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陪”出优秀的孩子?掌握这些方法,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3-02-26
手机版

  全文长 33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5分钟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高质量的陪伴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意义。优秀的孩子,往往是父母“陪”出来的。你知道陪伴孩子的正确方式吗?一起来读今天这篇文章吧~

  优秀的家庭教育都有这3个特征:

  父母重视孩子的教育,从小帮助孩子养成各种良好习惯。

  父母及时表扬或督促孩子,让孩子发扬长处,弥补短处。

  父母给孩子做好榜样,和孩子一起交流学习,共同成长。

  难怪有人感叹:最好的教育,就是“拼爹拼妈”。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竞技,更是教育投入的比拼。投入的主角,是父母;比拼的场所,在家庭。

  优秀的孩子,一定是父母“陪”出来的。

  1

  父母陪伴的五个“坑”

  正在毁掉孩子的潜力

  父母错误的陪伴方式,有可能毁掉了孩子的努力与潜力。

  第一个坑:敷衍太过,没有真正解决问题。

  陪伴,不只是陪着这么简单。如果家长一边陪孩子,一边做自己的事情,就等于没有陪伴。孩子需要的是“被看到”,而不是“被陪着”。

  第二个坑:耐心太差,没有控制好情绪。

  有些家长恨铁不成钢,动不动就发脾气,对孩子又打又骂。只看到孩子的差,看不到孩子的好,失去耐心的陪伴,会成为孩子成长中的“毒药”。

  第三个坑:回应太少,和孩子距离很远。

  有些家长很敷衍,不管孩子做什么,一句“好的”“知道了”就应付过去了。对于3-12岁的孩子,父母参与度过低的陪伴,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第四个坑:说教太多,会使孩子产生厌恶。

  说教并非教育,只是一种发泄,一场不负责任的指责。父母总是说教,就是站在了孩子的对立面。当父母用权威武装自己的时候,孩子就会用情绪保护自己。

  第五个坑:期待太高,给孩子施加压力。

  孩子并非机器,不是我们付出了爱与关心,就一定要最大限度得到孩子的回馈。教育孩子,不应该抱有太强的功利心。陪伴孩子,也不能只为了让他考出好成绩。

  陪伴是个很复杂的概念,父母陪在孩子身边,更重要的是了解孩子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害怕什么。

  只有深入地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父母的陪伴,才是有效的教育。

  2

  优秀孩子都是“陪”出来的

  最需要这五种高质量的陪伴

  真正优质的陪伴,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陪伴的质量。

  第一种:用心的陪伴。

  陪伴孩子要“用心”,而不是“用力”。用心关注,用心倾听,用心帮助,只有父母用心了,才能帮助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二种:尊重的陪伴。

  不要打击孩子,不要一味指责,不能高高在上,哪怕是自己的孩子,也要给予应有的尊重与信任。真正的陪伴,是和孩子做朋友,我们都要放低姿态,互相尊重,彼此包容。

  第三种:耐心的陪伴。

  和孩子沟通时,一定要注意措辞和态度,讲明道理,切忌发火、给孩子贴标签。有些道理我们都懂,但孩子未必就懂,所以要花更多的耐心来教育孩子。

  第四种:平常心的陪伴。

  不是所有孩子都能考100分,有孩子登上第一名,就要有孩子在路边鼓掌。成绩并不意味着一切,孩子还有很多可能性。我们要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找到最合适的成长道路。

  第五种:共同成长的陪伴。

  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你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陪伴孩子的过程,就是给孩子做好榜样的过程。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最优秀的父母,在陪伴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也在不断进步,努力跟上孩子的步伐,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3

  一对好父母

  胜过200个好老师

  曾经,一个男孩和爸爸互动的小纸条感动了全网。

  爸爸是高中班主任,工作非常忙,每天早出晚归,能陪伴孩子的时间少之又少。

  于是,儿子把想跟爸爸说的话都写在纸条上,然后贴在门口或茶几上,纸条上既有他的心里话,也有他想问的数学题。

  爸爸看到,就会在纸条上写下回复,父子两人虽不能“朝夕相处”,却可以“纸条传情”。

  小小的纸条,承载了父子的肺腑之言,也记录了孩子的成长历程。

  陪伴的方式有很多,忙碌并不能成为父母缺席的理由。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教育无法重来,每位父母,都必须对孩子亲力亲为。陪伴并不需要“大把”的时间,哪怕每天只有10分钟,只要父母做到全心全意,让孩子感受到爱与关注,就是成功的陪伴。

  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一个故事;

  可以和孩子分享今天有趣的事情;

  可以和孩子一起攻克作业上的难题;

  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他喜欢的玩具、游戏……

  我们总想给孩子最好的,却不知道,孩子最需要的只是父母的陪伴。

  有一句话说得好:父母和孩子,从来都是一种相互成全的状态。

  父母为了孩子,固然是拼尽全力的付出,而在孩子这里,我们能够感受到这世上最完全的依赖、信任和爱戴。

  哪怕我们在外一事无成,可回到家里,我们还是孩子的父母。“父母”,就是我们一生最光荣的称号。

  趁着孩子还未长大,趁着我们还未变老,好好陪伴,用心教育,努力成就孩子。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父母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也是任何成功都无法超越的荣光。

  优秀的孩子大部分是家长陪出来的,一个出类拔萃的孩子其实与学校教育没啥大的关系,多半是这个孩子的家庭教育做的好;而一个所谓“差生”也多半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的确,陪伴是最好的教育。但是,怎么陪却是大有学问。

  下面是一份给家长的陪伴建议,1-9年级都整理齐全了。这些建议,越早开始执行效果越好,孩子到高年级后,双方都会越来越轻松。一起来看。

  小学一、二年级

  写字工整

  如果不从一开始就让孩子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等到了高年级的时候再去纠正他,会让孩子做作业的效率就直线下降,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

  2. 做作业速度

  孩子完成作业的速度,能够反映出学习的认真程度,家长应多多关注,从而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鼓励孩子追求“自己的最佳表现”“跟自己竞赛”,让孩子了解到考日本据试是一种自我检验,而不仅仅是分数的追求。

  小学一二年级还要培养孩子每天朗读、写简单日记的习惯。总之,一定要培养好孩子的学习习惯。

  小学三、四年级

  这个阶段是孩子学习逐渐定型的重要阶段,这时的孩子有了自己的主见,所以又是一个不稳定的阶段,孩子在一二年级养成的良好习惯一定要加强不能放松。

  三年级后不用跟一二年级一样再坐在旁边陪伴孩子做作业了,他们开始主动积极地接受新知识,但你要教会孩子做计划表、整理错题、做笔记。

  记笔记和找重点是相辅相成的,但是要让孩子尽量做到边听边写,记多少算多少,千万不要为了记笔记而错过老师的讲课内容。

  小学五、六年级

  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以后,不用再过问课业细节了,这时候孩子有了自主的学习能力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家长只要在他偶尔犯懒的时候提醒他,遇到挫折的时候鼓励他,在他实在找不到解决办法时跟他一起寻找方法。

  初中阶段

  从小学到中学,对孩子来说是一个相对比较大的跨度,无论在学习习惯还是学习方法上,都需要有一个新的认识,在这个转变中,家长的角色也至关重要。无论您有多忙,以下这4件事不得不做。

  1. 增强意识——和孩子坐下来,好好聊聊初中生活

  面对陌生的环境,想要适应,真的需要一段时间,适应时间的长短则和孩子自身的适应能力有很大关系。

  这个时候,家长要提防两种极端心态的产生:

  一是觉得初中学习和小学学习一样简单,因此漫不经心;二是对初中学习过于担心,生怕自己会落下。

  前者需要家长强调初中学习的重要性,后者则需要家长给予更多的鼓励和信心。

  2. 确立目标——辅助孩子找到自己的位置

  中考每年都会有一些变化,作为孩子的“大后方”,家长需要在这些方面花些时间和精力,可以帮助孩子基本确定一个努力的方向,把每一步走得踏实。

  3. 及早沟通——向老师传达孩子的基本情况

  需要强调的是,和老师沟通并不是为了以后“打小报告”或者“探听孩子底细”,而是因为家长要做到对孩子了如指掌,必须通过老师这座桥梁。

  这里的老师,除了班主任老师,还有各任课老师,与老师沟通,主要是为了避免孩子过度偏科,了解孩子的心态变化,并且积极配合老师。

  4. 找到方法——应对即将步入青春期的孩子

  孩子到了初中阶段,已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听话”是家常便饭。这个时候,家长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呵斥了,需要的是耐心地和孩子讲道理。

  能不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这个是关键期,家长不仅要做孩子的镜子,更要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多向优秀的家长取经,改变之前那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

  初中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对家长来说,更是万里长征的重要一步。要想下好这盘棋,必须把每一步都走好。

  孩子的教育任重而道远,作为家长,我们也要和孩子一起成长,根据每个阶段的教育重点,帮孩子成才、成人。

  校长派投稿邮箱:xzpxzzk@163.com

  

  

  

  

  来源丨于洁沙龙

  编辑丨智库君

  版权说明丨校长派尊重原创,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权,我们会及时声明或删除。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上一篇:通知!2023年4月福建自考新生网上预报名已开始!
下一篇:英语六年级上册(外研版)Module4 微课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