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莫高窟工作7年半 他与敦煌的缘分究竟有多深
原标题:国风所对话 | 宁强:我与敦煌的缘分很深
【国风所对话】本期嘉宾:宁强,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院长,教育部特聘长江学者宁强。
敦煌千年,文脉悠悠。延续近两千年的敦煌文化,集建筑艺术、彩塑艺术、壁画艺术、佛教文化于一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艺术宝库。千百年造就的敦煌艺术与文化,我们应该如何守护?又该如何去弘扬?国风所对话节目邀请长期从事敦煌文化研究的宁强教授与我们一起探讨。
国风所:您毕业后就去了敦煌研究院,这段经历对您的研究生涯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有没有让您印象深刻的故事?
宁强:我大学毕业之后直接去了大漠深处的敦煌文物研究所,也就是今天的敦煌研究院工作。从1983年6月起,到1991年1月离开敦煌去哈佛大学美术系攻读博士学位,在敦煌莫高窟工作了7年半的时间。敦煌的这段研究经历,奠定了我前半生的学术兴趣和关注焦点,我发表的论文和著作几乎都是与敦煌艺术研究相关的成果。
我与敦煌缘分很深并给自己定了个原则:一定要支持和敦煌艺术有关的活动,积极参与到敦煌文物的保护、研究和弘扬。我把敦煌艺术的研究、继承、创新,作为自己终身奋斗的事业。
在我到莫高窟工作后的第一个春天,那正是沙尘暴肆虐的季节。有一天,晚饭后,狂风大作,天昏地暗。我躲在土坯房办公室里心不在焉地看报纸,突然看见窗外的土路上有一个人影,背着手,在悠闲地散步。仔细一看,原来是研究所的老专家史苇湘先生。我惊讶之余,冲进沙尘里陪史先生走了一段,体验一把真正的莫高窟人该有的“闲庭信步”的生活态度。史先生微笑着告诉我说:“这个风沙不算什么。你看悬崖上第423窟里面的隋代壁画 《弥勒天宫》,景致优美,雕梁画栋,那是真正的好去处,是唐玄奘最向往的地方!他不去西方极乐世界,而是想去远在天上的弥勒天宫,请智慧第一的弥勒菩萨答案疑解惑,满足自己的学术好奇心。”史先生的话,令人醍醐灌顶,让我明白了“天堂就在眼前,美好存于心中”的道理。漫天沙尘,顷刻化为净土!
国风所:敦煌文化集建筑艺术、彩塑艺术、壁画艺术、佛教文化于一身,从事敦煌研究多年,您认为敦煌文化的精髓是什么?
宁强:敦煌文化的精髓,是艺术家们用精彩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示了中国千百年来人民大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盼。它所凝聚和传递的力量,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国风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您认为敦煌文化在传播中国故事方面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又如何走向世界?
宁强:敦煌文化是海纳百川、融会贯通世界各地文化之后,凝练而成的人类文明精华。作为从事艺术传播工作的教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同时也是长期从事敦煌文化艺术研究的学者,我认为敦煌文化在传播中华文明,讲好中国故事的系统工程中,确实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之后,敦煌石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敦煌研究院用敦煌壁画和彩塑的临摹复制品在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举办了多次大型展览,受到所在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喜爱,成了凝聚国人共识、沟通中外民心的桥梁和纽带。因为敦煌艺术反映的大多是古代中国普通人的生活和愿望,与世界各地普通民众的生活有很强的可比性和关联性,所以参观者特别踊跃,人气旺盛,起到了传播中国故事的巨大作用。
今天,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融媒体数字化时代,敦煌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更应该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以全新的姿态和传播方式,发挥其视觉性和趣味性强的优势,进行新媒体、多语种的立体传播,把美好的中国故事讲给全世界听。
国风所:如何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了解敦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宁强:要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了解敦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需要了解他们喜欢什么,对什么东西感兴趣。数年前,法国文化部为了庆祝中法建交的周年庆,准备在巴黎举办一个敦煌艺术展,策展人去敦煌选展品路过北京时特地来征求我的意见。他表示在法国做前期准备工作时,他们专门邀请了当地的高中生和大学生座谈,请他们自由选择喜欢的壁画内容。结果,绝大多数同学都选择敦煌壁画中表现中国古代普通人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画面。因为这些生活场景他们也天天经历,所以好奇中国古人是怎样生活的。
我在大型的网络平台直播讲述敦煌艺术时,最受年轻人欢迎的内容也是关于古代民众日常生活的壁画和实物。除了有趣味的内容,网络直播和短视频的传播方式,也是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我在一些网络平台的讲座直播,20至30岁的年轻听众居多,还有一大批海外听众。
国风所:对于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您有什么建议?
宁强: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我们需要采用当代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创造性地“加工”古代文物和文化遗产。要利用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条件,赋予文物和文化遗产新的生命活力,拉近古代文物与当下人们生活的距离。这里所谓的“活”,是生动活泼的“活”。我们要用生动活泼的展示和介绍方式,使文物和文化遗产成为当代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国风所: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您对敦煌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宁强:敦煌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优秀代表和集中体现,它的包容性和创造性反映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伟大精神力量,值得继承和弘扬。(作者:刘嫄、赵熳)
通讯员:冯松毅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
- 黄山屯溪区:秋风迎诗意 教研唤灵思
- 给您提个醒!社保待遇资格认证别忘了办,认证时间可以自己挑个好记的日子
- 雄安新区城市鸿蒙生态正式启动!
- 打破规模天花板:复杂科学怎样框定企业幂律增长路线图?
- 根植文化自信 福建师大少数民族学生与艺术名家面对面
- 兰大师生参加第18届锕系及裂片核素在地圈中的化学与迁移行为国际会议
- 祝贺!兰大校友吴照华夺得2023年世界武搏运动会男子刀棍全能金牌
- 以更强信心冲刺决战目标
- 原创突发!记者曝出争议猛料,球迷吐槽:中超联赛就是个天大的笑话
- 观烟台·观商务丨刚刚,烟台在这里温情亮相
-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校友已成为学校的一张亮丽名片,和一笔宝贵财富
- 66年血脉情缘历久弥深,“交大”回来了丨西南交通大学唐山园区正式启用
- 朱钰峰出席第十三届苏港澳青年发展论坛
- 新西兰留学申请
- 自主与合资企业频出招,海外出口成弱势车企“救心丸”
- 托福写作如何得高分
- 海南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沈义俊:培养海洋科技人才 助力海南海洋强省建设
- 综测推免双第一,保研上财,她用行动创造不凡
- @毕业生:收藏好这份秋招指南 让你“遥遥领先”
- 托福雅思哪个难考
- moto razr 斩获双 11 小折叠多项销量第一,还公布全新智变柔性屏新机
- 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
- 促进贸易畅通 推动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
- 双峰县教育系统:厚德仁爱尊老爱贤 凝心聚智共谋振兴
- 郝明金出席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第七次代表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