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补课以及举报补课和严查补课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3-04-15
手机版

  关于补课,老生常谈了;关于严查,一直与“补课”陪伴同行;关于“家长举报团”确实是新生事物。

  

  举报能咋举报?不请老师“一对一”补课的家长,没有举报的证据;费劲巴力地,人托人地请到补课老师,然后不为补课,就为举报?家长哪来这么大的闲心呢?家长以后如何面对请托的人呢?家长的孩子以后在学校里怎么做人呢?

  严查能怎么严查呢?查“一对一”的补课,到学生或老师家里“破门而入”,法律不允许吧?守候在学生或老师家门外蹲点或潜伏,人手不够吧?好歹守到了,也不可能就坐实是补课的证据吧?

  至于说,查办班补课的,多简单的事啊!周末,节假日,学校周围,一早一晚,三五成群的背着书包的学生,向某几个地点集中出入,一查一个准,怎么就是“严查”不到呢?答案不言而喻。

  

  2,其实,智者循因,凡夫求果。民间有智慧,家长和群众里面,有大量的明白人。

  “以后穷苦人家的孩子想翻身,更难了。这会逼的老师,只愿意给有钱家庭孩子一对一补课。因为家庭不富裕的,怕你反手一个举报,富裕家庭一般有生意在。第一不在乎奖励的那点钱,第二人家可能不怕花钱,更怕钱花不出去”

  所以,举报团的那30个家长,是有钱人呢,还是穷苦人呢?是聪明人呢,还是自作聪明的人呢?

  

  这样看来,大班补课,是给需要补课,又补不起“一对一”补课的群体的福利吧?当然,“我不想补课,你也别想补”的群体,是容不得这种福利的。

  同理,可能还有人不明白吧,其实“教师的编制”,也是对普通家庭的孩子,能享受到教育公平的一个保证。

  前一阵子,某些地区喊出的“取消教师编制”,一旦推广成真,那么更多的优秀教师,失去了“编制”的束缚和挽留,他们何去何从?人往高处走,肯定是去待遇更优厚的私立学校啊!

  就是某些人想用“情怀和情操”,来道德绑架老师,都苍白无力。优秀老师去私立学校,一样是教书育人,不违背理想道德和情怀啊!谁规定的,教书育人的情怀,必须是清贫?怎么的,在老师这里,就不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啦?

  所以,到那时,普通家庭的孩子,没有经济条件入读私立学校的孩子,更没有“一对一”补课条件的孩子,想在升学考试中胜出,是不是更难了?

  3,民间有智慧的同时,糊涂人更多,还以讹传讹的。

  有人这样发表了评论:“很多老师上课不认真讲,作业家长检查,平时测试学生判,家长着急都去补课。----你可拉倒吧。

  

  老师上课不认真讲?你以为现在是你小时候,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呢?现在是:社会逼学校出成绩,学校逼老师出成绩,一考一排名,学生成绩排名,老师教学成绩也排名--然后是末位淘汰,教学成绩落后者,新学期学校不再给排课了,老师没有课上了。还“老师上课不认真讲”,老师上课玩命地讲,早、午、晚自习课,抢着进教室讲,还唯恐自己的教学成绩落后呢!

  还不认真讲,不认真讲的老师,连课堂都不进,直接把自己活动到二线、后勤了,跟你们这些糊涂人、糊涂人的孩子惹闲气?远离课堂养生,它不香吗?

  还作业家长检查,那是让你在家里看管、督促你自己的孩子,如数完成家庭作业,让你检查作业?你挺高看你自己,老师可不敢,你会检查个6?

  至于说,让学生批改,肯定有啊!这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被动”地自觉学习:在批改其他同学的小测试的试卷的过程中,学习好的解题方法,发现常见的错误以自我纠错……例如,对于懒惰不学的孩子,就让他对着正确答案,批改其他同学的古诗和文言文默写,批改个十几份的其他同学的默写,他自己也就背个八九不离十了……你懂个P!老师最常用的,最一般的教书的手段,你都不懂,你却敢以讹传讹地挑理。

  我再考考你:班级里,让每个学生轮流,做值日班长,是怎么回事?还老师让学生批卷,你管老师用什么手段呢,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就是成功!

  还老师上课不认真讲!我实话告诉你,越是想挣两个补课的辛苦钱的老师,越是得深耕、用心自己的课堂,越是得提升自己的教学成绩,不然谁会专门来找“上课不认真讲,教学没成绩”的老师补课呢?

  你家专门找这样的老师“一对一”?你家咋滴啦!你家有病,别的家长可不傻;班主任更是不能敷衍了事,那是对内,不停地向学校反映, 要求换人;对外,如果办班补课,都得另请高明--不然,对不起自己的辛苦带班,更无法向学生和家长交待!

  还老师上课不认真讲,如果真的有这样的老师,一周五天里,上课不好好讲,周末一天一节补课,就能让学生“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这样的老师,是大神级别的啊,普通家庭的孩子,更是连这样的老师的边都摸不着;能排到请这样老师补课的档期的,得是厅局级的孩子,或是厅局级的请托吧!

  不想多说了,关于补课,庸人不仅是自扰,就这种智商,这种遗传,补不补课,意义也不大--所以,“我不补课,你也别想补”?

  4,又或者,那“30个家长的举报团”,是补课市场,恶意竞争的一个伎俩?

  生存不易,人心险恶,也是有可能的。

  举报/反馈

上一篇:英语“移除”高考可行?北大教师言论,家长默然
下一篇:北大教授贾庆国:国家机关文牍主义严重,清理非必要财政供养人员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