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不会理科才学文、文科没什么用?文科生≠文人书生!
我国大多数省份高中时都有文科、理科的区分,关于文科、理科哪个好一直充满争议。最近比较火的一篇文章就是媒体从业者发表的《但凡数理化能学会,谁会选择文科?》”文章了,该文通过多条观点表示“学理不如学文”,并得到一大批网友的认可。
认为文科不如理科有用的人主要有以下观点:一、文科生集中的单位内斗比较厉害、文人相轻。二、文科生善于批判,扮演社会良心,和平社会没有生存之地。三、文科混文凭简单,理科转文科类工作很方便,但文科转理科工作很难。四、中国两千年文化发展,输给了发展两百年理科的西方,百无一用是书生,遇到战争,文人没有用武之地,国家要想强大,必须靠理科生。五、理科要想学好是需要高智商,很多人学不会理科才会选择文科。……
那么文科真的不如理科有用,学不会数理化的人才会选择文科吗?下面教育前沿陈述一下自己对文理之争的看法:
首先,文理科是高中时的划分,甚至有些高考改革省份已经没有文理科,改为选科划分,如北京市、浙江省等。而大学学科分类就比较多了,文学科、理学科只是14大学科门类中的2个,其他学科门类还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艺术学、交叉学科12个。所谓“文人”在文科生中只是一小部分人。
理科生可以学的大学专业集中在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等门类,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门类也大量招理科生,有些交叉学科文理都收。整体来看,理科生可以报考的专业要比文科生多,理科前景好的热门专业也比文科多。
高中文科生考大学可以学的专业集中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8个门类。但理、工、农、医门类也有部分专业招文科生,如北京工大的工业设计专业、某些院校的医学、针灸、护理、心理学、城市规划、园林等专业也招文科生。
大部分文科生读的专业的确不如理科生读的专业就业好,理工科类专业在科技发展中的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想要国家富强,理工科人才功不可没。
但文科生也并不是“百无一用”,相反有些专业方向还十分重要。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使用火可以说是科技文明第一步,出现文字语言交流是人类发展的一大步,法治社会的发展更是加速了人类社会发展,正是近代法治社会的逐渐完善,给了科技文明发展的环境,人类在近200年内得以飞速发展。
“文科生”所涉及的语言、法学、经济学、教育学甚至历史领域在人类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法学类人才维护社会稳定、而近代发展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英语、法语的流行打通了不同文明的交融。我国也是靠马克思主义核心思想凝聚起来的民族意识团结建国,武力和理科生涉及的“工业”等的发展也是直接原因。
直到现在,经济、法治社会稳定、国家和民族意识形态、教育等“文科生”领域依然占据着很重要的作用。科研发展需要让社会稳定、需要教育培养人才,需要财力扶持、政策支持等。
虽然文科生能考的很多大学专业就业一般、冷门、甚至不如理科发展好,但也不是绝对的,“文人”并不能代表文科生。人各有志,文科生、理科生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文科生学的法学、经济学、各国外语等专业到了大学并不简单。
当然,我依然保留着多数理科生专业的确比文科生专业就业前景好,部分理科生才能学的专业目前缺乏精英人才的看法!
上一篇:宜宾学院是
下一篇:山西繁峙反贪局局长被双规 传其财产约有2亿元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
- 黄山屯溪区:秋风迎诗意 教研唤灵思
- 给您提个醒!社保待遇资格认证别忘了办,认证时间可以自己挑个好记的日子
- 雄安新区城市鸿蒙生态正式启动!
- 打破规模天花板:复杂科学怎样框定企业幂律增长路线图?
- 根植文化自信 福建师大少数民族学生与艺术名家面对面
- 兰大师生参加第18届锕系及裂片核素在地圈中的化学与迁移行为国际会议
- 祝贺!兰大校友吴照华夺得2023年世界武搏运动会男子刀棍全能金牌
- 以更强信心冲刺决战目标
- 原创突发!记者曝出争议猛料,球迷吐槽:中超联赛就是个天大的笑话
- 观烟台·观商务丨刚刚,烟台在这里温情亮相
-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校友已成为学校的一张亮丽名片,和一笔宝贵财富
- 66年血脉情缘历久弥深,“交大”回来了丨西南交通大学唐山园区正式启用
- 朱钰峰出席第十三届苏港澳青年发展论坛
- 新西兰留学申请
- 自主与合资企业频出招,海外出口成弱势车企“救心丸”
- 托福写作如何得高分
- 海南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沈义俊:培养海洋科技人才 助力海南海洋强省建设
- 综测推免双第一,保研上财,她用行动创造不凡
- @毕业生:收藏好这份秋招指南 让你“遥遥领先”
- 托福雅思哪个难考
- moto razr 斩获双 11 小折叠多项销量第一,还公布全新智变柔性屏新机
- 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
- 促进贸易畅通 推动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
- 双峰县教育系统:厚德仁爱尊老爱贤 凝心聚智共谋振兴
- 郝明金出席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第七次代表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