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古树研究院古博馆|根植于古茶树, 维系人与自然的生生不息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3-04-02
手机版

  比之人类略显仓促的一生,树的生息衬托得愈发漫长,历史更迭、坊间趣闻、谈论诗赋,林林总总的一切,有很大一部分生于树荫下,启于葱茏中。是以,人类笔尖下繁复精彩的史书字迹,缺少不了的,总是树的样貌。

  横竖跨过一整个世纪的树,已经可以称得上一声“古树”了,并不完全因为其岁月悠长,而是因其产生和承载的文化内涵足以给如今人们的考究与传承注入一股旺鲜的丰沛。

  古树固然珍稀不易,但若非要称论一番,承载茶道、茶品、茶具、茶文化……种类驳杂内核的古茶树价值最为珍稀。为此,催生了诸多古茶树研究所及博物馆,此中,以云南古树研究院古博馆所行体系与收藏最为真切、完整。

  云南古树研究院古博馆的难能可贵,以茶树为繁盛的云南自然地理为其中不可分割的因素。

  资料显示,我国古茶树有5600多万株,约97%分布在云南。全球茶组植物共有31个种4个变种,其中云南有23个种3个变种,以云南茶树作模式标本定名的有16个种2个变种。云南不仅拥有数以千万计的古茶树,还拥有特别珍稀的古茶生态系统——野生茶树群落。

  正因如此,云南古树研究院古博馆馆藏“数量之繁盛,品种之珍贵”可堪首位,珍贵茶种多达119种,茶叶珍品高达388种,有古今国家保护级别茶叶标本67件。

  抛却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云南古树研究院古博馆的建设发展历史,少不了是以第一代馆长李国强为首的研究人员和古博馆人员的不断努力。

  早在1958年,云南古树研究院古博馆就已经有了发展的前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基于古茶树所蕴含的丰厚历史文化以及物种品类传承进行更深一步的发掘和保护,而第一代馆长李国强就是成立最早一批研究员。

  多年间,第一代馆长李国强带领团队跑遍云南大小所有山头,考察探寻古茶树的物种与保护之策。从保护茶树到推广普洱茶,再到每一种茶品的保护和馆藏,每一个环节缺少不了的是研究人员的步履与努力。

  正因如此,如今古博馆内,拥有一代普洱茶茶王139片、二代普洱茶茶王132片、云南珍贵茶种多达119种、茶叶珍品高达388种、普洱茶茶王级茶样本273件、普洱茶品牌39个以及26位制茶大师作品存馆。馆内茶文化载体囊括茶器具、茶书画、茶邮票、茶文化碑帖、茶箱、茶叶广告单、信函、丝茶银行纸币、茶叶运销单、茶叶包装纸、茶庄价目表、茶馆茶号匾额以及茶俗、茶诗、与茶相关的古代、近现代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存、遗物等数类相关物件。

  收藏保护之外,云南古树研究院古博馆更注重传承,馆内集茶文化展示、科普宣传、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互动体验及品茗等服务功能于一体,对于人们了解、学习、感受、继承、发扬茶文化,保护珍稀古茶树,谋求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维持新的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自然与文化价值。

  如今,云南古树研究院古博馆已经发展成为中国云南省“茶叶之乡”勐海茶文化交流中心,未来,也将在现任馆长董芸团队的努力下,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文化的承袭影响”倾尽全力,福泽子孙、萌荫后代。

  免责声明:本站刊登/转载此文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等于赞同其观点或论证其描述,不负责其真实性或有效性,相关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好消息!长楼村路(章练塘路
下一篇:北京通州有个世界闻名的艺术家聚集村,宋庄吗?现况如何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