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过后宜相亲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3-04-11
手机版

  提起清明,人尽皆知。可是,作为同样重要的上巳节,却罕为人知。在今天,上巳节几乎没有任何存在感,就连国家颁布的四大传统节日都忽略它。但是,古代的它,却是相当的隆重,堪称春季里的大型、拼酒、相亲交友会!!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农历三月初三,古称“上巳(sì)节”。上古时代以"干支"纪日,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谓之"上巳"。"上巳"一词最早收录在汉初的文献里,《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魏晋以后,上巳节的节期改为农历三月初三,故又称"重三"或"三月三"。农历三月三正值暮春,春天的特点就是“生发”,所以这时的民俗也都是提倡人们多活动,热爱生命。于是,就在这一天大家一看是个好日子,就说好一起去水边祭祀,并且拿出不舍得用的香熏草药沐浴,这就是传说中的"祓(fu)楔(xi)"。《论语》中就描述了当时的场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因为季节交换,万物复苏,人比较容易生病。所以要到水边洗一洗,见见阳光,这样可以去灾祈福。

  

  当然,只洗澡好像太单调了点。于是,大家又开发了一些别的娱乐活动。比如打打扑克...额,不对,是趁机相亲。根据不可考调查,现代人最爽的事情之一是——单身。单身一时爽,一直单身一直爽。然而在古代,单身却是一种违法行为。春秋战国历史记载: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为了尽快遇上有缘人,古代的单身男女通常会在节日里来个偶遇。所以上巳节的另一个功能由此而来——制造相亲机会,烘托爱情氛围。所以在上巳节这一天,大家盛装打扮,都卯足了劲借着踏青游玩的好机会,趁机完成结束单身的年度小目标。

  

  到了魏晋以后,上巳节就定在了三月三。这个时候的上巳节,俨然变成高大上的贵族社交皇室贵族、公卿大臣、文人雅士们,会临水设宴,尽情欢乐。我们所熟知的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闲来无事,就在永和九年的上日日招呼了谢安、孙绰等41位文人雅士去到会稽山上的兰亭举行集会,大家依次坐在弯曲回旋的溪水边将酒觞放在流水上,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要一饮而尽,然后赋诗一首,做不出来就罚酒三杯,这就是有名的"曲水流觞"。并诞生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到了诗词鼎盛的唐朝,上巳节的身份一下拔高,晋升为全年的三大节日之一。杜甫有诗云: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其实上巳节也称为"女儿节”,是古代少女的成人礼。然而时代变迁,沧海桑田历史的新旧交替,上巳节已经渐渐失去了存在感。时至今日,只有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将它作为隆重而盛大的节日。但无论多久,我们依然能从中窥见中国文化的优雅浪漫魅力。

  举报/反馈

上一篇:原创只知杜诗苦?怪你不曾了解少年杜甫
下一篇:企业信用报告详细版图解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