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的中国”丛书编写全面启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3月9日,由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联合主办的《陕西:中华文明的肇始之地》新书发布会暨“讲好中国故事”专家研讨会暨在京召开。各界专家学者围绕“讲好中国故事”这一主题展开研讨,共同见证“故事里的中国”丛书编写工作全面展开。专家们高度肯定丛书以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为分卷主题的编写创意,用融通中外的语言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探索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新路径。
“故事里的中国”丛书编写全面展开,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和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如何更好地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已成为对外传播工作一项重要工作。
当天,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厦门大学美籍教授潘维廉、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任马箭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社长王芳、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胡敏,以及《陕西:中华文明的肇始之地》主编翟博、翻译吴耀武共同为丛书开篇之作《陕西:中华文明的肇始之地》出版揭幕,预示“故事里的中国”系列丛书编写工作全面展开。该套丛书将由国内外跨文化传播专家、文化学者共同参与创作,旨在通过“小切口”呈现“大视野”,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展现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反映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各地人民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成就,展现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多样化生态。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表示,《陕西:中华文明的肇始之地》作为“故事里的中国”系列丛书开篇之作,有利于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有利于促进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和中外文明互鉴,也将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崭新起点。
中英双语讲述陕西故事,编写翻译体现多重创新
丛书率先推出的开篇之作——《陕西:中华文明的肇始之地》采用中英双语出版形式。书中收录了50个特色鲜明的陕西故事,内容跨越古今,围绕“风物、习俗、艺术、人物、成就、精神”六大主题展现陕西上下五千年的人文历史和发展成就。
本书主编,中国教育报刊社原党委书记、社长翟博介绍,陕西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和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三秦大地浓缩着整个中华文明的伟大历程,留下了众多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文化坚实的根基。“故事里中国”丛书将《陕西:中华文明的肇始之地》作为首卷率先推出与海内外读者见面,有着特别的意义。在目前众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性图书中,丛书将读者定位全球青少年,并结合外宣和内宣不同读者群体的特点,分为中文版和英文版两个版本,体现了编写上的创新。通过一个个具有典范性和贴近性的小故事,展现具体的、真实的、立体的中国形象,传播好中国声音,以帮助外国友人增强对中国和中国文化学习了解。
作为一本以海内外青少年为读者对象的中英双语版通俗读物,本书在翻译中并不是简单地字对字的直译,而是紧抓故事的精神内核,充分体现“守正”与“创新”。本书译者、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吴耀武教授表示,在翻译中,既要通过追根溯源不断完善细节,让故事从历史的长河中“活”过来,从尘封的书简中“走”出来,以更鲜明、生动的样貌展示给大众。同时,也要结合全球大环境与中国当下正在发生的历史事实,将故事的意义延伸拓展,多角度阐释,从而更好的指导当下的发展,为全球化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为了帮助海外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丛书编委会邀请到中国友谊奖得主、厦门大学美籍教授潘维廉(William N. Brown)担任特别顾问,英国博雅教育专家、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理事斯明诚(David Symington)担任英文编审。两位外籍专家深谙文化传播之道,且都是善讲故事的高手,在他们的保驾护航下,丛书将更好地联通中外,让世界认识中国、读懂中国。
“不见外”教授分享秘籍,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研讨会上,中国友谊奖获得者、厦门大学美籍教授潘维廉分享了他37年坚持向世界介绍中国的故事。1988年,怀着对中国的向往,潘维廉带着妻儿来到厦门。为了让远在美国的亲友了解真正的中国,消除误解和偏见,潘维廉用书信的方式向他们介绍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也在此过程中,变成了新时代中国故事的见证者和讲述者。
对于“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潘维廉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讲好中国故事要“先讲内心,再讲逻辑”,用真诚的故事打动人,无论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都有着同样的梦想,那就是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在跨文化沟通中,既要注重“和而不同”,也要学会“求同存异”。每个人的中国故事都是独具一格的,越是个性化的内容越有吸引力。
在中国生活近40年,潘维廉的足迹已遍及大半个中国。在他看来,中国有太多精彩的故事值得挖掘和书写。作为“故事里的中国”丛书特别顾问,潘维廉高度评价这套书的创意,并亲自参与丛书英文版审定工作。通过阅读一个个地方故事,让他对中国各地文化又有了更深的了解,他也将尽己所能把更多精彩的中国故事分享给世界。
深入挖掘地域特色文化,丰富国际中文教育资源
当天会议上,来自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专家学者围绕《陕西:中华文明的肇始之地》的出版进行了深入研讨,高度评价该书作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一次积极探索,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大学教授陈洪捷表示,“故事里的中国”丛书面向海内外读者,以各省为分卷编写,在内容选择上强调可读性、趣味性,以最先出版的《陕西:中华文明的肇始之地》为例,体现了雅俗共赏、亦庄亦谐的特点,有助于呈现中国文化多样性。作为国际中文教育专家,南开大学祖晓梅教授认为,丛书在内容编写中非常关注选择中华文化典范性的素材,未来可作为国际中文教育资源,推荐给学习中文、了解中华文化的外国学生。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何明星表示,书籍读者定位面向海内外读者,在内容撰写上充分考虑到中西方思维的差距,特别是国际化专家团队的加入,成为该书编写最大的亮点。他认为,这类由中外作者合写、共同创作的图书形式值得提倡,是中国出版走向国际的关键一步。
北京语言大学郭鹏教授则结合书籍内容,充分肯定了“讲故事”在跨文化学习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故事导入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产生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在跨文化理解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陕西:中华文明的肇始之地》副主编、西北大学教授王永智认为,“故事里的中国”系列丛书的出版,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着力。以故事的叙事方式给世界人民讲述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将中华文明以一个个活生生的故事娓娓道来地讲给大众听,将中国人的追求和贡献在人和事的丰满表述中让世界人民了解和感受,是勾勒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的重要推手。
专家们建议,未来随着各地方卷陆续出版,“故事里的中国”丛书可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普及读本,为青少年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的重要学习读物,也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战略,帮助外国友人增强对中国和中国文化了解学习的活教材。
“故事里的中国”丛书雏形初现,立体化开发提上日程
据了解,继“故事里的中国”丛书陕西卷出版后,目前已有多个地方卷的创作已全面启动,将陆续推出上海、湖南、天津、河南、广西、重庆等地方卷,丛书规模已雏形初现。
丛书总策划之一,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胡敏介绍,随着丛书编写工作的全面启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与新航道集团将不断深化中国故事的多元传播,结合“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活动在全国各地的开展,将地方故事引入活动中,号召青少年积极讲述家乡故事,通过活动提升文化自信。同时,积极探索书籍内容立体化开发,结合双方共同开发的《读故事 说中国》视频课程,继续推出“地方故事篇”,打造集“语言学习、中国文化知识拓展、跨文化交际”三大功能为一体的中国文化双语视频课程,进一步丰富国际中文教育资源。未来,还将探索地方故事的海外传播、融合出版等,借助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向世界介绍中国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
- 黄山屯溪区:秋风迎诗意 教研唤灵思
- 给您提个醒!社保待遇资格认证别忘了办,认证时间可以自己挑个好记的日子
- 雄安新区城市鸿蒙生态正式启动!
- 打破规模天花板:复杂科学怎样框定企业幂律增长路线图?
- 根植文化自信 福建师大少数民族学生与艺术名家面对面
- 兰大师生参加第18届锕系及裂片核素在地圈中的化学与迁移行为国际会议
- 祝贺!兰大校友吴照华夺得2023年世界武搏运动会男子刀棍全能金牌
- 以更强信心冲刺决战目标
- 原创突发!记者曝出争议猛料,球迷吐槽:中超联赛就是个天大的笑话
- 观烟台·观商务丨刚刚,烟台在这里温情亮相
-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校友已成为学校的一张亮丽名片,和一笔宝贵财富
- 66年血脉情缘历久弥深,“交大”回来了丨西南交通大学唐山园区正式启用
- 朱钰峰出席第十三届苏港澳青年发展论坛
- 新西兰留学申请
- 自主与合资企业频出招,海外出口成弱势车企“救心丸”
- 托福写作如何得高分
- 海南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沈义俊:培养海洋科技人才 助力海南海洋强省建设
- 综测推免双第一,保研上财,她用行动创造不凡
- @毕业生:收藏好这份秋招指南 让你“遥遥领先”
- 托福雅思哪个难考
- moto razr 斩获双 11 小折叠多项销量第一,还公布全新智变柔性屏新机
- 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
- 促进贸易畅通 推动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
- 双峰县教育系统:厚德仁爱尊老爱贤 凝心聚智共谋振兴
- 郝明金出席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第七次代表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