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中外古书中的“外星人”,看看它们有何相似之处?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3-03-31
手机版

  扒一扒中外古书中的“外星人”,看看它们有何相似之处?

  “外星人”和其座驾UFO(不明飞行物)一直是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在网络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经常可以看到“第三类接触”(与外星人进行直接接触)事件或“XX地区惊现UFO”之类的报道。这些报道惟妙惟肖,亦真亦幻,难辨真伪,令“外星人”更加扑朔迷离。

  不过,“外星人”和UFO事件并非现代社会的专利,古今中外的古书中都记载着很多类似事件,笔者简单举几个例子,看看这些记载中有何相似之处。

  

  01《圣经》中的";上帝";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科学家马莱斯对《圣经》中的“上帝”提出下列见解:

  大约在6.5万年以前,一批有着高度智慧和科技知识的外星人来到地球。

  他们发现地球的环境十分适合其居住,不过,由于他们没有带充足的设施来应付地心的吸引力,所以便改变了初衷,决定创造一批新的人种——由外星人和地球上的猿人结合,结果产生了今天的人类。

  马莱斯对上世纪90年代在圣地亚哥发现的一个5万年前的头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智慧远高于今天的人类。从而推断他是当时来到地球的外星人之一。

  

  02《圣经》中的耶稣《圣经》中多次提到耶稣——基督教所信奉的救世主。也有研究者指出,耶稣就是一个外星人,他乘太空船来到地球上,从喜马拉雅山南麓周游到小亚细亚一带传教。

  《马可福音》中载:

  耶稣说“人子从云中来,带着巨大的力量和光辉”。这无疑是说耶稣其人是由太空而降,所乘之物耀眼夺目,冲击力十分强大。

  

  03《拾遗记》中的“贯月船”《拾遗记》是我国晋代志怪名著,专说伏羲以来的异事。该书卷一《唐尧》篇有一段记述:

  “尧登位三十年,有巨查浮于西海,查上有光,乍大乍小,若星月之出入矣。查常浮绕四海,十二年一周天,周而复始,名曰贯月查,亦为桂星查。羽人栖息其上。虞夏之季,无复记其出没,游海之人,犹传其神伟也。”

  “查”字古代指水中的浮木或船。记述中巨大的船在尧舜时出现。尧帝在公元前2357年即位,登位后三十年,也就在公元前2327年,距今4347年。

  巨查名叫“贯月查”或“桂星查”,将“查”字换成“船”,也就是“贯月船”和“桂星船”,依字面之意就是穿梭于星月间的船,与现代的太空船相吻合。

  

  04《梦溪笑谈》中的飞珠《梦溪笑谈》是宋代沈括所著,在该书的卷21《异事》中有一段记载:

  “嘉佑中(公元1056-1063年)杨州有一珠甚大,天晦多见,初出于天长县陂泽中,后转入甓社湖,又后乃在新开湖中。凡十余年,居民行人常常见之。予友人书斋在湖上,一夜忽见其珠甚近,初微开其房,光自吻中出,如横一金线。俄顷忽张壳,其大如半席,壳中白光如银,珠大如拳,灿烂不可视,十余里间林木皆有影,如初日所照,远处但见天赤如野火。倏然远去,其行如飞,浮于波中,杲杲如曰。古有明月之珠,此珠色不类月,荧荧有芒焰,殆类日光。”

  这一段记载,时间长达10年,且“居民行人常常见之”,而且形状如蚌壳、发强光、会飞行等等,均与记述中的飞碟很相似。

  

  “外星人”之谜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有关外星人光临地球的奇闻异谈在古今中外的书籍、科幻作品和报刊中屡见不鲜。

  不过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外星人”乘坐的UFO(不明飞行物)的形状,古今中外的记载都非常相似,因为它们通常是圆盘状的发光体,所以人们把它叫做“飞碟”。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们始终不曾中断过对“外星人”的探究,因为人类一直想要搞清楚自己到底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而且在浩瀚的宇宙中,人类是否是唯一的智慧生命呢?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终究会揭开“外星人”的神秘面纱,我们也将拭目以待。

  

  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鉴古君

上一篇:英语阅读素养单元教学设计大赛开启!
下一篇:进步“神速”!又一重磅排名发布,武汉工程大学居全国高校第19名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