械设计理论、机械动力学设备设计及机电一体化设计等研究方向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发表科研论文两百余篇,具有国家863项目、四川省重点科研项目及企业合作项目等各类项目的支撑,获国家专利、省科技进步奖等多种奖项。

  研究方向:

  1、现代机械设计理论及方法

  主要研究:现代设计方法的理论与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智能设计、特殊传动装置等,包括:

  (1)可靠性设计与专家系统设计

  (2)智能设计、神经网络及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3)现代设计方法与理论研究

  (4)特殊传动及其CAD

  2、机械动力学与设备设计研究

  主要研究:机械动力学及其应用、过程设备设计与开发、板壳理论与有限元应用等,包括:

  (1)旋转机械动力学研究

  (2)设备设计与方法研究

  (3)化工设备失效与延寿

  3、机电一体化设计

  主要研究:机电设备设计、机器人应用等,包括:

  (1)机电设备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2)工业机械手应用研究

  (3)数控技术与数控设备

  考试科目:

  101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

  801机械设计或 802机械原理

  复试科目: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工程学》(二选一)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力学基础》、《计算机基础》

  参考书目:

  1、《机械设计》(第四版),邱宣怀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机械原理》(第七版),孙桓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杨可桢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4、《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华楚生编,重庆大学出版社

  5、《材料力学》(第四版),刘鸿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6、《理论力学》(第六版),哈工大力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

  7、《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周明德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8、《C语言程序设计》(第三版),谭浩强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联系人:曾涛、黄文权咨询电话:0813-5505868

  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081104)

  本学科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18人,是四川省“电子信息”类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并拥有四川省“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2001年以来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及教材25部。近年来本学科承担各类科研项目40余项,已在智能信息处理、智能控制、神经网络与计算智能及模式识别与信息处理等方面形成自身的研究特色和优势。

  研究方向:

  1、智能信息处理研究方向

  (1)粗集理论、方法研究以及在智能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2)人工神经网络理论、方法研究以及在智能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3)模糊控制理论、方法研究以及在智能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4)综合智能信息表达、处理方法及其应用

  2、智能控制研究方向

  (1)智能控制的框架结构理论(2)仿人智能控制器及其应用

  (3)智能模糊控制器及其应用

  3、神经网络与计算智能研究方向

  (1)人工神经网络理论研究(2)人工神经网络结构实现及学习方法研究

  (3)计算机网络及信息处理(4)人工神经网络在计算智能中的应用

  (5)计算机网络及信息管理

  4、模式识别与信息处理研究方向

  (1)模式识别方法、理论研究(2)计算机技术与模式识别

  (3)计算机理论与模式识别(4)模式识别与计算智能方法研究

  5、智能机器人研究方向

  (1)机器人运动学(2)机器人动力学

  (3)机器人控制(4)机器人规划(5)机器人编程(6)机器人应用

  考试科目:

  101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

  803信号与线性系统或804自动控制原理

  复试:《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信号与信息处理》、《工业过程控制工程》、《检测技术》

  (四选二)

  同等学力加试:《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

  参考书目:

  1、《信号与线性系统》,曾黄麟编著,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

  《信号与系统》,郑君里吴大正高等教育出版社

  2、《自动控制原理》,孙德宝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7月

  《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科学出版社,2001年2月

  《自动控制原理》,晁勤、傅成华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

  3、《新编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潘永雄主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贾金玲,电子科大出版社

  4、《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阎石,高等教育出版社

  5、《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高等教育出版社

  6、《工业过程控制工程》,王树青,化学工业出版社

  7、《检测技术》,陈杰,高等教育出版

  联系人:姚毅、杨平先咨询电话:0813-5505870

  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化学工艺(081702)

  本学科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11人,讲师9人,其中硕士10人,博士4人。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办学历史长,是四川省“化工”类本科人才培养基地。现有的主要研究机构有化工研究所、催化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化学工艺是我院重点学科,反应与分离集成技术、催化反应技术是该学科经长期发展经形成的特色和稳定的研究方向。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256篇,承担各级科研课题30余项,对我国石油与化学工业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化学工艺专业重视与生物工程、材料学、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微电子技术等学科的结合,积极开展交叉、前沿领域的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1、有机化工:主要从事石油与天然气化工、精细有机化工合成的新工艺、新过程、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放大、设计和操作优化研究。

  2、无机化工:无机精细化工产品合成与应用;盐化工艺新技术与应用开发;化学肥料与功能性肥料开发及应用。

  3、现代分离技术原理与方法:应用膜分离技术、超临界萃取分离技术等实现绿色化学与环境友好新工艺。

  4、催化反应技术:主要研究仿生物催化剂的设计、合成、性能、催化工艺和催化反应机理等。

  考试科目:

  101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2数学二

  805物理化学或806有机化学或807无机及分析化学或808化工原理(均含实验)

  复试:《化学综合》

  同等学力加试:805、806、807、808中除已考科目外三选二

  参考书目:

  1、《无机化学》(第四版),大连理工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分析化学》(第四版),华东理工大学、成都科技大学合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近代化学基础》,四川大学工科基础化学教学中心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物理化学》(第二版),天津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5、《有机化学》(第二版),徐寿昌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6、《有机化学教程》,刘玉鑫、李天全编,科学出版社

  7、《化工原理》,陈敏恒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联系人:颜杰、陈建咨询电话:0813-5505698

  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应用化学(081704)

  本学科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16人,讲师11人,其中硕士13人,博士5人。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是四川省“化工”类本科人才培养基地。现有的主要研究机构有腐蚀与防护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天然有效物工程中心、院材料及分析测试中心等。拥有满足该学科进行教学和研究实验的场所和仪器设备。近三年来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48篇,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地方政府和企业项目40余项,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应用化学是我院重点学科,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和稳定的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1、腐蚀与防护:

  主要从事电化学腐蚀试验和监测、电化学保护、表面技术、缓蚀剂等方面的研究;从事防腐材料、防腐工程技术研究。

  2、精细化工:

  无机精细化工产品合成与应用;有机精细化工产品合成原理及技术研究。

  3、表面活性剂合成及应用:

  功能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应用技术;复配技术研究。

  4、工业分析:

  从事色谱分析、光化学分析、电化学分析方法研究;工业分析技术研究、复杂物质成分及结构剖析技术研究。

  考试科目:

  101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2数学二

  805物理化学或806有机化学或807无机及分析化学或808化工原理(均含实验)

  复试:《化学综合》

  同等学力加试:805、806、807、808中除已考科目外三选二

  参考书目:

  1、《无机化学》(第四版),大连理工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分析化学》(第四版),华东理工大学、成都科技大学合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近代化学基础》,四川大学工科基础化学教学中心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物理化学》(第二版),天津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5、《有机化学》(第二版),徐寿昌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6、《有机化学教程》,刘玉鑫、李天全编,科学出版社

  7、《化工原理》,陈敏恒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联系人:颜杰、陈建咨询电话:0813-5505698

  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发酵工程(082203)

  我院发酵工程专业,始建于1983年,已为西部地区培养了大量的生物工程技术人才,“发酵工程”是四川省重点学科。我院是四川省“生物工程”类本科人才培养基地,“食品与发酵工程实验中心”是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生物工程国家特色专业”,是四川省“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省级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本学科现有教授9名,副教授15名,高级工程师4名,其中硕士24名,博士5名。并与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多所大学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本学科是西南地区唯一的发酵工程硕士点,主要硕士学位课程包括微生物生理及遗传、发酵产物分离技术、基因工程及原理、酶学及酶工程、环境生物工程等。本学科紧密围绕酿酒、食品、制药、环境和能源等重大问题开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研究。

  研究方向:

  1、发酵过程优化调控

  主要研究:现代微生物育种新技术、微生物发酵工艺的优化、微生物发酵代谢调节控制、发酵工程动力学等。

  (1)酒类微生物发酵工艺优化(2)酒类微生物发酵代谢调控

  (3)酒类发酵工程(4)酒类微生物菌种选育

  2、环境生物技术

  主要研究:现代生物技术处理纸浆黑液及食品发酵工业废水、废渣。

  (1)发酵废水/废渣利用与治理(2)食品废水/废渣利用与治理

  (3)造纸废水利用与治理

  3、发酵食品加工原理与技术

  主要研究:发酵食品加工的理论、新工艺、开发新型发酵食品,研究现代生物食品工程高新技术。

  (1)发酵功能食品加工原理与技术(2)发酵特种食品加工原理与技术

  (3)发酵调味品加工原理与技术(4)高新技术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

  考试科目:

  101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2数学二

  809微生物学或 806有机化学(含实验)

  复试:《发酵工艺学》(含酿造工艺学、氨基酸工艺学、调味品工艺学)、《有机化学》 (二选一)

  同等学力加试:《生化工程》、《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

  参考书目:

  1、《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2年

  2、《有机化学》(第二版),徐寿昌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有机化学教程》,刘玉鑫、李天全编,科学出版社

  4、《酿造工艺学》,顾国贤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5、《氨基酸工艺学》,张克旭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6、《调味品工艺学》张水华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7、《生化工程》,伦世仪,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8、《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姚汝华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联系人:周健咨询电话:0813-5505872

  北方网教育频道 新闻纠错、投诉及爆料热线:022-23601753

  

上一篇:2021考研199管理类联考难吗?考完后,很多人痛哭流涕!
下一篇:南方医科大学霸寝室、奖项收割机来了:她们同寝3人考研北大、复旦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