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岁的老妈三年级文化,却能读砖头厚的小说,她说她要优雅老去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3-04-12
手机版

  母亲文化程度不高,却酷爱读书学习。

  母亲从小聪明好学,记忆力惊人。二年级时因为成绩优异,直接跳级上四年级。

  可惜四年级只读了半个学期,因刚出生的二舅没人照看,母亲被迫辍学,含泪回家带弟弟。母亲总是抽空把旧课本读了又读,写了又写。

  

  谁家有课本,有小人书,母亲都会想方设法地借来读七十岁的老妈酷爱读书,从来没有间断过读书学习。

  母亲16岁的时候,几个生产队比赛背诵《毛主席语录》,母亲一口气背了71条,没有一条背错,赢得了比赛第一名,为生产队争得了荣誉。

  

  母亲因此成了"名人”,成了生产队里的宣传员,还做了老年辅导班的小老师,给不识字的老人们讲《愚公移山》《白求恩的故事》、《张思德的故事》。

  因为母亲讲的通俗易懂,老人们很容易能听懂,领导也对母亲赞不绝口。后来学唱样板戏《红灯记》,不论是李铁梅,还是李玉和的唱段,母亲都是学的又快又好。

  驻村工作组看中了母亲的才华,要带母亲去培养。可外祖母不放心,没让去,母亲偷偷地哭了一鼻子,深深地把遗憾埋在了心底。

  

  虽说错过了一次机会,但母亲始终没有放弃读书学习。在我能记事的时候,总是看到母亲一边做家务,一边听广播。

  有时候,我们都睡了,母亲还会在煤油灯下读书。冬夜漫长,我们围坐在火热的火炉旁听母亲讲那些过去的事情,文学的种子在我们的心里悄悄萌芽。

  后来我们长大了,也跟着母亲一起听书看书,什么《杨家将》、《岳家将》、

  《隋唐演义》、《呼杨和兵》《红岩》、《穆斯林的葬礼》、《平凡的世界》等等。

  

  我们读得津津有味,和书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在母亲的影响下, 们几

  个都喜欢读书。母亲也常常读我们的课本,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向我们请教。

  因为母亲读书 懂得多,口才又 ,被推选为村里的计划生育委员。父亲常年在外工作,家里五个孩子,两个老人,还有家里的庄稼,都要靠母亲一个人扛着。忙完一天的活计,母亲还是坚持挑灯读书。

  

  有一年,县组织部要选一名妇女干部去重点培养,队里推荐了母亲,可当

  组织部来家里找母亲谈的时候,母亲却拒绝了。

  原因 父亲常年不在家,五个孩子还小,还有两个年迈的老人,母亲放不下。组织部长连连跺脚,说可惜了可惜了。母亲又一次和机会失之交臂。

  但是母亲并不后悔,她依然会在如豆的灯光下,捧着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她告诉我们,让我们多读书,只有读书,才能长见识,懂道理,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如今母亲已经七十岁了,还戴着老花镜,捧着砖头厚的发黄的书在读书,读报纸。

  母亲说,读书是她一辈子的爱好,是她的精神食粮。她要活到老,读到老,学到老,要优雅地在书香中老去。

  听了母亲的话,我很惭愧,转过身,放下手机,也捧起一本书来读。

  举报/反馈

上一篇:情感故事:无性未婚妻:群聊现捞爱马仕,1箱茅台嫌丢人
下一篇:故事:我活了大半辈子,他不仅毁了我的名声,还勒索我的钱财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