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体重多少算最佳?不少宝宝都超过,家人却还引以为豪
产科大夫吴医生经常拍一系列的报喜视频,有一次接生完一个重量3930克的宝宝,出来报喜时却说自己很生气。
查看大图
一出门就发出了这样的对话:
医生:自豪吗? 孩子爸难掩喜悦:自豪! 医生:自豪毛自豪!这孩子太沉了!孕妇学校我一遍一遍地说,一定要控制好体重,理想的孩子应该多少斤? 孩子爸支支吾吾:7斤? 医生:一看你就没来上课!理想孩子的体重是3200克到3300克!后边得好好做盆底功能训练!
视频一出,一些宝妈才意识到自己的孩子6斤多并不少,生的孩子7斤多的才知道自己的孩子超出了理想体重。
查看大图
其实,医生这么生气也是为了产妇好,也是负责任的表现,更是说明一个问题:孩子不是越重越大就越好!
01
小巨人一般的“巨型婴儿”在中国也越来越多
早在2009年,中国婴儿平均出生体重就已经达到3309克,低出生体重率仅为3.6%,但是超重率却超过10%。2010年,上海新生儿体重在4000-4500克的竟占到了19%。
查看大图
一方面是生活条件提高了,另一方面是老人的传统思想在作祟。
“我儿媳妇生的孩子有十斤重呢!” “诶哟!那您儿媳妇真厉害,我这儿媳妇不争气,生的孩子连7斤都没有,啧啧啧。”
这样的对话,可能作为儿媳妇的你无意中从婆婆那里听到过,心里说不出的感受。
一直都有一种传统思想:大胖孩子才是福气,大胖孩子才是会生。
02
都想孩子胖点儿好,可没人想过孩子大了产妇和宝宝会怎样……
查看大图
产妇方:
①生宝宝的过程更痛苦
宝宝体重越大个头就越大,可是妈妈的骨盆、产道就那么窄,有人说生孩子像是从鼻孔里挤出个西瓜,想想都觉得鼻孔疼,更别说这个西瓜还是plus版的。无形中会延长产程和妈妈的痛苦程度。
最终不得已只能选择剖腹产,可是都知道自然分娩优于剖腹产。
②产后康复难
宝宝越重,妈妈产后康复越难。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盆底肌受损。
怀孕的整个过程中,妈妈的盆底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孩子越大,盆底肌承受得到压力就越大。我们的肌肉就像皮筋,当皮筋承受的拉力越大,皮筋就越容易变形,想要恢复成原状需要的时间就越久。盆底肌就是这样的道理。
很多准妈妈反映生完宝宝后会漏尿,这就是盆底肌松弛的表现,轻一点的可能咳嗽或者大笑的时候会漏,严重的可能坐在那里不自觉就漏了。
其次,分娩过程中撕裂风险增大
越大的宝宝想要挤出窄窄的产道,可是妈妈的肌肉、皮肤的张力是有限的,承受不住时,就会撕裂。严重的可能还会发生子宫脱垂。
宝宝方:
①分娩时容易对骨骼造成损伤
宝宝过大,分娩时不光会对妈妈造成伤害,还会对宝宝自身造成伤害。一般体重大的宝宝在分娩过程中最容易卡住的地方时肩部。
之前看过一个新闻,一位医生为了帮助产妇尽快生出宝宝,免去剖腹产,迫不得已把宝宝的肩部掰骨折。新闻真假先不说,但是宝宝如果在分娩过程中肩部被卡,妈妈还在使劲分娩,这种强大的压迫力把宝宝往外挤,自己撕裂是一方面,宝宝的骨骼也可能会被压力损伤。
查看大图
②患肥胖症的几率高于正常体重的宝宝
这是医生们经过多年的观察和统计得来的结论,所以没有什么好争论的。这样的宝宝以后长胖,才能拥有一个最合理的借口“我母胎肥胖!”这种胖不合理且难减,妈妈们更是应该注意。
03
新生儿的正常体重≠新生儿的理想体重
很多准妈妈对理想体重有误解。可能孕期大家也会关注宝宝的体重,但是上网查到的正常体重范围是2500-4000克。
其实正常体重只是说明新生儿在这个体重范围内才可能是健康的。因为体重小于2500g的新生儿多数是早产儿,或者是营养不足造成的,而体重超过4000g的则被称为“巨大儿”,这就可能会为妈妈和宝宝带来上面讲述的那一系列问题。
但是新生儿理想体重是相对于亚洲女性的身体标准来说的。
我们亚洲女性的骨骼通常情况下要比欧美人种小,骨盆也是如此。所以对于大多数亚洲女性来说,新生儿体重在3200-3300克之间最为理想,分娩时,准妈妈没有那么费力,痛苦也会相对少一些,所以最好把胎儿的体重维持在3200-3300克之间。
04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孕期控制体重!控制体重!控制体重!
我想我这么说,可能很多妈妈就要站出来怼我了。
随便截了几个来自我微头条下方关于我呼吁“孕期控制体重”的评论图片,感受一下。
这是不少准妈妈的心声,我懂。
确实,有些准妈妈孕期自己胖了50斤,生的孩子才6斤多一丢丢,有的孕期控制饮食,自己孕期只增重了20斤,生的孩子却7斤多,这也让准妈妈们很无奈。
但是我想对那些控制饮食生的孩子却还大的宝妈们说:你都控制饮食了,生的孩子都这么大了,你要是不控制饮食呢?
我这么说可能有点绝对了,但是准妈妈这样不是没有原因的。
①可能妈妈或者爸爸体格本来就高大
对于体格高大的准妈妈来说,宝宝超过理想体重一些可能影响也没有多大,所以如果准妈妈本来就骨架大,体格大,宝宝大了一些也是正常现象。但是站在分娩时的痛苦程度来讲,当然是在正常体重范围内,宝宝越轻妈妈越轻松了。
查看大图
②自身身体素质
如果妈妈本身体重就大,孕期出现妊娠期综合征的几率就会增高,宝宝是巨大儿的几率也会随之增高。
③控制饮食不到位
明明不怎么吃饭,为什么还胖?其实水果吃多了,糖分就会摄入过多,这也是导致胎宝宝体重大的一个因素。
④宝宝吸收好
就像这位准妈妈说的,胎宝宝胎盘大,脐带粗,医生都说宝宝吸收太好。遇到这样的情况,准妈妈们可能也觉得实在没办法。
其实,不管你是什么体质,孕期控制体重是必须的,是重中之重!
还是那句话:控制了都如此,如果不控制呢?
05
我们应该保持最基本的控制体重的方式,尽自己最大努力即可。
1. 控制水果少糖少油腻
很多妈妈可能有说自己明明控制饮食了,主食都不怎么吃,为什么体重还是飙升的这么快?如果你是一个闲不住嘴的妈妈,没事就爱吃些水果,那么胎儿体重超重的概率就会增加。
还记得我那时候产检,在产科门诊等候,排在前面的一位宝妈问医生:“医生,网上都说吃葡萄生的孩子眼睛又大又黑,我跟我老公眼睛都小,吃葡萄管用不?”
医生的回答至今忘不了“孩子眼睛能不能变大不知道,孩子在糖水儿里泡大倒是可能性很大,你要想顺产,水果可以吃,但要控制量,记住没?”
查看大图
所以啊,水果可以吃,毕竟有很多纤维素,但也不能把水果当饭吃,尤其妊娠糖尿病的准妈妈,更是要注意。
油腻的东西不用多说了,即使没怀孕的小姐姐都知道远离油腻是保持身材的第一步,更别说怀孕的准妈妈了。知道怀孕期间妈妈们容易饿,但是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就是根本,吃再多也都是往自己身上贴,要是宝宝吸收好,宝宝身上贴得多,对妈妈和宝宝都没好处。
饮食注意均衡营养就ok。
2. 适当动一动
整天赖在床上,家里,这样缺乏锻炼,吃的东西热量没被自身消耗,就转化成自己身上和宝宝身上的肉了。饭后走走路就可以了,但是如果准妈妈被医生嘱咐少运动,静卧养胎,那就听医生的,如果没有,走走路是必要的。
3. 作息要规律
除了饮食和运动,剩下的就是作息规律了,早睡早起对孕早期孕吐的准妈妈和孕晚期的准妈妈来说可能有点困难,但是还是要尽量,少玩手机,到点睡觉。
怀孕不是一件易事,孕期控制体重是重中之重,虽然有个体差异,可能你也在控制了,但是效果没有别人好,但你还是应该感谢那个努力过的自己!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
- 黄山屯溪区:秋风迎诗意 教研唤灵思
- 给您提个醒!社保待遇资格认证别忘了办,认证时间可以自己挑个好记的日子
- 雄安新区城市鸿蒙生态正式启动!
- 打破规模天花板:复杂科学怎样框定企业幂律增长路线图?
- 根植文化自信 福建师大少数民族学生与艺术名家面对面
- 兰大师生参加第18届锕系及裂片核素在地圈中的化学与迁移行为国际会议
- 祝贺!兰大校友吴照华夺得2023年世界武搏运动会男子刀棍全能金牌
- 以更强信心冲刺决战目标
- 原创突发!记者曝出争议猛料,球迷吐槽:中超联赛就是个天大的笑话
- 观烟台·观商务丨刚刚,烟台在这里温情亮相
-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校友已成为学校的一张亮丽名片,和一笔宝贵财富
- 66年血脉情缘历久弥深,“交大”回来了丨西南交通大学唐山园区正式启用
- 朱钰峰出席第十三届苏港澳青年发展论坛
- 新西兰留学申请
- 自主与合资企业频出招,海外出口成弱势车企“救心丸”
- 托福写作如何得高分
- 海南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沈义俊:培养海洋科技人才 助力海南海洋强省建设
- 综测推免双第一,保研上财,她用行动创造不凡
- @毕业生:收藏好这份秋招指南 让你“遥遥领先”
- 托福雅思哪个难考
- moto razr 斩获双 11 小折叠多项销量第一,还公布全新智变柔性屏新机
- 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
- 促进贸易畅通 推动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
- 双峰县教育系统:厚德仁爱尊老爱贤 凝心聚智共谋振兴
- 郝明金出席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第七次代表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