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学化”,小学“中学化”,教育是否需要“超前”?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2-11-16
手机版

  这两天笔者听到了学校附属幼儿园,接送家长的这样一番对话:

  家长A:我家孩子这两天特别棒,又学会了好几首古诗。

  家长B:我家女儿也是,现在价钱乘除法都会了,比我上一年级的儿子还厉害。

  其实,笔者听完这番对话之后,脑子中立马想起来了某年春晚上,有一个让4、5岁孩子背唐诗的表演,虽然当时这个如“神童”般的孩子,流利的背诵着笔者都未曾听过的古诗,迎接着台下热烈的掌声,虽然笔者不知道这样一个孩子,是真的天赋异禀,小小年龄就可以记住这么多古诗词,还是在父母的“历练下”承受着这个年龄本不该承受的东西。

  社会的浮躁和焦虑,让教育也变的不安,急需“速成”“加速”

  笔者虽然只是一名小学教师,但对学前教育还是有一定了解,学前教育的教学任务主要是,对孩子的基础能力培养,比如对孩子的视、听、触、味、嗅等多种感官的训练,对记忆认知、行为习惯、语言情商的锻炼,以及对自立能力、探索能力、阅读能力的挖掘。而重点并非在只是储备,更加谈不上幼儿园的孩子们去背古诗,学加减乘除法。

  来到小学教育同样如此,遍地开花的奥数班、编程培训班,无时无刻不在轰炸着各位家长的视觉感官,而这些,在笔者看来,除了压缩孩子休息娱乐的时间,对于小学孩子的真正成长又能带来什么作用?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储备知识基础的阶段,从教学内容和本职上讲,不需要也没有必要提高,超前。

  社会的浮躁的焦虑,在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着家长们的神经,家长们生怕错过了超前的机会,仿佛其他孩子会的,自己孩子不会就是一种落后和失败。但这些焦虑和浮躁,真的适合教育吗?适合孩子们吗?教育是一个有着既定规律和逻辑的事物,也必须遵从发展规律,一味的超前并不能有助孩子成长,同样,“速成”的教育一定不是好的教育。

  超前教育,往往只会适得其反,只会让孩子“负重”成长

  幼儿园的孩子,本应该是在课堂上游戏娱乐,通过寓教于乐学会知识和道理,可现如今的大多数家长和幼儿园,对孩子的学习内容采取标准化定量化,小班要学会认识多少多少汉字、字母,大班要掌握多少多少古诗词。让本该游戏娱乐的幼龄儿童,从三四岁就开始了小学生活,背着装满数学、语文、珠算书的重重书包,小心翼翼的走向教室,离开嬉戏的游乐场地。

  小学生开始了无止境的比赛、补课,周末的所有时间被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安排得满满当当,一丝喘息的机会都没有,在来回奔波补习班的路上,孩子们也忘了有多久没去开心的玩耍。

  幼儿过度小学化,小学过度中学化,孩子们失去了他们本应该有的教育,失去了他们本应该有的玩耍时间,背上上了重重的书包,戴起来厚厚的眼镜,让成长中的“超前”越发沉重。在家长和社会的催促下,教育仿佛也搭上了“超前”列车,必须无事一切规律和原则,一直要提速,再提速,而孩子们也会被这一波波的“超前”列车甩掉,失去了教育本给予他们的东西。

  春天来了,预示着春暖花开;秋天来了,预示着丰收的季节。我们违背不了大自然的规律,而同样,我们也许正视教育的规律,孩子在什么样的年龄,就应该接受什么样的教育,不要让孩子“负重”成长。

  我是乡村教师看世界,感谢各位读者的阅读,如果您觉得此文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的关注、评论、转发、收藏!

  举报/反馈

上一篇:【调研】 壹心理:内容聚量,心理咨询服务纵深发展,打造中国第一心理健康综合平台
下一篇:随州共青团12355热线护航青少年成长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