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部门联合管控校外培训广告 抑郁症筛查将纳入学生健康体检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3-02-28
手机版

     11月9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做好校外培训广告管控的通知》提到,不区分学科类、非学科类,要确保做到主流媒体及其新媒体、网络平台以及公共场所、居民区等线上线下空间不刊登、不播发面向中小学(含幼儿园)的校外培训广告;近日,教育部针对“加强幼小科学衔接”的建议答复,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各省(区、市)全面推行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教育部对《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进行了答复,明确提出,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其中。教育企业动态方面,腾跃校长在线称资金断裂,快陪练申请破产清算,新东方退租教学点,开始助农直播带货;小叶子智能陪练完成超过2亿元C+轮融资,酷学院完成B轮融资……更多教育行业新鲜事,详见下文。

  双减 | 全面排查清理!八部门联合部署校外培训广告管控工作

  为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文件)有关要求,近日,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民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资委、广电总局研究出台《关于做好校外培训广告管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就做好校外培训广告管控工作作出部署。

  《通知》要求,地方相关部门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立即开展专项行动,严格按照有关政策文件要求,不区分学科、非学科类,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对校外培训广告进行全面排查清理,清理存量、杜绝增量。立即组织主流媒体及其新媒体、网络平台企业、户外广告位经营管理单位等相关市场主体开展自查整改。对重点媒体、网络平台企业、主要校外培训机构及广告经营企业开展联合约谈等,从严查处虚假违法校外培训广告行为,形成监管高压态势。

  《通知》明确,强化广告管控与校外培训机构审批管理的协同,将校外培训机构的广告活动情况作为对其相关资质管理的重要内容。强化广告管控与媒体管理的协同,加强传统媒体行业管理和互联网信息管理,落实相关责任,有效应对以节(栏)目、软文等形式变相发布校外培训广告等问题。强化国有企业等单位所属广告牌和广告位的管控,杜绝铁路、地铁、公交车、国有厂矿单位以及公交站台所属广告牌广告位刊发校外培训广告,形成有效示范效应。

  《通知》强调,要进一步健全多部门联合管控机制,充分发挥“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作用,健全信息共享、分析研判、重点舆情联合应对等管控机制,加强信用监管和引导行业自律,形成跨部门协同监管合力。相关部门要支持乡镇、街道开展户外广告日常管理,积极组织、支持、引导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加入广告管控工作,发挥社会共治效果。

  《通知》要求,各地要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广告管控工作方案,强化督导指导,做好宣传引导,加强政策宣传解读,消除误读误解,缓解焦虑情绪。

  据了解,自“双减”文件印发以来,市场监管部门认真贯彻文件精神,切实加大校外培训虚假违法广告查处力度,在全国组织开展“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教育培训类广告清理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共查办相关违法广告案件1570件,处罚金额3060万元。

  入学 | 教育部:明年秋季学期起全面推行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8297号建议的答复。针对“加强幼小科学衔接”的建议,教育部答复,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各省(区、市)全面推行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

  在部署实施幼小衔接试点工作方面,教育部表示,将在幼儿园做好入学准备教育,大班下学期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做好生活、社会和学习等多方面的准备。小学做好入学适应教育,强化主动衔接意识,改革一年级教育教学方式,国家课程主要采取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等方式实施课程,切实改变忽视儿童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的现象。指导各地以县(区)为单位遴选一批幼小衔接实验区和试点园(校),加强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在课程、教学、管理和教研等方面的研究合作。

  在学前教育校外培训治理方面,教育部表示,对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上培训,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托管班等名义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开展违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接受能力等培训活动的校外培训机构,一经发现,严肃查处,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校内 | 法治教育纳入中小学课后服务 抑郁症筛查成体检内容

  教育部:将法治教育纳入中小学课后服务范围

  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教政法〔2021〕1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部内各司局、各直属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提升教育系统普法工作质量和水平,根据《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等工作要求,我部研究制定了《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现予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教育部

  2021年11月3日

  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提升教育系统普法工作质量和水平,根据《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等工作要求,结合教育系统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宪法教育为核心,以民法典教育为重点,结合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结合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深入开展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贡献。

  (二)工作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的工作部署,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根据普法对象的不同特点和实际需求分类实施、统筹推进,努力提升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坚持服务导向,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主动作为,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更好地维护和保障教育系统干部师生的合法权益。坚持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机融合,深度融入法治实践,引导广大干部师生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三)主要目标。到2025年,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明显增强,教育系统法治素养和依法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广大干部师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法治课教师教学能力明显提升,法治实践教育成效显著,“互联网+”法治教育深入推进,、司法机关、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法治教育体系基本形成,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迈上新台阶。

  二、主要任务

  (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持续提升教育系统法治素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教育系统普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引导广大干部师生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深入学习宣传宪法,重点宣传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推动宪法类教材编写与修订,深入开展教育系统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推进香港、澳门青少年宪法和基本法教育。深入学习宣传民法典,重点宣传民法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质、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和新规定新概念新精神,将民法典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青少年民法典教育,推动教育系统干部师生学好用好民法典。深入学习宣传教育及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学位条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深入学习宣传其他法律法规,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宣传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处罚法等国家基本法律,宣传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公共卫生安全、科学技术普及、优化营商环境、生态文明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税务、防治家庭暴力等方面法律法规和涉外法律法规。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重点学习宣传党章、准则和条例等,注重党内法规宣传同国家法律宣传衔接协调,将学习掌握党内法规作为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列入党组织“三会一课”内容,更好地引导教育系统党员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二)切实增强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推动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规范化和常态化,提升法治课教师专业教学能力,推动大中小学法治课程开齐开足开好;结合安全、禁毒、国防、防灾减灾救灾以及防范学生欺凌、网络诈骗、人身侵害和人口拐卖等内容开展日常宣传教育,将法治教育纳入中小学课后服务范围;深入开展法治实践教育,将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法治资源教室)纳入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场所范围。推进教育系统精准普法,分类设计普法的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探索开展菜单式普法;分析不同岗位、年龄等人群的法治需求,提高普法内容的适用性和实效性;细化完善普法的工作标准和操作规范,试点开展普法成效测评。加强案例普法,推进教育系统行政复议人员、行政执法人员、公职律师等以案释法活动。推进特殊地区和特殊群体普法,关注留守儿童、随迁子女、残疾儿童少年等学生的法治需求,提供相关法治服务支持;加强民族地区普法,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大对农村、边远等地区学校的普法支持力度,推动提升教育系统干部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深度融入教育系统依法治理,为加快教育现代化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推动普法与依法治教紧密结合,进一步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将普法融入教育立法过程,通过征求意见、基层调研等方式,引导公众主动参与立法、了解立法。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健全责任机制,明确普法内容。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健全依法治理制度体系,将普法融入学校教育教学与日常管理,体现在学生守则、教学规则、行为规范和其他管理制度中,不断提升依法治校和依法执教能力。根据学校章程、校规校纪等,建立健全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考察评价与奖惩机制,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加强对学生遵纪守法意识和行为的考查。加强学校未成年人保护、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惩戒实施、安全管理、依法治理“校闹”、推进依法治校等相关规章文件的学习宣传,规范和保障学校、教师依法履行职责,更好地维护校园教育教学秩序。

  三、重点举措

  (一)大力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作为教育部门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领导班子集体学习的重要内容,作为教育系统干部、教师等学习培训的重点课程。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学校教育,纳入高校法治理论学科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研究和阐释。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纳入法学专业核心必修课,组织修订法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支持有条件的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习近平法治思想公共选修课。充分利用网站、电视台、报刊、“两微一端”等多种渠道,加大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解读力度。

  (二)深入推进教育部门日常学法用法。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将宪法、民法典等法治内容纳入教育部门领导班子的年度学习规划,把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情况作为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清单制度,明确干部履职应当学习掌握的法治内容。加大教育系统干部法治培训力度,推动地方教育部门组织开展法治专题培训。推进现场或通过网络旁听法庭庭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加强教育行政执法人员的法治能力培训。

  (三)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充分发挥法治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引导青少年从小养成尊法守法习惯。推广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加大情景模拟、案例教学等方法应用,推动制定法治教育教学标准,加强教学行为指导和规范,着力提升课堂教学实效。细化法治课教学要求,完善法治教育教材相关内容,推动提升法治教育课时占比。加强督促检查,推动地方深入落实国家相关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加大学科融入法治教育力度,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法治教育资源,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日常实际将规则、纪律、秩序、诚信、团结合作、冲突解决等法治内容融入教育教学之中。鼓励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单独设立法治课。强化对法治意识和法治精神的培育,适当增加法治知识在中考、高考中的内容占比。加强高等学校法律基础课程建设,鼓励开设法治教育在线课程。加强和完善法治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价,推动设立一批法治课教学质量监测基地。

  (四)深入开展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系列活动。持续开展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学生通过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参与宪法学习,进一步了解宪法基础知识,树立宪法基本理念。根据青少年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组织设计分学段的宪法教育内容,选取适当的教育方式提升学习效果。健全活动机制,加强指导督促,将学讲宪法活动作为法治教育“第二课堂”的重要内容,鼓励地方和学校通过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实践活动等形式,努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持续开展国家宪法日教育系统“宪法晨读”特色活动,教育部设立主会场,各地设立分会场,通过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方式,推动各级各类学校举行全体师生参加的升国旗仪式,与教育部通过网络连接同步参与活动。加大工作力度,鼓励学校利用晨读、班会队会、课外活动等开展宪法教育,在青少年学生成人仪式、毕业仪式等活动中设置礼敬宪法环节,引导学生利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等契机学习宪法、参与法治实践活动,推动宪法学习制度化、常态化,让每一天都是“宪法日”。

  (五)着力提升法治课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加强法治课师资培养培训,鼓励支持师范院校法学院(系)培养更多更专业的法治教育师资后备力量,推动高等院校在师范、法学专业培养方案中增加法学、教育学原理等相关内容。持续实施“中小学法治教育名师培育工程”,推进教师网络法治教育培训,5年内对所有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进行一次轮训。在“国培计划”等项目中增加法治知识内容,推动地方开展教师全员法治培训,努力让每位中小学教师每年接受不少于5课时的法治教育培训。加强教师法治素养考察测评。推动学校配备与课程设置相当的法治课专业教师,推动提高法治课专业教师在思政课教师中的比例。将优秀法治课教师纳入各类高层次人才项目,在国家有关重大人才工程项目中加大支持力度。推动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等项目和地方各类基金规划项目、研究项目中设立法治教育研究专项,鼓励地方建立健全法治课教学观摩、集体备课等教师研修机制,打造一批法治课精品在线课程。

  (六)大力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建立健全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标准,完善相关组织保障机制。通过政策支持、投入、社会参与等多种方式,设立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运作规范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鼓励有条件的县(区)建设青少年法治资源教室。试点开展网络法治实践教育。地方教育部门要将法治实践教育作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将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纳入社会实践大课堂活动场所范围,努力推动学生每年接受法治实践教育不少于2课时。

  (七)持续提升学校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研究制订各级各类学校主要负责同志应知应会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知识要点,探索建立学校主要负责同志法治能力评测制度,组织开发相关测评试题库。健全学校主要负责同志依法治校能力培训机制,推动地方和学校将法治素养和依法治校能力作为学校主要负责同志任职和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鼓励学校引进专业法律人才,通过定期培训、挂职锻炼、委托培养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学校管理人员的法治素养。

  (八)推动健全教育普法服务保障体系。推动构建立体化法治宣传教育体系,加强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等平台建设,为干部师生学习法治知识提供便利条件。探索建立面向教育系统行政执法人员、校长、教师等群体的在线学法资源平台,提供网络学习课程。创新普法内容形式,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普法内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建立法治教育教学资源支持系统,细化完善教学内容、教学方案,提供相关视听资料和参考案例。加强法治传播、法治文化等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中心的决策咨询、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能力。充分发挥各类中心、研究基地等教育智库作用,加强法治相关理论研究阐释,努力产出更多高质量研究成果。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期刊建设。健全教育系统法律顾问制度,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学校配备法律顾问,探索建立高等学校总法律顾问制度。

  (九)不断完善法治教育协同工作机制。健全协同工作机制,为干部师生提供更多优质法治教育资源和法治实践机会。完善法治副校长制度,研究制定法治副校长普法工作手册,优化法治副校长来源结构,加强正面法治宣传引导,有针对性地开展未成年人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防范校园欺凌等方面教育。推动学校加强与人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等单位交流沟通,共同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配合推进社区和家庭青少年法治教育,加强对社会力量参与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的指导和管理,完善购买、社会投入、公益赞助等相结合的普法机制。

  (十)努力营造教育系统良好法治氛围。开展全国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学校依法治理。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完善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学校内部权益保护和救济机制。加强网络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学生理性上网、安全上网。支持地方和学校试点探索同辈调解机制。推进教育公益普法,将普法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等重要内容。推进校园法治文化建设,通过歌曲、舞蹈、模拟法庭、知识竞赛、情景剧展演、志愿活动、应急演练等多种形式,普及法治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家校共育,鼓励学生与家庭成员交流分享法治学习成果。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继续设立教育部全国教育普法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指导督促全国教育系统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将普法工作摆到重要位置,科学研究制订本地区本单位普法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认真组织实施。各地各校主要负责同志要按照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要求,认真履行普法领导责任,加强日常指导和督促,推动普法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二)健全保障机制。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确定专门机构或者人员负责普法工作,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提升普法能力和水平。要将普法经费纳入本单位年度预算,鼓励地方和学校设立普法专项经费。推动法治宣传教育纳入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鼓励引导社会力量支持青少年法治教育。

  (三)优化考核评价。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将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教育督导评估和综合绩效考核等重要范围,把依法履职能力作为干部考核考评的重要内容。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法治教育第三方评价,为改进普法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健全激励机制,及时宣传推广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

  教育部: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

  近日,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3839号(教育类344号)提案答复的函》,对《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进行了答复,明确提出,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要给予重点关注。

  教育部指出,对青少年进行预防抑郁症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除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外,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还提出要建立全过程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服务、评估体系。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规范、持续开展抑郁症防治等相关知识培训;要加大对非精神专科医院医师的培训,提高其识别抑郁症的能力;各类体检中心在体检项目中纳入情绪状态评估,供体检人员选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结合实际工作开展重点人群心理健康评估;精神专科医院要结合各类主题日、传统节日宣传活动等,组织开展抑郁症筛查。另外,各高中及高等院校均要设置心理辅导(咨询)室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教育部:着力解决中小学校服变相强制购买、价格偏高等问题

  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561号(教育类508号)提案答复的函》,对《关于积极推进“有效监管下的校服市场化”的提案》进行答复,详情如下:

  校服是培育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团队意识、传播平等精神的有益方式,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和审美功能。校服质量关系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部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高度重视校服质量和校服管理,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一、明确校服管理相关要求

  2015年6月,教育部、原工商总局、原质检总局、原国家标准委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教基一〔2015〕3号),对规范校服市场、校服质量标准、校服质量检查、学校选用管理、校服采购管理及监督惩处机制等方面作了具体要求。一是充分保障学生健康成长。要求校服采购单位在采购校服时要符合相关标准,并在合同中标明校服执行标准;校服供应和验收应实行“明标识”制度,各采购单位购买的校服,要具备齐全的成衣合格标识,并有法定检验机构出具的本批次成衣质量检验合格报告;鼓励实行“双送检”制度,在供货企业送检的基础上,采购单位可结合实际,将一定数量校服送法定检验机构检验。二是充分保障家长合法权益。要求学校应在深入论证和与家长委员会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确定选用校服,学生自愿购买校服。校服款式一经选用要保持相对稳定,减少家长重复支出。三是充分保障校服市场公平。要求加强对采购单位指导,不得违反市场原则采取定点、定商标等方式干涉交易、严查对本地校服生产企业进行保护的地方行为,充分保障校服市场公平,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实施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切实处理好和市场的关系,维护校服市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二、加大市场监管力度

  一是加强校服产品监督抽查。2019年以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各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持续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守护行动,强化儿童穿戴用品质量监管,守护儿童穿戴安全,以监督抽查为抓手,覆盖生产流通全领域,强化中小企业儿童服装抽查力度,取得良好成效,为广大儿童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环境。2020年6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16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抽查事项清单(第一版)>的通知》(国市监信〔2020〕111号),将包括校服等在内的中小学教育装备产品纳入抽查事项,开展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二是加强校服在内的学生用品执法力度。高度重视广大学生健康安全,持续开展包括校服在内的学生用品产品质量执法工作,2018-2020年期间,以学生用品为重点,组织各地质量、计量、标准化、认证领域联合开展执法稽查。2020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执法稽查机构在开展校服执法行动中,共出动执法人员18081人(次),查处违法案件126起,涉案货值139.12万元。

  下一步,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一是规范中小学生校服选用采购工作,着力解决校服选用采购过程中出现的变相强制购买、价格偏高、款式品类过多、变动频繁、采购程序不规范等问题。二是继续加强校服产品的质量监管力度,持续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推进风险隐患排查,切实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多措并举开展质量技术帮扶。三是强化社会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家长、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等作用,深入开展消费品质量安全宣传工作。四是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探索建立校服信息管理服务长效机制。

  职教 | 逐步建立“职教高考”制度 鼓励机构企业参与国际中文教育

  教育部:强化中等职业教育基础作用 逐步建立“职教高考”制度

  近日,教育部网站公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2629号建议的答复。

  针对“关于降低中专生进入高等院校进行全日制教育门槛的建议”,教育部答复称,将进一步强化中等职业教育基础作用,规范长学制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严格执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入学条件,逐步建立“职教高考”制度,使中职毕业生享有更多样的教育选择和更畅通的学业提升通道。

  教育部表示,将强化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性作用。目前,全国共有中职学校9865所,招生627.56万人,在校生1628.14万人。已建成近千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2000所中等职业学校达到省级骨干学校建设标准,国家级、省级示范(骨干)学校等优质资源覆盖一半以上的在校生。2020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明确“到2023年,中职学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遴选1000所左右优质中职学校和3000个左右优质专业、300所左右优质技工学校和300个左右优质专业”的目标任务,全国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职布点数达5737个。

  其次,畅通中职毕业生学历提升通道。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改革任务,提出“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面向中职毕业生的技能考试招生、中高职贯通培养招生、技能拔尖人才免试招生等六类招生形式。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提高生源质量,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入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与山东、江西等省份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率先探索建立“职教高考”制度。

  下一步,教育部将继续贯彻落实党中央对于职业教育改革的政策部署,进一步强化中等职业教育基础作用,规范长学制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严格执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入学条件,逐步建立“职教高考”制度,使中职毕业生享有更多样的教育选择和更畅通的学业提升通道。

  教育部:鼓励国内职业教育机构、中资企业参与国际中文教育

  近日,教育部官网发布了《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624号(教育类091号)提案答复的函》(以下简称《答复函》),公布了教育部答复《关于应对国际中文教育面临的挑战和风险的提案》的具体内容,表示将进一步推动中文成为更多国际组织、国际会议官方语言或工作语言,并且,鼓励国内职业教育机构、中资企业参与国际中文教育,促进职业技能与国际中文教育“走出去”融合发展,推动各国经济发展和民心相通。

  教育部在《答复函》中介绍,截至目前,已通过中外合作方式在159个国家设立了1500多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累计培养各类学员1300多万人。180多个国家开展了中文教育项目,75个国家通过颁布法令政令等方式将中文列入国民教育体系,4000多所大学设立了中文院系、专业、课程,7.5万多所主流中小学校、华文学校、培训机构开设中文课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正在学习中文的人数超过2500万,累计学习使用人数接近2亿人。

  《答复函》指出,国际中文教育面临新形势、新变化,教育部及相关机构、企业和社会组织已在前期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支持成立基金会,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据了解,2020 年6月,参与孔子学院建设和国际中文教育事业较多的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汉考国际等27家国内高校和企业,自愿发起成立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运行孔子学院品牌,主要是通过制定规划、设立标准、质量评估等方式,为全球孔子学院提供支持和服务

  二是不断优化全球布局,参与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按照国际惯例运行孔子学院品牌,不断优化孔子学院布局和结构,优先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增设孔子学院。通过培养语言人才、开展文化活动、推动民间交往、深化相关研究等方式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孔子学院和中文教育支持力度。根据沿线各国实际需求,累计派出院长、教师和志愿者4万人,赠送中文教材500万册,培养培训本土中文教师6.5万多人次,培养培训各类学员220万人,组织各类中文考试人数达1600万人次,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了大批掌握中文、了解中国,同时兼具专业和职业特长的人才。

  三是加强标准建设,提升治理能力。推广多语种《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修订《国际中文教师标准》,完善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推动与各国语言标准对接和认证推广。

  四是应用新技术,加快国际中文教育数字化发展步伐。推出“中文联盟”数字化云服务教学平台,面向全球提供中文学习、中国国情和中国文化等190多门6000多节在线课程;面向全球中文教师推出80节直播示范课程,开展在线中文教学师资岗中、岗前培训;面向全球中文教育机构搭建技术平台、推送免费课程,服务200多家各国大学中文院系、孔子学院等中文教育机构。今年以来中文联盟课程平台总访问量超380万人次,用户超200万。推出在线教育新品牌,继全球首家网络中文课堂在希腊爱琴大学落户后,相继在多国设立市场化运行的网络中文课堂和中文学习测试中心。

  教育部在《答复函》中指出下一步工作思路和重要举措。

  一是健全标准体系。动态修订教师、教材、教学、考试、评估等系列标准,大力提升标准的时代性、适用性,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系统完备的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加强《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等系列标准应用推广。

  二是加强资源建设。加强教师、教材、教学、考试等国际中文教育资源建设,巩固拓展国际中文水平考试、汉语桥系列大赛、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新汉学计划、国际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基地、国际中文日等品牌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三是完善办学体系。在继续办好孔子学院,推动朝民间化、专业化、本土化方向发展的同时,积极配合各国中小学开展中文教学,创新支持中外高校合作设立中文专业,合理布局中文学习测试中心、网络中文课堂,积极将华文教育、国际学校等纳入支持框架,构建开放包容和多主体、多模式、多层次的现代国际中文教育体系。

  四是开展在线教育。继续打造“中文联盟”数字化云服务平台,推动“全球中文学习平台”建设,培育国际中文在线教育新模式、新业态。

  五是发展“中文+职业技能”教育。鼓励国内职业教育机构、中资企业参与国际中文教育,促进职业技能与国际中文教育“走出去”融合发展,推动各国经济发展和民心相通。

  六是推动中文教学本土化发展。根据各国实际需求,通过派遣中文教师、志愿者,赠送和销售中文教材,联合培养本土中文教师,以及中外专家联合研发统一使用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等多种方式,配合支持各国开展中文教育。

  七是拓展中外语言交流合作。提高中文服务能力,为来华旅游、留学、工作、居住人民提供语言支持,进一步推动中文成为更多国际组织、国际会议官方语言或工作语言,促进世界多元文明互学互鉴。

  上海 | 一图读懂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1-2023)

  11月10日,上海市教委发布《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1-2023)》(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为上海整体性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全方位赋能教育综合改革、革命性重塑高质量教育体系、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城市发展擘画了新的蓝图。《实施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旨在深入贯彻国家关于教育强国、数字中国战略部署,落实上海市委、市《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精神和教育部、上海市人民共同全面深化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工作推进会精神,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试点区建设。

  擘画教育数字化转型蓝图

  今年8月26日,教育部批复同意上海成为教育数字化转型试点区。上海作为全国唯一的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点地区,此次又承担全国教育数字化转型试点重任,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上海的信任与期待。数字化是国家战略,更是上海“十四五”规划确定的重大战略。今年市委市举行的数字化转型推进会多次强调,推进数字化转型要把城市作为一个整体,要坚持人本导向,强化应用牵引、数据赋能、关键支撑,加快形成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受用的生活数字化应用,让大家切身感受到城市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实际成效。

  在此背景下,市教委出台了《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1-2023)》,为上海整体性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全方位赋能教育综合改革、革命性重塑高质量教育体系、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城市发展擘画出一幅教育数字化转型新的蓝图。

  《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上海教育数字化转型将坚持“育人为本”“整体推进”“全面赋能”“多元协同”“安全稳妥”五项基本原则,力争到2023年,将上海建设成为全国教育数字化转型标杆。要形成一批高质量、可复制、可推广的教育数字化转型经验和示范场景。积极探索教育数字化“新环境、新体系、新平台、新模式、新评价”建设,推进教育更高层次的优质均衡、个性多元。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以数字化支撑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同时,要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厚植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理念。推进5G+云网融合,优化升级信息网络基础环境。实现“一网通办”向“一网好办”转变,教育治理能力更加科学高效。信息化赋能教育管理与教育教学各环节,以大数据技术有效支撑教育评价改革。数据驱动的因材施教常态化实施,教学模式更加灵活智能,人才培养方式更加个性多元。教育资源和服务更加优质均衡,全面支撑智能泛在、贯穿终身的学习体系。

  统筹推进10类教育应用场景建设

  《实施方案》明确了8项主要任务:一是创新教育场景示范应用,深入推进教育教学变革;二是推进教育新基建,打造教育数字化发展新环境;三是打造教育数字基座,赋能各类教育应用发展;四是推进教育评估数字化,开展数据驱动的教育综合评价;五是创新教育资源建设模式,满足多元数字化教育需求;六是实施信息素养提升工程,健全师生信息素养培养体系;七是推进教育管理业务流程再造,提升教育治理服务能力;八是加强数字化转型研究,促进数字化转型可持续发展。

  据悉,上海将聚焦可复制、可推广、高质量的教育应用场景,统筹推进教、学、管、考、评和研究、服务、资源、实践活动、家校互动等10类教育应用场景建设。探索数字孪生学校建设,培育创建100所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学校。探索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基于人工智能的探究式、个性化学习,基于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等技术的沉浸式、体验式教学,基于5G的远端多点协作式教学,深化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和创新。

  同时,上海将探索校园数字化的实验实训、场馆使用、基建安防、环境监测、智能晨检、科学运动、营养膳食、家校共育等应用建设。按照“物联、数联、智联”原则,全市统筹,试点引领,以区为主体,搭建开放共享、数据互通、技术集成、应用协同、交互可用的教育数字基座,实现各级各类应用系统联接和复用。对接国家教育数字资源中心,进一步整合校内外、社会教育资源,利用信息技术构建资源目录和资源地图,为市民提供优质、均衡、丰富、便捷的学习支持。推进线上线下融合的家庭科学育儿指导服务,精准满足更多家长对育儿资源的多元化需求。推动老年教育机构打造特色教育资源和服务项目,帮助老年人熟悉数字智能终端,融入数字智能生活,助力跨越“数字鸿沟”。

     各地 | 金华出台非学科类机构监管标准 云南压减学科机构279所

  江西“双减”细则: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

  近日,江西省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若干措施,就加强学生作业管理、提升课后服务水平、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强化组织保障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关于进一步减轻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若干措施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减轻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现提出如下措施。

  一、加强学生作业管理

  1。完善作业管理机制。建立“一提高、两控制、三严禁”制度。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将作业设计纳入省、市、县、校四级教研体系,认真研究作业类型和内容、作业数量和时间、作业批改等与教学质量、学生学习结果之间的内在联系,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因材施教,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控制书面作业总量,要在尊重大多数学生作业能力的基础上,分学段对作业进行量化,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天书面作业总量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总量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控制作业难度,确保难度不超过国家课标。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严禁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

  学校要科学制定、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加强学科组、年级组和班主任作业统筹,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加强作业内容、数量、质量监督,并即时登记,分学期进行检查评估;加强教师作业指导监督,严格要求教师切实担负起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和批改作业的责任。鼓励探索创新作业管理系统,统筹管理作业。

  2。推广完善“智慧作业”。加大江西省“智慧作业”辅导平台的宣传推广使用力度,扩大覆盖面,免费向学生提供高质量线上学习资源,引导教师和学生用好平台。积极组织开发、充实丰富优质的线上教育教学资源,不断优化平台使用性能,确保实用、好用,提升学习效果。

  3。统筹抓好“五项管理”。围绕作业、手机、睡眠、读物、体质“五项管理”,引导学生科学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必要的课业学习,参加适当的家务劳动和体育锻炼,开展阅读和文艺活动等,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防止沉迷网络。寄宿制学校要统筹安排好课余学习生活。合理管控社会活动进校园。

  二、提升课后服务水平

  4。推进“一校一案”和“5+2”模式。积极推进课后服务,各级教育部门要指导义务教育学校按照“一校一案”要求,制定课后服务具体实施方案,引导学生自愿参加课后服务,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推行“5+2”模式,正常工作日每天至少提供2小时课后服务。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学校应提供延时托管服务,并积极探索开展双休日、寒暑假期校内托管服务。初中学校工作日晚上可开设自习班。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

  5。坚持素质教育和课业辅导相结合。学校要充分挖掘利用资源,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课后服务时间要带领学生阅读和开展音体美活动、学习科技知识、培养课外兴趣、拓展课外知识,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课,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积极研发全省课后服务管理平台,统筹全省课后服务与管理,提高课后服务管理质量与水平。

  6。挖掘用好课后服务资源。课后服务要发挥在职教师主力军作用。各地要根据学生规模和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以及实际情况统筹核定编制,配足配齐教师。教育部门可组织区域内优秀教师到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开展课后服务,要聘请退休教师、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等作为补充力量。课后服务不能满足部分学生发展兴趣特长等特殊需要的,可适当引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但必须由当地教育部门负责组织遴选,纳入课后服务管理平台,对服务水平低下、有违规行为的培训机构,坚决取消培训资质。要充分发挥好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场所在课后服务中的作用。

  7。加强课后服务经费和教师待遇保障。加强学校课后服务经费保障,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课后服务经费主要用于支付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和相关人员的补助。有关部门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应考虑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因素,把用于教师课后服务补助的经费额度,作为增量纳入绩效工资并设立相应项目,不作为次年正常核定绩效工资总量的基数;对聘请校外人员提供课后服务的,课后服务补助可按劳务费管理。教师参加课后服务的表现应作为职称评聘、表彰奖励和绩效工资分配的重要参考。

  三、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

  8。坚持“八个一律”从严审批校外培训机构。严把学科类培训机构审批关,一律停止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对已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全面排查,一律按标准重新办理审批手续;未通过审批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取消原有备案登记和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未取得办学许可证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或营业执照、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未经审批多址开展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一律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一律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通过发行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学科类培训机构资产;外资一律不得通过兼并收购、受托经营、加盟连锁、利用可变利益实体等方式控股或参股学科类培训机构。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要区分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类别,明确相应主管部门,分类制定标准,严格审批。

  9。加强培训内容监管。建立培训内容备案与监督制度。依法依规坚决查处超标超前培训、培训质量良莠不齐、内容低俗违法、盗版侵权等突出问题。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类培训,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培训机构不得布置家庭作业。线上培训机构不得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

  10。加强培训时间监管。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含线上线下)只允许在非寒暑假期、非节假日的周一至周五学校正常放学后开展培训,线下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线上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1∶00。线上培训要注重保护学生视力,每课时不超过30分钟,课程间隔不少于10分钟。

  11。加强培训收费监管。坚持校外培训公益属性,将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纳入指导价管理,根据市场需求、培训成本等因素科学合理确定培训机构收费项目和标准,向社会公示、接受监督,坚决遏制过高收费和过度逐利行为。全面使用《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严禁超前超期预收费,不得一次性收取或通过拆分合同等形式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个课时的费用,收取培训费必须开具正规票据,违规收费或家长、学生按相关规定、合同约定要求退费的应当退费。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积极创新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资金监管方式,探索建立学杂费专户管理、第三方监管平台、资金风险保障制度等,对培训预缴费用收支情况进行有效管控,加强对培训领域贷款的监管。重点关注收费高、规模大、连锁型培训机构的资金运转情况,按照统一缴费、控制余额、分期付款、大额预警等方式,切实保护培训对象合法权益。

  12。加强机构从业人员监管。充分利用校外培训监管平台,将校外培训机构从教人员全部纳入平台监管,探索将工资发放、社保医保缴纳一同纳入监管。加强培训机构教师资格检查,从事学科类培训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教师资格。严禁培训机构高薪挖抢学校教师。聘请境内外籍人员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严禁聘请在境外的外籍人员开展培训活动。

  13。严禁学校教师参与校外培训行为。中小学校在职教师(含教研机构在职人员)不得举办或参与校外培训班,不得在校外培训机构兼职,不得诱导或者逼迫学生参加校外培训、购买目录外教辅材料。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学校在职教师校外有偿补课行为,直至撤销教师资格。

  14。严控培训广告发布。加强校外培训广告管理,省内主流媒体、新媒体、公交车站和地铁等公共场所、居民区各类广告牌和网络平台等不刊登、不播发校外培训广告。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内和校园门口开展商业广告活动,不得利用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教材、教辅材料、练习册、文具、教具、校服、校车等发布或变相发布广告。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各种夸大培训效果、误导公众教育观念、制造家长焦虑的校外培训违法违规广告行为。

  15。健全常态长效治理机制。学科类培训机构要实施信息公开制度,将机构资质(包括办学许可证、法人登记证书相关信息等)、教师资质(包括姓名、照片、教师资格编号等)、收退费标准(包括收费标准、退费办法、培训费收取账号等)、培训内容(包括课程名称、时间、价格等)、聘用外籍人员情况(包括姓名、来华工作许可证件编号等),在培训机构办学场所及网站显著位置公布。各地要坚持“属地负责、疏堵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强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和消防、治安等常态管理,健全违规违法行为发现机制、风险监测机制和联动执法惩戒机制。充分发挥乡镇(街道)、村(社区)和群众监督举报、媒体监督作用,延伸监管触角,实施群防群治,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全域覆盖、上下联动的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对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办学行为的动态监管、源头治理和前端处理,及时查处违规违法行为。

  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6。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积极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通过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学区化治理和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扩大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比例,加强校长教师培训,充分激发办学活力,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师资力量,加快缩小城乡、区域、学校间教育水平差距。通过城乡同步课堂、远程专递课堂、教师网络研修、名师网络课堂等形式,加大优质资源共享力度。

  17。规范教学秩序提升课堂质量。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规范教材使用,学校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提高难度、加快进度。要科学做好幼小、小初衔接,小学一年级坚持零起点教学,其他年级按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围绕重点、难点和知识点把课讲深讲透,做到应教尽教,让学生在学校“吃饱吃好”。学校要不断强化教学管理、优化教学方式,完善集体教研、备课等措施,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教育部门要加强对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测。

  18。深化考试评价改革。积极完善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模式,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评价,探索过程性评价,依据不同科目特点,完善考试方式和成绩呈现方式;要加强命题人员队伍建设和试题库建设,坚持以学定考,进一步提升中考命题质量,防止偏题、怪题、超过课程标准的难题;逐步提高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严格规范义务教育阶段考试管理,降低考试压力,改进考试方法,合理安排考试频次,不得有提前结课备考、违规统考、考题超标等行为;坚决克服唯分数的倾向,考试成绩呈现实行等级制,考试结果不排名、不公布,不得将考试结果在各类家长群传播,不得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班、排座位、“贴标签”;除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外,不得组织任何与升学挂钩的选拔性考试。在全省“双减”工作试点城市南昌市积极开展大幅压减考试次数的探索试验,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初中年级可适当安排一次期中考试,学校和班级不得组织周考、月考、单元考试等其他各类考试。

  19。严肃招生入学纪律。进一步规范普通高中招生秩序,杜绝违规招生、恶性竞争。坚决禁止中小学校(含公办民办)与校外培训机构联合招生,严禁校外培训机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开展或与学校联合开展考试,坚决查处将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联考结果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的行为,并依法追究有关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和相关人员责任。

  20。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明晰家校育人责任,密切家校合作、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推进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教育部门要会同妇联等部门办好家长学校或网上家庭教育指导平台,推动中小学、幼儿园和乡镇(街道)、村(社区)建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或服务站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指导活动,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成才观念,努力形成减负共识。

  五、强化组织保障

  21。构建齐抓共管格局。建立“双减”工作省级联席会议制度,明确部门职责,统筹推进全省“双减”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主动作为,在编制、经费、审批、监管、反垄断、风险管控,以及妥善引导培训机构转型和人员再就业等方面,加大政策配套,形成疏堵结合、标本兼治、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地要把“双减”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重点任务,建立“双减”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确保“双减”工作落实落地。

  22。加强评价考核监督。各级党委和要树立正确政绩观、质量观、办学观,严禁下达升学指标或片面以升学率评价学校和教师。认真落实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将“双减”工作成效纳入县域和学校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把学生参加课后服务、校外培训及培训费用支出减少等情况作为重要评价内容。把“双减”作为教育督导“一号工程”,将落实“双减”工作及成效情况,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教育发展”考评指标和市县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指标,作为督查督办、漠视群众利益专项整治的重要内容。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工作不落实、措施不到位,造成学生作业负担过重、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不力、人民群众反映特别强烈的地方、部门、学校及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

  23。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加强“双减”政策宣传和解读,使改革精神、政策要义家喻户晓,使正确的教育观念、成才观念深入人心,为“双减”工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要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搭建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通过大数据技术,监督并适时发布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情况,方便群众查询,加强社会监督。各地要及时总结“双减”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并做好宣传推广。

  24。抓好试点及学前、高中阶段统筹治理。在全面开展治理工作的同时,确定南昌市为全省试点,在坚决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合理利用校内外资源、强化培训收费监管等方面先行先试。按要求抓好3至6岁学龄前儿童和普通高中学生的校外培训治理工作。

  甘肃出台“双减”若干措施 推出“一地一策”试点建设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精神,结合实际,甘肃省近日下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若干措施》。

  《措施》明确,通过系列措施实施,促使甘肃各校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民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2021年秋季学期,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2022年春季学期末,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总量和时长得到有效管控,线上线下学科类培训机构规范工作如期完成。

  《措施》指出,各级党委要把“双减”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坚持“一地一策”,支持具备条件的市县在课后服务师资配置、经费保障、校外培训机构监管等方面开展试点,探索推动“双减”工作的有效办法。各地要集中组织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坚决取缔违法违规的校外培训机构,坚决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引导符合条件的培训机构转型发展。根据学生规模和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统筹核定编制,配足配齐教师;制定学校课后服务经费保障办法,明确相关标准,确保经费及时足额到位;对聘请校外人员提供课后服务的,课后服务补助可按劳务费管理。完善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模式,依据不同科目特点,优化考试方式和成绩呈现方式;逐步提高优质示范普通高中学校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的比例。同时严格校外培训机构审批,加强校外培训机构人员管理。

  《措施》要求,要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学校要推进落实作业、手机、读物、睡眠、体质等五项管理全覆盖;关心关爱教师,统筹实行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学校要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指导教师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学校不得有提前结课备考、违规统考、考题超标、考试排名等行为,不得随意增减课程课时、增加课程难度,不得通过家长给学生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等。

  《措施》提出,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义务教育阶段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初中年级可适当安排一次期中考试。不得面向小学各年级和初中非毕业年级组织区域性或跨校际的考试。从严控制、严格管理面向中小学生的竞赛活动,原则上不举办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竞赛活动。学校要“一校一案”制定课后服务具体实施方案,采取重新编班、教师AB角轮班制等方式,开展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等活动;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积极开展寒暑假托管服务等。

  山东监管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 实行“消拨同步”和“一课一消”

  日前,山东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办法》,通过银行托管、风险保证金等方式,对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进行监管和风险管控,严防“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问题。

  山东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预收费监管面向山东省范围内审批登记的校外培训机构,培训对象涵盖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培训方式涵盖线上和线下,培训内容涵盖学科类和非学科类。“对预收费资金监管是一项系统工程,从资金流入、资金沉淀、资金划拨等各环节都要进行全过程监管。《监管办法》从合同规范、收费规范、退费规范、银行托管、风险保证金监管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在合同规范方面,《监管办法》要求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应使用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制定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严禁利用不公平格式条款侵害学员合法权益。在收费规范方面,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等形式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规定时长的费用。

  在退费规范方面,校外培训机构因自身原因不能履行合同,应提前一个月告知学员,并全额退还剩余费用。学员申请退费的,校外培训机构应按培训合同的退费约定立即启动退费程序,及时完成退费。按培训周期收费的,不得早于新课开始前一个月收取费用;按课时收费的,续费不得早于本门科目剩余20课时,防止机构过早收费或诱导学员“囤课”。

  在银行托管方面,校外培训机构按要求在托管银行开设唯一预收费资金托管专用账户,并与托管银行签订专用账户管理协议。校外培训预收费,包括以现金等形式收取的和本办法发布前已收取但未完成培训服务的预收费资金,须全部进入专用账户,做到全部预收费“应托管、尽托管”。托管银行将校外培训机构专用账户中的资金拨付至结算账户,必须与授课进度同步、同比例,实行“消拨同步”。

  对暂不能实行“消拨同步”的,设立过渡期,采用风险保证金监管模式。风险保证金额度由教育主管部门负责核定,实行动态调整,最低额度不得低于校外培训机构收取的所有学员单个收费周期(3个月)的费用总金额。过渡期内对专用账户实施大额资金异动监管。过渡期结束后,当日至迟次日释放风险保证金。

  该负责人表示,预收费银行托管重在改变由培训机构单方控制预收费资金的状况,改变学员和家长在培训服务中的弱势地位;通过将预收费交由第三方即银行进行监督管理,按照培训服务提供进度向培训机构拨付资金,督促培训机构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能够有效保障学员和家长的合法权益。

  山东还要求“消拨同步”和“一课一消”,“消拨同步”就是课程消费与资金拨付同步,“一课一消”就是完成一次课程的授课,实时拨付一次资金,这也是“消拨同步”的最优管理方式,能够真正实现对培训机构预收费的硬核监管,完全保障学生和家长的资金安全。“实行‘消拨同步’对托管银行的管理服务水平和信息化建设要求比较高,托管银行要根据‘消拨同步’的业务流程开发或完善现有的银行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完成培训机构课程进度、学员确认已授课、银行拨付资金等一系列流程,实现教育行政部门、校外培训机构、学员即时信息交互的功能。”淄博市临淄区教体局副局长王先伟说。

  陕西省发布“双减”落实情况举报电话和邮箱

  为落实“双减”政策,今日(11月8日),陕西省“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相应举报电话和举报邮箱。此前,陕西省人民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该省在“双减”工作、规范民办义务教育、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等有关情况。

  陕西省“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相应举报电话和举报邮箱。 官网截图陕西省“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相应举报电话和举报邮箱。

     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赵昶葆在发布会上介绍,截至10月29日,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覆盖率达到100%。92.19%的学生自愿参加了课后服务,其中97.97%的学生每周5天全程参加。全省100%的学校出台了作业管理办法,99.88%的学校建立了校内作业公示制度。为该省“双减”工作开了个好头。

  赵昶葆表示,陕西省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双减”要求,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强化各级党委主体责任,依法规范校外培训,对存在不符合资质、管理混乱、借机敛财、虚假宣传、与学校勾连牟利等问题的机构,严肃查处。聚焦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积极推进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现在报名参加校外培训机构课程需要注意什么?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高岭表示,从缴费方面,目前该省正在大力推动各地教育部门会同当地银行机构探索建立预收费监管机制,对预收费实行专户管理。提醒家长在缴费过程中一定要将培训费打入机构专用账户并索要正式票据,一次性缴纳费用的时间跨度不要超过3个月。不要轻信校外培训机构提供的“促销优惠”。

  “培训本身是因为需要才参加,而不是因为优惠才参加,不要进行没有意义的培训。”高岭提醒,校外培训机构开展语文、数学、英语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培训的内容、班次、招生对象、培训进度、上课时间等应该经所在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审核公示,家长报名时要确认是否经过备案审核公示,也要看该机构是否存在其他违规行为。

  洛阳市教育局公布破产倒闭教培机构名单 提醒家长谨慎选择

  11月8日,洛阳市教育局发布关于校外培训机构的风险提示,提醒学生家长在为孩子选择校外培训机构、缴纳培训费用时需警惕的事项。同时,洛阳市教育局还公布了洛阳市破产倒闭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名单。名单显示,截至11月5日,洛阳有108家校外培训机构破产倒闭。

  洛阳市教育局在提示中称,近期,该市出现个别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因经营困难等原因而无法退费、破产倒闭等问题。洛阳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已在第一时间将相关名单和线索提供给公安、市场监管、文广旅、科技等相关部门,并对涉事机构法人(负责人)进行了约谈提醒,督促机构拿出工作方案、妥善解决相关问题。

  家长可通过向培训机构所在县区业务主管部门进行投诉登记或拨打12315消费者热线等正当方式理性维权。如市民发现培训机构涉嫌非法集资或诈骗等违法行为,可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并尽可能提供证明材料。

  洛阳市教育局同时提醒家长警惕破产倒闭机构继续收费。洛阳市教育局将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动态公布该市培训机构破产倒闭信息。

  另外,家长在报名缴费前,要认真查看培训机构办学资质以及机构是否在办学场所显著位置公示教育部门颁发的办学许可证,学科类培训机构应同时公示民政部门颁发的民办非企业登记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应同时公示市场监管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或民政部门颁发的民办非企业登记证。

  在缴纳费用前,家长要详细了解培训机构向社会公示的所有收费项目,不缴纳超出公示范围的费用,一次性缴纳费用不应超过3个月。培训费一般应在临近培训课程开班前缴纳,不宜过早提前缴纳。对校外培训机构以各种优惠方式诱导跨学期、跨学年、公示标准外收费的,应心生警惕,拒绝缴纳并向相关部门举报。

     云南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279所 97.19%学校作业时间控制达标

  云南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双减”工作的决策部署,省委、省把“双减”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省委常委会议、省常务会议先后多次听取情况报告、审议有关工作方案,省委办公厅、省办公厅专门印发实施意见,各地各校积极行动,全力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见效。

  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均衡配置义务教育学校硬件资源和教师资源,探索“省管校用”对口帮扶机制,全面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和基础教育校长职级制改革。昆明、玉溪等地加快推进集团化办学、学区化治理和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学校间教育水平差距。

  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推动日常教学回归学校、回归课堂;加强选修课、学生社团的建设,以更多的校园活动、更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个性和潜能发展。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改进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昆明市实验中学以“课”为中心,重点立足“课堂”,加大对新授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三种课型”的教研与实践,以“研”促“教”提高实效。

  强化评价和督导,将“双减”工作成效纳入县域和学校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把学生参加课后服务、校外培训及培训费用支出减少等情况作为重要评价内容;纳入秋季学期开学综合督导,逐级形成责任督学实地查、各级各类督学必须查、不打招呼直奔现场“随机督”和履行教育职责重点查的工作机制。今年9月6日至26日,对16个州市进行三个“全覆盖”督导,即省级督导覆盖全部州市、州市督导覆盖全部县市区、县市区责任督学督导覆盖全部中小学、幼儿园,扎实推进“双减”各项工作落地实施。

  着力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努力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印发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推动课后服务在全省中小学校实施开展,各地各校立足实际、创造条件、创新模式,积极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秋季开学前印发《关于做好“一校一案”全面落实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各地各校制定课后服务实施方案,确保秋季学期开学实现课后服务学校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昆明市西山区书林一小通过“抓课程设置多样化、抓课程管理规范化、抓课程过程实践化、抓教学方式更优化、抓教育力量整合化、抓教育评价机制化、抓保障条件有力化”等“七抓”推进落实课后服务要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昆明湖小学等课后开展特色兴趣班和托管辅导。

  制定课后服务标准,强化工作保障,省委省“双减”实施意见要求每天的课后服务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保障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第二阶段开展作业辅导和综合素质拓展类活动。对统一组织开展的体育锻炼和作业辅导等活动由财政给予补贴,对学生自愿参与的综合素质拓展类活动,采取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多方筹措经费。截至今年10月30日,除瑞丽市受疫情影响未开展课后服务以外,全省已开展课后服务学校10853所,占填报学校的99.18%,参与学生4981833人,占已填报学校学生的96.36%。

  着力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努力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印发关于切实加强义务教育阶段作业管理的通知,对作业的设计、布置、批改等作出规定,并要求学校明确班级作业负责人,统筹作业管理。各地各校进一步严格落实作业管理要求,明确教师要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

  召开全省中小学落实推进“五项管理”工作视频会,明确要求、压实责任,确保全省各地各校同推进、同落实。印发中小学“五项管理”负面清单,提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五严禁”、中小学生睡眠管理“五严禁”、手机管理“四严禁”、课外读物管理“五严禁”、体质健康管理“四严禁”等要求,督促各地各校对照负面清单逐条整改落实。截至今年9月30日,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出台作业管理细则的达12141所,占学校总数的98.68%;作业时间控制达标学校11957所,占比97.19%。

  着力从严治理规范校外培训,努力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启动校外培训专项治理行动,共摸排存在不规范办学行为的校外培训机构1701所,完成整改658所,处理相关人员128人;约谈企业208次,下达整改通知书33份。

  合力加强治理整顿,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双减”专班,督促指导成员单位、有关省直部门和各地领导小组协同合作、各司其职、扎实推进。省教育厅联合银保监、网信、公安等部门开展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培训机构治理整顿等工作,预防“退费难”“卷钱跑路”等损害人民群众利益问题的发生,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培训机构进行重点查办。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和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对存在问题突出的培训机构开展集中排查整治,对存在的违法违规办学行为进行查处并在全省通报,形成警示震慑。

  严格监管规范服务,全省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279所,清理培训时间不合规的机构1126所。推动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使用《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已有2170所培训机构使用,占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总数的98.01%。严格执行广告管控,共查处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违规广告225起。深化实地调研督导,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清理整治专项行动落实情况调研,由省教育厅等7部门组成8个调研组,对全省除德宏州(因疫情影响)以外的15个州市落实工作开展实地专题调研检查,抽查32个县(市、区)的151个校外培训机构,发现并现场反馈244个问题,督促各州(市)、县(市、区)限期整改到位。

  浙江金华出台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监督管理标准

  近日,浙江省“双减”试点市金华正式出台全国首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监督管理标准。

  当前,金华市“双减”工作正有序推进,学科类培训机构依据“两转一停”的路径得到了有效规范治理,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肯定。但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由于缺乏设置标准、管理职责不明晰、监管措施难执行等原因,成了工作推进中的堵点。

  日前,经市“双减”工作专班研究,市文广旅游局、市体育局、市科学技术局、市卫健委分别出台了艺术、体育、科技、托育等4类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设置标准。标准对举办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适用范围、举办者、机构名称、培训场地、章程制度、培训师资、培训内容、开办资金等方面进行了明确。4个标准的出台为规范治理校外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提供了遵循。

  据悉,这是全国最先出台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监督管理标准。金华市作为浙江省“双减”工作试点市,“双减”工作专班始终聚焦“双减”的堵点、难点,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统筹协调,精准发力施策,在确保程序到位、合法合规的基础上,率先在规范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

  据市教育局介绍,当前,金华市的营利性学科类培训机构已100%实现压减。下一步,金华市将在各类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规范办学等方面持续发力,确保“双减”工作落地见效,努力为 “双减”先行探路,提供“金华经验”。

  01

  科技类培训机构:参照学科类管理办法,建立收费资金专用账户

  在金华市科学技术局关于《金华市科技类培训机构设置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科技类机构方案(试行)》)公开征求意见的通告中,明确适用范围:本标准所称科技类培训服务是指编程、科学实验、机器人、STEM等有益于培养科技创新思维,提高科学素养的培训活动。开展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文化学科及其延伸类项目,器乐、舞蹈、书画、摄影等艺术特长类培训服务和棋牌类、航模类、球类、电子竞技、棋类等体育竞技类培训服务,职业技能类以及从事托管、婴幼儿照护的市场服务均不属于科技类培训服务范畴。本标准自发布30日后试行。

  《科技类机构方案(试行)》要求培训机构只能使用一个中文名称。培训机构名称由4个部分组合而成,即行政区划(一般采用“金华市”或“金华市+区”或“县(市)”)+字号(两个以上汉字组成)+科技类培训+组织形式4个部分组合而成。培训机构名称不得冠以“中国”“中华”“全国”“国际”“世界”“全球”等字样。科技类培训机构名称和经营范围中,不得含有学科类培训业务相关内容。

  在场所设施方面,科技类培训机构办学场所,应当避开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可能危及学生人身安全的场所,并取得建设部门的消防行政许可(备案),符合建筑涉及防火规范。

  (一)办学场所的建筑面积要求:凡冠名为“培训部”的,其场所建筑总面积原则上不少于300平方米;凡冠名为“培训中心”的,其场所建筑总面积不少于800平方米;凡冠名为“培训学校”的,其场所建筑总面积不少于1500平方米。办学场地应具备房屋安全、消防以及采光、照明、通风、排水良好等条件。应有足够的配套用房(教师办公室、教室、卫生间等),教学设施与设备满足教学、生活、活动需要,且符合安全要求。

  (二)教学用房应为商业用房,居民住宅、半地下室、地下室及其它有安全隐患的场所不得作为科技类培训机构的注册及办学场所。面向3至6岁学龄前儿童培训的教学用房应为3层或3层以下,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培训的教学用房应为4层或4层以下,面向高中段和成人培训的教学用房应为5层或5层以下。

  (三)以租用场所办学的,应当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租赁合同,租赁期限自申请办学之日起不得少于3年。

  (四)科技类培训机构不招收寄宿学员。

  在开办资金方面,举办者申请筹设、正式设立科技类培训机构,必须具有与办学规模相适应开办资金,最低开办资金为人民币30万元,并须经法定机构验定,计列在科技类培训机构法人名下,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或侵占。

  在校长与教师方面,科技类培训机构应当聘任专职校长,配备结构合理、满足科技类教育培训需要的专兼职管理人员与教师,不得聘用中小学在职在编教师,应当与聘用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等。

  管理人员应不少于3人。教育教学管理人员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和1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财务管理人员应具备从事会计工作所需要的专业能力,会计和出纳不得兼任。安全管理人员履行安全监管职责,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专职教师不少于3人。每个培训项目专职教师不得少于1人,具有相应教师资格,并具有与授课内容相应的教学经历。聘任外籍教师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在培训内容方面,科技类培训机构开展培训的课程与教材,应当符合国家、省、市有关规定,不得违背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得违规开展与科技类培训服务无关的培训课程,不得组织等级评定、选拔性考试及科技类竞赛活动。应当制定培训计划,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不得超出培训对象所处年龄阶段的课程标准。培训的班次、内容、招生对象、收费标准、上课时间等应向所在地科技部门进行审核备案并向社会公布。应当选用培训课程计划相匹配的教材,所用教材应报所在地主管部门备案。涉及引进教材的,应当严格遵守国家出版物进口管理的有关规定。

  在资金监管方面,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财务与资产管理的规定,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参照学科类管理办法,建立收费资金专用账户,实现专款专户、专款专存、专款专用,加强对培训机构资金的监管。培训机构收费项目及标准应当向社会公示,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不得在公示的项目和标准外收取其他费用。

  02

  体育类培训机构:同一培训时段内师生比不低于1:20;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 30

  在金华市体育局印发的《金华市青少年(幼儿)体育类培训机构监督管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体育类机构方案》)中,明确到2025年,全市体育培训机构备案率100%、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体育培训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培训行为全面规范,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在严格执行体育培训机构准入标准方面,从事青少年(幼儿)体育类培训服务的机构设置需符合《金华市青少年(幼儿)体育类培训机构准入指引》,拟开展的机构应符合《金华市青少年(幼儿)体育类培训机构基本条件及备案办理流程告知书》中要求,取得体育部门出具的结果为“已审核,符合设置标准”的《金华市青少年(幼儿)体育类培训机构登记申请表》(见附件3),在登记注册完成后向体育部门提交《备案承诺书》、《金华市青少年(幼儿)体育类培训机构备案书》后取得《《金华市青少年(幼儿)体育类培训机构备案回执》。

  培训机构在完成登记备案后方可营业。培训机构需终止服务的,应妥善安置培训学员和工作人员,并向体育部门办理备案注销手续,取得部门出具的注销备案回执后,可至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注销。

  《体育类机构方案》还明确了体育培训机构管理职责,包括:

  1。亮证办学。各体育类培训机构应当经体育行政部门初审备案,并依法取得营业执照后,方可从事体育类培训活动。培训机构涉及多个点位的,要做到“一点一证”,在备案核准的培训地点办学,不得擅自设立培训点。

  2。规范招生。培训机构的课程设置、入学条件、招生对象、教学时间、班额应向社会公布,不得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严禁非法泄露学员个人信息。

  3。亮牌收费。培训机构应设立收费公示牌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要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关于财务与资产管理的规定,收费时段与培训安排应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60课时的费用,不得在公示的项目和标准外收取其他费用,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培训对象摊派费用或者强行集资。

  4。保证安全。培训场所必须符合国家关于建筑、消防、环保、卫生等管理规定,场所使用的装修材料也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5。持证上岗。各培训机构要根据培训项目和规模配齐专兼职教练,教练应持有相对应的专业技能资格证,并在培训学场所的醒目位置长期公示教练信息。同一培训时段内师生比不低于1:20。聘用外籍人员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应持有《外国人工作许可证》、工作类居留证件及国际通行的教学资格证等。不得聘用中小学在职教师(含教研人员)兼职。

  6。规范管理。各培训机构应将培训内容、班次、招生对象、进度、上课时间等向社会公布,培训内容必须与招生对象所处年级相匹配,培训时间不得和当地中小学校教学时间相冲突,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 30。

  7。制度完善。要建立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内部管理,确保培训质量,切实规范人员准入、劳动用工、培训教学、收支账务、档案资料等常规管理,提高培训效益,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管理、监督、评估和审计。

  8。确保质量。各培训机构要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服务赢信誉,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优化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加强对教练的业务指导与常规检查,自觉履行招生承诺,努力提升培训对象满意度。

  9。诚信运营。举办者要依法诚信开展培训业务,在自愿、平等基础上与学员监护人签订培训协议(协议可参照《中小学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订版)。合同中需明确培训项目与内容、质量承诺、培训期限、时间安排、收费金额、退费标准与办法、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以及争议解决途径等并共同遵守。认真履行服务承诺,杜绝培训内容名不副实。不得以暴力、威胁、诱导等手段强迫学员接受培训。

  10。 规范宣传。招生章程及广告内容应当合法、真实,表述应当规范、清晰,发布应当公开、合规;不得利用主管部门、相关协会、考级机构及其个人的名义进行宣传推广,严禁出现误导学员和家长的模糊宣传、虚假宣传。

  03

  中小学艺术类培训机构:市、县(市、区)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应牵头成立艺术类培训课程审核鉴定专家小组

  在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印发的《金华市中小学艺术类培训机构监督管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艺术类机构方案》)中,明确工作目标是到2021年12月底,现有面向中小学的艺术类培训机构基本完成转录审批登记;2025年,面向中小学的艺术类培训机构标准化建设率达100%、培训师资合格率达100%,艺术培训行业健康发展,管理科学规范,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在执行艺术类培训机构准入制度方面,《艺术类机构方案》要求艺术类培训机构的设置应当符合《金华市中小学艺术类培训机构准入指引》(试行)的要求,并按照《金华市中小学艺术类培训机构设立流程》规范的程序,经所在地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前置许可,市场监管部门注册登记后方可从事艺术培训活动。艺术类培训机构不得从事学科类培训。面向学龄前儿童和普通高中学生开办的艺术类培训机构参照本方案执行。

  在规范审批登记程序和退出机制方面,要求参照教育部门学科类管理模式,艺术类培训机构审批登记实行属地化管理,由县(市、区)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前置许可。艺术类培训机构在同一县域设立分支机构或培训点的,均须按照“一点一证”审批;跨县域设立分支机构或培训点的,需到分支机构或培训点所在地县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市、县(市、区)文

上一篇:中考分数450分,是要上普高还是好技校?老教师说出实话,很中肯
下一篇:培养金融服务人才,重庆市首期“公司金融顾问”新职业师资培训开班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