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
华南农业大学附属小学坐拥华南农业大学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以“灵动教育”引领校园精神文化。为了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育人环境,学校以“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为办学理念,视每个学生为一粒种子,让学生在钟灵毓秀的园地里舒展个性、绽放自我。借助学院资源、家长资源,以及省农科院相关研究所等科研平台,学校积极探索大学服务基础教育的新模式,打造科普实践型劳动教育基地。
课程目标
学校秉持“以劳动促德育、以体验促实践、以探究促创新”的理念,将“种—养”结合,建立“种子农园”生态劳动科技基地,作为学生劳动实践和科技探索课程的实验田,结合环境、美育课程、大学教师团队、家园协作等教育要素,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培养学生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情怀,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增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索能力。
学校开发了一系列具有岭南文化地域特色、展现学校内涵的校本课程,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事物,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游戏和活动,增强学生与自然的联系,唤醒学生对自然的热爱;通过劳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勤奋学习、崇尚自然、勇于创造的精神,从小培养学生一颗绿色环保的心;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必备的劳动技能,培养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
课程内容
护绿“小卫士”,体会劳动艰辛。学生定期为校园清扫落叶、捡垃圾,轮流担任“护绿小卫士”。
承包“责任园”,感受劳动喜悦。低年级学生认领教室里的一盆植物,由学生自己照顾;中高年级每班承包一片“责任园”,学生手脑并用去规划、管理、打扫。
勤劳“小农夫”,培养劳动能力。“种子农园”是学生锻炼劳动技能、培养劳动素养的平台,学校通过以体验为核心的主题活动“勤劳小农夫”,设计分阶段、分季节的活动主题,组织学生积极参与。
设立“劳动节”,营造劳动氛围。每学年采用专题讲座、主题演讲等形式开展劳动节活动,包括“劳模大讲堂”、评选“自立之星”等内容。
课程实施
共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学校与华南农业大学基础实验与实践训练中心共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有效破解学校劳动教育资源匮乏、教学模式单一等困境;进而探索构建劳动实践、耕读教育场所开放共享机制;整合大学各学院劳动教育资源,开展具有学校特色的“种子”劳动教育课程研发;推进学校劳动教育体系的升级,给学生种下“知农、爱农、为农”的种子,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
开展“小种子,大自然”活动。学校通过调查问卷、游戏互动、知识讲解、互动问答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种子及种植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分发调查问卷让学生填写自己的“自然名”(以某种植物或动物为自己命名),描绘自己心中“种子农园”的样子。在“超级种子比一比”环节,教师为学生讲解种子的传播方式,通过视频和种子传播手册,让学生了解种子的传播途径——动物传播、弹射传播、水传播、风力传播等;在“种子名言讲解粘贴”环节,教师提出关于种子的名言、作用、有趣知识点等问题,答对的学生可以获得小礼品;在“竹编种子画制作”环节,学生准备好不同颜色的种子,挑选自己喜欢的材料制作竹编画。学生通过体验生动有趣的“种子之旅”,增进了与大自然的亲密度。学生“小白菜”感慨道:“农园里的植物真是太美了。生命很神奇,还有更多大自然的奥秘在等着我!”
开展“小昆虫、大生命”活动。学校通过认识花园昆虫、讲解昆虫知识、制作昆虫贺卡、互动问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展学生对于昆虫知识的了解。在“自然探索——认识花园昆虫”环节,教师给学生分发花园昆虫科普图册,让学生5个人一组根据“花园寻宝表”找到对应的昆虫;在“昆虫知识竞赛”环节,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一半昆虫图案,描绘完整的昆虫图案并上色;在“自然手作——制作昆虫贺卡”环节,不同小组的学生先用不同的方法制作昆虫模型或昆虫画,然后再制作昆虫贺卡、昆虫明信片等,写上自己的心得体会或美好祝福。活动让学生意识到:生命不分大小,都应受人尊敬、热爱,他们纷纷表示:“昆虫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十分精彩。我们也应该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充实自己。”
走近传统农具。“种子农园”里陈列了不同时代、不同用途的农具,呈现了从古代到现代不同的耕种方式。教师给学生讲解每一个农具是做什么用的、怎么样使用,让学生分小组使用不同农具进行比赛,在比赛中体验劳动的艰辛,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同时,学校美育组与紫荆花电视台合作,拍摄情景剧《悯农》,播出后在校内和社区形成了良好的效果。
开展综合实践研学活动。为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综合实践研学活动:一是“认识赤潮,保护海洋”科普分享,通过邀请省内专家进行科普讲座的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刻认识赤潮这种海洋污染现状和危害,增长科学知识,从小树立海洋环保意识。二是为不同年级学生设置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二年级学生参观昆虫标本馆,尝试制作昆虫标本,以制作昆虫标本实践为契机,了解制作标本的注意事项和相关知识;三、四年级学生聆听专家关于水化肥的专题讲座并观看实验演示,参与测量水中的化肥浓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实践活动;五年级学生学习茶文化,体验茶艺之美;六年级学生参加3D打印与体验课程,学习结束后需要完成研究报告。
开展“最佳种植班”评选活动。“笑语林”是学生最喜欢的小花园,也是学校重要的劳动活动实践基地。各班级在教师和家长的协助下开展种植活动,选择适合的花、蔬菜、药材等进行种植。学生用心照顾植物,仔细观察植物生长情况。教师从管理工作、作品展示等方面对各班级进行评价,选出每月“最佳种植班”。生机勃勃的小植物、辛勤劳动的小园丁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为了营造校园劳动教育氛围,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内的LED宣传屏、班级黑板等作为宣传校园特色劳动文化的重要阵地,多形式推动劳动教育校本教材的研发。未来,学校还将充分开发大学资源,建设各学院劳动实践基地,构建课程完善、资源丰富、形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
(作者单位系华南农业大学附属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3年03月29日第5版
作者:刘安明 蔡超然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
- 黄山屯溪区:秋风迎诗意 教研唤灵思
- 给您提个醒!社保待遇资格认证别忘了办,认证时间可以自己挑个好记的日子
- 雄安新区城市鸿蒙生态正式启动!
- 打破规模天花板:复杂科学怎样框定企业幂律增长路线图?
- 根植文化自信 福建师大少数民族学生与艺术名家面对面
- 兰大师生参加第18届锕系及裂片核素在地圈中的化学与迁移行为国际会议
- 祝贺!兰大校友吴照华夺得2023年世界武搏运动会男子刀棍全能金牌
- 以更强信心冲刺决战目标
- 原创突发!记者曝出争议猛料,球迷吐槽:中超联赛就是个天大的笑话
- 观烟台·观商务丨刚刚,烟台在这里温情亮相
-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校友已成为学校的一张亮丽名片,和一笔宝贵财富
- 66年血脉情缘历久弥深,“交大”回来了丨西南交通大学唐山园区正式启用
- 朱钰峰出席第十三届苏港澳青年发展论坛
- 新西兰留学申请
- 自主与合资企业频出招,海外出口成弱势车企“救心丸”
- 托福写作如何得高分
- 海南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沈义俊:培养海洋科技人才 助力海南海洋强省建设
- 综测推免双第一,保研上财,她用行动创造不凡
- @毕业生:收藏好这份秋招指南 让你“遥遥领先”
- 托福雅思哪个难考
- moto razr 斩获双 11 小折叠多项销量第一,还公布全新智变柔性屏新机
- 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
- 促进贸易畅通 推动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
- 双峰县教育系统:厚德仁爱尊老爱贤 凝心聚智共谋振兴
- 郝明金出席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第七次代表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