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糖”正在伤害娃的身体!一图速查娃是否超重
父母成长一小步,孩子前进一大步
有不少“隔辈”家长们,担心孩子不爱吃饭导致营养不良,就由着孩子吃许多冰激凌、糕点、汽水等零食,甚至——
孩子不爱喝牛奶?加点糖!
孩子不爱喝水?换果汁!
孩子不爱吃面包?抹点巧克力酱!
……
但,这种方法真的可取吗?
世界卫生组织(WHO)曾调查了23个国家人口的死亡原因,得出结论:嗜糖之害,甚于吸烟,长期食用含糖高的食物会使人的寿命明显缩短。
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通知中,提到了关于开展“减糖”的专项行动:
“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限制销售高糖饮料和零食,食堂减少含糖饮料和高糖食品供应。向居民传授健康食品选择和健康烹饪技巧,鼓励企业进行“低糖”或者“无糖”的生产,提高消费者正确认读食品营养标签添加糖的能力。”
由此可见,糖果虽甜蜜,多吃却是“甜蜜的负担”。
特别是对孩子来说,多吃糖可不仅仅只是伤害牙齿健康这么简单!
16岁少女吃糖太多,得了妇科病:
18岁女孩查出肾结石:
11岁男孩酷爱碳酸饮料,患上罕见皮肤病“黑色棘皮症”:
01
警惕“看不见的糖”
过量吃糖对孩子的身体会造成这么大伤害,也给不少家长敲醒了警钟。
那吃糖有“危害”,不吃甜孩子又不爱吃,怎么办呢?于是家长们将目光投向了市面上的种种“无糖食品”。
可这些“无糖食品”,真的“无糖”吗?
从科学的角度上看,绝对的无糖食品是不存在的。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食品中的糖含量少于0.5g/100g(固体)或100mL(液体) ,即可标注为“无糖食品”。也就是说,无糖是指固体或液体食品含糖量在0.5%以下,而并非完全不含糖。
市面上所谓的无糖食品是不含蔗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成分,之所以也是甜的,是因为加入了甜味剂,如木糖醇、山梨醇、麦芽醇糖等替代品。
常见的无糖食品,如无糖饼干、无糖月饼等,本身大多都是用面粉等碳水化合物制作,吃进去后经消化分解最终还是会变成葡萄糖,摄入的糖分并没有减少。
所以“无糖食品”并不代表完全不含糖。
更可怕的是,还有这种披着健康外衣的“无糖饮料”,极易让家长们放松警惕!
果汁,就是戴着面具的“健康饮品”。
曾经,武汉一名12岁的男孩豆豆左脚趾关节隐隐作痛。刚开始家长以为是活动时受了伤,谁知第二天竟疼痛难忍,豆豆被送到医院经诊断后才知道:
这个年仅12岁的孩子竟然患上了痛风!
而“凶手”就是甜蜜、“健康”的果汁。原来,豆豆平日里很不爱喝白水,只爱喝鲜榨果汁、超市里的瓶装果汁,用果汁来代替每日所需的水。
其实果汁里面虽然没有添加糖,但它含有果糖,这是一种单糖。
它强大的地方就在于它的甜度,如果蔗糖的甜度算100分的话,那葡萄糖就是74分,乳糖是16分,而果糖,是173分!
它在体内的分解过程中会直接产生尿酸,更可怕的是,它还会减少肾尿酸的排泄,双重作用下,人的尿酸不降反升。
所以,果糖堪称是痛风的“隐形诱因”。
02
你以为娃不胖?
可能已经超重了!
除了以上危害,糖对身体最大也最普遍的“害处”,就是肥胖了。
孩子在生长期,如果饮食不注意,极易引起肥胖,许多家长还会不以为意,认为“娃还在长身体,多吃点没关系”。
其实不然,婴幼儿期和青春期是人体内脂肪细胞增殖的活跃期。婴幼儿期吃得太胖,意味着正在酝酿将来的肥胖。
爸妈如果有肥胖情况,尤其是家族都有肥胖问题,就要从娃婴儿时期开始注意体重问题,定期做好监测。
儿童肥胖主要依据BMI即体重(kg)/身高(㎡)的比值来评定,一般应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的“中国学生超重肥胖体重指数值筛查标准”判定学生超重、肥胖情况,将BMI≥同性别、年龄组BMI的P85定义为超重,将BMI≥同性别、年龄组BMI的P95定义为肥胖。
计算方法:
BMI指数=体重/身高的平方
注意:不同BMI界值点的超重、肥胖检出率比较:分别以(P85、P95)、(Z1、Z2)及(BMI24、BMI28)为筛查标准。
03
小胖娃也可能营养不良
不少家长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觉得“孩子白白胖胖的更健康”。
然而事实却是:“胖娃”的营养不良问题,有可能比“瘦娃”更严重。
能量过剩≠ 营养过剩
除了一部分遗传因素外,孩子超重和肥胖一般都是暴饮暴食、偏食挑食、缺少运动导致的。
这样的饮食结构失衡,会让孩子自身的营养需求得不到全面的满足,体重增加了,营养也失衡了。
肥胖的孩子,罹患代谢综合症、性早熟、睡眠呼吸暂停等疾病的风险比正常娃高,成年后也更容易得糖尿病、高血压等。
所以,要想让孩子健健康康,就不能让他发胖!
但胖子不是一口吃成的,娃还在生长发育期,绝不能采取节食这种极端的方式来控制体重。
以下几个儿童“减重”小方法,家长们不妨学一学。
多在家做饭,少带孩子去快餐、甜品店:一日三餐尽量在家吃,既能享受亲子时光,对营养膳食也有益处。
减少高热量摄入,多吃健康小零食:如果孩子吃惯了零食,不妨把糖果、巧克力、可乐、蜜饯、雪糕等换成纯牛奶、酸奶、水果、坚果等低糖、高纤维素类食物。
一口一口吃东西,避免吃太多太快:让孩子自主决定吃多少东西,不强求每次都要把碗里的吃光,拼命喂饭无形中会让孩子吃太多。
必须进行科学运动:可以每天定时做1小时有氧运动,比如慢跑、跳绳等。但是要注意方法、力度。运动前后记得做好拉伸,避免肌肉过于酸痛。
制订合理的减肥计划:比如饮食方面,主食最好粗细搭配,多摄入新鲜蔬果,每餐不要吃到撑,晚餐可以少些大鱼大肉。
最后,如果孩子超重明显,或已经出现不适,而且通过饮食+运动相结合的方式还是没有效果,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就医诊断。以免因为孩子肥胖而诱发其他疾病。
上一篇:热点:太原精神科医院排行榜出炉「实时公开」怎样治疗抑郁症效果更好?
下一篇:跟着测评买东西就稳了?“第三方测评”乱象丛生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
- 黄山屯溪区:秋风迎诗意 教研唤灵思
- 给您提个醒!社保待遇资格认证别忘了办,认证时间可以自己挑个好记的日子
- 雄安新区城市鸿蒙生态正式启动!
- 打破规模天花板:复杂科学怎样框定企业幂律增长路线图?
- 根植文化自信 福建师大少数民族学生与艺术名家面对面
- 兰大师生参加第18届锕系及裂片核素在地圈中的化学与迁移行为国际会议
- 祝贺!兰大校友吴照华夺得2023年世界武搏运动会男子刀棍全能金牌
- 以更强信心冲刺决战目标
- 原创突发!记者曝出争议猛料,球迷吐槽:中超联赛就是个天大的笑话
- 观烟台·观商务丨刚刚,烟台在这里温情亮相
-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校友已成为学校的一张亮丽名片,和一笔宝贵财富
- 66年血脉情缘历久弥深,“交大”回来了丨西南交通大学唐山园区正式启用
- 朱钰峰出席第十三届苏港澳青年发展论坛
- 新西兰留学申请
- 自主与合资企业频出招,海外出口成弱势车企“救心丸”
- 托福写作如何得高分
- 海南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沈义俊:培养海洋科技人才 助力海南海洋强省建设
- 综测推免双第一,保研上财,她用行动创造不凡
- @毕业生:收藏好这份秋招指南 让你“遥遥领先”
- 托福雅思哪个难考
- moto razr 斩获双 11 小折叠多项销量第一,还公布全新智变柔性屏新机
- 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
- 促进贸易畅通 推动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
- 双峰县教育系统:厚德仁爱尊老爱贤 凝心聚智共谋振兴
- 郝明金出席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第七次代表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