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翻了!上海硕士引爆文科就业难争论,学校和学生谁责任最大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3-03-11
手机版

  近日,211文科硕士吐槽招聘会均薪5500引争议,成了热搜,引发广大网友热议。

  上海某211文科硕士,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面对高校毕业生的线下招聘会,然后发视频吐槽了一下,大意是一上午连一份简历都没发出去,招聘的岗位均薪5500。好不容易遇上一家名号响当当的企业,发现招的是电话接线员。具体事件,大家可以自行搜索查看。

  再加上智联招聘文科12%签约率的统计数据,一时间文科无用论的极端声音再次跳了出来。文科无用论的话肯定是不合理的,因为文科和理科一样重要。没有文科,人类发展也必然出现大问题。

  理智的网友还是占大多数。网友的争论核心是谁该为文科低至12%的签约率、低薪酬的“双低就业”负责?

  是学校、用人单位还是学生?

  

  一、学校责任最大吗

  综合网上所有的争论,占较多意见的是学校责任最大,主要声音包括:第一,学校应该与社会需求接轨,不能盲目开设一堆社会不需要的文科专业,要适时增减专业。第二,开就开吧,还大量扩招。第三,扩招就扩招吧,关键看你教了哪些有用的知识。

  我们来看看现实是什么样子的:

  1、盲目开设文科专业,与社会脱节吗?

  有网友说学校不管专业就业好不好,先开了再说,什么旅游管理、家政学、伦理学、女性学、老年学、电子竞技管理、智能体育、体育旅游、秘书学、航空服务艺术等等一大堆专业应运而生。

  那么究竟文科现在有多少专业呢?

  俗称的文科,一般指的是人文社科,按照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包含8个门类:哲学、经济学、教育学、历史学、法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

  这几个门类中,最热门的是经济学、教育学、法学、管理学等等,但是很不幸的是就是法学、经济学、管理学这种,都是文理兼招的。

  

  首先我们来看各学科门类开设的专业数量。在教育部公布的703个本科专业中,各门类占比。人文社科:333个本科专业,占47.4%;几乎等于工学、理学、医学、农学的总和。从本科专业来看,人文社科占比确实很大。

  以文科No1北京大学来看,有21个人文社科类院系(包含4个经管类)。然后我们再来看看文科具体都有什么专业。

  随便打开一个院系例如社会学系,看看招收什么专业(解释一下,只是用社会学系做说明,看看专业开设情况,不是说社会学系开的专业不好)。

  

  目前北大社会学系拥有社会学、社会工作和人类学三个本科专业,而硕士专业划分更是详细:

  学硕3个:社会学(含女性学)、人类学、社会保障;

  专硕2个: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和社会政策专业硕士(MSP)。

  MSW有4个方向:社会服务机构管理、社区发展、高级临床社会工作、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MSP有4个方向:社会政策分析、人口、教育和健康、技术、劳动和环境、社会领域和非传统安全。

  这基本上就是国内社会学类最完善的招生体系。

  

  这些专业光听名字,非常的高大。但仔细想一下,这些专业似乎在企业界需求较少。更多地需求可能更倾向于机关、研究机构、教育系统内。下面截图的北大社会学系就业去向可以说明这一点。

  但是机关、教育系统内这样的岗位又能有多少呢?如果岗位少的话,应该大部分会被北大这样的名校所占据。北大社会学系的就业去向主要单位有以下:

  

  北大这样的No1可能不怕就业难的问题,但是普通985、211甚至双非如果开设一大堆文科专业,并招收大量的学生,那可能就业就会面临很大挑战。

  这是某211院校2022年最新的就业数据,本科生就业率最低的10个学院,几乎被人文社科占据。就业主力军硕士,就业倒数的10个研究生学院中,同样几乎都是人文社科类学院。历史学院研究生就业率只有35%,新闻学院55%,马克思学院69%,信管学院65%。这还只是就业率,要看就业质量那就是另外分析了。

  这种情况不仅在211出现,可能在985中也会出现,双非更是重灾区。

  

  首先声明的是哪一个文科专业都很重要,不存在不重要的问题,否则国家就不需要开设这个专业了。更多考虑的是不同层次的学校应该审视自己的师资、评估本专业的社会需求量以及保有量,按照社会需求度开设专业及招生。

  如果光985名校在某个专业招生的数量都已经超过了社会需求量,其他层次的学校再开设同类专业并大量招生,就会造成就业的拥堵,红牌专业大部分都是这么来的。

  

  2、文科扩招严重,供需比例失衡吗?

  有网友说文科扩严重,造成供需比例失衡。

  这是个很宏大的问题,相信只有教育部门才能回答这个。我们只能看一些第三方数据资料,来做参考。

  根据相关资料,2021年全国应届研究生中,人文社科类学生占44.11%,属于第一大门类的毕业生。

  还有一个问题,一部分高中文科生直接去海外本科留学了,或者国内读完本科后,不想卷保研考研的,就涌向了国际市场。根据相关资料,中国留美研究生中,商科类占比14.6%,去英国、澳大利亚留学的中国学生中,人文社科(商科、社会科学)占据头名。日本就更离大谱,国际留学生中,14.8万人为人文社科,工科只有4.1万人。

  以上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具体以教育部门宣布的为准。

  

  这么多的国内人文社科学生,再加上回国的人群(人文社科留学很难留在当地),企业需求就那么多,就业能好的了就真的是怪事了。

  根据麦可思统计的本科就业最难的专业,除化学外,其余全部为文科专业。看得出,文科专业招生数量确实多,红牌专业几乎都是文科。

  

  3、文科培养没有跟上社会需求吗?

  有网友说,很多文科学生的迷茫在于,读了四年大学,发现除了多了一本毕业证之外,其余不知道收获了啥。

  说白了,网友就是吐槽学校的培养课程与社会不是完全相符。

  本人非专家,自然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只能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单位对文科生的需求也悄然发生了变化。要求有逻辑思维能力、有新视野,复合背景,具备统筹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只学理论知识,求职的时候面对的是企业真实的工作需求,这时候可能会出现脱节,从而手足无措。越是理论性强的文科专业,越需要在研究型的名校培养。应用性强的专业,可以下沉。

  二、学生有责任吗

  1、赞同者:学生有很大责任

  有网友说很多文科生在校没有规划,出校眼高手低,这不想干那不想干。相当多文科生的求职就是考公、考编,或者进企业做管理。

  你想做管理,试问哪个公司会让一个刚毕业的应届生在他们公司做管理?现在这样的管理岗位储备,大公司都是通过校招管培生的形式在名校招人了。你想考公、考编,每年能有多少考公考编的岗位给你?再说,适合考公考编的也就那么几个热门专业,早成红海了。

  根据智联招聘《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人文学科毕业生的就业签约率仅12.4%。文科生想从事管理工作的比例大大高于理工科。

  

  都想做管理岗位,有着远大理想是好事,但网友说这不是眼高手低吗?

  因此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在学校有积极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吗?有针对性的做好知识储备吗?有寻求这方面的实习吗?

  还有网友说当工科学生在实验室熬夜做科研,利用间隙做作业赶DDL到哭,在厂里埋头实习拧螺丝的时候,文科生在干嘛?

  总之网友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疑问。

  

  2、反对者:我只想生活,有错吗?

  网友说一个211硕士,在上海要5500工资高吗?5500够在上海生活吗?寒窗苦读十几载就是为了拿比保安还低的工资吗?

  如果这都叫眼高手低,硕士去干发传单、电话接线员等工作,都下沉到最底层,那没读书的人干啥去?学以致用才是大学要思考的问题,否则就是悲哀。

  有网友说文科生本身就不需要埋头在实验室啊,我们又不是理工科。再说了,我们学的专业几乎都是蹲办公室性质的,你总不能让我一个文科生去工地搬砖、去厂里烧锅炉,去户外爬电线杆、送外卖吧?

  一个硕士,你如果让我去送外卖,谁的责任最大?

  

  三、企业有责任吗?

  有人说用人单位也有错,好多蹲办公室的岗位不限制专业招人,不管理工还是文科都招,美其名曰复合背景,我们文科生上哪里复合理工科背景去?

  用人单位有责任吗?显然没有责任,设置什么岗位,需求什么人才,都是按照企业需要来规划的。你也不能说一个机械制造企业人力资源岗需要招有工科复合背景的人有错,毕竟人家理工科的达到了人力资源的知识需求,同时工科背景又能理解本行业的人才需求,还能了解技术人员的思想动态,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有很大好处。

  悬疑片

  四、文科该怎么办?

  1、少提文科无用论

  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论文刊登的《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中指出“重视理工科教育,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一时“文科生无用论”甚嚣尘上。

  

  私以为在这个时候,社会不应该发出文科无用论这样的声音,而是应该找出问题,解决问题。

  文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国家没了文科,也就没了灵魂。文科教育是培养自信心、自豪感、产生全球影响力、形成民族文化自觉的主阵地。

  2、贯彻新文科建设

  国家显然注意到了文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新文科”的战略方针。2020年召开新文科建设工作会。2021年,教育部发布《关于推荐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的通知》。

  

  2020年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指出新文科建设就是推动文科教育创新发展,是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培育新时代社会科学家,让中华文化永远璀璨绚烂。

  新文科战略的实施,为文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3、学校应该按需配置文科专业,并制定符合社会需求的培养方案

  国内数千所大学,几乎都有涉及文科专业,体量确实很庞大, 如何瘦身,是摆在学校面前的一个研究方向。

  最重要的是如何创新培养方案,并按照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实现供需平衡。

  

  4、学生应该做好大学规划

  对于学生来说,也要主动做好大学规划,以职业导向确定自己的课程、知识储备、实践能力。不能大学四年,躺平式学习,出校后把责任推到学校头上。

  国家、学校、学生共同努力,新文科的建设必将迎来光辉的未来。

  值得注意的是,文科类专业要读研深造才行,不管是考公考编、央企还是私企大厂,基本都是硕士起步。即使选调,现在大部分市级以上的定向选调都限制了硕士学历,而本科只是面向乡镇的普通选调岗位。

  关注如何在大学四年进行学习规划,从而顺利保研深造的,请看发的11篇专栏文章:

  请关注、点赞,会经常分享各校就业分析、专业介绍、择校知识等等,前面已经分享过不少。

  备注:文中除有注明的表格外,其余图片取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在此致谢。上文仅为个人粗浅观点,难免有错误之处,仅供参考,不喜勿喷。

  举报/反馈

上一篇:搞管理带团队,六招助你打造领导魅力,让员工对你言听计从
下一篇:教师风采丨高倩:足尖起落十五载 划出教书育人绚丽弧线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