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复旦教授的“学渣”儿子才知道,为人父母都要经历3次认命
为人父母,我们一定要学会这三次认命——
第一次认命:我的孩子不是天才,只是一个普通人
知乎上有个问题,为什么朋友圈很少晒四年级以上的娃?
下面的高赞回答这样写道:
“孩子3岁,别人眼里的涂鸦,在老母亲看来,一笔一画都是创意。
心想着这孩子以后一定能成为梵高、毕加索之类的大人物;
孩子6岁,第一次参加数学考试,居然考了一百分,老母亲觉得这娃一定是个天才。
却忘了,班里40个人,35个人都是满分。
孩子9岁,出口成章,英语流利,人人都说他以后一定是个大文豪;
孩子12岁,学习成绩平平,字迹还很潦草,也没个艺术特长,真想不通,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个个都那么优秀;
孩子15岁,本事不大脾气不小,这么简单的题都能做错,真怀疑是不是亲生的……”
每一个不再晒娃的父母,都曾经历过“我家孩子以后一定是个天才”到“我家孩子原来是个普通人”的幻灭。
就像网上曾经流传过的一张图:
李玫瑾教授也曾在演讲中提及,自己的女儿不是什么学霸,而是一个普通孩子。
有一次考完试,女儿给李玫瑾教授念成绩。
从高到低,最后念到数学,120分满分,女儿只得了15分。
换成别的父母,多半会大发雷霆,可李玫瑾教授却跟女儿开玩笑道:
“你数学不好,纯属是随了你爸的基因。”
在李玫瑾教授看来,孩子是普通人,并不意味着教育的失败。
教育的本质,是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他登上属于自己的舞台。
于是,她帮女儿想了不少办法:
陪女儿一起锻炼身体,没准女儿能当个导游;鼓励女儿学音乐,这样对文化课的要求就没那么高了……
最后,女儿发掘了自己的艺术天赋,考上了一所艺校,成了一名音乐老师。
李玫瑾教授的身上,让我看到了为人父母的第一次认命:
第二次认命:未来,我的孩子大概率不如我
还记得前阵子热播的电视剧《小舍得》吗?
里面佟大为和宋佳饰演一对高知父母。
两人都是名牌大学毕业,后来,佟大为成了设计院知名的设计师,而宋佳,年纪轻轻,就做了公司的销售总监。
这样的学霸两口子,平时接触的人也都是高层次的。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以至于他们误以为,自己的孩子未来也一定能顺理成章进入名校。
再不济,也能读个自己的母校。
可宋佳的朋友,却一针见血地指出:
“你看,我们区重点高中,录取比例非常少,如果你家孩子不能排名靠前,就上不了。上不了区重点,那一本也就悬了。
所以,我们这一代人要面对的事实是:
我们的孩子可能不如我们自己。”
其实,很多高知家庭都在经历着类似的困境。
微博话题“父母学霸,孩子学渣是什么体验”下,不少家长留言:
“自己从小到大一路名校,读到博士。先生更是学神一样的存在,连跳几级。可生的儿子差点连本科都考不上。”
“自己硕博哈佛,老婆本硕博清华,儿子却年年倒数第一,差得很稳定。”
“自己在全国物理竞赛都得过奖,女儿物理却经常不及格。本指望二胎翻盘,结果儿子成绩更差。”
对此,科学家弗朗西斯·高尔顿解释为“均值回归”。
任何偏离平均值的事物,身高也好,智商也罢,冥冥中总有一种力量,使它们归于平衡。
在客观规律面前,再优秀的父母也只能认命。
第三次认命:最终,我的孩子不会朝着我所指的方向前进
1964年到2019年,英国曾跨越半个多世纪,记录了一群孩子从7岁到63岁的人生,取名为《人生七年》。
随后,日本也借鉴这一创意,拍摄了自己国家版本的《人生七年》。
其中有几个孩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们分别是:
男孩健太,出生在以生产大米闻名的宫城县,祖祖辈辈都是稻农。
作为家里的长子,健太一出生,家里的长辈就灌输给他长大要当稻农的想法,并希望他能继承3.4公顷的田地。
女孩贵子,出生于东京,父母对她报以极高的期待。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贵子便每天辗转于各种兴趣班之间。
当别的孩子自由自在地玩耍时,7岁的贵子正坐着火车,驶向另一处的补习班。
她最大的愿望,就是世界上出现“另一个我”,负责学习、上课,好让她能拥有片刻的喘息。
男孩光平,出生在著名的制陶城市伊万里。
父亲的作坊雇用了十几名工人,每天制作超过2000个陶器,父亲教光平说:“我是爸爸的传人。”
可两个七年过去了,他们却纷纷偏离了父母期待的轨道,活成了截然不同的模样——
健太成长的过程中,亲眼目睹了日本主食结构的重大变化。
相信每一位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文章末尾为各位家长分享一本好书,都别错过了!
拿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话来说:
想要让孩子学好数学,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数学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来,这就需要父母在辅导孩子数学题的过程中,陪孩子多读一些数学方面的书籍,玩一些数学游戏。
然而,攀登数学的高峰并非易事。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我也认为数学很枯燥,但一看到刘薰宇的数学书,感到很惊讶。你还能像这样学数学?”
杨振宁是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能够认可的数学老师刘薰宇是不会错的。
刘薰宇又是谁?
刘薰宇与华罗庚、陈景润等数学家相比,并不出名,因为他的精力主要在数学教学和中小学教材的编写中。
刘薰宇一生写过很多数学方面的书,最有名的便是这三本:
第一本是《马先生讲数学》,主要讲如何用图解法求解一些算术四则问题
第二本是《数学趣味》,主要讲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数学问题,我们讲万物皆数学,通过万物来学数学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数学的园地》,这一册就有点难度了,里面讲了函数、连续、诱导函数、微分、积分和总集等概念及它们的运算法的基本原理。虽然有点深,但讲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级的娃,还能看懂一部分的内容。
同事把这书拿给孩子看,平时孩子也补习数学,有时候觉得上补习班有点枯燥。可孩子看这个书,却觉得很有意思,而且还能把他在补习班学到的东西运用过来。
一看就看了个把小时还不觉得累!家长:实在是难得的好书!
对于刘薰宇先生编著的这套经典数学科普图书,家长们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家长表示“这套丛书总体上有一种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感觉,语言特别有说服力”
可以说,熟读这套书,小学和初中的数学就不用担心了。
这套经典数学丛书,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激发学生们蕴藏起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欲望,让学生们爱上学数学,许多家长表示《数学三书》是难得的好书,不可错过!
上一篇:微服务先行者 James Lewis:别纠结单体还是微服务,面向服务 SOA 架
下一篇:太钢多种产品通过高级减排标准认证 为进入国际市场打牢基础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
- 黄山屯溪区:秋风迎诗意 教研唤灵思
- 给您提个醒!社保待遇资格认证别忘了办,认证时间可以自己挑个好记的日子
- 雄安新区城市鸿蒙生态正式启动!
- 打破规模天花板:复杂科学怎样框定企业幂律增长路线图?
- 根植文化自信 福建师大少数民族学生与艺术名家面对面
- 兰大师生参加第18届锕系及裂片核素在地圈中的化学与迁移行为国际会议
- 祝贺!兰大校友吴照华夺得2023年世界武搏运动会男子刀棍全能金牌
- 以更强信心冲刺决战目标
- 原创突发!记者曝出争议猛料,球迷吐槽:中超联赛就是个天大的笑话
- 观烟台·观商务丨刚刚,烟台在这里温情亮相
-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校友已成为学校的一张亮丽名片,和一笔宝贵财富
- 66年血脉情缘历久弥深,“交大”回来了丨西南交通大学唐山园区正式启用
- 朱钰峰出席第十三届苏港澳青年发展论坛
- 新西兰留学申请
- 自主与合资企业频出招,海外出口成弱势车企“救心丸”
- 托福写作如何得高分
- 海南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沈义俊:培养海洋科技人才 助力海南海洋强省建设
- 综测推免双第一,保研上财,她用行动创造不凡
- @毕业生:收藏好这份秋招指南 让你“遥遥领先”
- 托福雅思哪个难考
- moto razr 斩获双 11 小折叠多项销量第一,还公布全新智变柔性屏新机
- 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
- 促进贸易畅通 推动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
- 双峰县教育系统:厚德仁爱尊老爱贤 凝心聚智共谋振兴
- 郝明金出席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第七次代表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