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入围散文作品—《何处是吾乡》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3-04-01
手机版

  原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入围散文作品—《何处是吾乡》

  

  何处是吾乡

  文/叮咚

  从初中到大学,我最不能理解的语文阅读就是写故乡的文章,最不喜欢的诗词是李白的《静夜思》,还有余光中的《乡愁》,对于初高中不得不学的以“乡愁”为主题的教材课文或者阅读理解题,按套路答题拿分是唯一的目的,说懂也只是“纸上谈兵”罢了。

  在我的记忆中关于故乡的印象是灰暗的。父亲所在的公司在 1998年因经营不善倒闭,公司倒闭后,只有小学文凭的父母也面临着更换工作甚至城市的问题,稳定的生活节奏被一下子彻底打乱了。于是四五岁的我被爸妈带回了乡下的老家给爷爷奶奶照顾,犹记得回到乡下的第一天,从婴儿时期就生活在城市的我看到随处乱走的鸡鸭还以为是从哪里来的妖怪,扒拉在爸爸身上执拗地不肯下地,一地鸡鸭随意的大小便更是让空气中充斥着一股怪异且难闻的味道,从干净整洁的有漂亮公园的城市来到这样的环境,无知的孩童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大概也只剩下哭和吵闹这样的的宣泄方式了。自懂事开始,我对故乡的第一印象就糟透了。后来在这里,我还完成了很多人生中的“第一次”。

  在这里,我不仅从集父母宠爱于一身的小公主变成了千万留守儿童之一,还成为了姐姐,也开始了每天睁眼第一件家务就是洗家里那一堆仿佛没完没了的脏衣服的生活,并从六岁开始一直持续到去县城读寄宿高中以后才算真正结束。这导致洗衣服无可避免地成为了我人生中最讨厌的家务。

  在这里,我好不容易蓄起来的长发因一起玩耍的同伴不爱干净而被“牵连”,第一次惹上了虱子,最后为了彻底清理不得不把心爱的长发剪掉;

  在这里,我学会了人生中的第一句脏话,还学会了用脏话骂人;

  在这里,某一天放学后糊里糊涂地受了教唆去偷吃邻居家晒好的龙眼干,被爸妈知道后挨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打骂,第一次在家门前罚跪不准吃晚饭;

  在这里,不明事理的混沌思想在当时还小的脑袋里以不能被理解的方式盘旋着,情绪压抑。

  乡下脏乱差的环境导致蚊虫多且毒性强,又因自己的体质原因特别招它们“喜欢”,只要有我在,其他小伙伴就像自带驱蚊功能似的免受叮咬,所以在别的女孩子都可以轻松打扮出门的爱美的年纪,我却出门从不敢穿漂亮的裙子,除了冬季,春夏秋季再闷热都只能裹着长袖上衣和长运动裤。我和故乡似乎变成了一对相互厌弃却又一时不得解脱的“怨侣”,只能等待机会离对方越远越好。

  可能因为从小就和这里的环境格格不入,初中那时候发小就曾评论我说:“你很不像这里的人。”在后来的高中生涯,很可能也是因为这些不愿重温的经历,去外地上大学只为能从这里“出逃”的念头在潜意识里转化成了拼命学习的原动力,以致后来我不管在学习上遇到了什么困难都能百折不挠,勇往直前。苦读三年后我如愿去了外地读本科,四年后也顺利开启了外地工作的生活,终于又回到了小时候心心念念的干净又美丽的大城市。在外地工作奔波的数年里,直到现在,最讨厌的家务仍然是洗衣服,放假也再鲜少回去,仿佛这对“怨侣”终于得偿所愿,一拍两散了。

  再后来因工作变动辗转在几个不同的城市工作,生活。随着年纪和阅历的增长,我对小时候的记忆却慢慢地和既定的认知出现了偏差。比如在自家楼顶和家人一起纳凉时的星空是至今印象中最美的一个——银河仿佛从头顶上划过,繁星点点,煞是好看;比如聊起最静谧温柔的时光还是要回到那里的夏季夜晚。

  当时因夏天雨水少导致部分城市用电紧张,县里只好轮流在各乡拉闸限电。在靠近赤道的南方夏季,白天的灼热在太阳下山后就会逐渐散去,伴随着徐徐微风,人往户外一坐比在室内吹空调还要惬意, 2000年的时候大部分偏僻落后的乡村还没有通互联网,酒足饭饱之后一家人最大的娱乐活动就是看电视或者早早地上床睡觉,所以停电后男女老少一般都无事可干,此时都会不约而同地走出闷热的室内,聚在某一家的门前空地上乘凉。晴朗无云的夜空上挂着一轮明月,白天叽喳喧闹的知了此时已沉入了梦乡,周围偶尔飞过几只尾巴忽闪忽闪的萤火虫,在宁静凉爽的夜色中,妇女们开始唠嗑家长里短或者不知从哪里开始流传的乡村八卦新闻,男人们开始展现自己“丰富的”理论知识“指点江山”, 爱下棋的老人家甚至可以就着皎洁的月光开始“攻城略地”,孩童们则玩着各种叫不出学名的“乡下特色游戏”,或者单纯只是”聚众胡闹”而已,时不时爆发出一串串震耳欲聋又肆无忌惮的笑声,偶尔闹过头了就会收获大人几句漫不经心的呵斥,我们自然也是驾轻就熟地表演着左耳进右耳出的“艺术”。天上的群星闪耀与地上的欢声笑语一起烘托着这个季夏之夜无言的静美。也因着这些不知何时已被烙印在脑海中的片段, 直到现在我最喜欢的活动依然是和好友们一起“聚众胡闹”。

  当时没有在外面大千世界里折腾过的灵魂尚且年轻,年轻意味着生命的大部分像一张白纸,即使从里到外搜肠刮肚无数遍都无法对描写故乡的美好文字产生任何情感共鸣。

  因为他不知道,时间不可逆转,那些在皓月当空的夜晚里嬉笑打闹的孩子们都已长大离家,再也凑不齐人数重温“乡下特色游戏”,再也不能一起爆发令大人们莫名其妙又无法无天的笑声;因为他不知道,人生难得遇知己,爱下棋的老人们相继离世,剩下的人再也找不到既可以分庭抗礼又可以“一笑泯恩仇”的对手;

  因为他不知道,即使再痛苦难熬的回忆在未来的某个时间也可以得到另一种解读,然后与它握手言和。

  经历过沉浮的内心逐渐从躁动中学会安静,开始浅显地领悟了一点“一叶一菩提”的道理,再回过神来时,已然能体会“月是故乡明”的滋味,但我依然不愿意过多地赞美我的故乡,如同我不想赞美苦难,我也并不打算在日渐纷繁沧桑的内心辟出一方,将之存为不受外界打扰的圣地。我的故乡曾经“面目可憎”,没有外面的世界精彩纷呈,那里的人和事在某些时候不尽如人意,但如今再回头看过往,我恍然发觉自己也忽视了那些客观存在过的天真快乐,而这些带着大自然野趣的纯粹而美好的人生体验无疑也是故乡在我心里种下的第一颗名为“人之初,性本善”的种子,这颗种子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远在他乡的旅人即使在历经人生的无常和坎坷后,你仍然可以找回一直深藏于此的真善美,并从苦难中汲取力量使其成长为参天的大树,而心所安处,即是吾乡。

  作者简介:

  庞诗,笔名:叮咚,好奇心旺盛,爱好众多,其中偏爱阅读文学作品,经常“点灯熬油”只为一览其“芳华”。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责任编辑:

上一篇: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教材每年变化吗?方通教育为您解答
下一篇:河北省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