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亮、高晓峰:“新课标”背景下学校体育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机遇、挑战及应对策略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 年版) 》(以下简称“新课标”)更加注重核心素养培育,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突出水平单元教学,主张多学科交叉融合,颁布伊始,学校体育与“新目标”“新教学”“新评价”等存在诸多不适应的情况。2020 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强调“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当前学校体育教学与新时代教育要求不匹配、无法满足学生发展是“新课标”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更好地落实“新课标”,要求明确学校体育对体质健康的作用维度,深入研究“新课标”背景下学校体育发展的机遇、挑战与策略。
“新课标”背景下学校体育对学生体质健康的作用维度
“新课标”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要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构建了科学的目标体系( 见图 1) ,并围绕课程目标对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新课标”背景下学校体育对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实质是: 在“新课标”导向下调动学校体育一切力量、充分挖掘并发挥学校体育潜在职能,促使所有与学校体育有关的学生生活行为和环境向有益于学生体质健康方向转变。
学校是学生体质健康多元治理的主阵地和关键主体,梳理学校体育对学生体质健康作用维度,是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的关键一步,作用维度应契合社会现状、学生发展和国家战略。(1)社会现状。当前,我国儿童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受多方因素威胁。“新课标”以核心素养为引领,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设置了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专项运动技能、跨学科主题学习 5 项教学内容,全方位对接健康促进的现实需求。多元化、立体化的教学,要求学校体育教学内容、过程、形式上发挥主导作用。(2)学生发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是“新课标”的最终目标。“新课标”提出了“校外锻炼一小时”“学校、家庭和社区体育的多元联动”“家长或社会专业人士进课堂”“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等核心素养养成方法。(3)国家战略。2020 年 9 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指出了学校体育改革、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的改革思路和任务,要求学校体育承担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保障义务。学校层面应提供体育参与、竞赛体系、健康指导、专业知识、安全维护等方面的保障,为学生体质健康“兜底”“担责”。因此,“新课标”背景下,学校体育工作应以体育课程为动力内核,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主导作用、枢纽作用、保障作用。
“新课标”背景下学校体育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机遇
(一)课程地位提高拓宽体质健康促进通道
“体育课程地位”是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位置差异,体现了体育课程的价值判断、角色定位和特定属性。课程地位提升,课时分配、资源分配、受关注程度、师资配备等均会受到重视。受应试教育影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与健康课程长期处于“副科”地位,师资配备、课时数量、经费投入、课程质量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忽视。
2021 年 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为学校开齐、开足、开好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提供了时间保障,着力解决体育课被挤占、课外体育锻炼时长不足的问题。“新课标”则从操作层面拔高体育课程地位。首先,课程价值受到充分肯定,“新课标”进一步强调体育课程的基础性、健身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指出体育课程对个人发展、社会文明、国家复兴都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其次,总课时数占比10%~11% ,超越了外语,成为仅次于语文、数学的第 3 大“主科”。课程责任也更加明晰,明确了 5 项课程内容分工,运动基本技能、体能、专项运动技能、跨学科主题由体育与健康课程独立承担,健康教育由体育与健康课程和道德与法治、生物学、科学等多门课程共同承担。最后,“新课标”提出了课堂教学、课外锻炼、校外体育、家庭体育等多元主体参与要求,并对课外、校外参与时长提出较高要求。因此,“新课标”提升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地位,有助于拓宽学生体质健康促进通道。
(二)新理念指引学校体育观念与行为变化
“新课标”为体育观念转变提供了理念依据,并提出了学校体育行为优化的具体要求。观念是人们对事物主观与客观的系统化认知,体育行为是个人或集体为了达到自身目的,在客观环境和观念驱动下进行的运动。人们认识事物归根究底是为了自身行为的优化,体育观念的产生不论是否理性、深刻,都会对学校体育参与者的行为产生影响。
“新课标”明确了体育课程作为新观念、新行为的输出媒介。“新课标”坚持“健康第一”的基本理念,所提出的课程目标、内容、学业评价、教学建议等,均与体质健康发展息息相关。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活动最基础的组织形式、最可靠的保障,也是学校体育最核心的内容,体育课为学校体育输出基本组织、技能基础、品德素养、体育信息、思想个性等,并且向学生进一步传输最新的体育观念,才使得学校体育工作高质量开展。在宏观层面,“新课标”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同样是学校体育育人理念、育人目标的直接体现,可为学校体育发展提供最准确的方向、最有效的方法,进而指引学校体育决策; 在微观层面,“新课标”引发的体育观念转变,势必引领运动会举办、运动队建设、大课间、延时服务、体育社团建设、学校体育决策等工作的变革。因此,“新课标”可引发学校体育观念的变化,产生学校体育变革的源动力,引领参与主体行为优化,实现以体育观念为支点撬动体育行为根基的基础性改革。
(三)标准细则满足体质健康促进技术需求
体质健康促进的主导因素多元化,需要专业的知识内容和指导过程。体质健康发展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应有专业、全面、系统、丰富、可持续的技术指导。
“新课标”以核心素养为总目标提出教学要求、学业要求、水平目标和教学提示,明确了学业质量标准细则,并提出了操作性强的教学、评价建议,从不同角度为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提供“营养”。(1)“新课标”围绕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 3 项核心素养确定课程总目标与水平目标,可更好地满足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有利于青少年体质健康干预的系统性,有利于健康发展自觉性的养成。(2)标准细则使体质健康干预计划制定有了目标依据,使阶段性目标、课堂目标制定更具育人性、实践性、可操作性。(3) “新课程”标准中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专项运动技能 4 项教学内容可直接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并且较为具体地为体质健康促进提供教学内容、方法与技术参考。(4)“新课标”的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建议等,从教师与学校管理视角为体质健康促进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方法参考。“新课标”的标准细则体现先进育人理论与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四)标准变化契合青少年健康促进政策要求
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青少年体质健康一直是党和国家关心的重点领域。近10年来国家颁布的一系列政策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提升进行了政策指导,均指出学校体育是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主阵地,应承担主要的责任。
系列政策为“新课标”的变化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理论依据。“新课标”集中体现了最新政策要求和教育理念。学校体育对接政策导向与先进理论,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新课标”完善了培养目标、优化了课程设置、细化了实施要求、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课标的指导性,新变化紧密结合新时代特色和要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提出了学校层面的实践要求。“新课标”立足于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教育强国之路,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价值与责任,为实践制定了可参照标准,更好地契合了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政策要求。
“新课标”背景下学校体育促进学生体质健康面临的挑战
(一)育人要求提高会凸显教师相关问题
体育教师是“新课标”最终落实者与执行人,是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关键负责人,“新课标”为教师发展注入新动力,但育人要求的提高,凸显教师问题,影响体质健康促进成效。(1) “新课标”目标、理念、内容变化较大,以核心素养为总目标,对教师“育人”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需要打破传统认知与思维障碍,转换教学思想。(2)“新课标”围绕核心素养提出标准要求,教师情境教学设计能力、评价能力、工作精力等是影响“新课标”落实成效的关键要素,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然而,体育教师在职前培养阶段的体能训练课程开设情况不够乐观,健康教育、跨学科主题教学能力同样不足。(3)“教会、勤练、常赛”让教师同时承担课堂教学、训练指导、竞赛组织、学业评价等工作,教师、教练、竞赛组织者、裁判员、队医等角色切换频率高,教师工作任务、内容、形式多变,则会引发体育教学质量问题。(4)“新课标”提出了球类、田径类、体操类、水上或冰雪类、中华传统体育类、新兴体育类6类专项运动技能教学,并要求在课程内容整体设计中“重视系统安排多种运动项目的学练,促进学生形成丰富的运动体验”,但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师数量较少,通过调研发现,我国多数2000名以下学生规模的学校,体育教师数量通常不多于6名,教师需按要求进行项目教学,从目前教师数量来看,无法满足“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发展需求.(5) “关注学生个性差异”理念、体育品德评价、过程性与比较性评价等要求提高了教师学情诊断的工作难度,体育教师对学生课外参与、尤其是校外体育参与的关注与监管难以实现,对课外、校外评价难以有效执行,课堂教学评价与课外、校外难以衔接,核心素养养成的衔接性、系统性难以保障。(6)体育项目与课程数量增多,教学质量要求提高,还要勤练、常赛、体育延时服务等,加上一些社会性工作以及督查、检查、填表、评比等非教学负担,一线体育教师在生理和心理上易产生疲劳感和无力感,会触发职业抵触和厌烦情绪。因此,“新课标”的育人要求提高凸显师资问题,教师数量不足、权责不清晰、学业质量监管体制不健全恐成为影响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主要因素。
(二)体系不匹配会影响“新课标”落实进度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是“新课标”的总目标,完善配套体系是实现目标的关键。当前我国学校体育配套体系与“新课标”的匹配不足。(1)教师评价体系。“新课标”是学校体育发展的价值导向,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质量的基本保障,体育教师的职称评定、优秀考核、绩效发放等与教师个人荣誉和利益相关的评判标准都应与“新课标”的价值理念有效对接。(2)教师继续教育体系。继续教育是教师接受新目标、新教学、新方法的最佳途径,当前的继续教育体系不能满足教师的成长需求。针对“新课标”的教研活动应成为创新体育教学的重要平台,当前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参与不足,教研活动的质量监管缺失。(3)安全保障体系。运动损伤、体育伤害事故是体育教学创新拦路虎,是阻碍家长将孩子送到运动场的心结,安全防护、责任规避等问题亟待解决,建立学校体育伤害责任管理体系刻不容缓。(4)学业质量评价体系。学业质量评价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的总结,是下一阶段学校体育工作实施、学生健康促进的基础依据,“新课标”要求的评价内容不仅是技能、体能、健康知识的评价,更有体育品德、生活行为、体育习惯等行为评价,要求相对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然而当前并没有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可供参考。(5)教学督导体系。“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健全实施机制,强化监测与督导要求,学校体育工作的落实与发展都需要督导体系保障,督导目标、指向、内容、能力等均应有效更新,为解决具体问题开出“灵丹妙药”。
(三)教育资源不足会影响学生体育参与效果
学校体育建设最终是为了学生的有效参与,体育参与是实现核心素养的根本途径。“新课标”要求运动参与时长、形式与效果,而当前学校体育资源无法满足学生体育参与需求。(1)“勤练”的参与率难以保障。尽管双减政策、延时服务等政策为学生体育参与提供时间保障,但是调研发现,多数学校的师资、体育硬件设施难以满足水平2~水平4中“每周3次,每次1小时”的课外体育锻炼实践要求。(2)学生参与动机难以把控。态度、意识等受诸多重要因素动态变化,仅凭学校、教师之力难以保持,应充分发动家长、社会参与,将家长、社会的关注转变为有效资源。(3)“常赛”要求无法满足。以各级运动会为例,校级运动会参与率不足 10% ,县(区)级则不足3% ,办学条件差的学校甚至会出现多年无人参与的现象。学校体育资源不足引发的参与问题难以弥补,会引发学校决策难、教师执行少、参与成效差。
(四)“家、校、社”联动缺失会造成育人脱节
儿童最原始的体育认知来源于家庭,家庭成员体育健康行为与文化水平对学生运动参与质量有较大影响。“家校”合作受关注较早,但内容多局限于日常通知、作业完成、学生问题反馈,成为了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日常交流平台。义务教育阶段多数学校的体育教师与家长之间并没有建立联系,家长可知的学生体育参与源于辅导机构,当前体育的“家校”联动缺失。社区是学生的基本生活环境,相对开放,不受家长约束和学校规则限制,不同年龄段、不同学校儿童之间交流,更容易释放孩子本性与天性。社区体育基础设施、体育文化环境、体育人口素养等都会影响孩子体质健康。“新课标”重视家庭、社区的“育人”价值,要求家庭、社会共同参与,提出“增进学生与家长交流”“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学校、家庭和社区体育应多元联动”“社会体育人员、医生和家长等要参与指导课内外体育与健康活动”“要利用社区资源辅助体育教学”“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体育家庭作业”等具体要求。“新课标”背景下落实“健身育人”,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成为关键环节。
“新课标”背景下学校体育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应对策略
青少年体质健康关系个人生命质量、家庭生活幸福、国家前途命运。学校体育作为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第一阵地,应积极应对挑战,有效促进学生体质健康。青少年应提高认识,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为人生价值的实现,铸造强健的硬件基础。
(一)释放教师成长空间,明确体育教师权责
体育活动质量直接影响体质健康促进的实效,教师是体育实践活动的策划者、执行者,是体育实践活动质量的保障。如果体育教师无法高效投入体育教学,那么体质健康促进的最后一环就无法打通,体育教学则无法趋近“新课标”。因此,理应赋予教学主导者更多权利与责任,主要强化教师的学习权利和教学主导权,强化教师责任自觉。
(1)保障体育教师学习权利。学校应科学安排教师课时,给予体育教师充分学习时间和空间,为教师创造学习条件。对学校体育工作细化分工,引导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同时,体育教师应保障体育实践活动质量,并对质量问题主动担责。
(2)强化体育教师的教学主导权。强化教师主导权是提升教师职业荣誉感、责任心的重要措施。教师的教学应科学、系统地围绕核心素养和身心健康发展实施,学校、社会对体育教师的评价更应体现专业性、系统性、建设性。教学则应有明确的结构性、导向性,教师应通过展现良好的运动能力、裁判能力、运动损伤处理及预防能力、竞赛组织能力等,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此外,教师应具备教学惩戒权,对学生在教学中出现的学习态度、道德失范等现象应进行警示、惩戒。
(3)树立良好师德师风。“新课标”体现“健身育人”,体育品德教育是“育人”关键环节,“德育”是无形、潜移默化的,说教引导无法满足学生品德养成需求。体育教师应时刻展现优良体育精神风貌,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举止,做到公平、公正,树立积极、乐观、正义、阳光的体育人形象,为学生的体育品德养成树立标杆。
(二)提升学校体育体系与“新课标”匹配度,强化制度供给
学校体育的体质健康促进体系是指,在学校范围内与体育有关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逻辑组合而成的完整系统。系统的良好运转,需要细化内部结构,形成协同机制,实现育人的完整性、系统性、高效性,确保体质健康促进成效。结合“新课标”对教师能力、竞赛体系、配套制度的需求,提出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构建竞赛体系、强化制度供给的对策。
(1)满足“新课标”落实的教师教育体系完善。“新课标”落实初期,学校层面应从外部、内部共同保障教师的理论与实践学习。外部保障方面,应加强同教育行政部门和体育教学科研人员的沟通,解读“新课标”理念,邀请教学名师展示优质课,学校还应将教师教育专家请进来,为教师成长诊断把脉。学校应积极搜集教学资源,调动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扩大教师发展空间与权利。内部保障方面,学校应协助教师正确认识“新课标”的重大影响,转变教师培养理念,引导教师成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和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专家,明确教师认知、能力、知识结构的发展必要性、修正关键点。学校应树立教学改革先进典型,有效开展教研活动,教师应大胆创新,敢为人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2)满足“常赛”需求的竞赛体系构建。体育竞赛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背景下学校体育竞赛应扩大规模,并积极纵向对接。在竞赛数量方面,体育教师可提高课堂教学竞赛频次。可开放公益体育场地,协助组织多校联合的体育节活动,完善乡镇、县(区)体育竞赛体系,提出学校强制参与要求,以实现竞赛常态化。在竞赛质量方面,《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引领型、大众型、精英型 3 类赛事以促进体教融合发展,县(区)层次比赛进行可参照此分级开展,分别发挥竞赛参与导向功能、普及功能、运动员选拔功能。竞赛组织者应以“新课标”落实为契机真正实现竞赛体系的“体教融合”,配套科学的竞赛评价体系,指导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3)满足体系运行的保障制度构建。配套的管理制度是体系实践质量的基本保障。“新课标”背景下应重点关注教师奖惩制度、安全保障制度、教学质量监督评估制度。强化教师奖惩制度,严格规范教师教学行为评价,对于教学失范行为应有惩罚措施。强化安全保障制度,包括对基础疾病的掌握、管理、干预方案,学校体育保险制度,体育竞赛中的安全防范,意外事故的处理办法,学校体育硬件的安全管理等。完善教学质量监督评估制度,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的教学管理职能,主导建立第三方教育监督评估机制,对学校的体育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安全保障等进行监督管理,对学生学业水平的客观性、有效性评价进行合理研制,对教学质量进行引导管理。
(三)盘活体育资源,建立学校体育联盟
学生体育参与受阻,核心素养与身心健康发展就无从谈起。可建立体育联盟,并成立专门的区域体育教学管理机构,负责体育教学督导、资源分配等工作,实现场地、教师共享,达到教学资源优化。
(1)实现体育场地、师资共享。“一校一品”政策推动下,同区域内学校场地、师资各具特色。多数学校因场地师资缺失,进而选择性开展教学,不符合“学生中心”的教育理念。学校应结合联盟内部实况,协同规划场地资源与利用,保障场地的实用性,满足学生兴趣需求,行政部门应当协调发挥公共资源的教学用途,提高资源利用率。区域联盟内部学校应共享优质资源,采用教师走校制,在同一时间段内连排体育课程,满足练习时长。在联盟学校内部实现“勤练”“常赛”,满足“新课标”要求的锻炼时长。不同的校园文化、与陌生同学的接触,更有利于运动技能提升、体育品德锤炼。
(2)体育联盟实现课程资源优化。当前多数学校采用年级负责制,即一个教师负责一个年级,不利于学生兴趣发展需求。可同年级设置同一时间段上课,采用走班制,结合师资情况尽可能多地开设体育运动项目,让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让教师可以专注地进行同一个项目的教学研究。走班制流动管理,控制班额,根据运动技能水平分层设置班级,充分满足不同水平段发展需求。
(四)完善协同体育体系,实现“家—校—社”多元联动
“新课标”视域下应明确学校体育的主导作用,家庭、社区应以学校体育为中心,分别发挥基础保障和辅助作用。学校体育工作理应承担体质健康促进重任,但体质健康工作与家庭、社会等多方因素息息相关,学校体育除做好自身努力外,还应该充分调动家庭、社会参与其中,并为家庭、社会参与提供专业知识与引导。学校体育应充分发挥枢纽功能,做好核心素养管理、体质健康知识宣传、学业质量协同评价。
(1)建立核心素养电子档案。电子档案应包含基础健康情况、学生基本运动技能情况、体能、专项运动技能情况、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学生体育品德、体育欣赏与评价等。构建详细的可选择指标,技术上支持教师、家长、校外培训机构随时填写,学校、家长、校外机构、社区可以随时关注孩子的各项指标的变化。赋予学校对校外体育培训机构评价权。学校应及时通过电子档案关注学生体质健康变化,设置体质健康红线、黄线自动提醒功能。
(2)建立体质健康促进知识库。学校应通过学生电子档案中学生体质健康的整体趋势调整学校体育教学模式,根据出现的个案问题,制定差异性教学计划,为家庭、社会干预提出建设性的建议。通过平台传播体育文化,让家长对体质健康促进有正确的认知、掌握科学的知识与方法,鼓励家庭体育锻炼。建立健康促进知识库,差异化定期定向推送健康促进知识,家长或学生本人可通过系统检索专业的健康促进理论知识。
(3)实现学业质量协同评价。建立具备教学辅助、综合评价、差异化方案制定功能的协同评价系统。可用以精准分析学年、学期体质健康指标变化的个体和整体情况,并能够结合学业水平测试、体质健康发展比较、健康档案内容等进行发展性评价、综合性评价。可基于评价结果,为学生量身定做体质健康促进方案。
结语
以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目标,在“新课标”背景下探究学校体育发展,是国家战略和未来发展的要求,也是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不断优化的要求。从社会现状、学生发展和国家战略 3 个层面分析认为,学校体育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枢纽作用、保障作用。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任重而道远,落实“新课标”,实现学校体育创新发展,需要不断更新认知理念、转变发展思路、提升教学实践,真正做到“健身育人”,为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发挥必要的作用。
来源 |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
作者 | 张晓亮(河南师范大学),高晓峰(中国教科院)
上一篇:青岛取消中小学行政级别 实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
下一篇:【世界城市日】阿根廷Barrio Mugica 街区:“非正式定居点”的社会与城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
- 黄山屯溪区:秋风迎诗意 教研唤灵思
- 给您提个醒!社保待遇资格认证别忘了办,认证时间可以自己挑个好记的日子
- 雄安新区城市鸿蒙生态正式启动!
- 打破规模天花板:复杂科学怎样框定企业幂律增长路线图?
- 根植文化自信 福建师大少数民族学生与艺术名家面对面
- 兰大师生参加第18届锕系及裂片核素在地圈中的化学与迁移行为国际会议
- 祝贺!兰大校友吴照华夺得2023年世界武搏运动会男子刀棍全能金牌
- 以更强信心冲刺决战目标
- 原创突发!记者曝出争议猛料,球迷吐槽:中超联赛就是个天大的笑话
- 观烟台·观商务丨刚刚,烟台在这里温情亮相
-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校友已成为学校的一张亮丽名片,和一笔宝贵财富
- 66年血脉情缘历久弥深,“交大”回来了丨西南交通大学唐山园区正式启用
- 朱钰峰出席第十三届苏港澳青年发展论坛
- 新西兰留学申请
- 自主与合资企业频出招,海外出口成弱势车企“救心丸”
- 托福写作如何得高分
- 海南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沈义俊:培养海洋科技人才 助力海南海洋强省建设
- 综测推免双第一,保研上财,她用行动创造不凡
- @毕业生:收藏好这份秋招指南 让你“遥遥领先”
- 托福雅思哪个难考
- moto razr 斩获双 11 小折叠多项销量第一,还公布全新智变柔性屏新机
- 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
- 促进贸易畅通 推动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
- 双峰县教育系统:厚德仁爱尊老爱贤 凝心聚智共谋振兴
- 郝明金出席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第七次代表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