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感视界”Vol.5:没错,它们真的会动
原创 浦东美术馆 浦东美术馆MAP
砰!砰!砰!
叮!叮!叮!
......
当脚步临近展览“动感视界”的展厅房间7,一阵阵有序的机械运作声便先行传入耳中,多件动态雕塑作品在此或“舞动”或“吟唱”,吸引着观众一探究竟。如果说欧普艺术用视错觉体验“欺骗”了观众的眼睛,那么接下来请不要眨眼,欢迎来到动态艺术世界,没错,它们是真的会动!
什么是动态艺术?
动态艺术与欧普艺术密切相关,这类创作包括使用电动机、可移动部件和各种能量源驱动的艺术作品,以挑战艺术的静态模式。
动感视界:来自泰特美术馆的
欧普与动态艺术馆藏
展期:2022.9.30 - 2023.5.21
展厅:2楼
为广泛传播与普及欧普艺术,帮助增进国人对它的了解,促进世界艺术的多元化融合发展,更为全民美育作出贡献,MAP特别带来展览“动感视界:来自泰特美术馆的欧普与动态艺术馆藏”,通过近120件不同形式的展品从全球角度重新审视欧普与动态艺术。
本次展览由泰特美术馆精心策展,汇集一众与该艺术运动密切相关的艺术家、先驱人物及当代实践者们,涵盖了共同推进这一艺术流派发展的重要艺术家团体以及奠定欧普与动态艺术发展的重要展览。更有部分展厅还原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上世纪的展览盛况,带来梦幻般的视觉效果。
此刻,来自不同时空的世界一流杰作汇聚一堂,缔造了一场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最完整、最全面的欧普与动态艺术秀,给观众们提供了难得一遇的近距离观赏作品并与其“互动”的机会。展览距离5月21日闭幕已不足两个月,想来感受欧普与动态艺术魅力的观众们别错过啦!
展览期间,小编按照观展动线带大家走进美术馆二层展厅,一同欣赏亮点作品,探索欧普与动态艺术背后的精彩。往期推文介绍了数件欧普艺术重点作品,本期,让我们前往展厅房间7,参加一场“载歌载舞”的动态艺术派对!
room 7
摄于展厅现场 ?浦东美术馆
往期推文
1
2
3
4
巴黎视角:“运动”
“运动(Le mouvement)”是1955年由巴黎丹尼斯·勒内画廊(the Galerie Denise René)举办的一次极具影响力的展览,展示了八位不同年代艺术家的作品,包括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亚历山大·考尔德(Alexander Calder)以及一群年轻艺术家如保罗·布瑞(Pol Bury)、杰苏斯·拉斐尔·索托(Jesús Rafael Soto)、尚·丁格利(Jean Tinguely)和维克多·瓦沙雷利(Victor Vasarely)。
该展览汇集了一系列利用机械元素改变作品本身进而改变观众对其感知的作品,“动感视界”的房间7特别再现了“运动”的部分经典之作,向这场被公认为动态艺术发展中里程碑事件的展览致敬。
01
触发三维波错觉
瑙姆·加博《动态结构(驻波)》
金属,木材,发动机
1919-1920年,本展品为1985年复制版本
1966年由艺术家通过美国艺术联合会赠送
? Nina & Graham Williams / Tate
20 世纪60 年代,当动态艺术在世界范围内复兴时,瑙姆·加博(Naum Gabo)便被誉为20 世纪早期探索机械美学可能的先驱艺术家之一。其《动态结构(驻波)》(Kinetic Construction (Standing Wave) ,1919-1920, replica 1985)是动态艺术早期代表作。当被观众按下按钮激活时,作品会在隐藏式电机的驱动下动起来,金属条在二维平面内左右摆动,产生的振荡波纹却呈现出三维体积的错觉。加博将其称为“驻波”。
摄于展览现场 ?浦东美术馆
作品最初是为了展示动力学原理,反映对雕塑的一种信念,即空间和时间是雕塑作品中重要的部分。金属条发生振荡,从而形成驻波,这种实时运动会产生体积空间的错觉。它或许是第一件机动雕塑,也是加博对俄国前卫艺术同僚们非具象形式的艺术和乌托邦野心的独特回应。
02
手工工具的运动
尚·丁格利《反修理》
金属,塑料,木材,发动机 1970年
1984年在泰特美术馆之友协助下购藏
? ADAGP, Paris and DACS, London, 2022
尚·丁格利(Jean Tinguely)以其大型又显荒谬、由废弃物制作的动态结构体闻名,同时,他也制作探索特定理念的小型雕塑。《反修理》(Débricollage,1970)是他将惯用的手工工具组合而成的电动三维拼贴装置。
摄于展览现场 ?浦东美术馆
作品的外观和其运动的切分节拍相辅相成,从而产生不规则的错觉。这件优雅的工具组合因手柄的色彩、规律的运动和铿锵的声音而充满活力。这些工具的运动看起来似有目的,但在功能上却毫无意义,丁格利或许是想到了机械进步所造成的工具废弃现象。
03
探索空气的自然流动
亚历山大·考尔德《带红点和蓝点的天线》
铝材,钢丝,约1953年
1962年购藏
? 2022 Calder Foundation, New York / DACS, London
亚历山大·考尔德(Alexander Calder)热衷于探索空气在空间中的自然流动,重力、偶然性和气流决定了其作品运动的形式和色彩的布局,且始终保持微妙的平衡,鼓励艺术和观众之间形成动态互动。
摄于展览现场 ?浦东美术馆
《带红点和蓝点的天线》(Antennae with Red and Blue Dots,c.1953)中,他将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几组形成巧妙平衡的物体连接在一起,为了物体保持简洁,他主要使用黑色、白色和红黄蓝三原色,而小圆盘的颜色帮助我们追踪其与下方相对的黑色图形的运动。他说,“正如我们可以创造颜色或形式一样,我们也可以创造运动。”
04
电磁宇宙的美和诗意
摄于展览现场 ?浦东美术馆
“真正的运动,而非幻觉,才能吸引观众参与。这不再是一场视觉骗局,而是一个你参与其中的物理事实。”
——塔基斯
塔基斯(Takis)用磁铁、电、光和声音来创造雕塑,本次展出的名为“信号”的类似天线的雕塑,以及《电磁音乐》(Electro-Magnetic Music,1966)、《振荡平行线》(Oscillating Parallel Line,1965)、《电子花》(Electronic Flower,1957)等作品,体现了他对电磁宇宙本质之美和诗意的发现。
塔基斯 《磁性芭蕾》
钢材,电磁石,软木塞,金属丝,漆, 1963年
2019年在泰特国际委员会、泰特会员、泰特赞助人的协助,及英国艺术基金的支持下购藏
? ADAGP, Paris and DACS, London, 2022
摄于展览现场 ?浦东美术馆
房间10呈现了其另一件雕塑《磁性芭蕾》(Magnetic Ballet,1963),悬挂于一个电磁铁基座上方的元件因受到磁铁的吸引或排斥而被动地运动,看起来像是一种微颤且美丽的舞蹈。艺术家马塞尔·杜尚称塔基斯为“磁场中的快乐耕耘者”。
05
早期抽象电影
观众在房间6观看视频作品
?浦东美术馆
20世纪初,动态艺术引发了人们对实验和抽象电影的重新关注,欧洲和北美先锋派艺术家开始越来越多地对电影的形式特征进行实验。其中,很多艺术家着迷于抽象几何形状、光线、颜色、运动和持续时间之间的创造性交互,而这种互动效果在该媒介中是独一无二的。
他们经常通过刮擦、绘制、涂层的手段直接处理电影胶片的表面,许多艺术家则通过音乐伴奏引导几何形状在屏幕上有节奏的变换。展厅房间6呈现了12部相关影像作品,观展途中也别错过哦!
持续关注微信公众号“浦东美术馆MAP”获得更多关于展览“动感视界:来自泰特美术馆的欧普与动态艺术馆藏”的作品赏析,请期待下期介绍!
目前,浦东美术馆内另有“绝美之境: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珍藏展”、“乐趣与智慧——意大利当代设计”、“徐冰:引力剧场”正在同期展出。一票纵览四展,快来MAP享艺术饕餮盛宴吧!
参考来源:Tate
原标题:《“动感视界”Vol.5:没错,它们真的会动!》
阅读原文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
- 黄山屯溪区:秋风迎诗意 教研唤灵思
- 给您提个醒!社保待遇资格认证别忘了办,认证时间可以自己挑个好记的日子
- 雄安新区城市鸿蒙生态正式启动!
- 打破规模天花板:复杂科学怎样框定企业幂律增长路线图?
- 根植文化自信 福建师大少数民族学生与艺术名家面对面
- 兰大师生参加第18届锕系及裂片核素在地圈中的化学与迁移行为国际会议
- 祝贺!兰大校友吴照华夺得2023年世界武搏运动会男子刀棍全能金牌
- 以更强信心冲刺决战目标
- 原创突发!记者曝出争议猛料,球迷吐槽:中超联赛就是个天大的笑话
- 观烟台·观商务丨刚刚,烟台在这里温情亮相
-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校友已成为学校的一张亮丽名片,和一笔宝贵财富
- 66年血脉情缘历久弥深,“交大”回来了丨西南交通大学唐山园区正式启用
- 朱钰峰出席第十三届苏港澳青年发展论坛
- 新西兰留学申请
- 自主与合资企业频出招,海外出口成弱势车企“救心丸”
- 托福写作如何得高分
- 海南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沈义俊:培养海洋科技人才 助力海南海洋强省建设
- 综测推免双第一,保研上财,她用行动创造不凡
- @毕业生:收藏好这份秋招指南 让你“遥遥领先”
- 托福雅思哪个难考
- moto razr 斩获双 11 小折叠多项销量第一,还公布全新智变柔性屏新机
- 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
- 促进贸易畅通 推动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
- 双峰县教育系统:厚德仁爱尊老爱贤 凝心聚智共谋振兴
- 郝明金出席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第七次代表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