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发自内心的,爱是责任,爱在细微处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3-03-29
手机版

  陶行知说:“爱是教育的基础,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

  夏丏尊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于漪说: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是发自内心的,爱是责任,爱在细微处。

  2023年3月12日,河北邯郸一名学生被罚站后忽然晕倒。其它学生看到后,连忙过去查看。但授课教师却熟视无睹。学生向老师呼救,但老师仍然一动不动。最后老师终于来到了倒地学生身边,但只是冷漠地瞟了一眼,就让学生去叫班主任来。晕倒在地的学生的腿已经出现抽搐的情况,但授课老师依旧没有把他送医院,只是冷漠地继续上课。班主任把学生送医院后,授课教师仍然没有离开讲台,仿佛眼前发生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邯郸学生被罚站倒地死亡事件发生后,网上为授课教师辩护者有之,对授课者批评者有之。笔者认为,在整个事件中,授课教师的表现太过冷漠,没有表现出一个人民教师对学生应有的关爱之心。

  从教育法规来说,授课教师没有尽到关爱学生的义务。巜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规定了教师应该履行的六条义务。其中第四条规定的义务是,“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从弘扬社会风气来说,授课教师没有尽到一个公民应该履行的义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淮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友善应该是我们教师个人价值追求之一。大街上,有人晕倒,马上就有素不相识的路人现场进行人工呼吸或进行心脏按压,并送医院抢救,事后不留名。这种情况,不是经常见诸报端吗?2019年底,新冠疫情发生后,武汉抗疫,那么危险!全国各地的医疗队纷纷来到武汉,奋战在抗疫第一线,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是对国家、对中华儿女深深地爱。

  

  那我们老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怎样的呢?

  一、爱是发自内心的。

  老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发自内心的爱,是一种真诚的爱。是一种公平的爱。这种爱与学生长相的美和丑没有关系,这种爱与学生的身体健康和肢体残疾没有关系。这种爱与学生家庭财富的多和少没有关系,这种爱与学生家长权力的大与小没有关系。

  二、爱是责任。

  家长把学生送到学校,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要尽到我们应尽到的责任。学生在学校,我们要对学生良好品行的培养尽到责任;学生在学校,我们要对学生的文化知识的学习尽到责任;学生在学校,我们要对学生在校园的饮食安全、防疫安全、人身安全尽到责任。

  三、爱在细微处。

  爱不需贴标签,爱不一定要说出来。爱不要搞得轰轰烈烈,下雨了,你递给学生的一把雨伞,是爱;午睡时,你把自已的外套披在穿得少的学生身上,是爱;上课时,学生由于紧张,一时回答不出答案时,你的一个鼓励的眼神是爱。老师的爱应该体现在全部的教育教学行为之中。只要你传递的是真诚的爱,学生感觉的就是阳光般的温暖!

  

  “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爱是发自内心的,爱是责任,爱在细微处!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三年级孩子数学理解能力差怎么办啊?这里有方法!
下一篇:桐城:数字技术“上山下田” 农产品“出村进城”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