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坛之上的深国交,有点“高攀不起”!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3-03-30
手机版

  深国交作为“牛剑第一把交椅”,在深圳,乃至全国范围,都是相当一部分家长国际化择校的首选。

  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每一位在广深走国际教育路线的家长都有一个国交梦。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深国交2023年第一场入学考开考,深圳及全国各地2500多名学生和家长来到了考试现场,场面一度混乱。

  不少家长都反映这次考试安排并不是特别完善,考试和开放日体验上都难以体现期待中湾区第一该有的样子。

  

  

  虽说是“名校收割机”,但看到这样的招考情况枣妈还是不敢苟同。

  枣枣也是从深圳走出来的孩子,如果你问枣妈有没有想过让孩子去读深国交,答案是:从来没有。

  我认为这样的“学校”并不适合所有孩子,更不符合我们家庭对枣枣未来发展的期待。

  光环之下都有阴影,不然为什么前段时间会有“家长拉横幅”事情呢。(在这不展开,有兴趣的可以私枣妈八卦)

  

  所以今天也特别想跟陪娃妈们分享一下,深国交到底适合哪些家庭?想要入读深国交真的那么难吗?

  深国交无脑粉自行绕道,各有各的考量,立场不同避免冲突,枣妈还是主张love&peace的~

  光环背后,你承受得住吗?

  之前在择校VIP群里,有个麻麻问:“据说深国交是一个自修机构?”

  枣妈四个字硬核回复:“不是据说。”

  大家还是有必要给深国交“定个性”。

  2022年国际学校大整顿的时候,深国交悄悄更名,从原来的“深圳国际交流学院”改成了“深圳国际交流书院”。

  

  这次风波之后很多人才发现,深国交登记证书上赫然写着它的业务范围是“课程培训”。

  当然这其实不是什么新鲜事,有心去了解学校的麻麻一定都会知道这个事情,只是光环之下,这些大家都忽略不计罢了。

  也是因为牌照问题,这两年的深国交在读家长们都一直战战兢兢,怕国家改革的大刀会直接对准了他们一直引以为傲的“梦校”。

  所幸的是,这场风波暂时看是过去了,即便是真的面临改革,枣妈觉得也觉得不至倒闭这么夸张。

  要么走普高路线,要么走中外办学路线,甚至作为深圳教育的品牌,它自岿然不动也十分可能。

  所以那些传播焦虑和负能量的媒体号,我觉得可以歇一歇。但是对学校资质问题比较介意的家庭,深国交也不太合适。

  之前枣妈也梳理过深圳A-level课程学校,具体可戳

  只盯着深国交?神坛之下深圳还有很多优质A-level学校

  。

  然后讲到“自修”的问题,在深国交,枣妈觉得学生是靠自律意识和超强的自学能力最终才能跑赢大盘的,为什么这么说?

  学校给学生非常多的“自由”。这体现为:

  1. 深国交的师资很牛,专职教师人数达近百名,外教比例超过70%,都是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资深教师。

  但对标顶级学生资源的老师们对课堂内容并不会像普高那样跟着章节一个一个知识点的讲解,而是更注重学生在这个科目整体素质的提升。

  这样的培养模式出来的结果就是中下段的学生在课外要花将近一半的时间去补课。

  2. 实行自主管理,没有校服,不管电子产品,允许学生点外卖……您家娃管得住自己吗?

  3. 考试很多,但作业不多。一周会有4-6次考试,每一次考试都关系到期末成绩。布置作业一般一周一次,甚至两周一次,大部分时候作业不用上交,老师也只会每两到三次才对作业进行一次反馈,平时基本不用交作业,全靠学生自觉完成。

  4. 所有大大小小、甚至世界级的竞赛也都是学生自行组队,自我训练,没有老师带队和指导。

  5. 新年晚会、毕业晚会这些重大活动从头到尾由学生一手操办,包括拉赞助、定选题、定内容、招募参与者和观众,导演、舞美、灯光、道具、场地……所有这些都是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独立完成。

  ……

  这种“自由”好不好,见仁见智。

  如果您家孩子是牛娃,对自己的要求很高,那么在这个学神遍布的环境当中,潜力可能会得到更大的激发,从积累校友资源来说,深国交也会是一个极佳的平台。

  除此之外,没有了普通学校条条框框的约束,学生有更多的空间自己探索、自己规划、自己思考自己想要什么,未来更加容易适应到学术氛围自由的国外大学的学习生活当中。

  但对于学习能力稍弱,自我管理意识稍差的娃来说,这些措施可能会毁了一个孩子。

  在小红书上也有各类群体朋友对此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也有学生自述了刚入学深国交时的各种不适应,甚至有学生因为心理问题,从此“梦校”变“噩梦”。

  “我的整个G年级从心态到成绩都一塌糊涂,升上A年级后不到3个月就休学了,回到学校之后好几次接近奔溃的边缘......现在回想起来,刚升入深国交不适应新环境是正常反应的,毕竟是过渡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

  深国交择校除了要考虑学生间的“内卷”和学校“自由的氛围”,还需要深思自家娃未来的升学方向。

  虽然学校屡屡晒出自己的英美双申的成绩单,想要去证明自己除了英国方向,在其它留学方向也具备优势。

  但一所网站都以A-level命名,一直以来课程主体都是英式课程的学校,它在美式教育培养上真的有很高的认受度吗?

  

  深国交学生想要实现英美双申,一般都是在A-level体系学习的基础上,再去额外增加AP课程的内容。

  但这样不累么,决心去美国方向的孩子去一所AP或者IB课程的学校不是来得更加直接吗。

  还不知道国际赛道的三大课程体系?戳这边学习

  国际三大主流课程体系对比

  。

  再加上2023年深国交在早申阶段的申请情况,你还会相信英美双申大满贯对于这所学校的中等及以下水平的学生来说是走得通的吗?

  2023年深国交的美本早申情况惨淡:藤校前十只有一个康奈尔,两个文理前十。

  

  综合来说,哪些家庭适合深国交?

  1. 未来坚定地走英国申请方向,且对牛剑等英国顶尖院校非常向往;

  2. 对于孩子的自律意识和自学能力有绝对信心;

  3. 孩子时间管理能力很强,能够兼顾学术、活动、竞赛等各方面;

  4. 有比较厚实的经济基础支持孩子在校外补课提升;

  5. 极度沉迷“深国交”这个品牌。

  如果你不是这些家庭,谨慎再谨慎,深国交虽好,但不一定适合你。

  深国交的选拔真的很残酷吗?

  目前入读深国交主要是两个途径:城市绿洲学校选拔直升/深国交入学考。

  坊间经常误会只要孩子考上了城市绿洲就稳稳地可以去深国交。

  但事实是,城市绿洲学生不是直升深国交,是必须在毕业年的IGCSE考试中,拿到至少5个C级(含英文)成绩,才可以入读深国交。

  在深国交的官网可以看到学校开放给深圳城市绿洲学校(GOS)直升深国交专用通道。

  

  那是不是大家都可以一窝蜂去抢这个优势条件呢?

  大家值得注意的是,城市绿洲每年招生人数并不多,插班的机会更是微乎其微,据说入学录取比低于5%!

  所以,认为进入城市绿洲就是入读深国交的“捷径”的娃妈,要认清局势,进深国交难,进入城市绿洲甚至更难,怪不得想进这两所学校的家庭都要花大价钱到外面经验机构提前进行备考培训。

  深国交入学考试难度分析:

  录取比例确实低,但考试门槛尚算合理

  ● 报名靠抢,录取比低于10%。

  2023年官方公布的招生计划对初三毕业生和优秀的初二学生开放370个G1的学位,对高二学生和优秀的高一学生提供120个A1的学位。

  但自从去年8月份,城市绿洲新增2个直升深国交的初中班之后,预计会挤掉深国交的80个名额。

  所以,综合来看,今年给初三和初二孩子的名额大概只有290个。

  

  报名系统1月4日上午10点开放,额满即止,所以想要获得一个考核的资格,是要拼网速拼手速的。

  

  ● 双B以上一定能入围,更强调英语能力。

  深国交每年会有两次入学考试,一次设置在3-4月,另一次设置在5月末。

  这两次考试难度差不多,每次考试根据成绩排名各录取一半的人数,可以重复报名。所以建议报考深国交的学生两次考试都要报,为自己创造入学机会。

  2023年深国交入学考试时间安排:

  第一轮入学考:

  03-19 笔试

  03-25 公布笔试成绩+面试安排

  03-26 线上面试

  04-02 艺术生现场面试

  第二轮入学考:

  05-28,具体安排尚未公布

  入学考试是【笔试+面试】,考试按照分数划分A*、A、B、C、D五档,笔试B档以上可以入围面试,入学录取对外是不公布分数的。

  

  在审核申请考生的成绩的时候,英文部分的权重是大于数学部分的,这也意味着想要顺利进入深国交的学生在英语能力上要更加突出。

  

  面试时间一般在笔试后的1~2天,只有在通过笔试后才能参加。【笔试+面试】综合成绩大小排列,最终决定录取名单。

  枣妈觉得在第一梯队的学校选拔当中,深国交考试门槛不是特别高,但会在日常积累、难度和做题速度上会对学生有更严格的要求,英语难度大概是雅思6.0-6.5的水平,数学考试的基础知识也是中学范围。

  在刚刚过去的319首场笔试当中,我们可以看下考情分析感受一下考试难度。

  ▼ 英语

  听力:本次着重考察了观点题和比较多的细节题,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对话选择题、男女观点匹配题、长对话选择题。

  阅读:本次英语阅读为四篇,不同以往的地方在于阅读难度被降下来了,题型包括匹配题、完型填空、段落主旨题。

  阅读主题:搬家,sleep pattern, Fermat's Last Theorem, Hollow Earth theory。

  写作:本次作文总共为三大题目,题型为小评论、书信写作、图表写作。

  关键词:first school, online class, honesty and responsibility, railway, space exploration。

  ▼ 数学

  本次数学考试题目偏难,包含代数、几何、统计与概率等考点,合计20道填空题,代数题量多于几何。

  数学是中英双语试卷,题量很大,平均每个空3分钟左右。

  G1中代数是考试的重点也是难点,有14个考点,几何9个考点,分数占比35%,统计与概率计算的内容较多。

  A1数学的运算量很大,还会考察到公立学校没有学过的数论。

  面试部分主要考核的是学生语言能力和综合表现,其中包括了文书+面试部分。

  ▲点击查看大图

  语言能力:

  即考核学生的口语,其中包含词汇复杂程度、语法复杂程度、语法错误数等。

  综合表现:

  即考核学生的发音、流利度、内容中心思想等。

  面试相对容易些,一般都还可以BB等级,要想AA等级需要系统辅导。

  备考思路和部分真题展示:

  1. 把个人陈述的部分打磨好,同时准备好一些常规话题的回答思路。

  常规话题:

  · Self-introduction /Name 自我介绍、姓名

  · Hobbies 兴趣爱好

  · Current school 就读学校介绍

  · Subject 学科&专业偏好

  · Why SCIE 选择深国交的原因

  · Experience abroad 出国经历

  · Volunteer activities参加过的志愿活动

  · Sports, learning experience运动、学习经历

  2.?延申话题是备考难点。

  2022年面试延申话题收集:

  · 你对国际公民的定义和理解。

  · 你想成为什么颜色?

  · 疫情对国家的影响是什么?

  · 怎么证明历史是真实的?

  ......

  枣妈一直强调的是,因为国际化教育是多元的,所以选择的教育方向也是多样的。

  在选择国际教育之前,你需要先了解清楚国际教育的课程体系,根据留学目的地,孩子的个人兴趣、能力,孩子的身份资质,匹配到相应体系当中。

  不同于体制内,体制外教育有非常多的选择。下面几个方面都是特别需要注意的。

  1.学籍问题?戳标题复习→《

  给娃规划国内教育或是国际教育,先搞懂学籍这件事

  》。

  2.留学的目的地不同,选择也不同。

  ● 两大主流方向:英式vs美式

  ● 小众方向: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等

  它们在学术建设、学科偏向、课外活动安排和设置目的、专业和通识教育的侧重都是截然不同,所以在择校之前,一定要先搞懂它们的差异。

  3.国际教育有三大课程体系:IB、A-level、美高+AP。

  针对不同的留学目的地,在课程难度、选课复杂程度、能力要求和学生匹配度上面都会有不同的要求。

  深圳关于三大课程体系的学校选择有很多,所以在择校之前一定先找到自己孩子心仪和适合的体系,再从中挑选学校,这才是比较靠谱的做法。

  ●

  《深圳中考录取率最低?大盘点深圳IB,AP学校》

  4.探需做好了解学校资质和特色的准备,三个重点:

  ● 重复的不看

  ●?没有资质的不看

  ●?跟自己教育需求不同的不看

  

上一篇:2022年河南环保“成绩单”哪些亮点值得关注?
下一篇:全国跳水冠军赛首日双人项目决四金 王宗源组合意外折戟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