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底要不要“晚一年上学”?看完这组科学实验,你就能明白了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3-03-30
手机版

  关于孩子应该几岁上小学,很多父母都在谈论,但是有父母会根据孩子的心灵发育来决定是否应该去学校。

  

  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都想让孩子想赢在起跑线上”就会误以为让他们早点入学,就能在同一年前走出来。

  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早上学的孩子真的能赢在起跑线上吗?同龄的孩子真的可以一起上小学吗?美国心理学家吉泽尔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格塞尔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一对出生46周的同卵双生子A和B。格赛尔先让A每天进行10分钟的爬梯实验,B则不进行此种训练。

  6周后,A爬5级梯只需26秒,而B却需45秒。从第7周开始,格赛尔对B连续进行两周爬梯训练,结果B反而超过了A,只要10秒就爬上了5级梯。

  格塞尔分析说,其实46周就开始练习爬楼梯,为时尚早,孩子没有做好成熟的准备,所以训练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52周开始爬楼梯,这个时间就非常恰当,孩子做好了成熟的准备,所以训练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孩子们年龄相同,但是解决很多问题的方法和认知能力不同,和同龄人一起入学的话,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公平性。

  

  脑科学家研究发现:孩子们的学习、思考方式,跟成人是不同的。

  成人的大脑,早就建立好了路径,各类信息也分类整理好,遇到新信息,就像放进已经标好代码的仓库,直接储藏进去就好。

  可孩子们的大脑,还没建立这种路径。

  

  儿童期的孩子,每天通过学习、生活、玩耍收集大量信息,这么多信息,会让孩子的大脑充满混乱。

  孩子们的大脑,要一面收集信息,一面加工、归类、重组这些信息,因此,孩子的大脑很忙碌,也很累。

  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大脑的体积、重量会增加,脑细胞会扩容,大脑神经元的连接也会加强,“工作”效率能明显提高。

  

  他们的思维方式,也有会在这个年龄段,发生很明显的改变。

  6岁前,孩子的思维是 “具体形象思维”为主,6岁以后,孩子才慢慢发展出“抽象逻辑思维”。

  同样一道加法计算题,5岁多的孩子,可能需要积木、玩具等实物的帮助,才能弄懂其中的逻辑关系。

  

  可6岁多的孩子,脑子里已经建立了逻辑思维方式,他们可能都不需要数,只想一下,就能说出正确答案。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同样的东西,5岁的孩子接受起来很慢,只过了一年,或者仅仅几个月,6岁的孩子,忽然就懂了。

  孩子大脑的发育,无声无息,我们看不见。但可千万别小瞧孩子一两月的成长, 它会让孩子从内到外,有很大变化。

  所以,从身心发育的这个角度来说,不建议太拔高孩子。

  

  各项能力的准备,才是真标准

  看到这里,很多父母会说:那是不是晚上一年学就更好呢?

  其实,孩子入学年龄早晚,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

  升入小学,孩子绝不仅仅是“生理成熟”就可以了。

  

  小学规范学习必备的专注力、语言表达能力、规则意识、自理能力等都是需要孩子们准备的。

  “幼小衔接”如果过渡不好,孩子即便生理再成熟,晚上2年学,恐怕也很难一入学,就成为一个合格的、出色的小学生。

  在幼儿园期间,相比拼音等学科知识学习,培养孩子全方面的能力更为重要。

  

  孩子在3岁之前的人际交往关系是亲子关系和玩伴关系,3岁之后要发展群体关系。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就是让孩子接触更多孩子,培养集体意识,为未来小学的集体生活做准备。

  ?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孩子在家的时候基本是小公主、小王子,任性而为,一般都不具备规则意识。到了幼儿园,上课要小手背后坐好,玩具要放回原处,上厕所要排队去,在这一系列实际活动中,孩子逐步建立起规则意识。

  

  ?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是由他的专业知识和智力水平所决定,另外的85%则要靠语言表达能力,其包括沟通能力、讲话技巧以及说服他人的能力。”

  也就是说,想在未来社会中获得良好发展的基础,就要让孩子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给家长们推荐一套《语言表达第一课》,它一直是备受家长推崇的“语言启蒙神奇绘本”——早在 2011年时,它叫《语言图鉴》,在网上竟被炒到400多一套。

  而更让我惊讶的是,这套对中国孩子最好的“语言表达启蒙绘本”,居然来自于日本著名的画作家——五味太郎。

  可能你没听过他的名字,但在国际上,他可是赫赫有名。

  他是日本童书天王,是日本在海外知名度最高的图画书作家,没有之一。其作品曾屡获国际大奖,包括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意大利国际图画书原画展奖,路傍之石奖等等。

  他的绘本,最大的特点是:趣味和幽默感。这令每个刚接触他绘本的孩子,都爱不释手。

  

  这套书是专门启蒙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可以显著提升孩子的词汇量。

  书中有超多的小卡通,每个小卡通的形态、动作都不同。孩子在观察后,需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他,如果孩子说不出,下面有小字提醒。

  里面的词汇量特别大,孩子可以通过这样的训练,增强自己的表达能力,这样在说话时,就不会语言匮乏了。

  通过这套书,可以让孩子在五岁以前,掌握两千以上的词汇量,这样训练出来的孩子,就会用各种动词、形容词、比喻句。

  这样,孩子在小小年龄,就能成为一个“出口成章的主持人和演说家”。

  

  让孩子痴迷的儿童涂鸦

  五味太郎的画风,初看就像儿童涂鸦,很不高级的样子。

  但买过他的作品的家长都知道,这种充满童稚趣味的风格,正是幼儿们喜欢的类型,这感觉就像是孩子们的同龄人画的一样,能立刻拉近跟孩子们之间的距离。

  这就是五味太郎绘本的最大特点:将孩童的风趣和童心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就是让孩子爱不释手的深层次原因。

  

  超级丰富的词汇量

  超级丰富的词汇量,是它的最大价值点。

  比如:说起妈妈的样子,你可以用多少种方式形容出来?

  在这本书中,居然为我们展示了16种妈妈样子的形容词:博学的妈妈,温柔的妈妈,忙碌的妈妈,严厉的妈妈,疲倦的妈妈……

  

  每一个词,还配以幽默且写实的图片,比如耳尖的妈妈在偷听你打电话、有劲儿的妈妈在用力打你屁股、眼明手快的妈妈在抢购……

  画面感超强的既视感,让孩子在笑声中,学会高情商和表达。

  同样,书中还对“什么样的宝宝”“什么样的食物”等等16个孩子日常经常接触的事物,展开天马行空的描述和介绍,拓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圈。

  

  充分激发孩子的语言表达欲

  作者为了让激发孩子的语言表达欲,特将认字这种枯燥无味的事情,融入到孩子日常喜欢的生活场景中,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比如在游乐园、幼儿园、动物园、游泳馆等地方,都会发生什么好玩的故事呢?来找一找,看一看。

  

  孩子可以轻松自在地享受语言妙趣,自发性地去观察和思考:怎么表达才是正确的?怎么表达才能达到目的?怎么表达大家才会听他的?

  这本书的妙处还有很多,很难一一形容,再放几张图片,家长们感受下就知道了。

  

  读过五味太郎绘本的家长都知道,他的作品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

  好玩,有趣,充满着让人惊叹的奇思妙想。

  阅读五味太郎的绘本,第一眼的感觉总是怎么这么简单?再认真看下去,发现简单中其实蕴藏在大智慧,而且总有惊喜不断的感觉,让孩子回味无穷,印象深刻。

  这套《语言表达第一课》系列,就是给人这样一种感觉。

  难怪有人说:“此绘本一出,人类有史以来的所有“语言启蒙”童书,都黯然失色。”

  

  买过的家长们都庆幸能拥有它,让自己的孩子在“说话”这件事上,真正赢在起跑线上。

  通过这套书,可以让孩子在五岁以前,掌握两千以上的词汇量。将来即使不成为主持人和演说家,靠这口才,也是人中龙凤,未来可期。

  这套书共四册,适合2-7岁的儿童,刚重新加印出版,原价199,现在团购价99,数量不多,大家点击下方横幅链接可参团:

  举报/反馈

上一篇:新祥旭考研:2024大连理工大学材料力学考研一对一授课计划
下一篇:深圳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及复试录取办法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